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九朝古都洛阳,洛阳市洛龙区龙城双语初级中学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有口皆碑。近年来,全校师生在胡立松校长的引领下,努力提升办学软实力,精心打造学校硬品牌,如今的龙城双语初级中学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以无穷魅力在洛阳基础教育的高地上纵横驰骋。
胡立松,中共党员,他低调务实、乐于奉献,用力量去点燃诗化的校园,用人格让“师德”二字熠熠生辉,他孜孜不倦的追求使这所学校由默默无闻变成洛阳市“前三甲”学校。
一、简单到极致方为大智的教育理想
教育是否具有生命力,关键看学校的教育思想和行为。胡立松认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他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并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给所有学生相同的机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为此,他确定并深化了“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显著的提高”的办学理念。“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學”,在办学理念上,胡立松怀揣着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基于办学理念,胡立松把校训遐想无际,求实有矢理解为要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大胆、独特地创造性思考、勇于创新,要有扎扎实实的实干作风。只有敢于“遐想”,才会有新的发现;只有求实有矢,才可以实现理想。敢想和实干结合起来,才能够攀登科学的高峰,创造事业的辉煌,实现人生的成功。这在胡立松看来,是一种一张一弛的育人哲学。
校风依旧是质朴得不能再质朴,依旧是一张一弛的人生哲学: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穿校服,树形象,体现平等;理平头,长精神,展示风采”“搭建平台,展示风采,精彩活动,精彩育人”。
一张一弛的育人美学,胡立松还用到教风和学风上。
教风是“人文关怀,精品雕琢”;学风是“勤学善思,博采创新”。
“简单到极致,便是大智”,这是胡立松的管理哲学。学校的“三风一训”深刻阐述了胡立松教育的初心,告别浮躁和功利,让学生平静成长,让教师安心教书、安静育人,遵循教育本质和规律,回到教育原点,重塑教育和谐生态。
二、三次创业有追求
20多年来,胡立松始终扎根在这所学校,把自己毕生的教育热情献给了这片教育土地。从普通教师、年级长、政教主任、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到校长,胡立松看着这所学校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最初的20余名教师、200余名学生、启动资金2万元发展成如今的近2000名师生、固定资产近4000万元、洛阳市初中“前三甲”的品牌特色学校。多年来,胡立松带领全校师生爬坡过坎,历经三次创业,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奋斗的日子。
学校的“一次创业”期从1998年1月至2012年8月,历时约15年,这是学校的艰苦创业期,在胡立松的参与和见证下,学校发展实现了在洛阳市小有名气,跻身于洛阳市初中第一军团。
2013年,在中国梦的呼唤下,在区委、区政府建设“首善之区、教育强区”的号召下,胡立松自我加压、坚定自信地开启了艰难爬坡、滚石上山的“二次创业”(2013.9-2017.8)的新长征。学校发展实现了新跨越,成功跻身于洛阳市初中“前三甲”行列,成为真正的洛阳市初中一流名校。在洛阳,衡量一所初中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每年的中考考入洛阳一高的人数。2017年是“二次创业”的收官之年,学校2名同学总成绩进入洛阳市前十名,其中孙佳艺总成绩位居洛阳市第一名,108名同学达到或超过洛阳一高统招录取分数线。
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在新时代的引领下,胡立松用一颗追求卓越的心,顺势而为,提出“三次创业”(2017.9-2022.8)的总体目标:全市一流,全省有位,全国知名。“三次创业”两年来,在胡立松的引领下,学校保持了洛阳一高上线人数三位数的好成绩,先后有6名学生位居洛阳市前十名,中考成绩稳居洛阳市“前三甲”。如今,距离学校“三次创业”的收官还有三年,这三年将是学校稳中求进的三年,将是学校再跨越再提升的三年,将是学校实现从洛阳市一流名校向全省有位学校的目标迈进的三年。对教育的极致追求始终是胡立松不断努力的方向,正如他所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稳健再出发,我们必将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把蓝图变成现实。”
三、内涵建设有品位
胡立松认为学校竞争的核心力量就是内涵式发展,而师资队伍建设是内涵发展的基础。胡校长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每年都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邀请专家来校进行培训,为教师搭建发展和成长的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以他们为龙头,有效地把骨干教师的个体优势转化为全体教师的群体优势。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促进骨干教师不断成长。注意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不断给年轻教师提目标,压担子,搭平台,实现“一年入门,二年得法,三年站稳讲台,五年成为骨干”,正是在胡立松校长的引领下,学校名师云集,星光灿烂,师资培养结出丰硕成果。在洛阳市首届名师评选上,学校有7位教师获评洛阳市名师,名师人数位列洛阳市基础教育第一名。
在龙城双语初中的校园中有一颗格外引人注目的“课程树”,胡立松时常伫立在这颗“课程树”下深深思考着自己教育的梦想。他认为课程是学校的生命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也是学生发展的本。于是你看,这颗“课程树”,它的主干是素质教育,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琴棋书画国学孝道、品德修养身心健康便是主干上的枝杈,这棵形象而内涵丰富的“课程树”扎根在学生的心中,扎根在胡校长的心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教育即生活,社会即教育。胡立松勇于“推倒”教室的墙,勇于“推倒”校园的墙,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到历史中,到生活中去探究、去实践、去感受教育的真谛。胡校长从2006年就组织编写并实施了全国第一个家本课程,这是后来研学旅行课程的雏形——“走进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10余年间陆续编写、实施了近二十门家本课程,诸如“龙门海洋馆探秘”“永恒的文明”“探访历史遗迹,品读千年帝都”“走近抗日英烈,领略民俗风情”“快乐阅读”……课程早已列入学校的教育教学的时空安排,成为学校常规的综合实践探究课程。2016年学校的“家本课程”荣获了全国“初中教育创新成果奖”,全国仅有15所学校获得该奖。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荣誉理事长李锦韬对此高度评价,他说:“家本课程是草根思想、本土做法,但能解决实际为题,能全面培养综合素养人才,值得在全国推广。” 百花争艳斗芳菲,七彩社团展才艺。胡立松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提出以“展示个性,丰富生活,培养兴趣,拓宽知识,开发潜能”为宗旨的学校社团建设方针。学校跳绳社团成绩斐然,是全国十佳“好社团”。在2019年河南省中小学生跳绳比赛中,获河南省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在青岛举行的全国跳绳联赛中,胡立松率领跳绳队成员倾情演绎,斩获4个全国第一名、8个全国第二名。陶笛悠扬,沁人心脾,胡立松大力支持陶笛社团建设。在去年组织师生赴华中师范大学与国内著名陶笛专家赵洪啸老师研讨提升、交流学习;赴上海参加首届陶笛教育论坛暨陶笛文化节,和国内、国际知名专家共同演绎陶笛的灵动,在上海街头和国际友人同台献艺,赢得好评如潮。
此外,常态化开展的“诵读经典”课程,“家校联欢”课程,成为“大课间行为艺术课程”,“仪容仪表课程”……都诠释了胡立松“教育者的精心设计,受教育者的不知不觉”的课程育人、精准育人的理念。
四、身正为范有魅力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出色的学校总是跟一个出色的校长联系在一起。几十年来,胡校长一心想着党的养育之恩,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能做到对工作任劳任怨,认真负责。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早到校晚离校,早到班晚离班,以校为家,他千方百计地优化提升管理工作,勤勉努力,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努力追求学校管理艺术的尽善尽美。
胡立松校長严以律己,以自身为旗帜,树德为魂,以自己的形象人格所产生的吸引力、凝聚力、亲和力影响着师生的一举一动。他说,校长一言一行都在师生视线之内,各方面不做出样子,还怎么教育别人。校园环境整理,新校区搬迁等很多重活、脏活往往是胡校长领着教师干。
如何治校?胡校长认为,首先靠情感,其次是制度。他说:“学校是个大家庭,如果教师每天都愿意到学校来,学校就有吸引力,产生凝聚力。”为此胡立松在每年的教工生日都会送上一个大大的蛋糕来祝福;在每年的六一儿童节为教师的子女精心挑选几件小礼物;每月固定时间组织教工文体活动,和老师们一起拔河、跳绳、投球、踢毽子……情感才能凝聚力量、情感才能造就生产力,情感才是最好的管理。
胡校长说,人格有显性与隐性之分,两者相比,隐性更可贵,更重要。他大公无私、一心为公、心地坦荡。在诸如用人、评定职称、入党等问题上,胡校长始终坚持原则,一碗水端平、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他说,身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是共产党员的本色,也是教育管理的底线。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也是胡立松校长奋斗在教育战线上的座右铭。进入新时代,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他一直奋斗在创造新业绩的教育教学之路上,始终站在教育这一块精神高地上,不忘初心,守望着自己的理想,谱写着一曲平凡而卓越的人生乐章。
(责任编辑:文 宝)
胡立松,中共党员,他低调务实、乐于奉献,用力量去点燃诗化的校园,用人格让“师德”二字熠熠生辉,他孜孜不倦的追求使这所学校由默默无闻变成洛阳市“前三甲”学校。
一、简单到极致方为大智的教育理想
教育是否具有生命力,关键看学校的教育思想和行为。胡立松认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他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并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给所有学生相同的机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为此,他确定并深化了“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显著的提高”的办学理念。“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學”,在办学理念上,胡立松怀揣着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基于办学理念,胡立松把校训遐想无际,求实有矢理解为要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大胆、独特地创造性思考、勇于创新,要有扎扎实实的实干作风。只有敢于“遐想”,才会有新的发现;只有求实有矢,才可以实现理想。敢想和实干结合起来,才能够攀登科学的高峰,创造事业的辉煌,实现人生的成功。这在胡立松看来,是一种一张一弛的育人哲学。
校风依旧是质朴得不能再质朴,依旧是一张一弛的人生哲学: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穿校服,树形象,体现平等;理平头,长精神,展示风采”“搭建平台,展示风采,精彩活动,精彩育人”。
一张一弛的育人美学,胡立松还用到教风和学风上。
教风是“人文关怀,精品雕琢”;学风是“勤学善思,博采创新”。
“简单到极致,便是大智”,这是胡立松的管理哲学。学校的“三风一训”深刻阐述了胡立松教育的初心,告别浮躁和功利,让学生平静成长,让教师安心教书、安静育人,遵循教育本质和规律,回到教育原点,重塑教育和谐生态。
二、三次创业有追求
20多年来,胡立松始终扎根在这所学校,把自己毕生的教育热情献给了这片教育土地。从普通教师、年级长、政教主任、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到校长,胡立松看着这所学校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最初的20余名教师、200余名学生、启动资金2万元发展成如今的近2000名师生、固定资产近4000万元、洛阳市初中“前三甲”的品牌特色学校。多年来,胡立松带领全校师生爬坡过坎,历经三次创业,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奋斗的日子。
学校的“一次创业”期从1998年1月至2012年8月,历时约15年,这是学校的艰苦创业期,在胡立松的参与和见证下,学校发展实现了在洛阳市小有名气,跻身于洛阳市初中第一军团。
2013年,在中国梦的呼唤下,在区委、区政府建设“首善之区、教育强区”的号召下,胡立松自我加压、坚定自信地开启了艰难爬坡、滚石上山的“二次创业”(2013.9-2017.8)的新长征。学校发展实现了新跨越,成功跻身于洛阳市初中“前三甲”行列,成为真正的洛阳市初中一流名校。在洛阳,衡量一所初中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每年的中考考入洛阳一高的人数。2017年是“二次创业”的收官之年,学校2名同学总成绩进入洛阳市前十名,其中孙佳艺总成绩位居洛阳市第一名,108名同学达到或超过洛阳一高统招录取分数线。
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在新时代的引领下,胡立松用一颗追求卓越的心,顺势而为,提出“三次创业”(2017.9-2022.8)的总体目标:全市一流,全省有位,全国知名。“三次创业”两年来,在胡立松的引领下,学校保持了洛阳一高上线人数三位数的好成绩,先后有6名学生位居洛阳市前十名,中考成绩稳居洛阳市“前三甲”。如今,距离学校“三次创业”的收官还有三年,这三年将是学校稳中求进的三年,将是学校再跨越再提升的三年,将是学校实现从洛阳市一流名校向全省有位学校的目标迈进的三年。对教育的极致追求始终是胡立松不断努力的方向,正如他所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稳健再出发,我们必将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把蓝图变成现实。”
三、内涵建设有品位
胡立松认为学校竞争的核心力量就是内涵式发展,而师资队伍建设是内涵发展的基础。胡校长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每年都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邀请专家来校进行培训,为教师搭建发展和成长的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以他们为龙头,有效地把骨干教师的个体优势转化为全体教师的群体优势。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促进骨干教师不断成长。注意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不断给年轻教师提目标,压担子,搭平台,实现“一年入门,二年得法,三年站稳讲台,五年成为骨干”,正是在胡立松校长的引领下,学校名师云集,星光灿烂,师资培养结出丰硕成果。在洛阳市首届名师评选上,学校有7位教师获评洛阳市名师,名师人数位列洛阳市基础教育第一名。
在龙城双语初中的校园中有一颗格外引人注目的“课程树”,胡立松时常伫立在这颗“课程树”下深深思考着自己教育的梦想。他认为课程是学校的生命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也是学生发展的本。于是你看,这颗“课程树”,它的主干是素质教育,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琴棋书画国学孝道、品德修养身心健康便是主干上的枝杈,这棵形象而内涵丰富的“课程树”扎根在学生的心中,扎根在胡校长的心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教育即生活,社会即教育。胡立松勇于“推倒”教室的墙,勇于“推倒”校园的墙,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到历史中,到生活中去探究、去实践、去感受教育的真谛。胡校长从2006年就组织编写并实施了全国第一个家本课程,这是后来研学旅行课程的雏形——“走进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10余年间陆续编写、实施了近二十门家本课程,诸如“龙门海洋馆探秘”“永恒的文明”“探访历史遗迹,品读千年帝都”“走近抗日英烈,领略民俗风情”“快乐阅读”……课程早已列入学校的教育教学的时空安排,成为学校常规的综合实践探究课程。2016年学校的“家本课程”荣获了全国“初中教育创新成果奖”,全国仅有15所学校获得该奖。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荣誉理事长李锦韬对此高度评价,他说:“家本课程是草根思想、本土做法,但能解决实际为题,能全面培养综合素养人才,值得在全国推广。” 百花争艳斗芳菲,七彩社团展才艺。胡立松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提出以“展示个性,丰富生活,培养兴趣,拓宽知识,开发潜能”为宗旨的学校社团建设方针。学校跳绳社团成绩斐然,是全国十佳“好社团”。在2019年河南省中小学生跳绳比赛中,获河南省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在青岛举行的全国跳绳联赛中,胡立松率领跳绳队成员倾情演绎,斩获4个全国第一名、8个全国第二名。陶笛悠扬,沁人心脾,胡立松大力支持陶笛社团建设。在去年组织师生赴华中师范大学与国内著名陶笛专家赵洪啸老师研讨提升、交流学习;赴上海参加首届陶笛教育论坛暨陶笛文化节,和国内、国际知名专家共同演绎陶笛的灵动,在上海街头和国际友人同台献艺,赢得好评如潮。
此外,常态化开展的“诵读经典”课程,“家校联欢”课程,成为“大课间行为艺术课程”,“仪容仪表课程”……都诠释了胡立松“教育者的精心设计,受教育者的不知不觉”的课程育人、精准育人的理念。
四、身正为范有魅力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出色的学校总是跟一个出色的校长联系在一起。几十年来,胡校长一心想着党的养育之恩,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能做到对工作任劳任怨,认真负责。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早到校晚离校,早到班晚离班,以校为家,他千方百计地优化提升管理工作,勤勉努力,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努力追求学校管理艺术的尽善尽美。
胡立松校長严以律己,以自身为旗帜,树德为魂,以自己的形象人格所产生的吸引力、凝聚力、亲和力影响着师生的一举一动。他说,校长一言一行都在师生视线之内,各方面不做出样子,还怎么教育别人。校园环境整理,新校区搬迁等很多重活、脏活往往是胡校长领着教师干。
如何治校?胡校长认为,首先靠情感,其次是制度。他说:“学校是个大家庭,如果教师每天都愿意到学校来,学校就有吸引力,产生凝聚力。”为此胡立松在每年的教工生日都会送上一个大大的蛋糕来祝福;在每年的六一儿童节为教师的子女精心挑选几件小礼物;每月固定时间组织教工文体活动,和老师们一起拔河、跳绳、投球、踢毽子……情感才能凝聚力量、情感才能造就生产力,情感才是最好的管理。
胡校长说,人格有显性与隐性之分,两者相比,隐性更可贵,更重要。他大公无私、一心为公、心地坦荡。在诸如用人、评定职称、入党等问题上,胡校长始终坚持原则,一碗水端平、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他说,身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是共产党员的本色,也是教育管理的底线。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也是胡立松校长奋斗在教育战线上的座右铭。进入新时代,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他一直奋斗在创造新业绩的教育教学之路上,始终站在教育这一块精神高地上,不忘初心,守望着自己的理想,谱写着一曲平凡而卓越的人生乐章。
(责任编辑:文 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