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引导背景下的纳米颗粒靶向给药

来源 :科研成果与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v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疾病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某些疾病而言,例如,固体肿瘤,传统的给药方式往往具有生物分布差、毒性大、敏感性差等缺点,如何将药物准确、专一地输送到病灶,发挥其最大效果,一直是科学家致力的方向。
  纳米颗粒靶向给药,实现精准治疗
  近年来,使用纳米颗粒(Nanoparticle)作为药物载体对疾病进行治疗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这种给药的方式,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船和货物,纳米颗粒是船,包裹在颗粒里面的药是货物,当我们把纳米颗粒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使其进入血管,就相当于船进入河流,每一艘航行的船都有它想要停靠的码头。而在人体的“河流”中,每一艘“小船”的“码头”就是引起疾病的病灶,比如,固体肿瘤。当承载着药物的纳米颗粒到达它的“码头”——病变组织,被精妙设计的它会以某种方式进行“卸货”,释放出的药物和病变组织进行一系列的反应,最后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比于传统给药方式,纳米颗粒作为载体给药的优势在于,通过对颗粒做一定的修饰,在外力的作用下(比如磁场),可以将载药微粒富集于病变部位,所负载的药物受控释放,实现靶向治疗,从而增强治疗效果,减少对其他正常组织的影响。此外,在磁场引导下的靶向给药系统还具有磁响应性好、载药量大、不容易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等优点,是肿瘤治疗中的理想给药系统,对肝、肺、胃等实体癌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1]。
  纳米颗粒难以进入血管内皮,靶向给药受阻
  随着研究和实验进一步加深,科学家发现,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在人体内输送药物到病变组织的过程中,仍然存在阻碍。对于不同的病变组织,所碰到的阻碍类型也有所不同。
  以癌症为例,癌细胞虽然是不正常的细胞,但也是细胞,生长也需要营养。为了获取营养,癌变组织内会长出新的血管来支持癌细胞的存活以及分裂生长。前面提到,纳米颗粒是行走在血管内的。当包裹着抗癌药物的纳米颗粒随着血液流达到肿瘤附近区域时,需要穿过血管内皮才能真正接触到癌细胞,从而释放药物杀死癌细胞。但是,因为癌变组织里新生的血管结构不同于普通的血管,这样不正常的结构让纳米颗粒很难通过血管内皮进入到癌变组织附近,所以,纳米颗粒所携带的药物也不能够有效地释放在癌变组织周围,这让药物浓度大大降低,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对流的产生为纳米颗粒靶向给药助力
  相关领域的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希望能够加强纳米颗粒穿过血管内皮的能力。其中,“对流”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被科學家提出。对流是指流体(气体或液体)内部由于各部分温度不同而造成的相对流动,即流体通过自身各部分的宏观流动实现热量传递的过程。
  在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给药领域,有理论提出,血液中对流的产生可以促进纳米颗粒穿过血管内皮,到达癌变组织。根据这个理论,许多科学家进行了相关尝试。例如,植入相关装置,再以导管的形式进行药物灌注,但是,这种导管和装置的存在对人体组织是有伤害的,并且,在产生有效的对流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在对流可以促进纳米颗粒穿过血管内皮的理论基础上,纳米医疗技术专家、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助理教授Simone Schuerle以及她的团队提出了两种无创产生对流的技术方法[2],进一步优化了纳米颗粒作为载体给药的方案。
  Simone Schuerle提出的第一种无创产生对流的技术受微型机器人以及细菌运动机制的启发。细菌虽小也不像动物一样有脚,但是大部分细菌是可以运动的。大部分能够运动的细菌都具有自身的运动器官——鞭毛。鞭毛外形长而细,附着于细菌的表面,一般长15~20μm,是细菌体长的数倍。通俗理解,细菌的鞭毛相当于船的螺旋浆,当细菌在水中时,鞭毛的高速旋转可以为细菌提供动力,推动菌体前行。
  基于此,Simone Schuerle和她的团队合成了一种外形与细菌鞭毛类似的微型机器人。这种微型机器人可以模仿细菌依靠鞭毛运动产生推进力的方式来产生对流。当鞭毛外形的微型机器人到达纳米颗粒富集的血管区域时,在磁场的控制下发生运动,产生对流,促进携带药物的纳米颗粒穿过血管,到达癌变组织附近,释放药物杀死肿瘤细胞。
  在第二种方法中,Simone Schuerle和她的团队则采用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产生对流——具有趋磁性的细菌。在自然条件下,具有趋磁性的细菌一般存在于海洋中。这种细菌能够合成被脂质包裹的铁氧纳米颗粒,因此具有趋磁性。这些颗粒能够感知地磁场,其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细菌的指南针,为细菌提供方向,引导细菌在海洋中运动。利用这一特点,Simone Schuerle和她的团队将第一种方法中的微型机器人换成了大量具有趋磁性的细菌,通过体外磁场的控制,让这些细菌发生一定的运动,从而产生对流。这提高了载有药物的纳米颗粒通过血管内皮的成功率,使更多的药物能够有效、准确地释放在癌变组织附近,使得药物对于癌细胞的杀伤力进一步加强。
  微型机器人引路赋能,打造无创优势
  相比于对纳米颗粒本身的改造,Simone Schuerle和她的团队研究出的这两种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因为影响纳米颗粒通过血管内皮的因素通常包括纳米颗粒本身的大小、其物化性质以及颗粒表面的性质,常规改善通过率的方法往往是从这3方面入手对纳米颗粒本身进行改造,以获得更大的通过率。但是,对纳米颗粒本身进行改造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以颗粒本身大小为例,体积越小的纳米颗粒会更容易通过血管到达癌变组织,但体积越小的纳米颗粒会更容易被肾排泄出体外,也容易被免疫细胞吞噬清除。另外,考虑到稳定性以及药物的装载量,纳米颗粒并不是越小越好。
  Simone Schuerle和她的团队研究出的这两种方法并不改变原有的纳米颗粒,而是采用了仿生的鞭毛形状的微型机器人以及具有趋磁性的细菌,在磁场的作用下运动,产生对流,就像微型的螺旋桨给飞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一样,促进携带药物的纳米颗粒通过血管壁,进入癌变组织,释放药物杀死癌细胞。此外,这两种方式属于无创远程操控,能极大地降低对人体的伤害。
  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让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成为可能。虽然目前这两种技术只是在实验室得到了验证,还未投入临床使用。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经过不断改进,这两种技术可辅助纳米颗粒给药,为纳米颗粒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其精准到达病灶,一起成为治疗疾病强而有力的手段。
其他文献
2020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轻质高强韧纳米纤维素仿生结构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轻质高强韧、高尺寸稳定性、抗热震、抗冲击、高损伤容限等优异性能。  研究发现,材料微米级层状结构和纳米三维网络结构设计使材料具有了高强度和高韧性的特点,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这种材料可以通过氢键的相互作用,实现解离和重构,以此来吸收外力产生的能量,使材料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同时,这种材料具有极低的热膨胀系
期刊
长期以来,关于量子的研究大多是针对于光子的層面进行的,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分子同样可以实现量子纠缠。  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成员林毅恒教授与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展开了一项相关领域的研究,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2020年6月的《自然》杂志上。研究表明,经过调控,通过观察不同情况下原子和分子协同的状态关联,并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得到了一个可以出现纠缠态的阈值,并将所有信息整合成一个范围在0到1之间
期刊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及功能单位。一个成熟的神经元受到损伤之后往往是不可逆的,而某些特殊神经元损伤会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例如,帕金森、永久性失明等,都是由于特殊的神经元损伤导致的。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創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辉研究组在2020年4月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中在线发表了针对如何让成熟个体中已受损的神经元再生这
期刊
2020年5月1日北京市正式施行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新政施行后,北京市垃圾分类效果逐步显现,如厨余垃圾分类量翻番,其他垃圾清运量同比下降等,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氛围正在形成。与此同时,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也逐步显 现。  为了推动本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习惯养成,5月1日至7月21日,北京市城管执法部门共立案查处生活垃圾分类违法行为6168起,其中查处个人违法行
期刊
甲狀腺结节即甲状腺肿瘤,也就是常说的“大脖子病”,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甲状腺结节分为良性与恶性,恶性甲状腺需要早发现,早治疗。但由于甲状腺结节成因复杂,临床表现形式多样,缺少行之有效的良性、恶性判断方法。  基于此,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郭天南团队与工学院李子青实验室联手研究团队分析了911个临床病例组织样品,得到2421个蛋白质组学数据,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进行筛分,得出了构成恶性甲状腺结节的
期刊
1937年,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托雷·马约拉纳指出,自然界存在正反粒子相同的费米子,这就是马约拉纳费米子。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网站2020年4月14日的报道,美中科学家携手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撰文指出,研究人员首次在金属金的表面发现了马约拉纳费米子存在的证据,研究人员在钒上生长的金纳米线上设置了布满带有磁性的硫化铕凸点。通过扫描这些凸点的周围,发现能够检测到能量为0的特征峰值,而这种峰
期刊
超短脉冲激光是一种持续时间非常短,通过控制激光的相干光波而产生的脉冲激光,是人们研究极端条件物质与探测微观体系瞬态现象的重要工具之一。据了解,信噪比是超短脉冲激光的重要特征,信噪比差的脉冲激光,会破坏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对探测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效提高超短脉冲的信噪比十分重要。  2020年4月,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在超短脉冲激光时空特性调控提升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将等
期刊
据悉,内蒙古大学王勤教授联合吉林大學移动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出一种超稳定的三维铂铜纳米线催化材料,其研究成果于2020年6月在国际化学领域期刊《德国应用化学》发表。  据了解,这是一种高效且耐用的自支撑铂基电催化材料,能够作为一种催化剂,应用于燃料电池的阴极还原和阳极氧化反应。该研究团队通过调控晶格应力和电子结构,能够获得较高的催化活性,并且可以与金属原子等活性物种形成新
期刊
山苍子是我国特有的香料植物资源,其果皮中含有的芳香油,拥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香料工業及医药工业中有着重要的用途。目前,尚不清楚山苍子芳香油的主要成分单萜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机理,制约了这项作物的精准育种工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林所研究团队为此展开了以山苍子为例的基因组测序工作,并对单萜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机理进行探究。团队历时3年多,于2020年4月获得了全球首个染色体级别的山苍子基因图谱。并利用三
期刊
稀土永磁铁又称铷铁硼磁铁,自1982年由日本住友特殊金属的佐川真人发现以来,其制作生产工艺和品质已得到较大改进和提升,是现今磁性最强的永久磁铁。稀土永磁铁优异的磁性能远超其他各类磁铁,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机械、运输、医疗等领域,特别是电子技术和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使稀土永磁铁的使用需求剧增,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稀土永磁铁由铷、铁、硼元素组成,容易发生氧化和锈蚀,温度稍高,氧化更为严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