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乡土文化属于民俗学范畴。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入乡土文化能够增加中国风元素,提高课堂趣味性和学生参与度。实践证明,乡土文化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具有重要作用。
【关 键 词】 乡土文化;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中国当代社会学、民俗学大师费孝通先生,尽其全部精力创作了中国近现代民俗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乡土中国》。该书从民俗学的角度,声情并茂地为世人展现了民国以来华夏大地上富于风土人情的社会风貌。从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乡土民俗”现象,乡土文化也就逐渐被人们所熟知。
乡土文化从费孝通那里开始,被赋予了具有浓重中国特色的文化范畴,它泛指普通大众所创造、使用和沿袭的文化内容。乡土文化是经历着千百年的沧桑和沉浮,是历史厚重的积淀,流传于民间,是民间颇受欢迎的文化符号。一般来说,乡土文化有其特定的载体,其中乡土民情、民风民情是其最重要的载体。溯源追古,华夏大地孕育着色彩斑斓的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摇篮,乡土民间是我国璀璨文明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瑰宝。随着初中语文大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必须正视乡土文化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巧妙地将乡土文化与语文课文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无缝对接和有效融合,初中语文作为学生文化功底和文学素养养成的重要阶段,学习乡土文化为学生开阔视野、积淀内涵提供了重要帮手,这样能有效推动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本研究以乡土文化进课堂为论述中心,重点阐述乡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意义和实施策略。
一、乡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孕育了厚重的乡土文化。具有浓重农耕色彩的文化积淀,在不断变迁的社会转型中与现代文明渐行渐远。语文教学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对于启发学生积极向上,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乡土文化具有厚重的社会积淀,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礼仪和道德,可用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结。如对抗日战争的艰苦敌后抗争史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油然而生一股浓烈的爱国主义情结,学习革命先烈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壮志。
第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传承的民俗必然反映出人民生活中的主体风貌,加强民俗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先人的审美观,进而增强其审美意识。如《过故人庄》中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愉悦;《土地的誓言》中乡民离乡背井时炽热的乡恋;《西洲曲》中江南女子采莲时快乐的动人场景,无不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的生活情况、美好理想和简单友善的人际关系,这些风习,历经千年成为一种美的风范、一种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
第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乡土文化包含了我国很多文化符号和文化底蕴,涉及社会、经济、人文等多个方面。因此,对乡土文化学习的过程也是习得社会知识,尤其是科学技术知识的过程。中学语文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应当助推学生对全方位、多学科知识的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如在对我国先秦时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习得先秦时代年轻人的婚恋观和追求浪漫、自由的心境;在对类似于陶渊明、杜甫、李白诗歌的学习中,学生们可以领略诗人或悠然自得或忧国忧民或豪情万丈的情怀。
二、提高乡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效率
作为我国基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化具有非常多元化的人文关怀。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所学内容的语言风格、文化背景和教学目标等情况,综合把握乡土文化与语文教学活动的融合。
第一,利用乡土元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可否认,乡土文化具有很强的草根性,因此它也非常接地气。通常来讲,接地气的事物都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教师教学的帮手,也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剂。在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缺乏热情和乐趣,他们很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影响学习效率。
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乡土文化非常贴近学生生活,他们对其更有亲切感,因此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由于很多初中课程涉及到先秦或者中国古代社会,这些文化和描述与现当代学生们生活的环境具有很大的反差,这就阻碍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动力和兴趣。但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适当引入乡土文化,那么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学习屈原《离骚》节选片段时,学生对于楚辞和离骚体非常头疼。诗歌中不仅存在很多生僻字,而且整首诗歌还晦涩难懂,特别难翻译和理解。这时,教师应当把楚国文化融入课堂,让学生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这样,从他们身边熟悉的乡土文化入手,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爱国情怀,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语文教学实际也是传递社会文化和道德规范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开拓视野,利用乡土文化开拓学生的视野。如在传统农耕社会,家天下制和父权制构成了封建社会权利结构的核心,人们的各种活动都是对自然和未知世界的敬畏。以山水园林建筑为例,从选址、施工、配饰等多方面都在诠释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状态。
第二,巧借各种习俗,丰富课堂氛围。乡土文化在民间具有肥沃的土壤,可以源源不断地汲取各种营养,造就多姿多彩、生生不息、具有很强中国风的文化氛围和璀璨文明。学生作为初中语文课堂中的主题,同时也是乡土文化生活的影响者,对于它具有浓厚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地借助学生们的这些先天学习优势,不断丰富课堂氛围。
如以乡间老百姓都离不开的“红白喜事”来说,里面无处不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如有人结婚时,民间都采用比较固定的拜堂仪式。在这仪式里,司仪(主持婚礼的人)虽然总会用固定的语言来主持,但其流利的“四言八句”和熟记于心的流畅台词,必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进行诗词句赋的教学时,若能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让学生领悟,必然会让学生兴趣浓厚。若要求学生去模仿或改造这些台词,学生或能倾其所学,从而实现老版文化的创新。民间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也承载着五彩缤纷的民俗文化:春节写对联、贴对联,元宵节耍灯(组织灯会),清明节化袱(给去世的人烧冥币)祭祖等文化习俗,无一不在召唤着学生们去感悟和体验,无一不在潜移默化中促进着学生语文应用水平的提升。
在学习鲁迅先生的名篇《社戏》时,可以借助他对儿时社戏前后场景的刻画,展开联想,挖掘更加丰富多样的乡土文化。如借助篇文章中“社戏”桥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一步挖掘南戏的历史进程,从南戏的历史看南戏在乡土文化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
第三,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参与乡土文化建设。虽然初中语文课程不需要像物理、化学那样通过多种实验,让学生们观察实验现象,从而了解事物的本质。但作为乡土文化来说,它源于普普通通老百姓的生活,必须让学生们走出课堂,积极参加一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在参与中融化民俗文化,建设乡土文化。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孕育了许多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作为中学基础教育,语文教学应当充分传承优秀的乡土文化,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建设乡土文化之中。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重文化筛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参考文献】
[1] 李桂芳. 中学语文教学与乡土民俗文化传承[J].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4(10):52~53.
[2]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文化温州(八年级)[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237~241.
【关 键 词】 乡土文化;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中国当代社会学、民俗学大师费孝通先生,尽其全部精力创作了中国近现代民俗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乡土中国》。该书从民俗学的角度,声情并茂地为世人展现了民国以来华夏大地上富于风土人情的社会风貌。从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乡土民俗”现象,乡土文化也就逐渐被人们所熟知。
乡土文化从费孝通那里开始,被赋予了具有浓重中国特色的文化范畴,它泛指普通大众所创造、使用和沿袭的文化内容。乡土文化是经历着千百年的沧桑和沉浮,是历史厚重的积淀,流传于民间,是民间颇受欢迎的文化符号。一般来说,乡土文化有其特定的载体,其中乡土民情、民风民情是其最重要的载体。溯源追古,华夏大地孕育着色彩斑斓的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摇篮,乡土民间是我国璀璨文明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瑰宝。随着初中语文大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必须正视乡土文化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巧妙地将乡土文化与语文课文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无缝对接和有效融合,初中语文作为学生文化功底和文学素养养成的重要阶段,学习乡土文化为学生开阔视野、积淀内涵提供了重要帮手,这样能有效推动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本研究以乡土文化进课堂为论述中心,重点阐述乡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意义和实施策略。
一、乡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孕育了厚重的乡土文化。具有浓重农耕色彩的文化积淀,在不断变迁的社会转型中与现代文明渐行渐远。语文教学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对于启发学生积极向上,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乡土文化具有厚重的社会积淀,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礼仪和道德,可用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结。如对抗日战争的艰苦敌后抗争史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油然而生一股浓烈的爱国主义情结,学习革命先烈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壮志。
第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传承的民俗必然反映出人民生活中的主体风貌,加强民俗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先人的审美观,进而增强其审美意识。如《过故人庄》中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愉悦;《土地的誓言》中乡民离乡背井时炽热的乡恋;《西洲曲》中江南女子采莲时快乐的动人场景,无不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的生活情况、美好理想和简单友善的人际关系,这些风习,历经千年成为一种美的风范、一种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
第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乡土文化包含了我国很多文化符号和文化底蕴,涉及社会、经济、人文等多个方面。因此,对乡土文化学习的过程也是习得社会知识,尤其是科学技术知识的过程。中学语文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应当助推学生对全方位、多学科知识的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如在对我国先秦时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习得先秦时代年轻人的婚恋观和追求浪漫、自由的心境;在对类似于陶渊明、杜甫、李白诗歌的学习中,学生们可以领略诗人或悠然自得或忧国忧民或豪情万丈的情怀。
二、提高乡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效率
作为我国基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化具有非常多元化的人文关怀。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所学内容的语言风格、文化背景和教学目标等情况,综合把握乡土文化与语文教学活动的融合。
第一,利用乡土元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可否认,乡土文化具有很强的草根性,因此它也非常接地气。通常来讲,接地气的事物都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教师教学的帮手,也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剂。在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缺乏热情和乐趣,他们很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影响学习效率。
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乡土文化非常贴近学生生活,他们对其更有亲切感,因此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由于很多初中课程涉及到先秦或者中国古代社会,这些文化和描述与现当代学生们生活的环境具有很大的反差,这就阻碍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动力和兴趣。但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适当引入乡土文化,那么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学习屈原《离骚》节选片段时,学生对于楚辞和离骚体非常头疼。诗歌中不仅存在很多生僻字,而且整首诗歌还晦涩难懂,特别难翻译和理解。这时,教师应当把楚国文化融入课堂,让学生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这样,从他们身边熟悉的乡土文化入手,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爱国情怀,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语文教学实际也是传递社会文化和道德规范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开拓视野,利用乡土文化开拓学生的视野。如在传统农耕社会,家天下制和父权制构成了封建社会权利结构的核心,人们的各种活动都是对自然和未知世界的敬畏。以山水园林建筑为例,从选址、施工、配饰等多方面都在诠释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状态。
第二,巧借各种习俗,丰富课堂氛围。乡土文化在民间具有肥沃的土壤,可以源源不断地汲取各种营养,造就多姿多彩、生生不息、具有很强中国风的文化氛围和璀璨文明。学生作为初中语文课堂中的主题,同时也是乡土文化生活的影响者,对于它具有浓厚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地借助学生们的这些先天学习优势,不断丰富课堂氛围。
如以乡间老百姓都离不开的“红白喜事”来说,里面无处不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如有人结婚时,民间都采用比较固定的拜堂仪式。在这仪式里,司仪(主持婚礼的人)虽然总会用固定的语言来主持,但其流利的“四言八句”和熟记于心的流畅台词,必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进行诗词句赋的教学时,若能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让学生领悟,必然会让学生兴趣浓厚。若要求学生去模仿或改造这些台词,学生或能倾其所学,从而实现老版文化的创新。民间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也承载着五彩缤纷的民俗文化:春节写对联、贴对联,元宵节耍灯(组织灯会),清明节化袱(给去世的人烧冥币)祭祖等文化习俗,无一不在召唤着学生们去感悟和体验,无一不在潜移默化中促进着学生语文应用水平的提升。
在学习鲁迅先生的名篇《社戏》时,可以借助他对儿时社戏前后场景的刻画,展开联想,挖掘更加丰富多样的乡土文化。如借助篇文章中“社戏”桥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一步挖掘南戏的历史进程,从南戏的历史看南戏在乡土文化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
第三,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参与乡土文化建设。虽然初中语文课程不需要像物理、化学那样通过多种实验,让学生们观察实验现象,从而了解事物的本质。但作为乡土文化来说,它源于普普通通老百姓的生活,必须让学生们走出课堂,积极参加一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在参与中融化民俗文化,建设乡土文化。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孕育了许多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作为中学基础教育,语文教学应当充分传承优秀的乡土文化,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建设乡土文化之中。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重文化筛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参考文献】
[1] 李桂芳. 中学语文教学与乡土民俗文化传承[J].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4(10):52~53.
[2]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文化温州(八年级)[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237~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