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是“创新的世纪”,美术教育是“创造未来人”的特殊塑造家,创新教育是教学的主旋律。
创造教育的问题,早已引起教育家的重视。我国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创造教育的倡导者,他认为,创造是教育之本,主张对学生实行六大“解放”: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解放他的空间,把他从鸟笼中解放出来。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想,就是动脑筋,头脑用力去想象图像、形象或画面。想象就是头脑中形成形象、进行思维的能力。可见想象是一种创造思维的活动。
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都比较注重知识的灌输,不注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想象力的培养。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力和想象力密不可分,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引导他们去想象,是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造性的最好办法。美术教育可以很快地将孩子引入创造状态,而且只有美术教育才能使学生进入这种状态。如上《贺卡设计》一课,怎样才能开阔他们的思路,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出富有新意的形式,是一个难点。笔者首先通过声音和图片信息,与学生的听觉、视觉器官进行交流,让他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欣赏一张张美丽的贺卡,再配以介绍丰富的贺卡小知识。在欣赏的同时,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同时也开启了他们的想象之门。之后笔者又播放了一组由学生自己设计的贺卡,学生立刻在同龄人的设计中找到了共同点和共鸣感,思维再一次受到刺激。在这样的先决条件下,笔者和学生开始交流,问他们现在都关心什么社会问题和事件,大家开始了热烈的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时笔者告诉他们,刚才我们所讨论的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题材进行贺卡设计。学生开始感到设计并不是那么难,题材就在自己身边。由此,学生又发现了更多的题材。学生丰富的设计,是他们想象的结果,也是创造的过程。
二、创设宽松的环境,不要上成纯专业课
在美术课上一味强调绘画技法,只会让学生失去对美术的兴趣,并不利于他们的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我们的美术课应该让学生有一个创造“自由”的环境。比如上国画《花鸟》一课时,笔者告诉学生不但可以利用毛笔作画,还可以运用其他的工具进行作画,比如棉签、手指等。笔者鼓励学生用别人未曾发现的更新的材料来作画。这种“自由”的环境有助于他们创造力的培养,同时对开发学生的个性也非常有好处。再如制作粘贴画《花果山》,有曲曲折折石铺的小路,有硕果累累的果林,笔者首先进行作品分析,说明卵石是自然形成的,提示学生仔细看它的外轮廓,引导其发现卵石本身就能给我们以丰富的联想,拼贴组合后更能激发我们的想象,我们可根据卵石、树叶等自然形象的联想,迁移到对其他事物、人物或场景的联想。学生经过巧妙的构思想象,也能创造出情调生动、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来。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灵感,以期达到培养创造能力的目的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并且随着情绪体验的深化,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多媒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桥梁。在上《丰富多彩的生活》一课时,笔者首先出示了一张画着一栋美丽小屋,门前的菜地上种满了各种蔬菜,远处的森林层层叠叠的幻灯片。学生立刻被画面所吸引,这样便强化了形象的记忆,引起了学习兴趣,达到了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目的。
四、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是培养创造力的有效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偏重于知识教育、单向灌输的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教育以开发学生创造力和培养创造型人才为宗旨,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个性的充分发挥。
如在上《京剧脸谱》一课时,笔者不是一味单纯地示范,让学生去临摹,而是让学生运用圆形和椭圆形概括脸谱的各种图形,产生丰富的联想。学生创作了丰富多彩、品种各异的作品来。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过程就是创造思维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教学仅仅留给学生时间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思维的过程。
五、打开藩篱,为学生创设开发创造潜能的氛围
利用隐性的教学环境,通过多种渠道创设开发创造潜能的环境;坚持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技巧、技能逐步提高;经常举办画展,使学生有成就感、竞争感,让创造的种子在竞争的土壤中成长。
在这些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感受不同、理解不同、基础不同,表现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因而学生的作品层次也不尽相同。教师应掌握这个特点,不能用单一的方法施教,绝不能生搬硬套和搞形式主义。因为美术教育在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思维及形象思维,而不在于培养未来的画家。最后,从教育自身来看,创造性是其生命之所在。众所周知,“适者生存”是宇宙间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普遍规律。可见只有重视创造思维的培养,教育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在創新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真正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多给予鼓励,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并且通过创新,体验到成功与快乐,这样,他们才会对创新有激情、有行动。
创造教育的问题,早已引起教育家的重视。我国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创造教育的倡导者,他认为,创造是教育之本,主张对学生实行六大“解放”: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解放他的空间,把他从鸟笼中解放出来。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想,就是动脑筋,头脑用力去想象图像、形象或画面。想象就是头脑中形成形象、进行思维的能力。可见想象是一种创造思维的活动。
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都比较注重知识的灌输,不注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想象力的培养。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力和想象力密不可分,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引导他们去想象,是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造性的最好办法。美术教育可以很快地将孩子引入创造状态,而且只有美术教育才能使学生进入这种状态。如上《贺卡设计》一课,怎样才能开阔他们的思路,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出富有新意的形式,是一个难点。笔者首先通过声音和图片信息,与学生的听觉、视觉器官进行交流,让他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欣赏一张张美丽的贺卡,再配以介绍丰富的贺卡小知识。在欣赏的同时,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同时也开启了他们的想象之门。之后笔者又播放了一组由学生自己设计的贺卡,学生立刻在同龄人的设计中找到了共同点和共鸣感,思维再一次受到刺激。在这样的先决条件下,笔者和学生开始交流,问他们现在都关心什么社会问题和事件,大家开始了热烈的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时笔者告诉他们,刚才我们所讨论的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题材进行贺卡设计。学生开始感到设计并不是那么难,题材就在自己身边。由此,学生又发现了更多的题材。学生丰富的设计,是他们想象的结果,也是创造的过程。
二、创设宽松的环境,不要上成纯专业课
在美术课上一味强调绘画技法,只会让学生失去对美术的兴趣,并不利于他们的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我们的美术课应该让学生有一个创造“自由”的环境。比如上国画《花鸟》一课时,笔者告诉学生不但可以利用毛笔作画,还可以运用其他的工具进行作画,比如棉签、手指等。笔者鼓励学生用别人未曾发现的更新的材料来作画。这种“自由”的环境有助于他们创造力的培养,同时对开发学生的个性也非常有好处。再如制作粘贴画《花果山》,有曲曲折折石铺的小路,有硕果累累的果林,笔者首先进行作品分析,说明卵石是自然形成的,提示学生仔细看它的外轮廓,引导其发现卵石本身就能给我们以丰富的联想,拼贴组合后更能激发我们的想象,我们可根据卵石、树叶等自然形象的联想,迁移到对其他事物、人物或场景的联想。学生经过巧妙的构思想象,也能创造出情调生动、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来。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灵感,以期达到培养创造能力的目的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并且随着情绪体验的深化,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多媒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桥梁。在上《丰富多彩的生活》一课时,笔者首先出示了一张画着一栋美丽小屋,门前的菜地上种满了各种蔬菜,远处的森林层层叠叠的幻灯片。学生立刻被画面所吸引,这样便强化了形象的记忆,引起了学习兴趣,达到了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目的。
四、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是培养创造力的有效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偏重于知识教育、单向灌输的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教育以开发学生创造力和培养创造型人才为宗旨,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个性的充分发挥。
如在上《京剧脸谱》一课时,笔者不是一味单纯地示范,让学生去临摹,而是让学生运用圆形和椭圆形概括脸谱的各种图形,产生丰富的联想。学生创作了丰富多彩、品种各异的作品来。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过程就是创造思维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教学仅仅留给学生时间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思维的过程。
五、打开藩篱,为学生创设开发创造潜能的氛围
利用隐性的教学环境,通过多种渠道创设开发创造潜能的环境;坚持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技巧、技能逐步提高;经常举办画展,使学生有成就感、竞争感,让创造的种子在竞争的土壤中成长。
在这些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感受不同、理解不同、基础不同,表现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因而学生的作品层次也不尽相同。教师应掌握这个特点,不能用单一的方法施教,绝不能生搬硬套和搞形式主义。因为美术教育在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思维及形象思维,而不在于培养未来的画家。最后,从教育自身来看,创造性是其生命之所在。众所周知,“适者生存”是宇宙间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普遍规律。可见只有重视创造思维的培养,教育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在創新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真正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多给予鼓励,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并且通过创新,体验到成功与快乐,这样,他们才会对创新有激情、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