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FR2多态性对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ma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VEGFR2)多态性对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

方法

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148例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收集患者外周血标本用来进行VEGFR2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分型,另外收集部分患者的活检癌组织标本用来进行VEGFR2 mRNA表达测定。对基因型和其他变量以及VEGFR2 mRNA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基因型和预后的单变量分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并通过Cox风险比例模型对其他变量进行校正。

结果

在VEGFR2的标记多态性位点中,只发现了889C>T位点的临床意义。889C>T位点位于该基因的编码区,在研究人群的基因分布频率为:CC型108例(72.97%),CT型36例(24.32%),TT型4例(2.71%),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5,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636)。预后比较将TT型和CT型患者合并,对不同基因型患者进行疗效分析发现:CT/TT基因型患者和野生型CC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40.00%和48.15%(P=0.377)。CT/TT和CC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6.1和8.7个月(P=0.002);两种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8.7和21.4个月(P=0.012)。经过多变量校正889C>T位点仍对无进展生存期有独立的影响意义(OR=1.96,P=0.014)。安全性分析中未发现889C>T位点和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在69例癌组织标本中,CT/TT基因型患者癌组织中VEGFR2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野生型CC型患者(P<0.001)。

结论

VEGFR2 889C>T位点可降低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效果,对安全性无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凋亡以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将成骨细胞MC3T3-E1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低浓度组(5×10-3 mg/L)、中浓度组(5×10-2 mg/L)与高浓度组(5×10-1 mg/L)。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只使用常规细胞培养液;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分别加入相应浓度比例的丹参酮ⅡA进行细胞培养,噻唑蓝(MTT)法检测甲状腺癌细胞增
目的观察Krüppel样因子4(KLF4)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髓核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GF-β1诱导BMSCs 7 d和14 d对KLF4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建立KLF4过表达BMSC细胞株,用TGF-β1诱导7 d或14 d,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
目的探讨浸润性小叶癌(ILC)临床病理特性和组蛋白-赖氨酸N-甲基转移酶2(EZH2)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54位ILC患者,从中选择49例进行EZH2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ILC以癌细胞散在呈线性或非线性生长为特点。在多灶性、月经状况、体重指数、肿瘤分级、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和雄激素受体等大多数肿瘤特性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反,核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EZH2的表达与高核分级明显相关。
环状RNA(circRNA)为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其主要结构特征为包含封闭环状结构,不具有5′-、3′-末端与多聚腺苷酸尾结构。封闭环状结构使circRNA不易被RNA外切酶降解,以及避免腺苷酸脱支酶的脱帽效应,因此circRNA的结构与功能均稳定。目前研究发现,circRNA主要参与转录及转录后基因表达的调控,尤其可以作为微小RNA(miRNA)海绵,充当竞争性内源RNA(
目的观察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全麻(LPSN)对高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70例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LPSN组和单纯全麻(GA)组,每组35例,LPSN组术中以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后行全身麻醉;GA组以常规全身麻醉。在入室5 min(T0)、术后3 h(T1)、术后24 h(T2)及术后48 h(T3)记录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
本文报道了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诊治的一例小肠脂肪瘤病,该患者20年前于其他医院因肠梗阻手术,病历记载:肠腔内有数个息肉样病变,约4 cm×5 cm大小,切除60 cm病变小肠,未行病理检查,术后腹痛、腹胀消失。7 d前饱餐后腹胀加重,伴腹痛、恶心,大便及排气次数减少。保守治疗无效后手术治疗,术中见回盲瓣以上130 cm至十二指肠空肠曲下150 cm之间肠管异常,肠腔扩张,最大直径约12 c
目的分析妊娠早期采用不同促甲状腺激素(TSH)切点值诊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的患病情况。方法顺序纳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建档的妊娠妇女896名,筛选上述人群中符合美国临床生化研究院推荐标准,且为单胎妊娠、无不良产科结局及妊娠并发症的孕妇421名,年龄(31.0±3.9)岁,采用自我纵向序列研究方法建立妊娠期特异性甲状腺功能参考值范围。妊娠早期特异性TSH参考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分子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收治的48例晚期NSCLC患者(肺癌组),并选择同期体检中心性别、年龄匹配的3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两组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百分比和单核细胞表面PD-L
目的探讨高风险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NU)后辅助化疗(ACT)改善患者生存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RCT)方法,将134例高风险UTUC患者按区组随机化原则,分为单纯RUN治疗组和RUN+ACT治疗组,观察ACT治疗反应,并对比总结两组患者的预后资料,评价ACT在UTU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RUN组入组61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4(6~36)个月
目的建立基于个体化逆向工程和双向流固耦合模型的B型主动脉夹层数值模拟模型,探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在主动脉夹层重塑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获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前、第一破口封堵后1周、第一破口封堵后6年和远端破口封堵后3个月的4次CT检查资料,使用Mimics逆向工程重建主动脉夹层三维模型,经Geomagic平滑化后运用ANSYS流体力学模块构建基于双向流固耦合模型进行主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