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研究

来源 :财会通讯·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m12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高校建设面临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教育产业化作为高校体制改革的产物逐渐兴起。为了适应新环境,在教育领域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必须立足国际与国内,确定合适的财务管理目标,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以增强自身竞争力。
  一、高校财务管理目标代表性观点
  (一)投资效益最大化 朱炜(2001)、曲岭(2003)认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首选目标是“投资效益最大化”。市场经济条件要求高校财务管理必须重视投资效益,即投入最少的资金,培养出各层次的合格人才和提供大量科研成果。高校应对每项投资的效益进行考核评价,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二)成本最小化 李瑛(2004)认为高校财务管理要利用价值管理手段衡量教育成本与教育效益,可以参考以下指标进行衡量:年教育成本最小化、在校生生均教育成本最小化、培养合格学生生均教育成本最小化。刘兆云、薛平、修慧明(2006)进一步指出,将“培养合格学生生均教育成本最小化”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目标是最恰当的。
  (三)综合价值和办学实力最大化 林国泉(2006)认为在竞争环境下,实现“高校综合价值和办学实力最大化”是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该目标指出高校整体价值包含有形资产价值和无形资产价值,有形资产可以量化,无形资产可以采用一定手段进行评估后加以量化。
  (四)高校价值最大化 岑梅(2005)、黄兰霞(2008)认为目前新环境下高校财务管理应以“高校价值最大化”为目标。高校价值的具体计量可以考虑采用未上市企业价值的计量方法,即高校预期净现金流量的总和。
  笔者认为,成本最小化观点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财务风险,且该观点提出的指标无法评价高校整体功能,缺乏系统性。投资效益最大化观点、综合价值和办学实力最大化观点及高校价值最大化观点的共同缺点是衡量方法的现实可操作性问题。
  二、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确定原则
  (一)与高校内外部环境相适应 财务管理目标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环境的产物,要研究高校财务管理目标,首先要了解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
  (1)高校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一是国家法律环境。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教育法》,从法律地位上确立了教育经费筹措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渠道为辅的体制。1997年财政部教育委员会发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第四条明确规定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依法多渠道筹措资金,以此解决高等学校办学经费的来源问题”。1998年颁布和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可见,我国正在建立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学校在事业发展中有了较大的自主权,实现教育由政府包办到国家、社会、群众共办的转变。这使得高校财务管理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相应需要发生改革。二是社会阶段环境。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有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高校财务管理也由计划经济下的国家直接管理模式转到市场经济下的政府宏观调控管理模式,由此也扩大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内涵和外延,高校财务管理目标也要随之丰富和完善。
  (2)高校财务管理的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一是高等教育产业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步摆脱对国家的行政依赖关系,遵循自身发展规律,以自身社会使命为基础,市场价值为导向,按产业化方式自主办学、自我发展。但是高校产业化这一模式带来诸多问题,如办学经费短缺与高校资源浪费并存、教育经费资金的供需矛盾等。高校财务管理必须多渠道融资,以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二是高校扩招。1998年我国全日制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为108万,2006年已达到546万,为1998年的5.06倍。高校招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了教学质量提高与校区硬件建设的矛盾、招生规模扩大与师资供应不足的矛盾等问题,这需要高校财务管理运用价值形式,对经济活动实施系统管理。
  (二)符合财务管理目标的层次性特点 根据高校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可分为整体目标和分部目标。
  (1)整体目标确定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一是符合高校总体目标的要求。财务管理是高校整体管理的一部分,其工作最终目的是实现高校整体目标,因此应当适应高校总体管理的需求,与总体目标保持一致。高校的总体目标为:维持组织生存发展。高校的业务运营活动必须依托于某个实体,生存成为其存在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高校需要持续发展,提高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因此高校要通过有效财务管理维持自身的长期、稳定运营能力,增强偿债能力,保证所获得的资源数量稳定增长;实现组织社会使命。高校作为“科教兴国”战略下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工具,肩负着神圣的社会使命,因此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有利于促进高校社会价值的实现。二是符合高校具体财务活动的要求。财务活动是财务管理工作环境的外在表现,为确定财务管理目标奠定了基础,因此必须深入分析高校的财务活动含义及目的。高校财务活动按资源的来源和资源的使用和控制分为筹资活动、社会贡献活动、投资活动、成本消耗活动。筹资活动是指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要筹集到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完成社会使命所需要的资金的活动。社会贡献活动可分为两方面:对内社会贡献活动,即高校完成内部社会责任的活动,包括直接培养教育活动和间接培养教育活动,前者如课堂授课、组织各种提高学生素质的课外活动等,后者如引进和培养优质师资队伍、奖学金助学金发放等;对外社会贡献活动,即高校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动,包括科研成果的研发、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国际交流、树立民族形象等方面。投资活动可分为两方面:对外投资活动,即高校为了实现自身资本的保值增值、增强自身抵御风险能力以实现自身社会责任而利用自身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向校办产业和其他单位的投资;对内投资活动,即高校内部以满足管理和日常教学活动而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活动。成本消耗活动是指维持高校日常经济运营和实现社会价值所消耗成本的活动。
  (2)分部目标的确定要求及类型划分。分部目标是整体目标的子目标,是实现整体目标的方式和途径,确定时要随着整体目标的变化而变化。根据高校财务管理活动类型划分,高校财务管理分部目标可分为筹资管理目标、投资管理目标、成本管理目标、分配管理目标。
  (三)有机协调各种矛盾 主要包括:(1)协调资本的寻利性与组织的公益性的矛盾。高校满足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三大属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其组织公益性决定了高校培养人才、创新技术、服务社会的责任,但是在市场经济和教育产业化的环境下,高校作为理财主体,其资金来源面临多种不确定性,必须合理筹集和使用资金,追求经济效益以维持自身正常运转。财务管理目标应正确处理资本寻利性与组织公益性的矛盾,将二者关系有机协调。(2)协调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矛盾。短期目标侧重于近期和小范围利益的实现,而长期目标则着重长远利益和发展。因此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时不应局限于近期利益,要用可持续的、发展的眼光考虑风险和收益的关系,进行科学决策。
  三、高校财务管理整体目标
  (一)高校财务管理整体目标的定性表述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应确定为满足经济效益基本要求条件下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处于不同发展期的高校其经济效益的追求目标不同,但是所有高校在追求经济效益方面都应有一个最低保证,即满足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是保持良好的财务收支状况,其目的是维持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体现为一定的营利性,但并不是为了获取利润,而是为了给组织的财务活动提供安全边际,是实现社会效益的手段。社会效益分为效率和效果。效果是指高校提供的服务是否与其组织的宗旨相一致,即能否实现其社会使命。效率是指用最少的财务资源投入来获取最优利用资源的能力,实现高校的使命。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高校只有满足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才能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完善硬件设施,引进优质师资,拓宽办学规模,转化科研成果,加大学术交流,促进高校更好地生存发展,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同样,只有注重社会效益,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才能提高高校的社会认可度和品牌价值,这也是实现高校经济效益的坚实基础。
  (二)高校财务管理整体目标的定量表述 高校财务管理目标需要协调理论的复杂性与可操作性的矛盾,因此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必须具备可操作性、可计量性,以增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财务管理的特性决定了其目标的衡量主要以货币单位表述,但高校的非营利性决定了其他计量单位辅助使用的必要性。
  (1)经济效益基本要求的定量表述。所有高校经济效益方面的基本要求为保持良好的财务收支状况,可表述为“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传统意义上的收支平衡(即收入大于或等于支出)存在诸多弊端:一是在高校筹资来源多样化的环境下,高校贷款融资办学日益增多,由于贷款的有偿性会出现年度支出大于收入、净资产为负值,导致收支不平衡现象。但是随着贷款资金的到位,现金流入量增加,现金流量依然平衡。传统意义上收支平衡容易忽视对贷款资金的管理,影响财务管理决策。二是高校事业收入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集中性,导致大量事业收入时间滞后。传统意义上收支平衡思想很容易导致事业收入到位前的隐性赤字和事业收入到位后的突击花钱、被动还债现象。三是《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校事业基金、专用基金、基建基金等不纳入财务收支预算,因此采用收支平衡思想指导财务管理工作会导致这些专项资金闲置,无法充分发挥效益。因此,笔者认为此处的收支平衡应改进为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动态平衡。采用现金流量平衡的方法,以现金流量监控为重点,真实、及时地反映高校财务状况,体现高校持续经营的能力,更有利于加强财务控制,增强财务决策的实效性。如表1所示:
  (2)社会效益的定量表述。具体包括:
  一是社会效益的效率方面。效率,即用最少的成本来获取最大数量和质量的使用财务资源实现高校使命的能力。高校各种财务活动均围绕社会贡献活动展开,是实现高校社会使命的必然要求,因此如何衡量社会贡献将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目标的衡量方式。社会贡献可用高校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向社会提供的服务的价值来衡量,可用接受高校社会服务的受益人数来确定,还可用高校投入社会贡献活动的资金数量来表示。第一种方法,由于高校提供服务的行为缺乏完全的活跃市场,没有市场价格作为参考标准,因此价值的衡量办法较难确定。第二种方法,一方面受益人数包括直接和间接两部分,间接受益人数的估算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容易导致高校提供社会服务时采取短期行为,盲目追求数量,忽视长远效益。第三种方法,在克服以上缺点的同时,还有助于高校积极采取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成本管理,争取节约资金,降低成本,从而增加社会贡献活动的资金投入力度,最大限度完成社会使命,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高校的社会贡献投入资金数量可以用未来年度社会贡献投入的折现值之和表示。简化公式为:
  其中,第t年社会贡献活动投入=第t年社会贡献活动投入的流动资金+生产性长期资金投资年折旧-无效服务成本。贴现率表示对高校风险的评估水平。此公式充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财务风险,协调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矛盾,在信息时代电算化会计广泛使用的背景下,资料取得、数据整理等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以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实际导向作用。
  二是社会效益的效果方面。高校的非营利性、志愿公益性决定了其社会效益不能仅对社会贡献活动从价值投入方面来衡量,还必须考虑到投入之后产生的对社会贡献的实际效果。高校财务管理目标中社会效益的效果方面应定位于追求最大程度地完成组织的宗旨和目标。社会效益的效果具体表现为成果、人才、效益等多种形式,可以通过一系列非货币指标进行评价:合格学生比例、就业率、招生计划完成程度、教职工科研成果率、师生比、学校综合实力排名、社会公众认可度等。
  综上所述,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社会效益,要综合考虑效率和效果两方面因素。如果只注重效率,则容易陷入忽视服务质量和效果,盲目追求数量优势的误区;如果只注重效果,则容易导致资金筹集不足、投资缺乏可行性、资金使用浪费严重、过度分配等诸多不合理现象,影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良性循环系统的形成。只有坚持效率和效果达到最大化的统一,才能真正体现高校财务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故笔者认为,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具体定位为:基于现金流量动态平衡条件下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四、高校财务管理分部目标
  (一)筹资管理目标 新形势下高校的主要筹资来源有:国家财政拨款、社会捐助、学费和杂费、银行借贷等。筹资管理的主要问题为筹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负债偿还风险。高校贷款具有期限长、金额大、贷款保证形式单一、还款资金来源渠道窄等特点,不少高校由于对筹资行为缺乏理性分析,盲目举债,给财务成果带来不确定性,引起高校陷入财务危机;资金筹集风险。可能引起资金筹集风险的主要原因有无法争取足够的财政资金、筹资渠道不足、生源不足和学生欠费导致以学费为主的事业收入匮乏等。因此,高校筹资管理目标可定位为:在降低筹资成本和考虑财务风险的基础上,合理规避筹资风险,按适当的资产负债率,多方筹措满足高校实现财务管理总体目标的资金。
  (二)投资管理目标 高校在投资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有:投资项目论证不足。如立项前对投资的风险性、收益性不能进行充分量化的可行性分析,忽视高校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只重立项不重效益等;某些重大项目投资资金不足,无法有效保证高校财务管理整体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的投资管理目标可定位为:在综合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收益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可行性分析,选择最佳投资方案,合理配置资源,在保证现金流量动态平衡条件下,实现投资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三)成本管理目标 高校成本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有:成本预算和控制不合理,成本管理意识淡薄;教育成本难以准确确认。《高等教育法》提出,要根据生均教育成本确定高等学校的年经费标准和经费筹措原则,高校追求自身社会效益、实现社会使命也必须建立在教育投入能够得到补偿的保障下,因此,准确地测算教育成本是高校实现财务管理整体目标的前提。因此,高校的成本管理目标为:在保证资金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成本支出,运用合适方法衡量教育成本,争取在基于现金流量动态平衡基础上,以最小的成本谋取最大的社会效益。
  (四)分配管理目标 高校分配管理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正确设计分配模式,以充分实现分配制度在实现高校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的激励推动作用。因此,分配管理目标可描述为:科学设计收入分配原则,充分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实现现金流量动态平衡基础上的人力资源的最大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朱炜:《浅谈高校财务管理目标》,《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2]曲岭:《浅谈高校财务管理目标》,《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3]李瑛:《浅谈高校财务管理的任务和目标》,《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4]刘兆云、薛平、修慧明:《高校财务实行目标管理及其可行性研究》,《理论界》2006年第3期。
  (编辑杜昌)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运用最优化原理,从效用角度出发,挖掘蕴藏于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资源配置理论,得出整体最优化要求提供的公共物品大于纳什均衡的公共物品供给,即要求秦巴山区在两地区共同决策情况
近年来笔者在使用温胆汤的基础上,合用五苓散加减治疗内耳眩晕病,收到了较满意的疗效.
针灸治疗疾病是通过针刺、艾灸某些腧穴来实现的,故在临床上对腧穴的选取和处方的组合适当与否,是针灸疗效优劣的关键之一. 在临床上,疾病是千变万化的,而腧穴的主治作用又错
<正>一、教学目标(1)背诵作品,能准确默写课文和注释。(2)学习作品中的对比手法,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3)了解辛弃疾的简要生平,理解作品中深沉的爱国热情以及壮志难酬的
本文首先合成出三种含羟基的二硝基化合物,再利用Pd/C-水合肼还原体系将二硝基化合物还原得到了三种含羟基的二胺单体:3,3’-二氨基双酚芴,3,3’-二氨基酚酞以及3,3,3’,3’-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人民临危不惧、勇于抗争,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伟大抗疫精神在价值引领、
<正>北京海淀区民族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文化底蕴深厚,校园内古香古色、绿树成荫,处处洋溢着教育的味道、自然的味道、孩子的味道。学校近2000名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约占11%,
一、产业革命带来的震撼作为造型艺术范畴的现代纤维艺术,它的社会经济形态,是从民间、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向社会化、艺术化的文化形态转化,从民间手工艺人家庭式手工作坊向
期刊
今日工程机械根据行业数据,对与工程机械行业密切相关的建筑业的复工现状,以及制约工程机械行业产能恢复的其它关联因素进行了梳理。现状:工业、建筑业复工率偏低从当前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