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是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支撑,如何合理引导这些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成为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课题。为此,徐州因地制宜打造人才下乡、能人返乡、资本兴乡的“三乡工程”,有效调动了全社会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取得一定成效。但“三乡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实践过程中深入推进这项工作,仍需要在聚才引智、聚贤创业、聚财富农上下功夫。
聚才引智助推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下乡就是要着力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当地“土专家”、经纪人以及农业科技人才扎根农村,打造一批高素质生产加工、科技服务和市场营销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建设生产加工队伍。生产加工环节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环节。当前亟需从三方面发力建设生产加工队伍。一是定向培养高技能人才。与职业技术院校签订人才协议,着力培养现代农业生产所必备的育种、耕地、机播、水肥管理、病虫草防治、无人机操作等技能人才,为农业生产加工提供高质量服务。二是吸纳龙头企业家。通过进一步改善农村营商环境,为龙头企业安心谋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同时,找准当地农村特色产业与龙头企业发展的对接点,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三是聚引信息化人才。把大数据应用到农业生产加工过程,运用大数据分析生产加工环节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解决信息匮乏和不对称问题带来的生产加工的盲目性。
建设科技服务队伍。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提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引领。建设科技服务队伍,一方面,要积极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到农村开展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切实保障人才待遇;另一方面,要探索农业科技特派员挂职制度,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协助指导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特别是利用好当地“土专家”“田秀才”,使之成为农业科技服务的生力军,当好农业科技推广的示范引领者,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建设市场营销队伍。解决农产品和城市餐桌的市场连接及供需匹配难题,就要在营销方式上不断推陈出新。一方面,要依托信息技术,打造网络营销队伍。补齐熟练应用新媒体技术的网络营销人才短板,把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以及乡村社会的有形及无形资源接入“互联网”。另一方面,要挖掘乡土文化,打造情怀营销队伍。以造福乡梓、乡兴我荣的乡土情怀凝聚一批新乡贤,打好特色乡土文化名片。扩大乡土文化的影响力,提高乡土品牌的美誉度。
聚贤创业发挥能人效应
乡村振兴,产业是核心。能人返乡就是要重点支持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退役军人、市民返乡投资兴业、自主创业等,反哺家乡建设,努力让在外能人成为当地产业振兴的助推者。
搭建乡情沟通平台。农村社会是乡土性的,这种特质的常态便是眷恋故土、回馈家乡。对此,要唤醒和激发在外能人内心深处的归属感,促使他们返乡创业发展。构建信息交流的渠道,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类在外能人联谊会、派专人走访慰问在外能人大户等。邀请能人参与家乡重大项目建设并征询意见,提高能人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并及时向他们传递家乡兴业政策,鼓励支持能人回乡创业发展,让能人感受到被尊重、被牵挂、被在乎和被需要。
搭建乡村治理平台。能人返乡不仅要促进人气旺、产业兴,还应全面提升农村治理水平。为此,要搭建乡村治理平台,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通过实施“党建+”工程,吸纳能人参与乡村治理,发展符合党员标准的能人入党,提升乡村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和水平,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二是整治环境,打造宜居生活。良好的人居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不断完善农村各项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村容村貌,逐步把农村发展成为城市人向往、农村人留恋的美好家园,让更多的人愿意留在乡村生活,享受农村绿水青山。三是文化沁润,树立新风正气。发挥能人在城市文明与乡土文明融合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潜移默化中重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搭建乡土创业平台。为能人返乡提供广阔创业舞台,才能让能人返乡有成长空间、有发展机会、有典型示范作用。一是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休闲观光等新业态。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做优做特农业产业;建设现代休闲农业观光园区,还原乡土风貌,打造田园风光,形成景观独特的旅游目的地;建设农业创意和农事体验园区,开发精品民宿,挖掘文旅特色产品、创意产品。二是搭载农村电商发展快车,找准市场定位,鼓励能人利用互联网和电商平台等创业创新。三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探索能人参与的合作经济新形式,为能人返乡创业带动群众致富提供载体。
聚财富农提高资本效率
乡村振兴,资金是保障。资本兴乡就是要引导工商资本有序进入农村,加大金融资本扶持农业力度,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从而让农业增效更强盛、农民增收更富裕、农村增绿更美丽。
畅通投资渠道。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突破:一是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财政资金要先行先试,率先进入乡村振兴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形成强烈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资本向农村集聚。将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用于“三农”,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效率。二是创新社会资本参与机制。着力解决社会资本不愿投、期限短难题。强化建设用地供给保障,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营,支持市民下乡和农民合作建房。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农村,发挥好社会资本的力量。三是建立投资风险补偿机制。可考虑由省、市两级财政共同组建投资风险补偿基金,对于公益性的农村投资项目,综合评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风险补偿基金代为补贴投资者部分利润。
畅通融资渠道。首先,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关键作用。业务选择上,注重扶持乡村振兴中的弱质产业和弱势领域,弥补市场失灵,配合政府规划;金融服务上,区别于普通金融机构,以低利率和长期贷款为主。其次,发挥商业性金融的主导作用。信贷方面,以量化考核的方式确保农村主要商业银行每年在涉农方面贷款的增幅水平高于其他行业;担保方面,对于给予涉農企业提供担保的机构,纳入风险补偿基金的代偿范围;上市方面,符合在新三板、主板挂牌上市的涉农企业,财政予以奖励。最后,发挥合作性金融的补充作用。利用熟人社会信息的相对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互助的可能性。同时,利用乡村社会独有的信用制度和抵押制度,锁定风险,有效监督贷款人。
畅通共享渠道。只有做好利益分配,坚持互惠共赢,才能让农民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共享改革红利。因此,要建立好三种利益共享机制。一是建立“订单式”利益共享机制。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订单合同,按照“风险共担、农企双赢”的模式,由企业以最低限价向农民收购农产品,确保农户利益。二是建立“股份式”利益共享机制。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的股份合作关系,鼓励农户流转土地,企业则通过流转农户土地,向农户支付股金、租金,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同时还可以雇佣农民务工,为农民增加工资性收入。三是建立“托管式”利益共享机制。将土地交由专业化组织耕种,农产品由专门策划团队利用“抖音”“快手”等现代传播媒体营销,形成“托管式”利益共享机制,将小农户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带动农户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作者单位:中共徐州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孙秋香
聚才引智助推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下乡就是要着力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当地“土专家”、经纪人以及农业科技人才扎根农村,打造一批高素质生产加工、科技服务和市场营销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建设生产加工队伍。生产加工环节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环节。当前亟需从三方面发力建设生产加工队伍。一是定向培养高技能人才。与职业技术院校签订人才协议,着力培养现代农业生产所必备的育种、耕地、机播、水肥管理、病虫草防治、无人机操作等技能人才,为农业生产加工提供高质量服务。二是吸纳龙头企业家。通过进一步改善农村营商环境,为龙头企业安心谋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同时,找准当地农村特色产业与龙头企业发展的对接点,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三是聚引信息化人才。把大数据应用到农业生产加工过程,运用大数据分析生产加工环节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解决信息匮乏和不对称问题带来的生产加工的盲目性。
建设科技服务队伍。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提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引领。建设科技服务队伍,一方面,要积极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到农村开展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切实保障人才待遇;另一方面,要探索农业科技特派员挂职制度,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协助指导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特别是利用好当地“土专家”“田秀才”,使之成为农业科技服务的生力军,当好农业科技推广的示范引领者,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建设市场营销队伍。解决农产品和城市餐桌的市场连接及供需匹配难题,就要在营销方式上不断推陈出新。一方面,要依托信息技术,打造网络营销队伍。补齐熟练应用新媒体技术的网络营销人才短板,把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以及乡村社会的有形及无形资源接入“互联网”。另一方面,要挖掘乡土文化,打造情怀营销队伍。以造福乡梓、乡兴我荣的乡土情怀凝聚一批新乡贤,打好特色乡土文化名片。扩大乡土文化的影响力,提高乡土品牌的美誉度。
聚贤创业发挥能人效应
乡村振兴,产业是核心。能人返乡就是要重点支持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退役军人、市民返乡投资兴业、自主创业等,反哺家乡建设,努力让在外能人成为当地产业振兴的助推者。
搭建乡情沟通平台。农村社会是乡土性的,这种特质的常态便是眷恋故土、回馈家乡。对此,要唤醒和激发在外能人内心深处的归属感,促使他们返乡创业发展。构建信息交流的渠道,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类在外能人联谊会、派专人走访慰问在外能人大户等。邀请能人参与家乡重大项目建设并征询意见,提高能人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并及时向他们传递家乡兴业政策,鼓励支持能人回乡创业发展,让能人感受到被尊重、被牵挂、被在乎和被需要。
搭建乡村治理平台。能人返乡不仅要促进人气旺、产业兴,还应全面提升农村治理水平。为此,要搭建乡村治理平台,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通过实施“党建+”工程,吸纳能人参与乡村治理,发展符合党员标准的能人入党,提升乡村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和水平,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二是整治环境,打造宜居生活。良好的人居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不断完善农村各项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村容村貌,逐步把农村发展成为城市人向往、农村人留恋的美好家园,让更多的人愿意留在乡村生活,享受农村绿水青山。三是文化沁润,树立新风正气。发挥能人在城市文明与乡土文明融合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潜移默化中重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搭建乡土创业平台。为能人返乡提供广阔创业舞台,才能让能人返乡有成长空间、有发展机会、有典型示范作用。一是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休闲观光等新业态。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做优做特农业产业;建设现代休闲农业观光园区,还原乡土风貌,打造田园风光,形成景观独特的旅游目的地;建设农业创意和农事体验园区,开发精品民宿,挖掘文旅特色产品、创意产品。二是搭载农村电商发展快车,找准市场定位,鼓励能人利用互联网和电商平台等创业创新。三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探索能人参与的合作经济新形式,为能人返乡创业带动群众致富提供载体。
聚财富农提高资本效率
乡村振兴,资金是保障。资本兴乡就是要引导工商资本有序进入农村,加大金融资本扶持农业力度,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从而让农业增效更强盛、农民增收更富裕、农村增绿更美丽。
畅通投资渠道。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突破:一是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财政资金要先行先试,率先进入乡村振兴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形成强烈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资本向农村集聚。将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用于“三农”,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效率。二是创新社会资本参与机制。着力解决社会资本不愿投、期限短难题。强化建设用地供给保障,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营,支持市民下乡和农民合作建房。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农村,发挥好社会资本的力量。三是建立投资风险补偿机制。可考虑由省、市两级财政共同组建投资风险补偿基金,对于公益性的农村投资项目,综合评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风险补偿基金代为补贴投资者部分利润。
畅通融资渠道。首先,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关键作用。业务选择上,注重扶持乡村振兴中的弱质产业和弱势领域,弥补市场失灵,配合政府规划;金融服务上,区别于普通金融机构,以低利率和长期贷款为主。其次,发挥商业性金融的主导作用。信贷方面,以量化考核的方式确保农村主要商业银行每年在涉农方面贷款的增幅水平高于其他行业;担保方面,对于给予涉農企业提供担保的机构,纳入风险补偿基金的代偿范围;上市方面,符合在新三板、主板挂牌上市的涉农企业,财政予以奖励。最后,发挥合作性金融的补充作用。利用熟人社会信息的相对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互助的可能性。同时,利用乡村社会独有的信用制度和抵押制度,锁定风险,有效监督贷款人。
畅通共享渠道。只有做好利益分配,坚持互惠共赢,才能让农民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共享改革红利。因此,要建立好三种利益共享机制。一是建立“订单式”利益共享机制。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订单合同,按照“风险共担、农企双赢”的模式,由企业以最低限价向农民收购农产品,确保农户利益。二是建立“股份式”利益共享机制。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的股份合作关系,鼓励农户流转土地,企业则通过流转农户土地,向农户支付股金、租金,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同时还可以雇佣农民务工,为农民增加工资性收入。三是建立“托管式”利益共享机制。将土地交由专业化组织耕种,农产品由专门策划团队利用“抖音”“快手”等现代传播媒体营销,形成“托管式”利益共享机制,将小农户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带动农户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作者单位:中共徐州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孙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