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村,漫画家,从事漫画创作和创意理论研究。现任《检察风云》杂志社通联部副主任(东北办事处主任);中国青少年动漫画创意研发中心主任;世漫网邀请漫画家;自由漫画联盟特约漫画家;国家人力资源劳动部漫画师资质鉴定首席考评官;漫画理论和创意专著《漫画必读》著作人。
几笔简单的线条勾勒,几段搞笑的夸张情节,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几许点睛之处,再外加些许弦外之音,让人们在会心一笑中浮想联翩——这就是漫画的魅力。
让漫画动起来,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意”的飞跃,是漫画家江村和中国动漫艺术爱好者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江村投入了二十年的精力和心血。在这艰难而充满希望的二十年里,江村完成了从“漫画男孩”、“漫画大师”到“中国创意”的理想“三级跳”,也闯出了一条动漫产、学、研、用、商为一体的中国动漫研创之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意”,这条路到底有多远?又有多少人在为缩小其中的距离做着自己的努力?从江村所做的一切中,我们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动漫的哲学
江村从小就喜欢勾勾画画,母亲是小学美术老师,父亲是从事文艺领导工作的老红军。在父亲、母亲遗传因子的作用下,江村对画画有着与生俱来的“痴迷”。而父母对艺术和理想孜孜不倦的坚持和追求精神,也使江村的意识里从小就熏陶着思想艺术并重、艺道不分家的理念。
中学时,江村便开始用漫画的形式,讽刺当今社会不文明行为现象,受到了同学和老师们的好评。再后来,他的漫画作品开始见报、见刊,并在当地小有名气。
1982年走向社会的江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以漫画为自己的立业之本。他在一些企业、杂志社从事漫画编辑和插图工作,对漫画的执著和创作热情一发而不可收。
1984年,江村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集《两面佛》。1986年,中国著名漫画大师华君武到辽宁本溪进行学术交流看到江村的作品时,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说:“这是一个对漫画有着独特见解的年轻人,后生可畏,前途无法估量。”
受到老艺术家的看重和鼓励,江村信心百倍。几年之内,一千多幅诙谐幽默、寓意深刻的作品散见在各级、各类媒体上。其中《都市之光》、《错位》、《飞机降落时》等精品,入围第四届自由漫画联盟网络国际漫画节。
频频拿奖的他,透过名誉的光环开始思考漫画真正的精神、意义是什么?漫画因被美术界视为简笔画而边缘化;被当做政治的工具指向敌人而工具化,被当做哲学家的涂鸦与玩具而娱乐化,它在直抒人们心意的那一刻,“人格”被林林总总的目的“分裂”,导致其在艺术的殿堂上永远不能“正襟危坐”,接受人们的“跪拜”。但是,其简明的线条、夸张的造型,为什么会带给人开怀大笑或深深的思考?具象背后隐藏的属性“真相”是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与困惑,江村一边笔耕不辍地从事漫画创作,一边开始了对漫画理论的探索。他请教于相声艺术大师侯耀文,与先生探讨过漫画的意义。“在诸多笑的艺术形式中,漫画是一种世界性、大众性、人人都能接受的开放式艺术。”大师的话给了他更多的思考和启发,他将对这一问题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全部记录在《漫画必读》里。这是一部漫画理论和创意专著,填补了我国漫画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的空白,也使《漫画必读》成为大量漫画热爱者枕边“第一书”。
漫画中的“漫”字是漫无边际的“漫”,也是浪漫多彩的“漫”;漫画家应是个“杂家”,漫画家的心灵世界有多丰富,笔下的漫画就有多精彩;漫画家的思想有多深邃,笔下的漫画作品就多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漫画家必须富于人文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因为漫画天生就比其他的艺术作品承载着更多的社会使命,“善与恶”、“美与丑”在漫画这面“哈哈镜”里会被格外地放大,而这面“哈哈镜”就是漫画的“精髓”,是表现新时代精神的“标志”。由此,江村开始了漫画师的培养和资质考核鉴定工作,他的学生越来越多,他越来越多的漫画理论,也被《漫画师》职业标准所采纳和借鉴。在漫漫的漫画之路上,江村完成了从“匠”到“师”的蜕变。
漫画家、漫画大师……如果江村愿意,沿着这条道路行将下去,世上一定会多出好多精彩的漫画,他也会接受更多漫画爱好者的顶礼膜拜。但是,艺术家应该赋予自己一种社会责任和使命,艺术作品必须服务、发展民族文化,才能经得住历史的考验。功成名就的江村开始了另一种思考。
中国需要创意
其实,动漫也是一种文化,甚至是一个国家的下一代教育的战略文化。 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有六成以上出自日本,在欧洲甚至达到八成以上。动漫文化给日本带来丰厚的外汇收入,俨然成为日本的第三大支柱产业了。在日本动漫“产业链”中,中国廉价的动漫劳动力大量承接着其中“片段”加工工作,主动成为动漫加工环节中“简单”的劳动力身份,这种执著于动漫产业末端的操作行为本身,已经使我国动漫人才在该行业的竞争中丧失了动力和影响力。
“我们不缺动漫画设计人才,缺一个完整的运营链条构成的动漫画联盟机制和一个产、学、研、用、商一体化的漫画研发意识和系统。”江村意识到中国动漫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于是,以民族漫画风为基础,打造出带有中国特色的动漫文化。江村以自己的《漫画必读》为蓝本,理论和实践并用,以海南为他的试验地,通过对海南省旅游主题的策划及整体形象设计,推出一系列动漫画产品的理念,将旅游岛设计、旅游岛吉祥物设计、海南形象卡通设计等系列产品,全部以动漫或漫画创意出衍生产品做了深入的研发与开采,受到了良好的反响。
国际动漫协会十几年前曾倡导各国漫画家,要教本国16岁以下少儿学漫画,为少儿编写动漫画教材、培训动漫画老师,使少儿从启蒙教育便开始接受正规的动漫画教育,培养想象力,是走向“中国创意”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江村愿意在这个环节做一个领路人,再做全面的尝试,而这个尝试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日前,江村将借助中国青少年美育协会这个平台,将思维专注于中国青少年动漫需求的研究,旨在研出一套适合中国青少年学习、实践的动漫教育教材。这个过程可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意”的迈进必须从脚下开始。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几笔简单的线条勾勒,几段搞笑的夸张情节,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几许点睛之处,再外加些许弦外之音,让人们在会心一笑中浮想联翩——这就是漫画的魅力。
让漫画动起来,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意”的飞跃,是漫画家江村和中国动漫艺术爱好者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江村投入了二十年的精力和心血。在这艰难而充满希望的二十年里,江村完成了从“漫画男孩”、“漫画大师”到“中国创意”的理想“三级跳”,也闯出了一条动漫产、学、研、用、商为一体的中国动漫研创之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意”,这条路到底有多远?又有多少人在为缩小其中的距离做着自己的努力?从江村所做的一切中,我们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动漫的哲学
江村从小就喜欢勾勾画画,母亲是小学美术老师,父亲是从事文艺领导工作的老红军。在父亲、母亲遗传因子的作用下,江村对画画有着与生俱来的“痴迷”。而父母对艺术和理想孜孜不倦的坚持和追求精神,也使江村的意识里从小就熏陶着思想艺术并重、艺道不分家的理念。
中学时,江村便开始用漫画的形式,讽刺当今社会不文明行为现象,受到了同学和老师们的好评。再后来,他的漫画作品开始见报、见刊,并在当地小有名气。
1982年走向社会的江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以漫画为自己的立业之本。他在一些企业、杂志社从事漫画编辑和插图工作,对漫画的执著和创作热情一发而不可收。
1984年,江村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集《两面佛》。1986年,中国著名漫画大师华君武到辽宁本溪进行学术交流看到江村的作品时,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说:“这是一个对漫画有着独特见解的年轻人,后生可畏,前途无法估量。”
受到老艺术家的看重和鼓励,江村信心百倍。几年之内,一千多幅诙谐幽默、寓意深刻的作品散见在各级、各类媒体上。其中《都市之光》、《错位》、《飞机降落时》等精品,入围第四届自由漫画联盟网络国际漫画节。
频频拿奖的他,透过名誉的光环开始思考漫画真正的精神、意义是什么?漫画因被美术界视为简笔画而边缘化;被当做政治的工具指向敌人而工具化,被当做哲学家的涂鸦与玩具而娱乐化,它在直抒人们心意的那一刻,“人格”被林林总总的目的“分裂”,导致其在艺术的殿堂上永远不能“正襟危坐”,接受人们的“跪拜”。但是,其简明的线条、夸张的造型,为什么会带给人开怀大笑或深深的思考?具象背后隐藏的属性“真相”是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与困惑,江村一边笔耕不辍地从事漫画创作,一边开始了对漫画理论的探索。他请教于相声艺术大师侯耀文,与先生探讨过漫画的意义。“在诸多笑的艺术形式中,漫画是一种世界性、大众性、人人都能接受的开放式艺术。”大师的话给了他更多的思考和启发,他将对这一问题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全部记录在《漫画必读》里。这是一部漫画理论和创意专著,填补了我国漫画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的空白,也使《漫画必读》成为大量漫画热爱者枕边“第一书”。
漫画中的“漫”字是漫无边际的“漫”,也是浪漫多彩的“漫”;漫画家应是个“杂家”,漫画家的心灵世界有多丰富,笔下的漫画就有多精彩;漫画家的思想有多深邃,笔下的漫画作品就多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漫画家必须富于人文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因为漫画天生就比其他的艺术作品承载着更多的社会使命,“善与恶”、“美与丑”在漫画这面“哈哈镜”里会被格外地放大,而这面“哈哈镜”就是漫画的“精髓”,是表现新时代精神的“标志”。由此,江村开始了漫画师的培养和资质考核鉴定工作,他的学生越来越多,他越来越多的漫画理论,也被《漫画师》职业标准所采纳和借鉴。在漫漫的漫画之路上,江村完成了从“匠”到“师”的蜕变。
漫画家、漫画大师……如果江村愿意,沿着这条道路行将下去,世上一定会多出好多精彩的漫画,他也会接受更多漫画爱好者的顶礼膜拜。但是,艺术家应该赋予自己一种社会责任和使命,艺术作品必须服务、发展民族文化,才能经得住历史的考验。功成名就的江村开始了另一种思考。
中国需要创意
其实,动漫也是一种文化,甚至是一个国家的下一代教育的战略文化。 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有六成以上出自日本,在欧洲甚至达到八成以上。动漫文化给日本带来丰厚的外汇收入,俨然成为日本的第三大支柱产业了。在日本动漫“产业链”中,中国廉价的动漫劳动力大量承接着其中“片段”加工工作,主动成为动漫加工环节中“简单”的劳动力身份,这种执著于动漫产业末端的操作行为本身,已经使我国动漫人才在该行业的竞争中丧失了动力和影响力。
“我们不缺动漫画设计人才,缺一个完整的运营链条构成的动漫画联盟机制和一个产、学、研、用、商一体化的漫画研发意识和系统。”江村意识到中国动漫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于是,以民族漫画风为基础,打造出带有中国特色的动漫文化。江村以自己的《漫画必读》为蓝本,理论和实践并用,以海南为他的试验地,通过对海南省旅游主题的策划及整体形象设计,推出一系列动漫画产品的理念,将旅游岛设计、旅游岛吉祥物设计、海南形象卡通设计等系列产品,全部以动漫或漫画创意出衍生产品做了深入的研发与开采,受到了良好的反响。
国际动漫协会十几年前曾倡导各国漫画家,要教本国16岁以下少儿学漫画,为少儿编写动漫画教材、培训动漫画老师,使少儿从启蒙教育便开始接受正规的动漫画教育,培养想象力,是走向“中国创意”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江村愿意在这个环节做一个领路人,再做全面的尝试,而这个尝试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日前,江村将借助中国青少年美育协会这个平台,将思维专注于中国青少年动漫需求的研究,旨在研出一套适合中国青少年学习、实践的动漫教育教材。这个过程可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意”的迈进必须从脚下开始。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