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zxok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曲家通过创作音乐作品,将丰富的情感蕴含其中。本文试图以建国初期十七年的中国钢琴作品为例,从作品内容、作品思想、作品结构、作品细部分析几个方面探求作曲家情感外化的表达,从而更好地把控和处理音乐作品。
  【关键词】情感表达;建国初期;中国钢琴作品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情感表达属于心理学范畴,它通过有效的方式,准确地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价值评判,形成一种外化的行为活动。从事音乐活动包括音乐艺术创作、演唱或演奏作品以及音乐欣赏,都是这样一个心理情感交流的过程。成功的音乐作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曲家对艺術美的表现力和作曲技艺。这种表现力赋予音乐作品生命力,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使人产生联想和心理反应。因此,优秀的音乐作品蕴含着作曲家深刻的思想情感、文化底蕴、价值体现,它教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揭示人类生活的多姿多彩。本文以建国初期1949——1966年的中国钢琴作品为例,探析音乐作品所渗透的情感表达,以期演奏者以及欣赏者更准确地把握音乐内涵,正确传递音乐艺术的美。
  一、从作品内容看思想情怀
  建国后十七年,百废待兴,新中国逐渐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领域各个方面发生着深入人心的变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为这一时期的文艺创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作曲家创作热情高涨,大量表现新中国风貌、歌颂新生活的作品应用而生。
  (一)反映时代精神,讴歌时代情怀
  音乐艺术唯有紧跟时代前进步伐,才能体现其生命力价值,彰显时代人文精神,突出时代特征。储望华先生改编的钢琴曲《解放区的天》表现了解放区军民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抒发了人民爱戴毛主席的思想感情,歌颂了建国后的新生活。储望华改编的另一首钢琴作品《翻身的日子》,展现了鼓舞热闹的场面。作品采用了乐队齐奏与独奏的音响效果,生动地再现了解放后农民获得土地的激动心情和热烈喜庆的场面。《小红军》是钢琴家周广仁1958年改编的钢琴作品,结构短小,线条清晰,反映了在革命战争的艰难困苦面前,红军崇高的革命理想。这些作品赋予了积极乐观、不畏艰难、勇于反抗的时代精神。
  (二)深入人民实践,彰显群众情怀
  这一时期,作曲家创作热情高涨,尝试用钢琴这一乐器表现民间的生产生活与实践。例如,钢琴组曲《庙会》就是描写我国传统民间节日的作品。其中,《艺人的小调》的徘徊,《二人舞》的曼妙,《老人的故事》的感伤,《笙舞》的热烈,《社戏》的喜庆等,每首作品扎根于民间节奏和民间旋法,又有独特的风格和感染力。而另一首钢琴组曲《乡土节令诗》篇幅庞大,是江文也创作的优秀作品之一,作品从《元宵花灯》到《春节跳狮》,以十二首小曲分别对应一年十二个月份的中国传统民俗及季节变化,并配合有意境的标题,与柴可夫斯基《四季》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描写风俗景象内容的乐曲,活泼开朗,幽默诙谐,也不乏情绪委婉、优雅,深刻再现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贴近人民,贴近生活。
  (三)描写地域风情,抒发民族情怀
  建国初期,作曲家积极大胆地探索运用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相结合的道路,创作了众多优秀的精品之作。丁善德先生在创作实践中将新疆民歌和新疆的民族舞蹈节奏融入到《第一新疆舞曲》《第二新疆舞曲》中,表现了新疆游牧民族粗犷、豪爽、热情的气质和性格。同样描写新疆民族风土人情的作品,还有石夫1959年创作的《第一新疆组曲》、1962年创作的《喀什塔尔舞曲》、1963年创作的《塔吉克舞曲》等。而出生于四川的黄虎威,善于利用四川原生态民歌,加入钢琴音色,将乡土气息的旋律与和声织体糅在一起,创作了《巴蜀之画组曲》,虚实结合,浓淡相宜。同时,作曲家桑桐探索着用少数民族音乐素材,配合不同的作曲手法和音乐语言,创作了《内蒙民歌主题小曲七首》,表现了内蒙草原淳朴的自然风情和审美情趣。可以说,每个民族和地区的代表性音乐为钢琴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基础。优秀的钢琴作品表现出作曲家深厚的民族情怀和对民族音乐韵味的准确把握。
  二、从作品内涵看情感基调
  (一)表现积极、乐观情绪
  这一时期,表现喜悦、感激、祥和、激励等积极向上情绪的这一类作品占很大一部分。例如丁善德的《新疆舞曲》、刘福安《采茶扑蝶》、孙以强的《谷粒飞舞》、殷承宗的《快乐的啰嗦》等,表达了新中国欣欣向荣、积极生产实践的社会风貌。
  (二)表现悲伤、忧愁情绪
  表现愤怒、紧张、悲伤、忧愁、孤寂等消极的情绪,是在一些特定音乐作品内容中体现出来。例如汪立三的《兰花花》;叶露生的《兰花花的故事》、饶余燕的《秦腔曲牌主题奏鸣曲——感天动地窦娥冤》、桑桐的《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组曲之《悼歌》等,反映了对旧社会的不满、对英雄沉痛的怀念等情怀。
  (三)表现诗意、朦胧之美
  这一类作品以描写景物为主,像西方浪漫主义音乐一样,朦胧具有诗意,例如朱践耳先生1956年所作《序曲第二号“流水”》,音乐形象贴切,结构清晰严谨, 多声部写法讲究,并在优美的抒情性与深刻的戏剧性结合方面作了初步尝试。乐曲是在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的旋律基础上,运用变奏手法创作成的一首五声调式的钢琴作品。而朱工一创作的《序曲——小溪》似一首无言的歌,运用印象派作曲手法,将涓涓溪水逐渐发展演化成奔腾激越的形象,最终消失于天际。
  三、从作品结构看审美观念
  (一)变奏曲类
  这一时期,变奏曲结构的钢琴作品涌现出不少。譬如,刘庄根据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创作的《钢琴变奏曲》,运用自由变奏的手法创作出主题与八个变奏,使乐思得到了充分的展开。而陈培勋创作的广东音乐《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结构庞大,由主题和七次变奏及尾声组成。储望华先生用延展性结构创作了《筝箫吟》。这些变奏曲作品,通过对主题的多次变化、加花、力度、速度等方式的变奏,乐曲情绪逐层深入,情感逐渐浓厚。   (二)三段体类
  ABA三段体曲式结构的钢琴音乐作品体现了西方音乐的呈示——发展——再现的发展原则。例如丁善德的《第一新疆舞曲》、陈培勋的《思春》和《卖杂货》、刘福安的《采茶扑蝶》、桑桐的《草原情歌》等都是快慢快的曲式发展结构,符合了民众追求均衡、以和为贵的审美观念,使听众情绪得到完满与满足。
  四、从作品分析看情感把控
  作品分析需要从旋律、节奏、强弱、力度、速度、演奏法、织体、音区等方面具体分析。本文找取了不同作品的下行旋律片断,通过对比分析,感受其细腻的情感差异。
  (一)丁善德《第一新疆舞曲》第二主题
  旋律的走向是环绕性旋律。从高音起,逐渐向下级进,运用同音反复、跳奏、小连线奏法,形象地描绘了新疆民族舞的表演动作。谱例1:
  (二)丁善德《捉迷藏》
  谱例中先是三次上行后变连续下行,运用同音反复、模进、下行加快等手法,意在表现孩子们的机巧、奔跑追逐的儿童情趣。谱例2:
  (三)汪立三《兰花花》主题呈现
  我们可以看出,下行的旋律,在音乐要素各不同的情况下,作品表达的细微情感也有所不同。这使得我们在分析作品时要全面考虑音符背后的内容,从而更准确地表达情感。
  五、总结
  建国初期,中国钢琴音乐蓬勃发展,真正专业意义的钢琴创作全面展开。 钢琴音乐的“似与不似”要从作品内容、作品思想、作品结构、作品细部分析等几方面,积极探寻内在的情感表达以及作曲家深刻的思想内涵。 作曲家追求真善美的审美情趣,歌颂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这种情感经过艺术处理和规范,使得演奏者和欣赏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参考文献
  [1]彭吉象,张瑞麟.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2]代百生.中国钢琴音乐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3]卞萌.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6.
  [4]王天颖.20世纪50年代中国钢琴作品浓厚的地域性音乐表现[J].音乐时空.
  [5]徐美瑶.20世纪50年代中国钢琴音乐审美述评[D].山东大学,2015.
  作者简介:王飞宇(1979—),女,太原学院音乐系,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如何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据2016年中国盲人协会数据统计,我国目前有1731万盲人,平均每100个人中就有一个盲人。盲人虽然缺失了视觉,却有着更为灵敏的听觉、触觉、记忆等。在器乐的学习上,有一些脱颖而出,展现了非凡的天赋,如著名二胡演奏家华彦钧、甘柏林,钢琴演奏家金
期刊
【摘要】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音乐给予人不仅仅是音乐本身,更重要的是借助音乐建立起音乐的听觉能力和思维习惯。音乐教师在教学时要发挥音乐学科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听觉、感受、联觉、表现、创作等多渠道感受音乐之美,努力帮助孩子建立音乐思维, 引导学生用音乐的思维方式欣赏音乐。  【关键词】音乐思维;欣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正在开展着广泛
期刊
【摘要】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会提出立德树人的要求。教育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其核心素养是人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但是现在基层学校的教学中还存在学科教育不平衡现象,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不是必考科目的音乐课,自然不会受到重视,导致老师不想教,学生不爱学的消极状态。为了迎合学生的“口味”和营造音乐课堂的氛围,老师就会有选择地进行教学,我国民族音乐的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小学艺术教育重视技能学习,忽视综合素养培养,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针对基础教育学校艺术教学中的弊端,我们在教改中从铝板琴着手,进行资源整合,组织同伴互助、安排学生上台展示,开展游戏激趣、运用合作探究等方法,翻转低年级音乐课堂。通过营造艺术氛围、融合家校学习、实行激励机制等策略,引导学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发展音乐综合学习。着力培养儿童对音乐的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多方面音乐审美理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音乐学习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进而提出一些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策略等,打造更加优质的音乐课堂。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方法;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新课程下高中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  2004年,高中音乐在全国四个试验区开始进行。许多音乐教育工作人员都在学习和摸索着更适合学生们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车昕竹曾经指出,在新课程标准下,高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智慧课堂技术的提出,可以帮助小学学生学习音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做到主动学习、个性学习、互动学习、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习有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关键词】小学音乐智慧课堂;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智慧课堂是构建学生、教师、学校、家长个性互动的智慧教育生态圈,使小学音乐教师高效教学,在课前、
期刊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审美能力、科学文化和劳动素质等全方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舞蹈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好选择。  【关键词】幼儿舞蹈;素质教育;综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一直以来,艺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是各类艺术教育中发展历史最为悠久的
期刊
【摘要】中国音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更应该努力探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当代
期刊
【摘要】舞蹈《飞天》运用凝练的舞蹈语汇和抒情浪漫的艺术手法,创造性地将敦煌乐舞壁画的龙凤图腾再现于舞台。编导借助长绸使舞者用飞扬瞬间的舞姿造型和流畅、滑翔、腾跃的步伐等成功塑造了富有中国古典美学风范的“飞天香音女神”这一舞蹈形象,表现翱翔天宇的一种意境——寄予人类的希冀与向往。  【关键词】舞蹈;《飞天》;特征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识码】A  天上是人间的折射,敦煌乐舞壁画是我国
期刊
【摘 要】地方民族民间音乐是由当地的普通民众在劳动生产中创造的,与文化、民族风情相结合的,融入了地方独有的精神内涵的音乐作品。地方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及其创新一直是国家文化发展的重点项目,大量的艺术家投身于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发掘、采集和再创作中。文章借鉴《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成功范例,探讨地方民族民间音乐继承发展的新形式,从音乐剧的分析出发,分析“分解”与“重铸”的具体方式,进一步证实了“分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