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疑“车祸”
2010年7月11日早上7时许,安徽省泗县公安局山头派出所值班室内突然接到报警电话:“山头镇骆庙村通往小王庄的水泥路上,发生一起车祸事故,请警察同志快速前来调查。”值班民警接报后,立刻向所长葛树森汇报。接着,警车风驰电掣般朝骆庙村赶去。
山头派出所所长葛树森同志率领民警第一时间到达案发地点察看,初看像是“车祸”所为。葛所长根据现场仔细观察推断,该案可能是故意杀人抛尸成分较大,但不排除是交通肇事逃逸案。于是一方面打电话给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组,要求前来处理,另一方面向公安局领导汇报此事。不一会儿,县交警大队事故组赶到现场,经初步勘察,发现死者头南脚北,脸朝地,横卧在公路中央,身边倒放着一辆完好无损的自行车,不远处的地面上还留下了大量的血迹。交警进一步检查,死者身上既无碾轧或跌撞的痕迹,也无任何划破印记,地上更无撞击的其他散落物。根据这一情况,交警认为,此案极有可能是一起有预谋的凶杀案,凶手企图用伪造“车祸”现场来转移公安机关侦查视线,达到逃避制裁的目的,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是一起交通事故所为。是车祸?还是人祸?人们还是一头雾水。
排查落空
泗县公安局闻讯后,迅速启动命案侦破机制,局长钱友东、副局长赵守文、刑侦大队长孟献金等领导率领侦破人员迅速赶赴案发地。并当即成立了以局长钱友东为首的“7·12”专案组,分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赵守文带领刑侦大队、交警大队,山头、刘圩、瓦房等派出所抽调20多名精兵强将组成四个侦破小组,紧张有序地分头负责开展“7·12”案件的侦破工作。
每个侦破小组按照专案组的统一布置,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开展侦查工作。第一组首先对疑犯的作案现场进行认真仔细的勘察,希望从中发现珠丝马迹,之后又将死者遗体拉回去全面检查。另一侦破小组围绕死者身份展开调查,并发动群众查找尸源,之后又围绕死者的亲朋好友展开调查。第三侦破小组专门负责排查案发地的附近村庄2000多人,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第四小组在当地交通路口负责设卡、布控等工作,一旦发现“情况”,及时汇报。七月盛夏,酷热难熬,让人实在透不过气来。专案组的干警们头顶烈日,汗流浃背,挨家挨户像过筛子一样进行地毯式排查,从不叫一声苦和累,默默无闻地战斗在第一线上。
很快,第一组尸检报告检验结果出来了,死者为他人使用钝器所杀。头部有致命痕迹作证,这一结果彻底排除了此案可能是车祸的推断。接着,第二侦破小组查证:死者叫胡居连,现年73岁,现住山头镇骆庙村食品站院内,老家是江苏睢宁县邱集乡小高村人。生前多年来,一直在山头镇骆庙村食品站从事屠宰生意。侦查组已查明:死者生前交友广泛,讲究哥们义气,在江苏那边也有很多朋友。据他家人回忆,死者一生中并未得罪过其他人,从未与他人发生过激烈冲突,更未有伤害过他人的举动。仅有的一双儿女都已成家立业,老伴早亡,后来又续一妻,伴随至今。
就在此时,第三侦查小组向专案指挥部反馈消息:摸排中有10多个村民具有重大作案嫌疑,其中有4人作为重点审查对象,疑点很多。专案组立即调兵遣将,安排得力审讯员,对这10多个有作案嫌疑的村民突击审查。谁知结果却排除了他们作案的可能性,好不容易到手的线索中断了。刚有笑脸的民警,突然又皱起了眉头。
综合各个侦破小组汇集上来的种种信息,专案指挥部经过反复论证,比较权衡,决定调整侦查方向,把此案侧重点放在死者生前比较熟悉、知根知底的亲朋好友上。
先从死者哪位亲友查起呢?经过专案组一一梳理,排查出7人有作案嫌疑,但后来又被一一否定了。正在民警们一筹莫展之际,指挥部的电话铃响了。有人反映,小骆庄一村民,昨天还待在家中,突然今天“铁将军”把门,不知去向。专案组获悉后,即刻组织人马追击。民警们一路奔波,多方打听,终于查到了此人下落,经调查证实,此人是来当地打工的,也不具备作案时间。至此,满怀希望的线索又“没戏”了。这时,参战干警们有点沉不住气了,有的打起了退堂鼓,心中闷闷不乐起来。
如血的夕阳渐渐落山了,黄昏也飘然而至,忙碌了一天的干警们一无所获。恰在此刻,突然停电,多年未见的蜡烛在指挥部里点燃了。蚊虫、燥热一齐向办案民警们袭来,汗水在每个民警身上流淌。他们咬紧牙关坚持着,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不论多大困难,一定要抓获犯罪嫌疑人。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闪光的警徽,才能对得起父老乡亲那急切的目光。
窗外一片漆黑,接连不断的知了声此起彼伏地叫个不停,似乎在为受害人鸣不平。
嫌犯重“病”
7月12日一天,警方花费很大精力,但实际收获甚微,基本上没有找到有价值的破案线索。难道嫌犯真的从人间“蒸发”了吗?
7月13日凌晨4时许,专案组再次召开案情分析会。按常理推断认为:该案中既然是伪造车祸,也就是疑犯故意杀人制造的第二作案现场,那么就说明,疑犯是一个心狠手辣、狡猾多端的人。这么做的目的是企图转移侦查视线,逃避法律制裁。然而,疑犯第一作案杀人现场在哪里呢?如能找到的话,也许是此案的突破口,对破案肯定有所帮助,而目前还是一团迷雾。同时,专案组还提出,案犯从第一现场到第二现场的杀人过程来看,作案人可能是一位年轻人,因为死者生前身体较胖,体重达到140多斤。如果是老人作案,一般很难搬运死者的尸体。据尸检报告表明,从死者头部伤情来看,也像一个青年疑犯所为,因为一般老人力量达不到。仅这致命一击,就必须有较强的力气才能达到。
于是,专案组把侦查目标重点转移到本地20-40岁年龄段的人进行摸排。在农村,该年龄段的人多数都外出打工,家中只剩下老弱病残一族。所以,调查结果很快出来,没有发现该年龄段的可疑人员。案件的侦破再次陷入了困境。
正在此时,突然有村民向民警报告:早些年,有一个叫罗向军(化名)的青年人,一次在死者的卖肉摊前,与其发生激烈的争吵,并扬言今后非干掉他不可,一定把这老头给废了。接此线索,办案民警一阵兴奋,立即展开调查。在当地派出所户籍档案里显示,罗向军有犯罪前科,并被公安机关处理过。另一路走访民警告知,此人生性好赌,脾气暴躁,嗜好打架斗殴,曾经伤害过他人。罗的家人告诉侦查员:他去南京打工了,昨天下午走的。办案人员心想:这条“大鱼”马上就能抓到了,不禁喜上眉梢。好在路程不远,两小时之后,侦查员赶到南京,找到了罗向军所在的打工单位,经多方核实,罗向军不存在作案嫌疑。无奈,一条稳操胜券的线索又一次中断了。侦查再一次进入僵局。
警方没有气馁,就在准备再次调整侦查方案的时候,有人向专案组反映:死者生前最要好的一个朋友案发后两天未曾露面,也未去看望或安慰死者的亲属,反而突然生“病”住进了江苏省睢宁县人民医院。就算此人真有病,他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能够享受报销待遇,为何不住本地医院治疗,而偏偏舍近求远地跑到江苏那边不能报销的医院里治疗呢?天下有这种傻子吗?除非精神有病的人才这样做。这一连串的反常现象说明,此人身上疑点重重,他即刻上升为本案的重大犯罪嫌疑人,并正式进入警方的调查视线。
原形毕露
7月14日天刚麻麻亮,专案组就来到了江苏省睢宁县人民医院,在当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侦查员首先不打草惊蛇,秘密调查这位要求住在“重病”监护室里的特殊“病人”。医务人员如实告诉警方:“此人的病情经诊断,没有那么严重,是受到惊吓造成的结果。入院后,他家人要求住进重症监护室,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只是轻微的脑血栓而已。”
听了诊断医生的话,办案民警心里终于有了“底”。
事不宜迟,当穿着公安制服的刑侦人员如神兵天降,突如其来地出现在“病人”病床前的一刹那,当值班医生喊道“喂,14号床病人,有人来看你了”时,只见这位老年“病人”微微地睁开双眼,当他一眼看到头戴大盖帽、身穿公安制服的威武干警齐刷刷地站在他病床跟前的时候,不由自主地猛然打了一个激灵,接着又倒吸了一口冷气,红润的脸色“刷”地一下子变白了,张开的嘴唇老半天没有合上。
“病人”这一细微的变化,被前往探望的侦查员看得一清二楚,他们互相递了个眼色,悄悄地退出了病房。
临别时,出于人性化的考虑,警方向医院交代,该“病人”有重大杀人嫌疑,千万严加看管。
原来,嫌犯王为树与死者生前是一对多年来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们两家相隔不远,时常在一起喝酒划拳,称兄道弟,可谓莫逆之交。又据死者妻子李明英介绍,以前他们两人没有一天不见面的,嫌犯王为树只要进胡家大门,非喝得酩酊大醉才走。许多年都是这样,是对“铁哥们”。没想到,王却害了他的朋友。
三天后的7月17日,此“病人”被转移到泗县中医院治疗。经医生诊断:“病人”情绪稳定,一切正常,不过,有很大的心理障碍和故意抵触的排他性。专案组开始与“病人”正面交锋:“病人,你叫王为树吧!”侦查人员单刀直入问道。话音刚落,“病人”迟疑片刻,没有即刻回答。然后转头看看来者是谁。当他再次看到前两天在江苏睢宁医院出现的这几名警察的时候,心里明白了几分。
之后他故作镇静,十分勉强地挤出笑脸道:“警察同志,我没有杀人啊!像我这么大年龄,且手无缚鸡之力,你看像个杀人犯吗?你们别冤枉好人呀!”侦查员怒道:“王为树,老实告诉你,今天在这儿你别心存侥幸、负隅顽抗了,一切休想蒙混过关,最后只能徒劳无益。”此时,王为树表现得一脸无辜样子,用一副耍赖的腔调说:“警察呀!不瞒你说,我知道谁是真正的凶手,这起案件就是死者的几个河南朋友干的。”侦查员“扑哧”一笑,转而厉声喝道:“王为树,少嗦,别再演戏了,赶快收场,交代你的问题吧。”
之后,经过办案人员的政策攻心及法制宣传教育,在有力的证据面前,犯罪嫌疑人王为树不得不低下罪恶的头颅,向办案人员交代作案经过。
2010年7月11日上午,凶手王为树正在死者胡居连家喝酒。酒过三巡,心怀鬼胎的王为树对老朋友胡居连说:“老胡呀,我有一个亲戚急等用钱,如果你肯借给他,算作高利贷,我担保,保证高于银行利息10倍。你手头现时有多少钱?”胡居连听到这话,顿时喜形于色,当即回答:“好,老王,说话算数,你我不是一天交情,我手头暂时只有5000元现金,仅留下一点做生意,你先回去,我马上拿给你。不过还有点钱在别人手里,我想等要回来再送给你,你看行不?”见对方中了自己设下的圈套,狡猾的王为树不露声色地说道:“好,我先回家,等候你的到来 。”
不一会儿,胡居连骑着自行车,穿着背心,下身穿着带有大口袋的短裤,一路上哼着小调,优哉游哉地来到了好朋友王为树家中。还未落座,早有预谋的王为树一眼瞟见胡居连下身穿的短裤大口袋中鼓鼓囊囊的东西,他想这肯定是钱。为了先稳住对方,让对方看不出破绽来,狡猾的王为树并没有急于下手杀掉他,而是把老朋友胡居连喊到厨房里一起吃西瓜。此时,一直蒙在鼓里的老胡站起身来,用毛巾擦了擦手,他正想坐下来,王为树开话了:“喂,老胡,我家的水龙头上面的皮管子坏了,请你帮助修理一下。”此时,胡居连根本不知道,死神正在向他一步步逼近呢!
“好。”胡居连应声道。他来到水池跟前,正准备剥开水龙头皮管子上面的一层层塑料纸。谁料,歹毒的王为树从他背后狠狠地一斧头砸了下去。“哎哟,妈呀!是你狗日干的。”一句话还未说完,胡居连就昏迷倒在了地上,鲜血喷涌而出。接着,可恶的王为树又补上两斧头,在确认胡居连死亡后,就急不可待地从胡居连身上抢走了5000元现金、一部手机等物品,当天夜里用三轮车将胡居连尸体运到其家南面通往小王庄的水泥路上,伪造车祸现场,企图转移公安机关侦查视线,达到逃避法律制裁的罪恶目的。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作恶多端的王为树,等待他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作者声明:未经作者同意,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发、上网等,违者必究。)
编辑:程新友jcfycxy@sina.com
深刻反思:老年犯罪不容忽视
笔者写完该起恶性杀人抢劫抛尸案,一个被社会忽视的沉甸甸的问题凸现出来,那就是摆在人们面前的关于老年人犯罪问题。
近年来,一些地方老年人犯罪案件屡屡发生,既严重危害了社会,也给家庭子女及被害人留下了阴影,给本该灿烂的“夕阳”蒙上了一层灰尘。而每起案件都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字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41%。我国已开始进入“老年型国家”。
随着老年人口的日益增长,我国老龄人口的比重日趋上升,老年犯罪问题也变得突出起来。据统计,某地监狱在押犯常年有1700人左右,而老年犯罪人员2007年占到在押犯总数的1.4%;2008年占到在押犯总数的1.9%;2009年已占到在押犯总数的2.73%。又据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提供的资料,2004至2009年间,重庆市60岁以上老年人犯强奸罪及奸淫幼女罪的案件每年都达40件以上,老年犯罪现象正呈逐年上升态势。因此,老年人犯罪增多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它已经成为一个影响政治、经济、治安稳定,十分严重、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但遗憾的是,对于老年人犯罪应如何处理?在我国的刑法中还是一片空白。2009年11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莫开勤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无论是我国法律,还是有关司法解释,都没有对老年人这一特定人群犯罪如何定罪量刑作出专门规定。” 这很值得我们思考。
是什么原因促使老年犯罪现象频频发生呢?
著名的老龄问题研究专家赵付忠剖析认为:造成老年犯罪的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法制观念淡薄;二是腐朽思想的影响;三是文化生活的匮乏;四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五是养老体制不健全。
那么,怎样预防和减少老年人犯罪呢?
笔者采访了法学界一些权威人士,他们认为预防老年犯罪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加强法制宣传,提高法制观念;其次,大力宣传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舆论,特别是老年人的家人、子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要抽出时间多陪陪老人,为他们排解孤独和空虚,让老年人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从而减少老年人的犯罪率;再次,完善老年人的社会福利制度,从而使老年人的后顾之忧得到解除,贪利性犯罪活动的动机也就减少了。
2010年7月11日早上7时许,安徽省泗县公安局山头派出所值班室内突然接到报警电话:“山头镇骆庙村通往小王庄的水泥路上,发生一起车祸事故,请警察同志快速前来调查。”值班民警接报后,立刻向所长葛树森汇报。接着,警车风驰电掣般朝骆庙村赶去。
山头派出所所长葛树森同志率领民警第一时间到达案发地点察看,初看像是“车祸”所为。葛所长根据现场仔细观察推断,该案可能是故意杀人抛尸成分较大,但不排除是交通肇事逃逸案。于是一方面打电话给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组,要求前来处理,另一方面向公安局领导汇报此事。不一会儿,县交警大队事故组赶到现场,经初步勘察,发现死者头南脚北,脸朝地,横卧在公路中央,身边倒放着一辆完好无损的自行车,不远处的地面上还留下了大量的血迹。交警进一步检查,死者身上既无碾轧或跌撞的痕迹,也无任何划破印记,地上更无撞击的其他散落物。根据这一情况,交警认为,此案极有可能是一起有预谋的凶杀案,凶手企图用伪造“车祸”现场来转移公安机关侦查视线,达到逃避制裁的目的,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是一起交通事故所为。是车祸?还是人祸?人们还是一头雾水。
排查落空
泗县公安局闻讯后,迅速启动命案侦破机制,局长钱友东、副局长赵守文、刑侦大队长孟献金等领导率领侦破人员迅速赶赴案发地。并当即成立了以局长钱友东为首的“7·12”专案组,分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赵守文带领刑侦大队、交警大队,山头、刘圩、瓦房等派出所抽调20多名精兵强将组成四个侦破小组,紧张有序地分头负责开展“7·12”案件的侦破工作。
每个侦破小组按照专案组的统一布置,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开展侦查工作。第一组首先对疑犯的作案现场进行认真仔细的勘察,希望从中发现珠丝马迹,之后又将死者遗体拉回去全面检查。另一侦破小组围绕死者身份展开调查,并发动群众查找尸源,之后又围绕死者的亲朋好友展开调查。第三侦破小组专门负责排查案发地的附近村庄2000多人,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第四小组在当地交通路口负责设卡、布控等工作,一旦发现“情况”,及时汇报。七月盛夏,酷热难熬,让人实在透不过气来。专案组的干警们头顶烈日,汗流浃背,挨家挨户像过筛子一样进行地毯式排查,从不叫一声苦和累,默默无闻地战斗在第一线上。
很快,第一组尸检报告检验结果出来了,死者为他人使用钝器所杀。头部有致命痕迹作证,这一结果彻底排除了此案可能是车祸的推断。接着,第二侦破小组查证:死者叫胡居连,现年73岁,现住山头镇骆庙村食品站院内,老家是江苏睢宁县邱集乡小高村人。生前多年来,一直在山头镇骆庙村食品站从事屠宰生意。侦查组已查明:死者生前交友广泛,讲究哥们义气,在江苏那边也有很多朋友。据他家人回忆,死者一生中并未得罪过其他人,从未与他人发生过激烈冲突,更未有伤害过他人的举动。仅有的一双儿女都已成家立业,老伴早亡,后来又续一妻,伴随至今。
就在此时,第三侦查小组向专案指挥部反馈消息:摸排中有10多个村民具有重大作案嫌疑,其中有4人作为重点审查对象,疑点很多。专案组立即调兵遣将,安排得力审讯员,对这10多个有作案嫌疑的村民突击审查。谁知结果却排除了他们作案的可能性,好不容易到手的线索中断了。刚有笑脸的民警,突然又皱起了眉头。
综合各个侦破小组汇集上来的种种信息,专案指挥部经过反复论证,比较权衡,决定调整侦查方向,把此案侧重点放在死者生前比较熟悉、知根知底的亲朋好友上。
先从死者哪位亲友查起呢?经过专案组一一梳理,排查出7人有作案嫌疑,但后来又被一一否定了。正在民警们一筹莫展之际,指挥部的电话铃响了。有人反映,小骆庄一村民,昨天还待在家中,突然今天“铁将军”把门,不知去向。专案组获悉后,即刻组织人马追击。民警们一路奔波,多方打听,终于查到了此人下落,经调查证实,此人是来当地打工的,也不具备作案时间。至此,满怀希望的线索又“没戏”了。这时,参战干警们有点沉不住气了,有的打起了退堂鼓,心中闷闷不乐起来。
如血的夕阳渐渐落山了,黄昏也飘然而至,忙碌了一天的干警们一无所获。恰在此刻,突然停电,多年未见的蜡烛在指挥部里点燃了。蚊虫、燥热一齐向办案民警们袭来,汗水在每个民警身上流淌。他们咬紧牙关坚持着,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不论多大困难,一定要抓获犯罪嫌疑人。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闪光的警徽,才能对得起父老乡亲那急切的目光。
窗外一片漆黑,接连不断的知了声此起彼伏地叫个不停,似乎在为受害人鸣不平。
嫌犯重“病”
7月12日一天,警方花费很大精力,但实际收获甚微,基本上没有找到有价值的破案线索。难道嫌犯真的从人间“蒸发”了吗?
7月13日凌晨4时许,专案组再次召开案情分析会。按常理推断认为:该案中既然是伪造车祸,也就是疑犯故意杀人制造的第二作案现场,那么就说明,疑犯是一个心狠手辣、狡猾多端的人。这么做的目的是企图转移侦查视线,逃避法律制裁。然而,疑犯第一作案杀人现场在哪里呢?如能找到的话,也许是此案的突破口,对破案肯定有所帮助,而目前还是一团迷雾。同时,专案组还提出,案犯从第一现场到第二现场的杀人过程来看,作案人可能是一位年轻人,因为死者生前身体较胖,体重达到140多斤。如果是老人作案,一般很难搬运死者的尸体。据尸检报告表明,从死者头部伤情来看,也像一个青年疑犯所为,因为一般老人力量达不到。仅这致命一击,就必须有较强的力气才能达到。
于是,专案组把侦查目标重点转移到本地20-40岁年龄段的人进行摸排。在农村,该年龄段的人多数都外出打工,家中只剩下老弱病残一族。所以,调查结果很快出来,没有发现该年龄段的可疑人员。案件的侦破再次陷入了困境。
正在此时,突然有村民向民警报告:早些年,有一个叫罗向军(化名)的青年人,一次在死者的卖肉摊前,与其发生激烈的争吵,并扬言今后非干掉他不可,一定把这老头给废了。接此线索,办案民警一阵兴奋,立即展开调查。在当地派出所户籍档案里显示,罗向军有犯罪前科,并被公安机关处理过。另一路走访民警告知,此人生性好赌,脾气暴躁,嗜好打架斗殴,曾经伤害过他人。罗的家人告诉侦查员:他去南京打工了,昨天下午走的。办案人员心想:这条“大鱼”马上就能抓到了,不禁喜上眉梢。好在路程不远,两小时之后,侦查员赶到南京,找到了罗向军所在的打工单位,经多方核实,罗向军不存在作案嫌疑。无奈,一条稳操胜券的线索又一次中断了。侦查再一次进入僵局。
警方没有气馁,就在准备再次调整侦查方案的时候,有人向专案组反映:死者生前最要好的一个朋友案发后两天未曾露面,也未去看望或安慰死者的亲属,反而突然生“病”住进了江苏省睢宁县人民医院。就算此人真有病,他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能够享受报销待遇,为何不住本地医院治疗,而偏偏舍近求远地跑到江苏那边不能报销的医院里治疗呢?天下有这种傻子吗?除非精神有病的人才这样做。这一连串的反常现象说明,此人身上疑点重重,他即刻上升为本案的重大犯罪嫌疑人,并正式进入警方的调查视线。
原形毕露
7月14日天刚麻麻亮,专案组就来到了江苏省睢宁县人民医院,在当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侦查员首先不打草惊蛇,秘密调查这位要求住在“重病”监护室里的特殊“病人”。医务人员如实告诉警方:“此人的病情经诊断,没有那么严重,是受到惊吓造成的结果。入院后,他家人要求住进重症监护室,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只是轻微的脑血栓而已。”
听了诊断医生的话,办案民警心里终于有了“底”。
事不宜迟,当穿着公安制服的刑侦人员如神兵天降,突如其来地出现在“病人”病床前的一刹那,当值班医生喊道“喂,14号床病人,有人来看你了”时,只见这位老年“病人”微微地睁开双眼,当他一眼看到头戴大盖帽、身穿公安制服的威武干警齐刷刷地站在他病床跟前的时候,不由自主地猛然打了一个激灵,接着又倒吸了一口冷气,红润的脸色“刷”地一下子变白了,张开的嘴唇老半天没有合上。
“病人”这一细微的变化,被前往探望的侦查员看得一清二楚,他们互相递了个眼色,悄悄地退出了病房。
临别时,出于人性化的考虑,警方向医院交代,该“病人”有重大杀人嫌疑,千万严加看管。
原来,嫌犯王为树与死者生前是一对多年来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们两家相隔不远,时常在一起喝酒划拳,称兄道弟,可谓莫逆之交。又据死者妻子李明英介绍,以前他们两人没有一天不见面的,嫌犯王为树只要进胡家大门,非喝得酩酊大醉才走。许多年都是这样,是对“铁哥们”。没想到,王却害了他的朋友。
三天后的7月17日,此“病人”被转移到泗县中医院治疗。经医生诊断:“病人”情绪稳定,一切正常,不过,有很大的心理障碍和故意抵触的排他性。专案组开始与“病人”正面交锋:“病人,你叫王为树吧!”侦查人员单刀直入问道。话音刚落,“病人”迟疑片刻,没有即刻回答。然后转头看看来者是谁。当他再次看到前两天在江苏睢宁医院出现的这几名警察的时候,心里明白了几分。
之后他故作镇静,十分勉强地挤出笑脸道:“警察同志,我没有杀人啊!像我这么大年龄,且手无缚鸡之力,你看像个杀人犯吗?你们别冤枉好人呀!”侦查员怒道:“王为树,老实告诉你,今天在这儿你别心存侥幸、负隅顽抗了,一切休想蒙混过关,最后只能徒劳无益。”此时,王为树表现得一脸无辜样子,用一副耍赖的腔调说:“警察呀!不瞒你说,我知道谁是真正的凶手,这起案件就是死者的几个河南朋友干的。”侦查员“扑哧”一笑,转而厉声喝道:“王为树,少嗦,别再演戏了,赶快收场,交代你的问题吧。”
之后,经过办案人员的政策攻心及法制宣传教育,在有力的证据面前,犯罪嫌疑人王为树不得不低下罪恶的头颅,向办案人员交代作案经过。
2010年7月11日上午,凶手王为树正在死者胡居连家喝酒。酒过三巡,心怀鬼胎的王为树对老朋友胡居连说:“老胡呀,我有一个亲戚急等用钱,如果你肯借给他,算作高利贷,我担保,保证高于银行利息10倍。你手头现时有多少钱?”胡居连听到这话,顿时喜形于色,当即回答:“好,老王,说话算数,你我不是一天交情,我手头暂时只有5000元现金,仅留下一点做生意,你先回去,我马上拿给你。不过还有点钱在别人手里,我想等要回来再送给你,你看行不?”见对方中了自己设下的圈套,狡猾的王为树不露声色地说道:“好,我先回家,等候你的到来 。”
不一会儿,胡居连骑着自行车,穿着背心,下身穿着带有大口袋的短裤,一路上哼着小调,优哉游哉地来到了好朋友王为树家中。还未落座,早有预谋的王为树一眼瞟见胡居连下身穿的短裤大口袋中鼓鼓囊囊的东西,他想这肯定是钱。为了先稳住对方,让对方看不出破绽来,狡猾的王为树并没有急于下手杀掉他,而是把老朋友胡居连喊到厨房里一起吃西瓜。此时,一直蒙在鼓里的老胡站起身来,用毛巾擦了擦手,他正想坐下来,王为树开话了:“喂,老胡,我家的水龙头上面的皮管子坏了,请你帮助修理一下。”此时,胡居连根本不知道,死神正在向他一步步逼近呢!
“好。”胡居连应声道。他来到水池跟前,正准备剥开水龙头皮管子上面的一层层塑料纸。谁料,歹毒的王为树从他背后狠狠地一斧头砸了下去。“哎哟,妈呀!是你狗日干的。”一句话还未说完,胡居连就昏迷倒在了地上,鲜血喷涌而出。接着,可恶的王为树又补上两斧头,在确认胡居连死亡后,就急不可待地从胡居连身上抢走了5000元现金、一部手机等物品,当天夜里用三轮车将胡居连尸体运到其家南面通往小王庄的水泥路上,伪造车祸现场,企图转移公安机关侦查视线,达到逃避法律制裁的罪恶目的。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作恶多端的王为树,等待他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作者声明:未经作者同意,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发、上网等,违者必究。)
编辑:程新友jcfycxy@sina.com
深刻反思:老年犯罪不容忽视
笔者写完该起恶性杀人抢劫抛尸案,一个被社会忽视的沉甸甸的问题凸现出来,那就是摆在人们面前的关于老年人犯罪问题。
近年来,一些地方老年人犯罪案件屡屡发生,既严重危害了社会,也给家庭子女及被害人留下了阴影,给本该灿烂的“夕阳”蒙上了一层灰尘。而每起案件都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字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41%。我国已开始进入“老年型国家”。
随着老年人口的日益增长,我国老龄人口的比重日趋上升,老年犯罪问题也变得突出起来。据统计,某地监狱在押犯常年有1700人左右,而老年犯罪人员2007年占到在押犯总数的1.4%;2008年占到在押犯总数的1.9%;2009年已占到在押犯总数的2.73%。又据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提供的资料,2004至2009年间,重庆市60岁以上老年人犯强奸罪及奸淫幼女罪的案件每年都达40件以上,老年犯罪现象正呈逐年上升态势。因此,老年人犯罪增多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它已经成为一个影响政治、经济、治安稳定,十分严重、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但遗憾的是,对于老年人犯罪应如何处理?在我国的刑法中还是一片空白。2009年11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莫开勤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无论是我国法律,还是有关司法解释,都没有对老年人这一特定人群犯罪如何定罪量刑作出专门规定。” 这很值得我们思考。
是什么原因促使老年犯罪现象频频发生呢?
著名的老龄问题研究专家赵付忠剖析认为:造成老年犯罪的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法制观念淡薄;二是腐朽思想的影响;三是文化生活的匮乏;四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五是养老体制不健全。
那么,怎样预防和减少老年人犯罪呢?
笔者采访了法学界一些权威人士,他们认为预防老年犯罪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加强法制宣传,提高法制观念;其次,大力宣传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舆论,特别是老年人的家人、子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要抽出时间多陪陪老人,为他们排解孤独和空虚,让老年人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从而减少老年人的犯罪率;再次,完善老年人的社会福利制度,从而使老年人的后顾之忧得到解除,贪利性犯罪活动的动机也就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