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歌剧艺术是一种思想表达的方式,是人类意识发展的成果之一,它蕴含着的美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歌剧《茶花女》是朱塞佩·威尔第创作的首部三幕式歌剧,歌剧完美地展现了浪漫的色彩,无论是在听觉还是在视觉上,带给观众的都是一场盛宴,它的美也许只是短暂的存在于舞台上,但是它向观众传达的哲理和悲伤则是永不磨滅的。
关键词:《茶花女》 朱塞佩·威尔第 审美
中图分类号:J832 文献标识码:A
歌剧融合了文学、表演、音乐、舞蹈等艺术因子,把不同的艺术元素合为一体,向大家展示艺术的魅力,因此,歌剧不仅在西方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还为世界文化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歌剧可谓是艺术的一个集合体,但一个歌剧的诞生首先要以音乐的素材为基础,因此音乐是歌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歌剧中人物的心理、个性和情感都需要通过不同的歌唱形式来进行表达,例如,独唱、双重唱、合唱和不同的背景音乐的安排,对于歌剧的排演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也是歌剧成功的关键。歌剧《茶花女》恰恰是这样一部成功的歌剧著作,它用音乐向观众完美地展示了剧中的人物特点和情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 《茶花女》的创作背景
《茶花女》的创作背景比较特殊,朱塞佩·威尔第是从法国王朝末期这一时代进行取材的,当时处于19世纪的末期,资本主义正逐渐走向衰退。封建社会在当时仍然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封建阶层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谋求自身利益,不断对群众进行压榨和镇压,群众民不聊生,大多数农民的土地被占据了,农民无地可耕、无法生存,因此都流入城市以出卖廉价的劳动力来谋生,人民群众深受封建王朝和资本主义两座大山的压迫,对人民群众进行残酷统治,社会乱像重生,充斥着利益、欲望、金钱的诱惑,社会秩序混乱。在这样残酷黑暗的背景下,威尔第创作了《茶花女》,意在揭示丑陋的贵族生活和统治,同时以独具一格的创作形式,在当时其他反应现实的歌剧中脱颖而出。《茶花女》选择了与现实贴近的音乐素材来进行意愿的表达,在整体的音乐表现设计上,主要采用了新颖的抒情式歌曲和音乐背景,直达群众心灵,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矛盾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且能引起普通群众的共鸣。《茶花女》对人物个性的把握以及情感的表现都恰到好处,当中的人物既有不同的个性,又有共同点,不受国籍、职业、区域、时代的限制,我们都能找到与之相似的原型,剧中人物不是幻想型的,而是现实存在的。威尔第在歌剧中对主角茶花女——玛格丽特的悲惨形象的塑造、讲述了一个被封建、资本主义压迫的妇女的境遇,实则从侧面揭示了封建贵族丑陋、残酷、狠毒的真面目,让人们通过歌剧的表现来体会那个时代人性的丑恶。与此同时,歌剧中也在着力表现那些悲苦群众的可怜之处,让人深感同情,威尔第通过艺术作品狠狠地鞭笞了那个人性丑恶的社会,一方面揭示了那些残酷、自私的人性,另一方面则在唤醒人们心灵深处的真善美。
二 《茶花女》的音乐美学特征
1 优美动听的旋律贯穿全剧
对于话剧、小品这些艺术作品,我们的评判标准通常是“有没有吸引力”、“是否有趣”,而对音乐的评判则是“是否动听”,“是否能引起情感的共鸣”,“是否直达人的心灵”。歌剧《茶花女》是由咏叹调、合唱、重唱和背景音乐组成的,配合得天衣无缝,优美动听。首先出现的是“饮酒歌”和玛格丽特的咏叹调“多奇怪”,让人感觉愉悦、心情舒畅,随后则是玛格丽特和阿尔芒的二重唱“你就是瓦列里小姐”、阿尔弗莱德的咏叹调“沸腾激动的心灵”时而悠转动听,时而慷慨激昂,最后一幕则是恋人再遇时的二重唱“可爱的巴黎,我们将离去”,优美而悲伤。歌剧中音乐的完美结合,人物的极致表现,给人们带来了视听的盛宴,把美学完美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2 巧妙运用“场”将音乐与剧情完美的结合
我们普遍都知道,音乐是无国界的,它所传达的情感,指向的事物都是不特定的。也就是说音乐与表演、美术、文学不同,不能将表达的内心情感都直观地呈现出来,而是需要通过人们的感受去了解。威尔第在创作《茶花女》时,因为明白音乐的这一特殊性,因此在音乐与剧情的结合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就连最微小的情节都能引起人们的兴趣,换而言之,穿插在剧情中那悠长抒情的咏叹调,它的每个音符、节奏都是恰到好处的,这也成为歌剧中展现人物思想情感、情绪的变动、内心的挣扎与痛苦的最重要的手法。
在《茶花女》这部巨作里,创作者摈弃了传统歌剧里落后死板的作曲风格,在歌剧的演绎方式方面开创性地运用了“场”的方式,把咏叹调和宣叙调,重唱、合唱与独唱,声乐与乐队进行很好的配合,浑然天成。音乐的舒缓紧急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化着,牵动着观众的情绪,让观众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所以,在观赏这一伟大歌剧时,观众们能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创作者对剧本精神的传达。观众在关双歌剧时会领悟到音乐的力量,被感动、被鼓舞,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
三 威尔第《茶花女》创作的艺术特色
威尔第之所以是个杰出的创作人是因为他懂得学习其他优秀艺术家的长处。威尔第学习帕莱斯特利那、格鲁克、莫扎特等在音乐上有着杰出成就的大师们的音乐特色,不断推进音乐的更新和发展,同时威尔第还拥有着打破常规进行创新的勇气。因此,笔者就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对《茶花女》这部歌剧的艺术特点进行研究分析:
1 题材的选择
从歌剧的选材来看,威尔第把目光转移到了黑暗社会中被压榨侮辱的“小人物”的身上,而不是随波逐流的大肆宣传爱国主义,这从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威尔第独特的人生观。在《茶花女》这部歌剧中,我们不会看到雍容华贵的贵族主角或者可以拯救苍生的神仙,而是看到了那些社会上、生活中最普通的人物,威尔第在向我们传递真善美,这是一种人文主义情怀的表现。在这部歌剧的创作历程中,作曲家和脚本的作者共同参与了脚本的创作,简化了剧情,但是线索清晰。因此,《茶花女》这一歌剧的剧情十分简单,故事情节没有往常歌剧那么纠结曲折,在舞台上也没有过分的效果表现,而是把观众所有的关注都集中到了剧中“小人物”——玛格丽特的身上,让人们对她高尚的品格、坚毅的个性以及凄惨的命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威尔第这种另类的选材勇气表现出了他对艺术的执着,同时作为一个作曲家,敢于直面现实,善于挖掘小人物的高尚品格,将其融入音乐,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 威尔第毕生创作了二十六部歌剧,但是从大多数的歌剧题材来看都是演绎悲剧的,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现象背后的历史成因:自古希腊以来,戏剧表现的极致都是悲剧性的题材。著名的学者亚里士多德曾说过:那些能力平凡、无足轻重的人物都不能成为悲剧的英雄,因为只有能承受挫折、经受命运的考验的人物才能成为悲剧的主人公,才能被称为真正的英雄。这观点给后世歌剧的选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以后的歌剧题材则大多数是神话、历史巨作。而《茶花女》则最先突破传统题材的束缚,以小人物为主角,将玛格丽特这样处于社会最低层的卑微人物形象展现在大家的面前,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突破,不仅紧跟历史潮流,还满足了群众的需要。
2 旋律特征
威尔第虽然是一个敢于创新的人,但是他也始终坚持优秀的意大利传统歌剧的创作方式,即“以旋律为基础”。
(1)威尔第所创作的歌剧中,音乐旋律都是能牵动人心,把人物形象、特点、情感表现地淋漓尽致。他所塑造的玛格丽特与吉尔塔,在剧中都是遇上心爱的人进入热恋,通过旋律的演绎,她们都将女性所共有的那种娇柔呈现在观众的眼前,但是又通过音乐旋律的演绎将她们迥异的个性都展现了出来。同样是处于热恋中的青年女子,她们的音乐形象虽然都具有女性共同的娇柔,在《茶花女》第一幕的前奏部分,向观众展现的是一个主要形象千娇百媚而又孱弱的女子。而当到了“还是永远自由地追逐快乐吧”这一音乐段落时,通过那些灵动、华丽的旋律从侧面展现了她轻佻、毫无志向的一面。而吉尔塔的咏叹调“亲爱的名字铭刻在我心上”,则是刻画了一个内心温暖,真爱爱情的女子形象。但是从音乐中能感受到她们都追逐着自由和快乐,这是她们的共同点。
(2)威尔第创作的歌剧都有着不同层次的旋律,形象地反映出剧中人物的个性和心理活动。例如,《茶花女》中阿尔弗莱德的咏叹调《我热情沸腾像烈火》不仅展现了浪漫抒情的音乐特色,还将剧情的发展同旋律的转变融合了起来。
(3)在歌剧中,宣叙调与咏叹调片相得益彰,结合得恰到好处。剧中的场面规划很是自由,情节发展自然。就比如最开始玛格丽特和阿尔弗莱德交谈的场面,顺畅自然、温暖动情。宣叙调的优美、音乐传达力绝不亚于精编的独乐,它对于歌剧、戏剧的剧情开展有着极大的表现力。
3 音乐形象塑造准确、生动
威尔第的歌剧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他用音乐将人物的个性、情感、心理都刻画得恰到好处。威尔第坚信音乐才是歌剧的灵魂,只有通过音乐的演绎才能将剧情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才能向大家展现人性的光芒。在《茶花女》中,主角们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例如,剧中的玛格丽特是通过前奏中的两个主题来进行形象的初步塑造的,一个形象是孱弱的,而另一个形象则是轻佻、无所事事的。从第一幕的不羁、轻佻到第二幕第一场的由惊惧到反抗、牺牲,再到第二幕第二场的不折不挠,直至最后一幕的挣扎、死亡。
4 音乐戏剧结构严谨
(1)幕与幕的对比
《茶花女》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第一幕中旋律轻快愉悦的舞会与第三幕低沉忧伤的旋律所形成的对比反差。在第一幕中,欢快的音乐向大家展现了巴黎上流阶层的奢侈舞会的情景,同时展现了女主角优雅、玩世不恭的形象。而最后一幕中,音乐的基调显得忧伤绵长,死亡时间奏与宣叙调的融合更是把凄凉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
(2)场与场的对比
在同一幕的题材表现中也存在着场与场的对比。在第一幕的开场部分,玛格丽特是无忧无虑的。而在第一幕的终场部分则向大家呈现了玛格丽特纠结的内心,是追求真爱还是继续自己愉悦、无忧无虑的生活好呢?这种纠葛的心理让第一幕的剧情发展产生了前后的大反差。而在第二幕中,开场时威尔第向大家展现的是一个被欢乐包围,沉浸在自己的欢乐世界的优雅女主角,可是在终场中,一转眼女主角遭受到了别人的蔑视和侮辱,情绪由原来的欢乐转变为了悲伤,这一鲜明的对比紧抓观众的心。而在最后一幕中通过窗外人们为了庆祝节日而欢快的畅饮、跳舞和歌唱与屋内孤单只影的玛格丽特进行了对比表现,“歌剧通过对不同时期的玛格丽特的变化进行前后对比,将旁人的幸福生活、快乐场景与玛格丽特悲惨命运、内心的挣扎、痛苦进行对比,将原来生活在自己欢乐小世界的玛格丽特与最后在特定情况下,被迫与自己的爱人分离的那种不舍、悲痛、思念和煎熬进行了对比”。
四 结语
歌剧艺术的出现不仅仅是意识发展的成果,对于美学的表现和理解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从以上对《茶花女》的整体评价来看:音乐作为艺术,在歌剧中的作用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还是歌剧的精髓和灵魂所在。歌剧的整体构建是需要音乐来做支撑的,对剧中人物,通过音乐的演绎来表现各自人物特点,传达人物内心情感。歌剧《茶花女》还存在很多其他的研究价值,它包含的内容绝不仅仅只有美学,因此,这需要我们从多个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白俊卿:《浅谈歌剧〈茶花女〉音乐艺术对人性的展示》,《理论界》,2012年第3期。
[2] 刘乐婵:《浅谈〈茶花女〉的艺术特色》,《大舞台》,2011年第12期。
[3] 吴凯:《浅论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二重唱“让我们走向遥远的地方”的艺术表现》,《大眾文艺》,2011年第13期。
[4] 张思艳:《从〈茶花女〉透析威尔第的歌剧艺术特色》,《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5] 胡晋梅:《〈茶花女〉中薇奥列塔艺术形象浅析》,《太原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6] 苏毅苗:《谈威尔第歌剧〈茶花女〉的艺术特色》,《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1期。
作者简介:何花,女,1976—,湖北荆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工作单位:荆楚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关键词:《茶花女》 朱塞佩·威尔第 审美
中图分类号:J832 文献标识码:A
歌剧融合了文学、表演、音乐、舞蹈等艺术因子,把不同的艺术元素合为一体,向大家展示艺术的魅力,因此,歌剧不仅在西方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还为世界文化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歌剧可谓是艺术的一个集合体,但一个歌剧的诞生首先要以音乐的素材为基础,因此音乐是歌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歌剧中人物的心理、个性和情感都需要通过不同的歌唱形式来进行表达,例如,独唱、双重唱、合唱和不同的背景音乐的安排,对于歌剧的排演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也是歌剧成功的关键。歌剧《茶花女》恰恰是这样一部成功的歌剧著作,它用音乐向观众完美地展示了剧中的人物特点和情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 《茶花女》的创作背景
《茶花女》的创作背景比较特殊,朱塞佩·威尔第是从法国王朝末期这一时代进行取材的,当时处于19世纪的末期,资本主义正逐渐走向衰退。封建社会在当时仍然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封建阶层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谋求自身利益,不断对群众进行压榨和镇压,群众民不聊生,大多数农民的土地被占据了,农民无地可耕、无法生存,因此都流入城市以出卖廉价的劳动力来谋生,人民群众深受封建王朝和资本主义两座大山的压迫,对人民群众进行残酷统治,社会乱像重生,充斥着利益、欲望、金钱的诱惑,社会秩序混乱。在这样残酷黑暗的背景下,威尔第创作了《茶花女》,意在揭示丑陋的贵族生活和统治,同时以独具一格的创作形式,在当时其他反应现实的歌剧中脱颖而出。《茶花女》选择了与现实贴近的音乐素材来进行意愿的表达,在整体的音乐表现设计上,主要采用了新颖的抒情式歌曲和音乐背景,直达群众心灵,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矛盾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且能引起普通群众的共鸣。《茶花女》对人物个性的把握以及情感的表现都恰到好处,当中的人物既有不同的个性,又有共同点,不受国籍、职业、区域、时代的限制,我们都能找到与之相似的原型,剧中人物不是幻想型的,而是现实存在的。威尔第在歌剧中对主角茶花女——玛格丽特的悲惨形象的塑造、讲述了一个被封建、资本主义压迫的妇女的境遇,实则从侧面揭示了封建贵族丑陋、残酷、狠毒的真面目,让人们通过歌剧的表现来体会那个时代人性的丑恶。与此同时,歌剧中也在着力表现那些悲苦群众的可怜之处,让人深感同情,威尔第通过艺术作品狠狠地鞭笞了那个人性丑恶的社会,一方面揭示了那些残酷、自私的人性,另一方面则在唤醒人们心灵深处的真善美。
二 《茶花女》的音乐美学特征
1 优美动听的旋律贯穿全剧
对于话剧、小品这些艺术作品,我们的评判标准通常是“有没有吸引力”、“是否有趣”,而对音乐的评判则是“是否动听”,“是否能引起情感的共鸣”,“是否直达人的心灵”。歌剧《茶花女》是由咏叹调、合唱、重唱和背景音乐组成的,配合得天衣无缝,优美动听。首先出现的是“饮酒歌”和玛格丽特的咏叹调“多奇怪”,让人感觉愉悦、心情舒畅,随后则是玛格丽特和阿尔芒的二重唱“你就是瓦列里小姐”、阿尔弗莱德的咏叹调“沸腾激动的心灵”时而悠转动听,时而慷慨激昂,最后一幕则是恋人再遇时的二重唱“可爱的巴黎,我们将离去”,优美而悲伤。歌剧中音乐的完美结合,人物的极致表现,给人们带来了视听的盛宴,把美学完美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2 巧妙运用“场”将音乐与剧情完美的结合
我们普遍都知道,音乐是无国界的,它所传达的情感,指向的事物都是不特定的。也就是说音乐与表演、美术、文学不同,不能将表达的内心情感都直观地呈现出来,而是需要通过人们的感受去了解。威尔第在创作《茶花女》时,因为明白音乐的这一特殊性,因此在音乐与剧情的结合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就连最微小的情节都能引起人们的兴趣,换而言之,穿插在剧情中那悠长抒情的咏叹调,它的每个音符、节奏都是恰到好处的,这也成为歌剧中展现人物思想情感、情绪的变动、内心的挣扎与痛苦的最重要的手法。
在《茶花女》这部巨作里,创作者摈弃了传统歌剧里落后死板的作曲风格,在歌剧的演绎方式方面开创性地运用了“场”的方式,把咏叹调和宣叙调,重唱、合唱与独唱,声乐与乐队进行很好的配合,浑然天成。音乐的舒缓紧急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化着,牵动着观众的情绪,让观众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所以,在观赏这一伟大歌剧时,观众们能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创作者对剧本精神的传达。观众在关双歌剧时会领悟到音乐的力量,被感动、被鼓舞,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
三 威尔第《茶花女》创作的艺术特色
威尔第之所以是个杰出的创作人是因为他懂得学习其他优秀艺术家的长处。威尔第学习帕莱斯特利那、格鲁克、莫扎特等在音乐上有着杰出成就的大师们的音乐特色,不断推进音乐的更新和发展,同时威尔第还拥有着打破常规进行创新的勇气。因此,笔者就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对《茶花女》这部歌剧的艺术特点进行研究分析:
1 题材的选择
从歌剧的选材来看,威尔第把目光转移到了黑暗社会中被压榨侮辱的“小人物”的身上,而不是随波逐流的大肆宣传爱国主义,这从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威尔第独特的人生观。在《茶花女》这部歌剧中,我们不会看到雍容华贵的贵族主角或者可以拯救苍生的神仙,而是看到了那些社会上、生活中最普通的人物,威尔第在向我们传递真善美,这是一种人文主义情怀的表现。在这部歌剧的创作历程中,作曲家和脚本的作者共同参与了脚本的创作,简化了剧情,但是线索清晰。因此,《茶花女》这一歌剧的剧情十分简单,故事情节没有往常歌剧那么纠结曲折,在舞台上也没有过分的效果表现,而是把观众所有的关注都集中到了剧中“小人物”——玛格丽特的身上,让人们对她高尚的品格、坚毅的个性以及凄惨的命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威尔第这种另类的选材勇气表现出了他对艺术的执着,同时作为一个作曲家,敢于直面现实,善于挖掘小人物的高尚品格,将其融入音乐,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 威尔第毕生创作了二十六部歌剧,但是从大多数的歌剧题材来看都是演绎悲剧的,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现象背后的历史成因:自古希腊以来,戏剧表现的极致都是悲剧性的题材。著名的学者亚里士多德曾说过:那些能力平凡、无足轻重的人物都不能成为悲剧的英雄,因为只有能承受挫折、经受命运的考验的人物才能成为悲剧的主人公,才能被称为真正的英雄。这观点给后世歌剧的选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以后的歌剧题材则大多数是神话、历史巨作。而《茶花女》则最先突破传统题材的束缚,以小人物为主角,将玛格丽特这样处于社会最低层的卑微人物形象展现在大家的面前,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突破,不仅紧跟历史潮流,还满足了群众的需要。
2 旋律特征
威尔第虽然是一个敢于创新的人,但是他也始终坚持优秀的意大利传统歌剧的创作方式,即“以旋律为基础”。
(1)威尔第所创作的歌剧中,音乐旋律都是能牵动人心,把人物形象、特点、情感表现地淋漓尽致。他所塑造的玛格丽特与吉尔塔,在剧中都是遇上心爱的人进入热恋,通过旋律的演绎,她们都将女性所共有的那种娇柔呈现在观众的眼前,但是又通过音乐旋律的演绎将她们迥异的个性都展现了出来。同样是处于热恋中的青年女子,她们的音乐形象虽然都具有女性共同的娇柔,在《茶花女》第一幕的前奏部分,向观众展现的是一个主要形象千娇百媚而又孱弱的女子。而当到了“还是永远自由地追逐快乐吧”这一音乐段落时,通过那些灵动、华丽的旋律从侧面展现了她轻佻、毫无志向的一面。而吉尔塔的咏叹调“亲爱的名字铭刻在我心上”,则是刻画了一个内心温暖,真爱爱情的女子形象。但是从音乐中能感受到她们都追逐着自由和快乐,这是她们的共同点。
(2)威尔第创作的歌剧都有着不同层次的旋律,形象地反映出剧中人物的个性和心理活动。例如,《茶花女》中阿尔弗莱德的咏叹调《我热情沸腾像烈火》不仅展现了浪漫抒情的音乐特色,还将剧情的发展同旋律的转变融合了起来。
(3)在歌剧中,宣叙调与咏叹调片相得益彰,结合得恰到好处。剧中的场面规划很是自由,情节发展自然。就比如最开始玛格丽特和阿尔弗莱德交谈的场面,顺畅自然、温暖动情。宣叙调的优美、音乐传达力绝不亚于精编的独乐,它对于歌剧、戏剧的剧情开展有着极大的表现力。
3 音乐形象塑造准确、生动
威尔第的歌剧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他用音乐将人物的个性、情感、心理都刻画得恰到好处。威尔第坚信音乐才是歌剧的灵魂,只有通过音乐的演绎才能将剧情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才能向大家展现人性的光芒。在《茶花女》中,主角们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例如,剧中的玛格丽特是通过前奏中的两个主题来进行形象的初步塑造的,一个形象是孱弱的,而另一个形象则是轻佻、无所事事的。从第一幕的不羁、轻佻到第二幕第一场的由惊惧到反抗、牺牲,再到第二幕第二场的不折不挠,直至最后一幕的挣扎、死亡。
4 音乐戏剧结构严谨
(1)幕与幕的对比
《茶花女》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第一幕中旋律轻快愉悦的舞会与第三幕低沉忧伤的旋律所形成的对比反差。在第一幕中,欢快的音乐向大家展现了巴黎上流阶层的奢侈舞会的情景,同时展现了女主角优雅、玩世不恭的形象。而最后一幕中,音乐的基调显得忧伤绵长,死亡时间奏与宣叙调的融合更是把凄凉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
(2)场与场的对比
在同一幕的题材表现中也存在着场与场的对比。在第一幕的开场部分,玛格丽特是无忧无虑的。而在第一幕的终场部分则向大家呈现了玛格丽特纠结的内心,是追求真爱还是继续自己愉悦、无忧无虑的生活好呢?这种纠葛的心理让第一幕的剧情发展产生了前后的大反差。而在第二幕中,开场时威尔第向大家展现的是一个被欢乐包围,沉浸在自己的欢乐世界的优雅女主角,可是在终场中,一转眼女主角遭受到了别人的蔑视和侮辱,情绪由原来的欢乐转变为了悲伤,这一鲜明的对比紧抓观众的心。而在最后一幕中通过窗外人们为了庆祝节日而欢快的畅饮、跳舞和歌唱与屋内孤单只影的玛格丽特进行了对比表现,“歌剧通过对不同时期的玛格丽特的变化进行前后对比,将旁人的幸福生活、快乐场景与玛格丽特悲惨命运、内心的挣扎、痛苦进行对比,将原来生活在自己欢乐小世界的玛格丽特与最后在特定情况下,被迫与自己的爱人分离的那种不舍、悲痛、思念和煎熬进行了对比”。
四 结语
歌剧艺术的出现不仅仅是意识发展的成果,对于美学的表现和理解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从以上对《茶花女》的整体评价来看:音乐作为艺术,在歌剧中的作用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还是歌剧的精髓和灵魂所在。歌剧的整体构建是需要音乐来做支撑的,对剧中人物,通过音乐的演绎来表现各自人物特点,传达人物内心情感。歌剧《茶花女》还存在很多其他的研究价值,它包含的内容绝不仅仅只有美学,因此,这需要我们从多个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白俊卿:《浅谈歌剧〈茶花女〉音乐艺术对人性的展示》,《理论界》,2012年第3期。
[2] 刘乐婵:《浅谈〈茶花女〉的艺术特色》,《大舞台》,2011年第12期。
[3] 吴凯:《浅论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二重唱“让我们走向遥远的地方”的艺术表现》,《大眾文艺》,2011年第13期。
[4] 张思艳:《从〈茶花女〉透析威尔第的歌剧艺术特色》,《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5] 胡晋梅:《〈茶花女〉中薇奥列塔艺术形象浅析》,《太原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6] 苏毅苗:《谈威尔第歌剧〈茶花女〉的艺术特色》,《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1期。
作者简介:何花,女,1976—,湖北荆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工作单位:荆楚理工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