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的主要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课程也是诸多商学院学生的必修课程。本研究基于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基本特征,提出基于模块化理念重构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并在教学实践基础上提出模块化的教学模式,以期能为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提供新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模块化 供应链管理 课程改革
一、引言
快速发展的经济、多元的社会价值观、快速更新的技术以及日渐成熟的消费者,使得当前的市场环境呈现出新的特点。新的市场因素促使企业寻求新的运营模式。供应链管理也成为了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供应链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前沿内容应运而生。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已经将企业的管理问题从内部的流程优化管理延伸到企业间的优化协调管理问题。当前,国外大学商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都设有供应链管理课程,课程基本涵盖供应链管理技术与应用、供应链物流、战略与应用、战略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等理论,以及管理分析技术与方法。国内各大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均开设供应链管理课程作为必修课程。
二、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供应链管理课程属于其跨学科综合性课程,内容涉及管理学、运筹学、生产运作管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多种学科知识。作为新兴且集成化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学过程中理论多于实践,且教学方式单一。尽管课程是集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学科,但教学基本上是以课堂授课为主。在课时限制下,授课过程势必会以理论讲解为主,附带实践案例分析。尤其,国内有关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教材的编写也多侧重于理论分析,而理论知识的抽象性和宽泛性增加了初学者的学习难度。
2.教学过程中概念分析偏重于技术分析。供应链管理不仅局限在概念和理论策略等抽象性知识分析,更需要相应的分析管理技术和方法,如仿真、统计、管理运筹等方法。当前,在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常用的建模方法有运筹与最优化方法、概率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博弈论方法、嵌入式建模方法、仿真建模方法。这些方法很少教学课程中提及,尽管章节案例分析,但案例讨论依然停留在表面上的理论和概念分析。因此,课程就会给学生的印象就是纯粹概念分析,甚至认为是管理学的简单延伸。
3.教学过程中章节顺序缺乏层次性,且重复内容繁多。当前国内的教材内容基本上采购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库存管理、信息价值管理等内容,而部分内容又单独开成课程。因此,课程内容存在很大的重叠性。如此,供应链管理给学生造成一种各种专业课程的简单综合的假象。
4.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单一。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单一是众多学科遇到的问题。目前,所有授课均是采取的电子教案,附带案例分析、视频学习分析等。这些方法对于融合理论分析和实践分析供应链管理课程更是显得单调。同样,试卷考核也是课程的唯一重要考核方式。基于目前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本研究在系统考虑供应链管理课程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模块化理念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理念。
三、模块化理念下的供应链管理课程设计
1.模块化理念认识。“模块(Module)”作为对个别化学习包组合的特性描述的形式出现的。国外学者视之为一种微型课程。模块化教学理念最早可追溯到哈佛大学的课程选修制,强调学科知识的模块化分解与组合。模块化教学规定了学习目标和需要达到的层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管能动性来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在具体的课程设计过程时,要充分衡量学科知识的关联性和层次性。国内,众多学者也展开过模块化教学的应用和推广。
2.模块化理念对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的思路。基于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综合性,国内关于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教材也是各有侧重,但基本内容大致包括认识或理解供应链、构建供应链、供应链视角下的供应和采供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库存管理、信息技术管理、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七个部分。基于模块化的理念,供应链管理课程的需要在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改革。
2.1明确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层级目标。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整个运作流程的集成化,是管理学课程的延伸和升级。管理学强调的企业内部的优化管理,而供应链管理更着重与企业间的协调、优化运作管理。在集成过程中,既要理论支撑,也需要实际解决方法或是技术。目前,供应链管理课程划归在物流管理类学科,管理类学科内文、理生综合,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因此,有必要将供应链管理的课程内容设置成具有层级性,按照对供应链管理认识层次的不同,可以从战略层面、战术层面、运作层面来认识供应链管理。
2.2基于能力层级重构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在明确各层级目标的前提下,根据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基本内容系统重构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模块内容,并依据不同模块内容制定相应的课时。在内容重构方面 可以将普遍认识的供应链管理课程中的七部分内容按照认识的顺序划分为供应链整体概念介绍、供应链的规划与设计、供应链的运作管理、供应链运作绩效四个大的模块。前两个模块基本上从宏观上介绍供应链管理理论,使得学生对供应链管理有宏观的认识、并了解如何从宏观上把握供应链管理的方向。第二模块则着重于从微观上分析供应链管理过程。第三个模块则对供应链规划管理的绩效做最终的考核评定。在内容层级方面 目前对供应链管理的定量化研究已经成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工具。在供应链管理的微观运作管理方面,各种数理模型来研究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库存管理、生产运作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营销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管理问题。因此,第二部分供应链运作管理内容分再划分两个层面,即基本理论分析和方法技术分析。理论分析内容明确地划分到开设的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管理、仓储管理课程中,方法技术分析可以作为选修提升模块。如此,对供应链管理既能体现集成性,又能认识到实践管理层级性。尤其,管理类学生群体中文科生居多,其对应的数理知识相对比较薄弱,而对供应链管理的学习先从对供应链的概念、理论分析著手,从宏观上认识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任务,从而对供应链管理有整体的认识。在供应链微观层面的运作管理涉及到的数理知识,此时可以作为选修内容来补充理论分析。整体上,课程的模块划分遵从由粗到细、从简单到复杂地的逻辑顺序展开教学,既认识课程本质,又了解实践过程中所需的方法和技能。 3.基于模块的分工教学模式。在系统划分模块基础上,调整教学模式。原则上遵从立足模块,分工协作。由教学团队组长负责制,采取成员模块负责制,循环多频次轮回讲授模式。在教学方法方面结合理论教学、案例分析、课堂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由选取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展示,互动参与讨论。在实践教学方面,采取实训基地实地参观或是现实管理问题,然后进行角色模拟探讨解决方法,以期培养学生供应链管理思维。
4.模块化间断式考核。基于模块化,采取模块化的阶段性考核,不同模块可以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案例分析、归纳整理、问题的解决方案、现场的游戏互动、供应链游戏的实施方案等均可以作为考核方式。总之,考核方式要灵活多样化。
四、结语
随着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的主要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课程也是国内诸多商学院的学生必修专业课。如何让学生树立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认识基于流程管理的整体观,意识到跨组织间的协调运作管理理念是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本研究基于供应链管理课程特征,提出采用模块化理念重构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实施模块化频次循环教学,在尊重学生认知的差异性上基础上,实施个性化的教学。
参考文献:
[1]Lin F, Shaw M J. Reengineering the order fulfillment process in supply chain network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1998, 10(3): 197-229.
[2]张成海,胡双增. 美国物流从业人员状况及物流教育[J]. 中国物资流通. 2000(9): 22-23.
[3]高峻峻,王迎军,郭亚军,等. 供应链管理模型的分类和研究进展[J]. 中国管理科学. 2005, 13(5): 116-125.
[4]付强,徐继存. 模块化教学及其对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启示[J]. 课程·教材·教法. 2011(12): 93-97.
[5]Russell J D. Characteristics of modular instruction[J]. NSPI Newsletter. 1973, 12(4): 1-7.
[6]Dochy F J R C. Modularisation and Student Learning in Modular Instruction in Relation with Prior Knowledge[R]. Heerlen: Open University, Centre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1989:3-9.
[7]宋立温. 模块化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 高等数学研究. 2009(04): 86-88.
[8]郑浩,陶虎,王晓辉. 高校模块化教学模式及其效果评价方法[J]. 科技信息. 2010(25): 439-441.
[9]李向农,万莹. 留学生预科汉语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华中师范大學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6): 176-181.
[10]楼淑娟. 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J]. 当代职业教育. 2013(11): 30-3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0105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A030313681);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应用型本科院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研究》项目(GDJY-2015-C-b010);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团队项目(JXTD201408).
关键词:模块化 供应链管理 课程改革
一、引言
快速发展的经济、多元的社会价值观、快速更新的技术以及日渐成熟的消费者,使得当前的市场环境呈现出新的特点。新的市场因素促使企业寻求新的运营模式。供应链管理也成为了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供应链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前沿内容应运而生。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已经将企业的管理问题从内部的流程优化管理延伸到企业间的优化协调管理问题。当前,国外大学商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都设有供应链管理课程,课程基本涵盖供应链管理技术与应用、供应链物流、战略与应用、战略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等理论,以及管理分析技术与方法。国内各大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均开设供应链管理课程作为必修课程。
二、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供应链管理课程属于其跨学科综合性课程,内容涉及管理学、运筹学、生产运作管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多种学科知识。作为新兴且集成化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学过程中理论多于实践,且教学方式单一。尽管课程是集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学科,但教学基本上是以课堂授课为主。在课时限制下,授课过程势必会以理论讲解为主,附带实践案例分析。尤其,国内有关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教材的编写也多侧重于理论分析,而理论知识的抽象性和宽泛性增加了初学者的学习难度。
2.教学过程中概念分析偏重于技术分析。供应链管理不仅局限在概念和理论策略等抽象性知识分析,更需要相应的分析管理技术和方法,如仿真、统计、管理运筹等方法。当前,在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常用的建模方法有运筹与最优化方法、概率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博弈论方法、嵌入式建模方法、仿真建模方法。这些方法很少教学课程中提及,尽管章节案例分析,但案例讨论依然停留在表面上的理论和概念分析。因此,课程就会给学生的印象就是纯粹概念分析,甚至认为是管理学的简单延伸。
3.教学过程中章节顺序缺乏层次性,且重复内容繁多。当前国内的教材内容基本上采购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库存管理、信息价值管理等内容,而部分内容又单独开成课程。因此,课程内容存在很大的重叠性。如此,供应链管理给学生造成一种各种专业课程的简单综合的假象。
4.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单一。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单一是众多学科遇到的问题。目前,所有授课均是采取的电子教案,附带案例分析、视频学习分析等。这些方法对于融合理论分析和实践分析供应链管理课程更是显得单调。同样,试卷考核也是课程的唯一重要考核方式。基于目前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本研究在系统考虑供应链管理课程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模块化理念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理念。
三、模块化理念下的供应链管理课程设计
1.模块化理念认识。“模块(Module)”作为对个别化学习包组合的特性描述的形式出现的。国外学者视之为一种微型课程。模块化教学理念最早可追溯到哈佛大学的课程选修制,强调学科知识的模块化分解与组合。模块化教学规定了学习目标和需要达到的层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管能动性来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在具体的课程设计过程时,要充分衡量学科知识的关联性和层次性。国内,众多学者也展开过模块化教学的应用和推广。
2.模块化理念对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的思路。基于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综合性,国内关于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教材也是各有侧重,但基本内容大致包括认识或理解供应链、构建供应链、供应链视角下的供应和采供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库存管理、信息技术管理、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七个部分。基于模块化的理念,供应链管理课程的需要在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改革。
2.1明确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层级目标。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整个运作流程的集成化,是管理学课程的延伸和升级。管理学强调的企业内部的优化管理,而供应链管理更着重与企业间的协调、优化运作管理。在集成过程中,既要理论支撑,也需要实际解决方法或是技术。目前,供应链管理课程划归在物流管理类学科,管理类学科内文、理生综合,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因此,有必要将供应链管理的课程内容设置成具有层级性,按照对供应链管理认识层次的不同,可以从战略层面、战术层面、运作层面来认识供应链管理。
2.2基于能力层级重构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在明确各层级目标的前提下,根据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基本内容系统重构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模块内容,并依据不同模块内容制定相应的课时。在内容重构方面 可以将普遍认识的供应链管理课程中的七部分内容按照认识的顺序划分为供应链整体概念介绍、供应链的规划与设计、供应链的运作管理、供应链运作绩效四个大的模块。前两个模块基本上从宏观上介绍供应链管理理论,使得学生对供应链管理有宏观的认识、并了解如何从宏观上把握供应链管理的方向。第二模块则着重于从微观上分析供应链管理过程。第三个模块则对供应链规划管理的绩效做最终的考核评定。在内容层级方面 目前对供应链管理的定量化研究已经成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工具。在供应链管理的微观运作管理方面,各种数理模型来研究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库存管理、生产运作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营销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管理问题。因此,第二部分供应链运作管理内容分再划分两个层面,即基本理论分析和方法技术分析。理论分析内容明确地划分到开设的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管理、仓储管理课程中,方法技术分析可以作为选修提升模块。如此,对供应链管理既能体现集成性,又能认识到实践管理层级性。尤其,管理类学生群体中文科生居多,其对应的数理知识相对比较薄弱,而对供应链管理的学习先从对供应链的概念、理论分析著手,从宏观上认识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任务,从而对供应链管理有整体的认识。在供应链微观层面的运作管理涉及到的数理知识,此时可以作为选修内容来补充理论分析。整体上,课程的模块划分遵从由粗到细、从简单到复杂地的逻辑顺序展开教学,既认识课程本质,又了解实践过程中所需的方法和技能。 3.基于模块的分工教学模式。在系统划分模块基础上,调整教学模式。原则上遵从立足模块,分工协作。由教学团队组长负责制,采取成员模块负责制,循环多频次轮回讲授模式。在教学方法方面结合理论教学、案例分析、课堂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由选取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展示,互动参与讨论。在实践教学方面,采取实训基地实地参观或是现实管理问题,然后进行角色模拟探讨解决方法,以期培养学生供应链管理思维。
4.模块化间断式考核。基于模块化,采取模块化的阶段性考核,不同模块可以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案例分析、归纳整理、问题的解决方案、现场的游戏互动、供应链游戏的实施方案等均可以作为考核方式。总之,考核方式要灵活多样化。
四、结语
随着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的主要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课程也是国内诸多商学院的学生必修专业课。如何让学生树立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认识基于流程管理的整体观,意识到跨组织间的协调运作管理理念是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本研究基于供应链管理课程特征,提出采用模块化理念重构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实施模块化频次循环教学,在尊重学生认知的差异性上基础上,实施个性化的教学。
参考文献:
[1]Lin F, Shaw M J. Reengineering the order fulfillment process in supply chain network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1998, 10(3): 197-229.
[2]张成海,胡双增. 美国物流从业人员状况及物流教育[J]. 中国物资流通. 2000(9): 22-23.
[3]高峻峻,王迎军,郭亚军,等. 供应链管理模型的分类和研究进展[J]. 中国管理科学. 2005, 13(5): 116-125.
[4]付强,徐继存. 模块化教学及其对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启示[J]. 课程·教材·教法. 2011(12): 93-97.
[5]Russell J D. Characteristics of modular instruction[J]. NSPI Newsletter. 1973, 12(4): 1-7.
[6]Dochy F J R C. Modularisation and Student Learning in Modular Instruction in Relation with Prior Knowledge[R]. Heerlen: Open University, Centre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1989:3-9.
[7]宋立温. 模块化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 高等数学研究. 2009(04): 86-88.
[8]郑浩,陶虎,王晓辉. 高校模块化教学模式及其效果评价方法[J]. 科技信息. 2010(25): 439-441.
[9]李向农,万莹. 留学生预科汉语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华中师范大學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6): 176-181.
[10]楼淑娟. 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J]. 当代职业教育. 2013(11): 30-3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0105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A030313681);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应用型本科院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研究》项目(GDJY-2015-C-b010);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团队项目(JXTD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