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儒家民本思想一直占据着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流位置,民本思想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开始萌芽,经过儒家学说的继承与发扬,成为了儒家学说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是一种以人为本,重视百姓、民众的政治学说。这种思想在政治方面的体现是注重百姓的意见,在经济方面的体现是重视百姓的生计,在思想方面的体现是重视百姓的文化教育。儒家的民本思想对我国古代君主治理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为君主统治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今天也极具现实意义,体现了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内涵,也有利于当今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形成。儒家“民本”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贵君轻
商周时期一直被认为是民本思想的萌芽时期,而到了先秦时期,儒家民本思想开始不断的丰富与发展,逐渐形成了系统的儒家民本思想。这一时期,孟子提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提倡“民贵君轻”说。唐宋时期,黄宗羲提出“民为主, 君为客”,“天下治乱在万民之忧乐, 而不在一姓之兴亡”的思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民贵君轻的呼声依旧没有停息。王夫之指出“一姓之兴亡, 私也; 而生民之生死, 公也。”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关于民本思想,历朝历代对于“民”的地位和重要性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孔子也一直主张“仁政、德政”,在治理国家上一定要亲民、爱民,在治理国家上一定要给民众以充分的物质保证,给民众以良好安定的社会秩序。他还把军民的关系比作是父子关系,主张君主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子一样爱护民众。这些都是民贵君轻思想的充分体现。
儒家主张统治者要爱民、亲民,因为只有认识到人民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只有爱护好人民,使人民的生活安定,重视人民的社会作用,肯定人民在社会中的社会地位,不轻视、轻贱人民,才能得到人民对国家的拥护,才能达到真正的民治君安。
二、民为邦本
一直以来,传统的民本思想仍然是在肯定君主专制的统治地位的前提下。君主要像统治好国家的前提必须稳定好民众,他们清醒的认识到民众的革命与反动是导致一个君主王朝覆灭的重要原因。因此,他们主张爱民、亲民,认为人民是一个国家的最根本所在。这就是所谓的“民为邦本”。
儒家的“民为邦本”学说是学者在对君主、臣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的一种解释。在历史上国家、王朝覆灭的经验教训中得出,要想使一个国家长治久安,就一定不能忽视善待人民的作用。只有民众生活安稳舒适,国家才能稳定,社会才能安稳,统治者的统治才会长久。民为君之本、为邦之本,不可须臾或缺。
但是中国儒家传统民本思想中的“民为邦本”,把“民”之于国家兴亡和社会治乱的作用放在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上,但这种重要地位也只是局限在民保边疆、民充国库、民尊朝廷、民养官吏的狭小范围内,而从来没有把“民”放在国家和政治中的主体地位,仍旧是以君为主,没有到赋予人民权利,还没有达到“民主”的程度。
三、民水君舟
“民水君舟”论来自于荀子的观点,荀子主张:“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的这一主张不同于孟子的民贵君轻论,而是认为君主和人民是一个国家政治统治的两个因素部分,这两个不同的阶级共同存在于国家的统治系统中,既相互制约又互为前提。对于君主来说,必须爱民、亲民,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与爱戴,对于人民来说,应当尊君、重君,国家才能得到良好的统治,社会秩序才能安定。双方协调这个彼此的关系,国家就能得到良好的统治,国家政权就会得到安定。
荀子的“民水君舟”论具有深刻的影响意义。他一方面指出君主依赖人民,人民是君主存在的基础,一方面也指出人民的力量可以推翻君主的统治。人民既可以拥军爱君,也可以弃君诛君。他对君主、人民、国家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为后代君主治理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巩固君主对国家的统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上只是儒家民本思想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基本内涵与代表性观点。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流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就如同任何一个文化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君主对国家、人民的统治,而还没有发展到民主的阶段,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其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儒家民本思想以维护君主的统治为根本任务,重点是调节君主与人民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赋予人民权利。在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儒家民本思想对统治者统治国家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与规范作用,在历史上,一定程度的稳定了社会的发展,改善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儒家民本思想是近代西方民主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前提,是中国人接受西方民主理论的思想文化基础。在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中,儒家民本思想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儒家的民本思想,强调人民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主张是可以觉得国家存亡的重要力量。尽管历史上君主专制统治的国家往往会忽视、甚至轻视作为被统治者的广大民众,但在文化政治的长河里,“民本”仍然被看做是主流的意识形态。作为为君之道的基本思路。被历代王朝奉为基本统治思想。“民本”作为一种历史性、开创性的文化传统,一直提醒着统治者重视民生并提高民生,制约、规范着君主的权利。它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
民本思想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内涵,这决定了我们对其的研究分析不仅要追溯历史,还要与现代相呼应,挖掘其中蕴含的积极的、深刻的、精华的内涵为所用,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贡献力量。
一、民贵君轻
商周时期一直被认为是民本思想的萌芽时期,而到了先秦时期,儒家民本思想开始不断的丰富与发展,逐渐形成了系统的儒家民本思想。这一时期,孟子提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提倡“民贵君轻”说。唐宋时期,黄宗羲提出“民为主, 君为客”,“天下治乱在万民之忧乐, 而不在一姓之兴亡”的思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民贵君轻的呼声依旧没有停息。王夫之指出“一姓之兴亡, 私也; 而生民之生死, 公也。”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关于民本思想,历朝历代对于“民”的地位和重要性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孔子也一直主张“仁政、德政”,在治理国家上一定要亲民、爱民,在治理国家上一定要给民众以充分的物质保证,给民众以良好安定的社会秩序。他还把军民的关系比作是父子关系,主张君主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子一样爱护民众。这些都是民贵君轻思想的充分体现。
儒家主张统治者要爱民、亲民,因为只有认识到人民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只有爱护好人民,使人民的生活安定,重视人民的社会作用,肯定人民在社会中的社会地位,不轻视、轻贱人民,才能得到人民对国家的拥护,才能达到真正的民治君安。
二、民为邦本
一直以来,传统的民本思想仍然是在肯定君主专制的统治地位的前提下。君主要像统治好国家的前提必须稳定好民众,他们清醒的认识到民众的革命与反动是导致一个君主王朝覆灭的重要原因。因此,他们主张爱民、亲民,认为人民是一个国家的最根本所在。这就是所谓的“民为邦本”。
儒家的“民为邦本”学说是学者在对君主、臣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的一种解释。在历史上国家、王朝覆灭的经验教训中得出,要想使一个国家长治久安,就一定不能忽视善待人民的作用。只有民众生活安稳舒适,国家才能稳定,社会才能安稳,统治者的统治才会长久。民为君之本、为邦之本,不可须臾或缺。
但是中国儒家传统民本思想中的“民为邦本”,把“民”之于国家兴亡和社会治乱的作用放在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上,但这种重要地位也只是局限在民保边疆、民充国库、民尊朝廷、民养官吏的狭小范围内,而从来没有把“民”放在国家和政治中的主体地位,仍旧是以君为主,没有到赋予人民权利,还没有达到“民主”的程度。
三、民水君舟
“民水君舟”论来自于荀子的观点,荀子主张:“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的这一主张不同于孟子的民贵君轻论,而是认为君主和人民是一个国家政治统治的两个因素部分,这两个不同的阶级共同存在于国家的统治系统中,既相互制约又互为前提。对于君主来说,必须爱民、亲民,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与爱戴,对于人民来说,应当尊君、重君,国家才能得到良好的统治,社会秩序才能安定。双方协调这个彼此的关系,国家就能得到良好的统治,国家政权就会得到安定。
荀子的“民水君舟”论具有深刻的影响意义。他一方面指出君主依赖人民,人民是君主存在的基础,一方面也指出人民的力量可以推翻君主的统治。人民既可以拥军爱君,也可以弃君诛君。他对君主、人民、国家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为后代君主治理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巩固君主对国家的统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上只是儒家民本思想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基本内涵与代表性观点。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流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就如同任何一个文化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君主对国家、人民的统治,而还没有发展到民主的阶段,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其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儒家民本思想以维护君主的统治为根本任务,重点是调节君主与人民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赋予人民权利。在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儒家民本思想对统治者统治国家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与规范作用,在历史上,一定程度的稳定了社会的发展,改善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儒家民本思想是近代西方民主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前提,是中国人接受西方民主理论的思想文化基础。在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中,儒家民本思想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儒家的民本思想,强调人民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主张是可以觉得国家存亡的重要力量。尽管历史上君主专制统治的国家往往会忽视、甚至轻视作为被统治者的广大民众,但在文化政治的长河里,“民本”仍然被看做是主流的意识形态。作为为君之道的基本思路。被历代王朝奉为基本统治思想。“民本”作为一种历史性、开创性的文化传统,一直提醒着统治者重视民生并提高民生,制约、规范着君主的权利。它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
民本思想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内涵,这决定了我们对其的研究分析不仅要追溯历史,还要与现代相呼应,挖掘其中蕴含的积极的、深刻的、精华的内涵为所用,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