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福祥:纯粹的摄影师是不怕死的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ji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普车沉水的一瞬间,姜福祥并未感到害怕。
  “撑死了能沉一半?反正我没觉得是多大事。”回身,他一把薅起后座上的相机包扛在肩上,“设备可不能湿了,我还得照相呐!”多年后再说起当年的场景,姜福祥笑了。他说那是外出拍照最疯的时候,有点“不要命”了。
  时在2003年,地点内蒙古翁牛特旗草原。姜福祥和两位朋友去采风,想拍一下草原民众在大自然中的生存状态。
  车是借来的,朋友负责驾驶。一路兴致勃勃,“草场、帐篷、篝火,脑子里想法特别多。”行至草原深处,遇到一条拦路河。宽阔的河面水流寂静,秋风扫过只泛起浅浅浪花。
  姜福祥抬眼,望见河对面站着一辆大型牵引拖拉机,他本能的判断河道可能有问题。开车的朋友却不以为意,“咱这是越野车,怕啥?”朋友小心驾车,勉勉强强过去了。
  他们去的方向是沙漠,姜福祥想拍一组人与骆驼的照片。当天色渐晚,三人匆匆往回赶,再过河时出了意外。“扑通一声,就像运动员跳水一样,车头扎里了。”
  朋友经验老到,赶紧把自动车窗摁下来,先钻了出去。此时车身渐渐倾斜,两人爬到车顶试图保持平衡,姜福祥还在车里手忙脚乱地救设备,“好多东西都漂起来了。”朋友又急又气,冲他吼道:“赶紧出来,你不要命了!”等他爬出窗户,汽车呈45度倾斜角沉了下去。
  三人游到河边求救,大拖拉机突突突开过来,钢丝绳往吉普车头一挂,两下就拽了出来。车已经面目全非:泥沙污垢满车,后挡泥板冲走了,备胎也丢了。当地人称,此河是流沙河,表面平静底下水流湍急,当年苏联的坦克都曾沉入其中。
  草原上秋深风急,浸过河水后更是寒冷难耐,经历如此惊险姜福祥心疼的却是设备,“机器还是进水了,哎呀,老心疼了!”
  姜福祥与死神擦肩而过,这次经历并非唯一。有一年冬天,他驾车和朋友到长白山拍片。夜色暗沉,冰雪路面,車在盘山路拐弯时侧着滑了出去。“当时我紧打方向盘,宁可撞山也不能掉下去。”
  已经来不及了。咣当当,车子几个侧滚翻,最后立在了半山坡。车窗全碎了,万幸人只是擦伤。几人艰难爬出车厢,发现车下是另一辆出事故的小轿车,四脚朝天帮他们挡了一下。“如果真掉进山崖那就完了。”
  这些旁人听来惊心动魄的历险,姜福祥笑而谈之,语气平静,像是在讲别人的故事。故事讲完,喝上一口茶,姜福祥说:“摄影让我觉得充实、快乐,我不是为了出名、得奖去的。我就是玩。”
  这是自谦之言。
  姜福祥的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斩获大奖。2002年,“科尔沁草原行”全国摄影大赛铜奖;2003年,国际澳洲摄影大赛佳作奖;2004年,《舞》入选第二十一届全国摄影作品展;2005年,全国“湿地的魅力”摄影大赛铜奖;2007年,《鱼皮部落》获第二届辽宁省金像奖;2008年,作品参选“荷赛奖”。
  如今,他还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法国顶级图片社伽马公司签约摄影师,新华社图片社特聘摄影记者。姜福祥的摄影成绩令无数人惊羡,但他说,第一次获奖时连光圈、快门还不太懂,“纯属偶然。”
  2002年之前,姜福祥没摸过相机。爱人在媒体工作,负责采访文化新闻,有次拖他去看摄影展,“这东西我也能干呀!”小时练过乐器,成年后喜欢绘画,多年的艺术浸染让他有几分底气。回家没多久,姜福祥就买了一台数码相机。
  他是瞒着爱人,因为相机价格不菲。姜福祥花光了积蓄,还找朋友借了钱。可是,那台相机出片小,外出拍不了大片子。不得已,他又换了胶片相机,从135毫米的小画幅镜头重新开始。
  好在他爱学勤跑,跟着朋友四处采风,人家拍啥他就拍啥,不明白就虚心求教。就在他拿起相机4个多月后,机会来了。
  中国摄影协会组织“科尔沁草原行”摄影比赛,几位好友带他到现场感受。茫茫草原,苍穹万里,拍什么?同行者经验丰富,说服当地的两位牧羊姑娘,拍摄裸体生活照。
  时为深秋,阳光在草场铺满了金黄,健美的姑娘手牵马儿,踏草而行。帐篷里,幼子席地坐着,姑娘操持家务,阳光透顶而入给姑娘镀上一层圣洁的光彩。夕阳里,姑娘牧羊远眺;月光下,姑娘倚树而卧,冷寂中又包含着生机。
  众人拍完一比较,对姜福祥的拍摄赞不绝口,“你这瞬间抓得好,肯定能获奖!”果真,这组作品入选并捧回了铜奖。此次大赛作品在北京举办了展览,姜福祥进京领回了奖杯,“感觉太美了。”
  回到沈阳,一些美术馆要收藏照片,还有人特意出钱收购。许多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恭敬地称他为老师,“一下给我叫蒙了。”他告诉对方,自己也是摄影新手,只是起步快了些。
  姜福祥说,此后自己一发而不可收,“发烧、冲动,痴迷了。”这一脚踏进去,他再也出不来了。
  “我认定了,摄影就是一生要做的事。”
  之后一年多里,姜福祥痴迷于人物拍摄,后来突然转向了风景照。按照一般人的摄影经验,先风景后人物,因为后者是鲜活多变的,难度更大。姜福祥却逆向而行。
  拍了不到一年,他自认过关了。“我有一个标准,能在全国赛事获奖就算过关。”2005年,全国湿地摄影大赛,他到黑龙江伊春拍下四季轮回的美妙光影,再次拿下铜奖。
  姜福祥又感到了视觉疲劳,他希望找到一个新的方向。2006年,爱人带回家的报纸上登载,盘锦大洼县二界沟的渔雁文化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好,可以拍图片故事啊!”就这样,他投身到摄影领域最难也是最耗时的人文纪实领域。
  大洼县二界沟,南邻渤海、北依滩涂,是辽河入海之处。千百年前,中原打鱼人沿着海陆不同路线,春季徙来、秋末迁走。他们追逐洄游的鱼虾,像大雁一样往复,故称之渔雁文化。这种文化形态在我国及世界各地都已绝迹,唯独此处还保留得比较完整。
  动身之前,姜福祥查阅了许多文献资料,到当地后又见到了渔雁文化传承人刘则亭。古渔雁没有文字记载,都是口碑相传的故事,老人整理了上千个故事和实物。听故事,看实物,到镇子里渔户家走访、侃大山,姜福祥灵感迸发,构思逐渐成型。“怎么追溯历史,怎么表现当下,哪些用文字反映,哪些用图片展示,都要一一想到。”   跟村民混熟后,他开始拍了。“老百姓不拿你当外人了,镜头感才好。否则都躲着镜头,那你玩不了。”姜福祥自诩亲和力很强,“没有我敲不开的屋门。”
  这一拍就是近两年。建造木船、休渔待业、开海捕捞、年节祭祀、海产品加工,他用镜头记录下当代渔雁人生活作业的完整过程。
  “这是休渔期,各地来的渔民吃住都在船上,就等着开海令。这是夏季开海那天,上百艘渔船竞相往前冲,人声叫声马达声混合在一起,就像打仗一样,老壮观了!”时隔多年再浏览照片,姜福祥仍然意犹未尽,两眼直放光芒。
  拍完这组纪实摄影处女作,姜福祥编成了图片故事。2008年,法国伽马图片社艺术总监来到辽宁,发现了这组照片,赞不绝口。“OK,OK,挑出50多张带走了。”从此,他为伽马图片社签约摄影师,国外一些杂志开始选用他的照片。
  姜福祥说:“这一下我更收不住步了。”
  黑龙江抚远县赫哲族的鱼皮部落,吉林市打鱼楼村满族最后的“鹰屯”,云南中老边境古老阿卡族人的“露奶”文化……10年时间,姜福祥在国内外奔走,拍摄40多个文化纪实专题。
  从2010年至今,他着手拍摄一部宏大而艰难的选题:成吉思汗的后裔。“拍了这么多国内的,我想有一部国际化的选题。”在查阅大量资料后,姜福祥发现国际上对成吉思汗后裔关注度很高,但因涉猎范围广、拍摄难度大,很多人只能望而却步。他发起了挑战。
  按照美国一个基因研究机构的分析,全球的成氏后裔至少有1600万人。姜福祥查阅国内外研究书籍、各地县史县志,并托朋友看到了秘不示人的成氏家谱。
  一切准备就绪,这一拍就是6年。传承千年的蒙古包、整齐现代的别墅群,牧羊挤奶的牧民、参军转业经营饭店的年轻人,热血沸腾的摔跤节、祭祀成吉思汗850年诞辰的10万人聚会,都被姜福祥收进镜头中。
  在蒙古族发祥地额尔古纳河畔,数十名蒙古族人站在姜福祥的布景前。夜空辽远,神情肃穆,满是历史庄严感。“幕布前是成吉思汗的子女,幕布后的世界则属于他们的英雄祖先。”这组主观纪实摄影照,令许多人为之惊叹。
  听说他的选题后,成吉思汗研究会一行人来到姜福祥家中。看完片子,几位蒙古汉子抱着他又哭又笑,“本来是我们该做的事,竟让一个汉人做了,谢谢你!”
  按照原计划,成吉思汗的后裔已经两赴俄罗斯拍摄,后续还要到欧洲其他国家取景。“这个题材涉及的内容太多,可能我这一生都拍不完了。”
  为了摄影爱好,姜福祥几乎搭上了所有积蓄。他不愿挟盛名找人拉赞助,只顾埋头拍照。他说拍照除了有悟性,更要靠坚持,“痴迷者,事竟成。”
  为了这份坚持,姜福祥13年不曾在家过春节。除了交通风险,他还曾背着两部相机,像扛枪一样奔波在荒野密林,原始部落。“为了记录历史,我不怕玩命。”
  有人说,他是一个为摄影着魔的人,他认可。也有人说,他是国内主观纪实摄影第一人,他笑言“过誉了”。曾有许多媒体想采访,都被他婉拒——我的这次约访也颇费了一些周折。在姜福祥看来,急于炒作是不自信的表现。
  “好的攝影家要靠作品说话。大家不知道拍摄者却知道他的作品,说明作品深入人心。”姜福祥说,这才是一个纯粹的摄影师的风范。工
其他文献
30年前,来自沈阳的歌手艾敬带着无限向往,高声歌唱“1997快些到吧”。到了1997年,就能去看看香港的八佰伴到底怎么样,就能和他一起去看午夜场,“香港啊香港,你怎么那么香”。这首《我的1997年》中,也有艾敬的丧气话,“我十七岁那年离开了家乡沈阳,因为感觉那里没有我的梦想”。  30年前人们的向往,与香港1997回归大陆带来的民族自豪感一道,似乎充满了无限的希望。30年后,2017年已经到来,我
期刊
2016年,中国教育学会自闭症研究指导中心等机构共同发布的《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显示,中国有超过200万自闭症儿童,而且多数无法完全康复。  大一时,我在北京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做志愿者,那是我第一次和孤独症儿童相处,也第一次意识到孤独症患者的个体差异如此之大。他们是一群“星星的孩子”,与他们相处的前提便是,不要用自己的世界观去评价他们。  我分到的是大孩子班,用老师的话說,相当于“初中”,
期刊
山东诸城魏家庄一带有一户人家,姓田,祖祖辈辈是铁匠,到田光友这辈子,那打铁的手艺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了,而他家最拿手的铁活就是打铁锅、大勺。  清,光绪二十一年,30多岁的田光友和父亲一块去桥沟屯打跑箱。父亲挑着凳子和小烘炉在前边走,他背着五品“样子锅”跟后边。  桥沟屯是个大村,一户石姓人家的闺女,得了一种怪病,先生说得找12个童男、童女,再找一口新锅,把闺女扣在里头去“震”。正说着话,村口传来“叮
期刊
到米兰之前,我就被告知意大利人性格外露,喜欢用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来表达他们的感受,尤其爱用惊叹句。一个月下来,我发现他们最常用的惊叹句并非西方人时常挂在嘴边的“哦,我的上帝!”而是“哦,我的亲娘!”我问同学路易吉,这是为什么,他想都没想地回道:“那是因为我们爱自己的母亲呀。”  爱母亲,就一定要把老妈挂在嘴边吗?意大利人确实如此,走在街上,时不时就会听到有人喊“娘”。甚至指天发誓的时候,也忘不了
期刊
提到中国首富这个名字,很多人想到的是王健林或李嘉诚。但实际上,在过去10多年里首富的宝座曾经几次易主,其中有一位走向宝座时颇具传奇,离开时略显悲情,那就是荣智健。  荣智健出身于中国最著名的红色资本家族,1978年,他只身从北京到香港创业,创办一家小规模的电子元器件生产厂——爱卡。6年后,爱卡被收购并上市,荣智健个人财富从创始资本的100万港元直线飙升至4亿港元。1986年荣智健加盟了被称为“北京
期刊
“月明星稀,烏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用这几句诗来形容晚上回家却迟迟找不到停车位的心情再恰当不过了。在大街小巷的犄角旮旯里,老司机们表演着花式停车,而警察同志却潜伏暗处,守株待兔。在司机与交警的斗智斗勇中,不禁让人深思:停车咋就这么难?  缺位5000万  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我国汽车保有量每年增长15%以上,截至2014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1.54亿辆,其中私人小汽车1.05亿辆。
期刊
我曾在祖母珍藏着的一张发黄的照片上,看到叔父穿着军装,英姿飒爽的年轻模样。叔父所在的矿山离我们也不过百余里,据说矿山上的人常来我所在的小城赶集,我夹裹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常想着是否能碰到叔父呢?虽然我明白,即便碰到也不知他就是我的叔父,他会如其他陌路人一般,与我擦肩而过。  对于叔父的存在,我只是偶尔从父亲与别人谈起时才知道一些。父亲说他们兄弟两个从不来往,因那时干过仗。说起干仗的原因,父亲说那天
期刊
刘瑜 教授  我不喜欢学术圈子,那就是个“学术产品”的流水线而已,这一点美国中国都差不多。跟智不智慧没啥关系,重要的是标准化。这个体系里也有非常聪明、非常出色的人,但是在这个体系里存活,并不要求你非常聪明和出色。你比较“乖”,比较顺从流水线的生产规则,对于生存才是更重要的。甚至有时候“灵气”有可能成为一种障碍——因为有灵气的人容易产生反抗“标准化”的冲动。  陈丹青 画家 学者  从前中国人穿衣服
期刊
先讲两个故事,一个是大贪官夫人的,一个是老百姓的。  在纪录片《永远在路上》第一集,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委原书记白恩培亮了相,夫人的丑事也跟着曝光。她索贿跟玩似的,“我看中个手镯,大概1000多万,你去付一下。”实际是1500万元!用网友的话说,这相当于京沪地区两套住房的价格了!  我轻易不坐公交车,那天被朋友硬拉着坐了一回,却看到了恶心的一幕。靠窗坐的一个男乘客一边挖
期刊
在旅游景区很多地方甚至古迹上刻“到此一游”,不光发生于长假,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用心理学的话说,这是因为中国人有至尊至圣、万世留名的潜意愿。对此,相关部门和媒体的做法是曝光、谴责。但好奇怪,有些人似乎不在意譴责,你曝光你的,我刻我的,两不耽误。愁煞人也。  怎么办?不好办,这是懒人的思维。在有心人那里,这有何难!如广东清远金子山风景区,去年“十一”长假,他们专为游客开设了“刻字林”。效果当然不错,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