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求快乐,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热衷谈论的话题和孜孜以求的境界。孔子讲乐以忘忧,《论语》里通篇都洋溢着快乐两字,佛教说西方极乐世界也说到一个乐字,庄子曰无为诚乐,也不离快乐的主旨,这些都可见乐之于人的必需。
我之于《庄子》,通读又精读,品读又复读,每每侧重不一:一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读的,主要是把握其主旨,可谓之为宏观大读;二是从文学的角度来读的,读出一个寓言“大家”的创造灵感和文字技巧,可谓之为篇章通读;三是从养心的角色来读的,主要是体会其心性和心路历程,可谓之为心灵之品读。而在《至乐》的阅读中,我力争把阅读的三个侧重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至乐》篇主要讨论的是苦乐、生死的问题,表达了庄子的人生观、生死观。尽管庄子的文章恣肆汪洋,却也有规可循,在本篇中,他立论在先,阐述于后,寓言为证,一路下来,意味隽永无穷。
我们先看文章开篇就提出“天下有至乐无有哉”,开宗明义提出至极的、最高的快乐的命题,接着又连续用了5个设问,“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简洁明了地反映了作者的思考,接着又自问自答地阐述了世俗认为的快乐在于得到“富贵寿善”,享受“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的生活。而获得这一切需要“苦身疾作”、“夜以继日”,本身并不快乐。
没有时不懈去努力,得到时又怕失去,“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誙誙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因而提出“无为诚乐”,也就是看淡人生的苦乐,淡到以至于无,从而达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的境界。庄子主张的是自然哲学,倡导的是“天地无为而不为”,而“至乐活生”,只有“无为”才可做到这一点。从积极的方面看,淡看苦乐、快乐当下是无为无不为的高境界,但若消极处世、无谓无为,则走向事物的反面,这是读《庄子》、读《至乐》不可不注意的问题。
庄子的创作手法和艺术表现是寓言、重言和卮言并用,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尤其是寓言的表现手法,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创作风格,可以说庄子算得上是寓言这种文学方式的开山鼻祖。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庄子的文章时常借用圣人贤能的“重言”,有时也用“卮言”直抒胸臆、表达己意。
在提出了问题、阐明了观点后,庄子的拿手戏寓言出场了,首先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庄子妻死而“鼓盆而歌”的故事。别人家有丧事都是披麻戴孝、悲哀守灵,可“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因为他认为生死犹如“春秋冬夏四时”的变化,是“通乎命”之举,何须“噭噭然随而哭之”。
接着又讲述了滑介叔对于出现身体疾病所表现出来的豁达态度,认为“死生为昼夜”,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没必要担惊受怕、怕死怕活,而要乐观豁达、顺应自然。
第三个故事讲述的是庄子与骷髅的一段对话,美化人死之后没有烦恼和痛苦,恶生而乐死,是生时安于生、死时安于时的“齐生死”观点的极端表述,窃以为并非是说真的生不如死,不妨理解为庄氏文风的一大特色。
以上三则寓言,是从窥破生死关头处,来发明至乐在于无为的主旨,而“颜渊东之齐”的故事,却是从顺其自然,不以人为损益自然之天趣,来阐明至乐在于无为的主旨。
最后一则寓言故事,庄子借列子之口,阐发了对生死的看法,提出抛开生死,顺其自然,方致“至乐”。认为万物形、态虽异,但其根源“机”却是一致的,“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机变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人的生死寿夭也如此。
这里,借陆西星评价《至乐》的一段文字,作为本篇之结语:此篇教人抉择至乐活身之术,皆以无为而存。將个“无”推到本始,论及人物之生死变化,察其本无而同出入于一机,其有生老病死等,如四时昼夜,达命者不哀,观化者无恶,一味顺其自然,然后在我者,长乐而长存也。
我之于《庄子》,通读又精读,品读又复读,每每侧重不一:一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读的,主要是把握其主旨,可谓之为宏观大读;二是从文学的角度来读的,读出一个寓言“大家”的创造灵感和文字技巧,可谓之为篇章通读;三是从养心的角色来读的,主要是体会其心性和心路历程,可谓之为心灵之品读。而在《至乐》的阅读中,我力争把阅读的三个侧重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至乐》篇主要讨论的是苦乐、生死的问题,表达了庄子的人生观、生死观。尽管庄子的文章恣肆汪洋,却也有规可循,在本篇中,他立论在先,阐述于后,寓言为证,一路下来,意味隽永无穷。
我们先看文章开篇就提出“天下有至乐无有哉”,开宗明义提出至极的、最高的快乐的命题,接着又连续用了5个设问,“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简洁明了地反映了作者的思考,接着又自问自答地阐述了世俗认为的快乐在于得到“富贵寿善”,享受“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的生活。而获得这一切需要“苦身疾作”、“夜以继日”,本身并不快乐。
没有时不懈去努力,得到时又怕失去,“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誙誙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因而提出“无为诚乐”,也就是看淡人生的苦乐,淡到以至于无,从而达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的境界。庄子主张的是自然哲学,倡导的是“天地无为而不为”,而“至乐活生”,只有“无为”才可做到这一点。从积极的方面看,淡看苦乐、快乐当下是无为无不为的高境界,但若消极处世、无谓无为,则走向事物的反面,这是读《庄子》、读《至乐》不可不注意的问题。
庄子的创作手法和艺术表现是寓言、重言和卮言并用,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尤其是寓言的表现手法,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创作风格,可以说庄子算得上是寓言这种文学方式的开山鼻祖。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庄子的文章时常借用圣人贤能的“重言”,有时也用“卮言”直抒胸臆、表达己意。
在提出了问题、阐明了观点后,庄子的拿手戏寓言出场了,首先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庄子妻死而“鼓盆而歌”的故事。别人家有丧事都是披麻戴孝、悲哀守灵,可“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因为他认为生死犹如“春秋冬夏四时”的变化,是“通乎命”之举,何须“噭噭然随而哭之”。
接着又讲述了滑介叔对于出现身体疾病所表现出来的豁达态度,认为“死生为昼夜”,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没必要担惊受怕、怕死怕活,而要乐观豁达、顺应自然。
第三个故事讲述的是庄子与骷髅的一段对话,美化人死之后没有烦恼和痛苦,恶生而乐死,是生时安于生、死时安于时的“齐生死”观点的极端表述,窃以为并非是说真的生不如死,不妨理解为庄氏文风的一大特色。
以上三则寓言,是从窥破生死关头处,来发明至乐在于无为的主旨,而“颜渊东之齐”的故事,却是从顺其自然,不以人为损益自然之天趣,来阐明至乐在于无为的主旨。
最后一则寓言故事,庄子借列子之口,阐发了对生死的看法,提出抛开生死,顺其自然,方致“至乐”。认为万物形、态虽异,但其根源“机”却是一致的,“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机变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人的生死寿夭也如此。
这里,借陆西星评价《至乐》的一段文字,作为本篇之结语:此篇教人抉择至乐活身之术,皆以无为而存。將个“无”推到本始,论及人物之生死变化,察其本无而同出入于一机,其有生老病死等,如四时昼夜,达命者不哀,观化者无恶,一味顺其自然,然后在我者,长乐而长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