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试图借《方山子传》一文,打破传统文言教学字词梳理的单一教法,从赏析美文的角度,探讨文言选修教学中文化育人的功能,让教师和学生能够拓展思维,延伸课堂。
【关键词】《方山子传》;人物特点探究;文本细节;延伸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国学大热的当今时代,高中文言教学理应承担起国学育人的功能,但这一理念的开放性,又让许多执教者望而却步,令文言文教学回归到梳理字词与文段的传统教法中。然而这样的执教方式不仅令教师失去创新能力,更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甚感乏味。因而笔者思索,借《方山子传》一文,小试牛刀,浅谈文言教学中的文化育人。
从文本而言,《方山子传》是宋代苏轼笔下的文章,因此一般程度的高二学生都可以做到自我梳理文言字词,所以在基本的文字处理上,教师可通过导学案交由学生处理,课上点拨即可。
而全文的设计重点则应放在 “方山子是谁”这个问题的探究之中。具体而言,执教者可以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为导入,引出问题:“当人生遭遇困境,生命该如何选择?”此处教师仅需要提出问题,无须拓展,而该问题的真正目的则在于让学生尝试思考《方山子传》的写作意义和作者的深度思考。
进而教师可带领学生梳理文本,以问题方式串联文本,循序渐进,设问三点:其一,苏轼在黄州邂逅方山子时,他最深的感触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发掘苏轼的感触“耸然异之”,以此为切入点,理清文章结构,迅速明确该文是以苏轼两次邂逅方山子为记录角度,且以 “異”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究竟方山子有哪些行为,让苏轼惊异不已。其二,苏轼在黄州遇到的方山子与十九年前的方山子有何不同?这个问题的出发点在于让学生查找:十九年的时间方山子的行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可以点拨学生从文本细节入手,以查找人物传记常见的描写角度,如:外貌、行为、状态等,品读方山子变化。学生可以较为容易的发现:十九年前的方山子 “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而十九年后,方山子已变化为:“见其所着帽,方耸而高”“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的隐者。至此,既完成了对文本内容的清晰梳理,也激发起学生探寻方山子转变的深层原因的求知欲。设问其三,方山子归隐的真正原因?这个问题旨在让学生打开思路,联系文本的前后进行分析,锻炼整体的思维意识和探索精神。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的讨论中探求原因,而执教者的总结点则归于:
1.“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2.“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执教者还应抓住一个细节,方山子曾经以游侠为人生目标,但最终却“折节读书”。这是因为北宋重文轻武的历史背景,但读书并未能完成方山子的心愿,所以他宁可归隐。而学生则很难理解“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与方山子“终不遇”的矛盾,这就需要教师继续点拨,探求方山子为官目的:不为个人功名利禄,而为能拥有造福苍生的能力。这里的方山子并不缺乏为官途径,而是施展自我才华的平台,这便是方山子归隐的真正原因。对于苏轼所提出的方山子“有所得”则应抓住“一俯一笑”这个细节。“俯”是方山子听苏轼道来遭遇时思考的姿态,而“笑”则是思考的结果,方山子“一笑泯恩仇”,他看透了宦海沉浮,自然也就能轻松归隐。加之方山子本就是崇尚游侠之人,退居黄、光之间,不足为奇。至此,学生已经意识到方山子归隐的根本原因,也就完成了对文本深度探究的任务。
如果课程行进至此,那最多算是一堂成功的文言文课程,但文化育人功能尚且不够。所以执教者课题升华应放在:苏轼为何替方山子写传?让学生展开讨论,品读苏轼背后的创作意图。学生可能会质疑方山子的真实性,以为苏轼是假托方山子写自己。可是方山子确有其人,这就可理解为苏轼是因偶遇方山子而被触动,然后嘱文记之,苏轼触动于方山子在经历宦海沉浮之后的透彻,也触动于这天涯沦落人的相逢与相识。苏轼将这种释然化解于同期以及后期的文风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定风波》、《赤壁赋》等文本,引起共鸣。最终可用《浣溪沙》中的“清欢”一词作为归结,让学生明确——苏轼追寻的是一种“得意时不贪欢,失意时不失欢”的人生境界,比起追慕游侠的方山子,苏轼多了一份济苍生的责任感。而这份责任感贯穿了苏轼整个文学创作,特别是他遭遇人生困苦时期的作品。所以苏轼笔下的“异人”既是方山子,也是他自己。而类似的“异人”,在高中阶段的文本中不乏其人,例如:屈原、杜甫、李白等,这些“异人”面对困境时的诗句,都可以成为教师拓展课堂的升华,也可以让学生看到面对人生困境时,不同人的不同选择。课程的结尾,教师还可以抛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面对人生困境,你会如何选择?”这个问题的设计不在于学生回答,而在于学生的长久思考,教师可以明确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无须现在回答,十年甚至二十年后,经历了人生变化的时,再回首《方山子传》时,可以思索。开放式的结尾,很好发挥了国学育人的功能,让一堂语文课变成了文学延伸的思考。文化育人,不着声色,与文本教学融为一体,水到渠成,而学生也在层层升级的问题中得到了精神感染。
作者简介:李慧,女,西安人,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 。
(编辑:钟园)
【关键词】《方山子传》;人物特点探究;文本细节;延伸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国学大热的当今时代,高中文言教学理应承担起国学育人的功能,但这一理念的开放性,又让许多执教者望而却步,令文言文教学回归到梳理字词与文段的传统教法中。然而这样的执教方式不仅令教师失去创新能力,更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甚感乏味。因而笔者思索,借《方山子传》一文,小试牛刀,浅谈文言教学中的文化育人。
从文本而言,《方山子传》是宋代苏轼笔下的文章,因此一般程度的高二学生都可以做到自我梳理文言字词,所以在基本的文字处理上,教师可通过导学案交由学生处理,课上点拨即可。
而全文的设计重点则应放在 “方山子是谁”这个问题的探究之中。具体而言,执教者可以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为导入,引出问题:“当人生遭遇困境,生命该如何选择?”此处教师仅需要提出问题,无须拓展,而该问题的真正目的则在于让学生尝试思考《方山子传》的写作意义和作者的深度思考。
进而教师可带领学生梳理文本,以问题方式串联文本,循序渐进,设问三点:其一,苏轼在黄州邂逅方山子时,他最深的感触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发掘苏轼的感触“耸然异之”,以此为切入点,理清文章结构,迅速明确该文是以苏轼两次邂逅方山子为记录角度,且以 “異”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究竟方山子有哪些行为,让苏轼惊异不已。其二,苏轼在黄州遇到的方山子与十九年前的方山子有何不同?这个问题的出发点在于让学生查找:十九年的时间方山子的行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可以点拨学生从文本细节入手,以查找人物传记常见的描写角度,如:外貌、行为、状态等,品读方山子变化。学生可以较为容易的发现:十九年前的方山子 “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而十九年后,方山子已变化为:“见其所着帽,方耸而高”“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的隐者。至此,既完成了对文本内容的清晰梳理,也激发起学生探寻方山子转变的深层原因的求知欲。设问其三,方山子归隐的真正原因?这个问题旨在让学生打开思路,联系文本的前后进行分析,锻炼整体的思维意识和探索精神。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的讨论中探求原因,而执教者的总结点则归于:
1.“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2.“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执教者还应抓住一个细节,方山子曾经以游侠为人生目标,但最终却“折节读书”。这是因为北宋重文轻武的历史背景,但读书并未能完成方山子的心愿,所以他宁可归隐。而学生则很难理解“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与方山子“终不遇”的矛盾,这就需要教师继续点拨,探求方山子为官目的:不为个人功名利禄,而为能拥有造福苍生的能力。这里的方山子并不缺乏为官途径,而是施展自我才华的平台,这便是方山子归隐的真正原因。对于苏轼所提出的方山子“有所得”则应抓住“一俯一笑”这个细节。“俯”是方山子听苏轼道来遭遇时思考的姿态,而“笑”则是思考的结果,方山子“一笑泯恩仇”,他看透了宦海沉浮,自然也就能轻松归隐。加之方山子本就是崇尚游侠之人,退居黄、光之间,不足为奇。至此,学生已经意识到方山子归隐的根本原因,也就完成了对文本深度探究的任务。
如果课程行进至此,那最多算是一堂成功的文言文课程,但文化育人功能尚且不够。所以执教者课题升华应放在:苏轼为何替方山子写传?让学生展开讨论,品读苏轼背后的创作意图。学生可能会质疑方山子的真实性,以为苏轼是假托方山子写自己。可是方山子确有其人,这就可理解为苏轼是因偶遇方山子而被触动,然后嘱文记之,苏轼触动于方山子在经历宦海沉浮之后的透彻,也触动于这天涯沦落人的相逢与相识。苏轼将这种释然化解于同期以及后期的文风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定风波》、《赤壁赋》等文本,引起共鸣。最终可用《浣溪沙》中的“清欢”一词作为归结,让学生明确——苏轼追寻的是一种“得意时不贪欢,失意时不失欢”的人生境界,比起追慕游侠的方山子,苏轼多了一份济苍生的责任感。而这份责任感贯穿了苏轼整个文学创作,特别是他遭遇人生困苦时期的作品。所以苏轼笔下的“异人”既是方山子,也是他自己。而类似的“异人”,在高中阶段的文本中不乏其人,例如:屈原、杜甫、李白等,这些“异人”面对困境时的诗句,都可以成为教师拓展课堂的升华,也可以让学生看到面对人生困境时,不同人的不同选择。课程的结尾,教师还可以抛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面对人生困境,你会如何选择?”这个问题的设计不在于学生回答,而在于学生的长久思考,教师可以明确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无须现在回答,十年甚至二十年后,经历了人生变化的时,再回首《方山子传》时,可以思索。开放式的结尾,很好发挥了国学育人的功能,让一堂语文课变成了文学延伸的思考。文化育人,不着声色,与文本教学融为一体,水到渠成,而学生也在层层升级的问题中得到了精神感染。
作者简介:李慧,女,西安人,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 。
(编辑:钟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