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冬早晨6点,许多人还在酣睡,街上空空荡荡,他已经出门了。
步行、乘地铁、再步行,他准时出现在静悄悄的医院办公室,离8点上班还有一段时间,他或翻阅资料或病历,或换上白大褂检查病人,或思考医院管理事务,新鲜每一天几乎都这样开始的,这是他大学毕业从做“小医生”起就养成的作息规律。一晃20年了!
如今的他,40多岁,外貌依然显得年轻、英俊,眉宇间透着朝气和帅气,但从专业成就和影响力看,许多人以为他有了“一把年纪”:他目前的岗位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而学术兼职像似老教授可以列出长长一串:中华全国防盲技术专家指导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防盲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防治视觉损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超声工程学会眼科专委会全国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视觉康复学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视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上海市防盲办公室主任,等等。
记者了解到,邹海东长期致力于眼病的临床、预防及基础研究,数年来先后独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国家卫生部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9项,科研视野相当开阔;他多年来已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70余篇,包括国外SCI杂志70余篇;他还先后获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17项科技奖励。目前他还兼任《中华眼科杂志》等7本中华系列杂志的编委。就在前不久的11月18日,邹海东的《致盲性眼病防治融合体系的创建和精准干预》项目又一举荣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怎样的经历使他在众多青年才俊中脱颖为眼科“少帅”?我试图探寻一个医科生从平凡走向非凡的成功密码!
前辈名医的言传身教
说起来,邹海东“根红苗正”,从小学到高中,一路都是品学兼优的尖子生。
邹海东谈起张皙老师,嘴里蹦出了英语单词“nice”,他说张老师对学生非常和蔼可亲,令人很乐意向她讨教,无论是专业的,还是生活的,而她关爱学生甚至“像妈一样”,善于耐心开导,但是,只要一转到手术话题,张皙就变了一副面孔,变得格外严肃,她说,眼球非常精细,需要依靠显微镜才能一窥堂奥,而我们做手术,应用怎样的刀具,什么时候使用干棉或湿棉,每个“细节”必须严抠,她一直强调,手术严谨而规范,才能实现刀法干净,不拖泥带水。张老师的“吹毛求疵”,不止是对于手术细节,也贯穿于整个手术的体系标准和作风精神,这是她从前辈名医赵东生教授那儿继承的,也一丝不苟传授给邹海东。
对邹海东影响至深的,还有许迅教授。邹海东念硕士的时候,许迅是“小导师”,近年来,他们又共同管理上海市眼科医院。许教授手术非常精湛,尤其对于眼科科研的发展趋势更有卓绝的研判力,相比张皙等上一辈名医,显示了“时代精神”。当年,当绝大多数眼底病医生的科研几乎都聚焦于视网膜脱离时,许迅却以前瞻的眼光,率领年轻医生在前人未涉足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领域“杀”出一条新的学科方向,并且不断往深度挖掘,从而攀登了新的高峰,并屡屡获得国家科学奖项和科研项目。
医疗的发展是依靠一代代人传承和开拓的。邹海东从张皙、许迅等前辈身上看到了精湛医术和开阔视野,但他又敏锐地意识到,世界上没有两条相同的河流,身为世纪之交的“医学新一代”,自己的医学科研路怎么走?如何推陈出新,这是他这一代的使命和责任。 手术刀尖的“舞蹈”
1998年,邹海东以优异成绩从本硕连读班毕业,被分配在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初出茅庐的邹海东,经过反复考虑,并且与导师商量后,选择白内障和青光眼作为自己的临床主攻方向。为什么,他坦然地说,一方面是因为,白内障和青光眼,在中国有着巨大病人基数,手术需求量非常之大,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另一方面,是他看到,当年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的白内障和青光眼,相比全市三甲医院的手术量相对落后,他觉得自己“有责任”。
他就是这样一个有着自觉担当意识、又有雄心做一番事业的新生代医生。
从住院“小医师”到独立执刀的大医生,路途漫漫,这是生命科学的特点所决定的。不仅病人害怕找小医生,就是医院也不会轻易让小医生仓促上阵,前进的道路上关卡一个接着一个。要想成功地逾越,别无选择,必须老老实实吃“萝卜干饭”。邹海东在实习的阶段曾经被老师称为“尖子中尖子”,但面临成长中必须跨越的鸿沟,他也不例外,必须一步一步切实掌握各种技法。为了真正掌握好“一把刀”,邹海东的法宝是,认认真真向德高望重的前辈讨教,争先给老师们做手术助理,而每一次做老师的手术助理,如同自己“上阵打仗”,他都会事先研读病历,将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个环节备足功课,一旦站到了手术台边,主刀医师需要什么器械,尽力做到提早准备,有时,甚至与主刀医师默契到只用眼神交流。
当然,崭露头角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无数次训练和时间积累,需要切切实实的耐心、恒心和信心。在研习眼球手术的过程中,邹海东最初是作为助手身份出现在手术现场,亲历一次次的实战;有时则是看别人的手术录像,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分析录像里各种细节。他不仅在本院眼科得到各种锤炼,还想方设法“走出去”,到具有学科优势的其他医院“取经”。从“小医生”迈向独立执刀,考验着人的专业知识、心理稳定、执刀胆量、现场应变等等,自古华山一条路,只有虚心向前辈学习,不畏艰辛地自我磨砺,才能赢得一次次突破。
邹海东告诉我,他吃手术方面的“萝卜干饭”,细致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一度像患上强迫症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琢磨“开刀的手势”,什么时候拿刀,镊子如何使用,止血和缝线有哪些考究之处,左右手如何配合,等等,他样样都琢磨个透,甚至前辈执刀的时候是如何习惯性找到双手支点而保持手指平稳有力的,邹海东也细心观察,一一记入见习笔记。
经历了近20年眼科一线的奋战,邹海东主刀所做的临床手术,已经积累有近4万例。他阅“眼”无数,对“眼”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他的高超医术,时常被病人冠以“手术刀尖的舞蹈”,赞许他做过的精微手术干净利落,品质很高。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眼科的白内障手术量,也从当年名列全市三甲医院第六位,一跃上升到目前的第二位,仅次于复旦大学五官科医院。对于各地病人源源不断慕名前来上海找他手术,他感到十分欣慰,也看得更远。他说,一个医生如果满足于成为手术台上的“一把刀”是不够的,他从自己主攻的科研项目上已经切实体会到,中国眼病防控不能仅仅着眼于后期的治疗,必须将触角伸向早期,而以人群为基础、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早期筛查既术前干预,是对传统医疗服务的一大突破,是实践中总结出的“中国经验”,其造福于人类的意义丝毫不逊色于后期的手术,他说:出于做医生的良知,我别无选择,不能只走传统临床路,必须探索新路。
公共卫生“舞台”更大
邹海东所强调的具有“突破意义”的新探索,就是运用“公共卫生”的意识和方法,去拓宽传统医学所沿袭的专业道路。聊起他的科研“原点”,他又提起导师张皙。
那还是1998年,他研究生毕业后刚开始做“小医生”的时候,有一天,张皙教授跟他聊起,上海长宁区有个北新泾社区在做一个研究项目,为社区老人的眼睛建立体检健康档案,他们非常需要医学科班出身的青年医师加盟。
彼时,类似这样为预防进行社区老人健康建档,貌似不怎么吸引人,当时也看不出社区健康建档的学术含量对社会有着多大的意义。但邹海东愉快地服从张皙教授的提议,他隐约意识到,运用公共卫生的思维进行疾病早期干预,是有新意的,尤其社会迈入了计算机时代,参与“老人眼疾病筛查”能帮助医院眼科与病人之间建立“直通车”。 于是,他一头扎进了北新泾的项目。
最初的一年时间里,他像跑马拉松一样,无数次在第一人民医院和北新泾社区之间来回穿梭。而北新泾人群眼病筛查项目,是针对社区4万多名老人进行健康检查,其中对大约7000名眼病高危老人的眼健康进行“摸底”,并建立档案。通过筛查摸底研究,邹海东越来越感到兴味盎然,他体会到,老人眼科疾病治疗的重头应该在社区基层,在尚未表现出病痛症状的“未病”状态,譬如眼底早期出血,眼睛初期“飞蚊”,这些看似尚未给病人带来明显不适感的时候,恰恰是许多潜在重病治疗的最佳时机,就像体检时发现细微的肿瘤细胞。
邹海东还意识到,倾注于早期疾病的发现和治疗,所造福于普通人群的重大意义,并不比临床主刀逊色。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公共卫生意识,他开始着手在人群里开展流行病学研究。在人群里,哪些人容易患眼底病?哪些情况下容易发生病变?这些前所未有的病例研究像一个个神秘的山洞,吸引着他去探求真相。他通过对建档老人进行长期随访,得到了许多新鲜的结果。特别令他欣喜的是,他做过两个“样本”比较,一组有过早期治疗的人群显然比另一组没有早期治疗的人群,在重大眼病发病率上明显不同。这个历时10年的流行病研究,使他明确揭示“眼底病已取代白内障成为致盲的主要原因”,还提出了“眼底病应成为国内今后防盲治盲工作重点”。机会,永远属于那些信念坚定并且始终坚持的人。从2000年开始,邹海东撰写的研究论文陆续发表,受到了业界普遍关注和高度评价,在他33岁那年,他登上了科研领奖台——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一奖项,使得他对将公共卫生与疾病治疗深度捆绑研究,产生了巨大动力。不久后,他又获得“银蛇奖”一等奖,那是上海医疗卫生领域青年人才的最高奖项,2008年,他被破格提拔为主任医师,那年才35岁。
除了这些工作,邹海东目前还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9名博士生的导师。为了保持学术的敏感以及与时俱进,他几乎没有所谓的“业余”,从早上6点钟出门,白天始终忙忙碌碌,晚上无法准点下班。所以,“时间管理”成为他最近特别注重的一个“课题”,他说,我们必须通过“时间管理”将每一小时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记者采访他的那天,邹海东身穿藏青色西装,雪白衬衫以及米黄色休闲裤,脸上流露着沉稳、坚毅和自信,交流起来思路十分清晰。聊起医疗人生,他说,不管今天执业环境是多么不堪,但我内心要保持定力,就是做有真才实学的医生以及医院管理者。说起医院管理,他深感医院的改革发展,需要一批既熟悉医疗业务,也善于调动资源的管理者,他说,趁着自己还年轻,在坚定追求业务研究方向的同时,腾出时间多承担一些医院管理事务是义不容辞的,所以他在平日里安心做着繁琐的行政和党务工作,将门诊和手术的时间经常安排在周末,集中进行诊治或手术,工作强度可想而知,他却毫无怨言。
邹海东生于1973年,他的身上,洋溢着新一代学科带头人的精气神!
步行、乘地铁、再步行,他准时出现在静悄悄的医院办公室,离8点上班还有一段时间,他或翻阅资料或病历,或换上白大褂检查病人,或思考医院管理事务,新鲜每一天几乎都这样开始的,这是他大学毕业从做“小医生”起就养成的作息规律。一晃20年了!
如今的他,40多岁,外貌依然显得年轻、英俊,眉宇间透着朝气和帅气,但从专业成就和影响力看,许多人以为他有了“一把年纪”:他目前的岗位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而学术兼职像似老教授可以列出长长一串:中华全国防盲技术专家指导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防盲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防治视觉损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超声工程学会眼科专委会全国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视觉康复学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视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上海市防盲办公室主任,等等。
记者了解到,邹海东长期致力于眼病的临床、预防及基础研究,数年来先后独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国家卫生部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9项,科研视野相当开阔;他多年来已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70余篇,包括国外SCI杂志70余篇;他还先后获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17项科技奖励。目前他还兼任《中华眼科杂志》等7本中华系列杂志的编委。就在前不久的11月18日,邹海东的《致盲性眼病防治融合体系的创建和精准干预》项目又一举荣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怎样的经历使他在众多青年才俊中脱颖为眼科“少帅”?我试图探寻一个医科生从平凡走向非凡的成功密码!
前辈名医的言传身教
说起来,邹海东“根红苗正”,从小学到高中,一路都是品学兼优的尖子生。
邹海东谈起张皙老师,嘴里蹦出了英语单词“nice”,他说张老师对学生非常和蔼可亲,令人很乐意向她讨教,无论是专业的,还是生活的,而她关爱学生甚至“像妈一样”,善于耐心开导,但是,只要一转到手术话题,张皙就变了一副面孔,变得格外严肃,她说,眼球非常精细,需要依靠显微镜才能一窥堂奥,而我们做手术,应用怎样的刀具,什么时候使用干棉或湿棉,每个“细节”必须严抠,她一直强调,手术严谨而规范,才能实现刀法干净,不拖泥带水。张老师的“吹毛求疵”,不止是对于手术细节,也贯穿于整个手术的体系标准和作风精神,这是她从前辈名医赵东生教授那儿继承的,也一丝不苟传授给邹海东。
对邹海东影响至深的,还有许迅教授。邹海东念硕士的时候,许迅是“小导师”,近年来,他们又共同管理上海市眼科医院。许教授手术非常精湛,尤其对于眼科科研的发展趋势更有卓绝的研判力,相比张皙等上一辈名医,显示了“时代精神”。当年,当绝大多数眼底病医生的科研几乎都聚焦于视网膜脱离时,许迅却以前瞻的眼光,率领年轻医生在前人未涉足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领域“杀”出一条新的学科方向,并且不断往深度挖掘,从而攀登了新的高峰,并屡屡获得国家科学奖项和科研项目。
医疗的发展是依靠一代代人传承和开拓的。邹海东从张皙、许迅等前辈身上看到了精湛医术和开阔视野,但他又敏锐地意识到,世界上没有两条相同的河流,身为世纪之交的“医学新一代”,自己的医学科研路怎么走?如何推陈出新,这是他这一代的使命和责任。 手术刀尖的“舞蹈”
1998年,邹海东以优异成绩从本硕连读班毕业,被分配在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初出茅庐的邹海东,经过反复考虑,并且与导师商量后,选择白内障和青光眼作为自己的临床主攻方向。为什么,他坦然地说,一方面是因为,白内障和青光眼,在中国有着巨大病人基数,手术需求量非常之大,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另一方面,是他看到,当年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的白内障和青光眼,相比全市三甲医院的手术量相对落后,他觉得自己“有责任”。
他就是这样一个有着自觉担当意识、又有雄心做一番事业的新生代医生。
从住院“小医师”到独立执刀的大医生,路途漫漫,这是生命科学的特点所决定的。不仅病人害怕找小医生,就是医院也不会轻易让小医生仓促上阵,前进的道路上关卡一个接着一个。要想成功地逾越,别无选择,必须老老实实吃“萝卜干饭”。邹海东在实习的阶段曾经被老师称为“尖子中尖子”,但面临成长中必须跨越的鸿沟,他也不例外,必须一步一步切实掌握各种技法。为了真正掌握好“一把刀”,邹海东的法宝是,认认真真向德高望重的前辈讨教,争先给老师们做手术助理,而每一次做老师的手术助理,如同自己“上阵打仗”,他都会事先研读病历,将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个环节备足功课,一旦站到了手术台边,主刀医师需要什么器械,尽力做到提早准备,有时,甚至与主刀医师默契到只用眼神交流。
当然,崭露头角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无数次训练和时间积累,需要切切实实的耐心、恒心和信心。在研习眼球手术的过程中,邹海东最初是作为助手身份出现在手术现场,亲历一次次的实战;有时则是看别人的手术录像,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分析录像里各种细节。他不仅在本院眼科得到各种锤炼,还想方设法“走出去”,到具有学科优势的其他医院“取经”。从“小医生”迈向独立执刀,考验着人的专业知识、心理稳定、执刀胆量、现场应变等等,自古华山一条路,只有虚心向前辈学习,不畏艰辛地自我磨砺,才能赢得一次次突破。
邹海东告诉我,他吃手术方面的“萝卜干饭”,细致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一度像患上强迫症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琢磨“开刀的手势”,什么时候拿刀,镊子如何使用,止血和缝线有哪些考究之处,左右手如何配合,等等,他样样都琢磨个透,甚至前辈执刀的时候是如何习惯性找到双手支点而保持手指平稳有力的,邹海东也细心观察,一一记入见习笔记。
经历了近20年眼科一线的奋战,邹海东主刀所做的临床手术,已经积累有近4万例。他阅“眼”无数,对“眼”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他的高超医术,时常被病人冠以“手术刀尖的舞蹈”,赞许他做过的精微手术干净利落,品质很高。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眼科的白内障手术量,也从当年名列全市三甲医院第六位,一跃上升到目前的第二位,仅次于复旦大学五官科医院。对于各地病人源源不断慕名前来上海找他手术,他感到十分欣慰,也看得更远。他说,一个医生如果满足于成为手术台上的“一把刀”是不够的,他从自己主攻的科研项目上已经切实体会到,中国眼病防控不能仅仅着眼于后期的治疗,必须将触角伸向早期,而以人群为基础、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早期筛查既术前干预,是对传统医疗服务的一大突破,是实践中总结出的“中国经验”,其造福于人类的意义丝毫不逊色于后期的手术,他说:出于做医生的良知,我别无选择,不能只走传统临床路,必须探索新路。
公共卫生“舞台”更大
邹海东所强调的具有“突破意义”的新探索,就是运用“公共卫生”的意识和方法,去拓宽传统医学所沿袭的专业道路。聊起他的科研“原点”,他又提起导师张皙。
那还是1998年,他研究生毕业后刚开始做“小医生”的时候,有一天,张皙教授跟他聊起,上海长宁区有个北新泾社区在做一个研究项目,为社区老人的眼睛建立体检健康档案,他们非常需要医学科班出身的青年医师加盟。
彼时,类似这样为预防进行社区老人健康建档,貌似不怎么吸引人,当时也看不出社区健康建档的学术含量对社会有着多大的意义。但邹海东愉快地服从张皙教授的提议,他隐约意识到,运用公共卫生的思维进行疾病早期干预,是有新意的,尤其社会迈入了计算机时代,参与“老人眼疾病筛查”能帮助医院眼科与病人之间建立“直通车”。 于是,他一头扎进了北新泾的项目。
最初的一年时间里,他像跑马拉松一样,无数次在第一人民医院和北新泾社区之间来回穿梭。而北新泾人群眼病筛查项目,是针对社区4万多名老人进行健康检查,其中对大约7000名眼病高危老人的眼健康进行“摸底”,并建立档案。通过筛查摸底研究,邹海东越来越感到兴味盎然,他体会到,老人眼科疾病治疗的重头应该在社区基层,在尚未表现出病痛症状的“未病”状态,譬如眼底早期出血,眼睛初期“飞蚊”,这些看似尚未给病人带来明显不适感的时候,恰恰是许多潜在重病治疗的最佳时机,就像体检时发现细微的肿瘤细胞。
邹海东还意识到,倾注于早期疾病的发现和治疗,所造福于普通人群的重大意义,并不比临床主刀逊色。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公共卫生意识,他开始着手在人群里开展流行病学研究。在人群里,哪些人容易患眼底病?哪些情况下容易发生病变?这些前所未有的病例研究像一个个神秘的山洞,吸引着他去探求真相。他通过对建档老人进行长期随访,得到了许多新鲜的结果。特别令他欣喜的是,他做过两个“样本”比较,一组有过早期治疗的人群显然比另一组没有早期治疗的人群,在重大眼病发病率上明显不同。这个历时10年的流行病研究,使他明确揭示“眼底病已取代白内障成为致盲的主要原因”,还提出了“眼底病应成为国内今后防盲治盲工作重点”。机会,永远属于那些信念坚定并且始终坚持的人。从2000年开始,邹海东撰写的研究论文陆续发表,受到了业界普遍关注和高度评价,在他33岁那年,他登上了科研领奖台——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一奖项,使得他对将公共卫生与疾病治疗深度捆绑研究,产生了巨大动力。不久后,他又获得“银蛇奖”一等奖,那是上海医疗卫生领域青年人才的最高奖项,2008年,他被破格提拔为主任医师,那年才35岁。
除了这些工作,邹海东目前还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9名博士生的导师。为了保持学术的敏感以及与时俱进,他几乎没有所谓的“业余”,从早上6点钟出门,白天始终忙忙碌碌,晚上无法准点下班。所以,“时间管理”成为他最近特别注重的一个“课题”,他说,我们必须通过“时间管理”将每一小时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记者采访他的那天,邹海东身穿藏青色西装,雪白衬衫以及米黄色休闲裤,脸上流露着沉稳、坚毅和自信,交流起来思路十分清晰。聊起医疗人生,他说,不管今天执业环境是多么不堪,但我内心要保持定力,就是做有真才实学的医生以及医院管理者。说起医院管理,他深感医院的改革发展,需要一批既熟悉医疗业务,也善于调动资源的管理者,他说,趁着自己还年轻,在坚定追求业务研究方向的同时,腾出时间多承担一些医院管理事务是义不容辞的,所以他在平日里安心做着繁琐的行政和党务工作,将门诊和手术的时间经常安排在周末,集中进行诊治或手术,工作强度可想而知,他却毫无怨言。
邹海东生于1973年,他的身上,洋溢着新一代学科带头人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