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教师也是课程建设与管理者之一,也有权参与课程的建设与管理,这要求教师应有一定的课程建设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建设能力
Shallow talk new course background to descend the teacher's course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 school language ability
Lu Wei-ping
【Abstract】At new under the course background, the course practice nation, the place, school be x-rated management, the teacher be also a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governor of a, also have power to participat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this request teacher should have certain of course construction ability.
【Key words】New course;Construction ability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教师也是课程建设与管理者之一,也有权参与课程的建设与管理,这要求教师应有一定的课程建设能力。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怎样培养自己的课程建设能力呢?下面谈点肤浅之见。
1.教师要准确把握“中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内涵
“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小弁 》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但这里课程的含义与我们今天所用之意相去甚远。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虽然他对这里的“课程”没有明确界定,但含义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课及其进程。这里的“课程”仅仅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没有涉及教学方面的要求,因此称为“学程”更为准确。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施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及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从“学程”变成了“教程”。解放以后,由于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到80年代中期以前,“课程”一词很少出现。
在西方英语世界里,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这一解释在各种英文词典中很普遍,英国牛津字典、美国韦伯字典、《国际教育字典》(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ducation)都是这样解释的。但这种解释在当今的课程文献中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并对课程的拉丁文词源有了新的理解。“currere” 一词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由此课程就是为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轨道,从而引出了一种传统的课程体系;而“currere”的动词形式是指“奔跑”,这样理解课程的着眼点就会放在个体认识的独特性和经验的自我建构上,就会得出一种完全不同的课程理论和实践。
从广义的“课程观”看,“中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内涵,就是在中学阶段由中学语文新课标、语文教材、其他学习材料及中学语文教师和中学生、教育环境等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
2.教师要有课程建设的创新意识
根据“中学语文课程”的广义性概念,中学语文课程建设至少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中学语文新课标精神理念的贯穿渗透、中学语文教材的二维乃至多维开发(针对于出版社的教材而言,所进行的课本延伸开发与使用、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的开发等)、各类语文学习资源的课程性聚合及结构化、各种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及教学活动的开展等。教师应基于“生活即课程”“经验即课程”“活动即课程”“体验即课程”等大课程观和大语文观,引导学生从走进社会、生活、实践、经验、活动、体验到走进课堂、走进语文、走进学习等诸方面转变教师自己的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
能从中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目的、规律、功能、目标、途径与策略出发,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能够得心应手地着眼于课程建设,拓宽中学语文教学的视野和渠道,丰富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思想,创生中学语文教学的模式与策略。而不是拘泥于千人一面的课本教材、千生一形的课堂教学样式、千部一腔的课堂教学生态。最后教师要有课程建设的敏锐目光。面对林林总总、丰富多彩的中学语文教学资源、教学领域、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教师要能够敏锐地捕捉其中的语文信息、挖掘其中的语文要素、汲取其中的语文精髓,充分发挥其语文教学作用。
3.要具备较强的课程资源开发与聚合能力
要求教师能够依据语文新课标精神,紧紧围绕学生对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三个层面的言语知识的习得与言语能力的培养、文学知识的习得与文学素养的形成,文化遗产知识的习得与人类新文化生产能力的提升等课程价值目标与功能目标,遵循“言语――语言――言语”即“感性――理性――实践”的语文学习之道,从学生已有语文知识基础与能力基础、已有语文学习经验与语文学习实践出发,以敏锐而深刻的专业目光,能够对三类语文课程资源进行开发。
3.1 对校内语文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聚合。在校园文化资源、各种节日庆典、各种文艺演出、艺术体育节、黑板报、手抄报、文化长廊、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文学社、读书会、文学沙龙、校报、校园杂志、演讲、辩论、研讨会、诗歌比赛、主题征文活动、主题读书活动等,能够充分挖掘其中的语文教学及语文学习元素,能够有效整理、聚合、提升、建构这些校内语文课程资源的语文元素,并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实践、体验、感悟、习得,而使言语知识、文学审美、文化精粹等在学生的心理图式中被结构化,从而融入学生的智能结构、情感结构、心理结构及价值观念结构之中,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人生发展、幸福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3.2 对社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聚合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地域风貌,造就了每个地区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和地域文化,学生浸染其中,其性格会得到良好塑造、人格将得到有力的完善。发掘社区文化,学生通过文笔将社会文化一一展现出来,在真实的情景体验中,感受浓浓的乡土气息,走近社区文化,追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因此,开发社区语文课程资源,重视对学生语言文字的熏陶与教育,其意义是深远的。
在课程观上,要扩充课程概念,突破教科书的限制,重视教育情境、社区环境和师生互动的过程与结果,课程资源的开发促使语文教师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联系起来,增强语文教师的合作意识,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3.3 对媒体网络等课程资源的开聚合能力。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越来越迅捷和密集,网络比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所提供的信息量更大、更快,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适应信息社会。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各种感官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时只有眼、耳、口、手等多种器官协调运用,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网络资源集文字、图片、声音等多种要素于一体,学生在搜集、筛选、整理、存储的过程中就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听觉、视觉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材实行国家、地方、校本三级管理和开发。国家教材承载国家的主流意志、思想、精神文化、价值观念、功能目标及教育追求,教材编写者及出版者根据一定的编辑思想及编辑体例所编写、出版的国家教材,有着涵盖极广也极宽泛的教育指向,其普遍的使用性及功能性决定了它也有着极为自由的二级、三级乃至多极建设和开发的可能和空间。又尤其是中学语文教材,其相对自由和宽广的选材文本,其灵活调度和可资挖掘的多向选择,给每个语文教师进行多极建设和开发中学语文教材提供了可能条件,教师可从主题思、作品题材、文体特征、艺术风格、表达特点、创作思想等方面,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心及学生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对国家教材大胆加以取舍、改造、重组、补充。由教材向生活延伸,从社会激活教材,将教材内容与社会生活内容紧密结合,将阅读、背诵、积累、口头言说、书面表达、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等融为一体,紧扣识记、理解、分析、概括、提炼、归纳、鉴赏、体验、感悟等语文学习素养目标,紧扣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语言表达及运用等语文能力目标,构建国家教材、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互为补充、相互衔接、相互融合的教材体系。
收稿日期:2010-06-09
【关键词】新课程;建设能力
Shallow talk new course background to descend the teacher's course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 school language ability
Lu Wei-ping
【Abstract】At new under the course background, the course practice nation, the place, school be x-rated management, the teacher be also a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governor of a, also have power to participat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this request teacher should have certain of course construction ability.
【Key words】New course;Construction ability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教师也是课程建设与管理者之一,也有权参与课程的建设与管理,这要求教师应有一定的课程建设能力。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怎样培养自己的课程建设能力呢?下面谈点肤浅之见。
1.教师要准确把握“中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内涵
“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小弁 》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但这里课程的含义与我们今天所用之意相去甚远。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虽然他对这里的“课程”没有明确界定,但含义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课及其进程。这里的“课程”仅仅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没有涉及教学方面的要求,因此称为“学程”更为准确。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施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及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从“学程”变成了“教程”。解放以后,由于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到80年代中期以前,“课程”一词很少出现。
在西方英语世界里,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这一解释在各种英文词典中很普遍,英国牛津字典、美国韦伯字典、《国际教育字典》(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ducation)都是这样解释的。但这种解释在当今的课程文献中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并对课程的拉丁文词源有了新的理解。“currere” 一词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由此课程就是为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轨道,从而引出了一种传统的课程体系;而“currere”的动词形式是指“奔跑”,这样理解课程的着眼点就会放在个体认识的独特性和经验的自我建构上,就会得出一种完全不同的课程理论和实践。
从广义的“课程观”看,“中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内涵,就是在中学阶段由中学语文新课标、语文教材、其他学习材料及中学语文教师和中学生、教育环境等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
2.教师要有课程建设的创新意识
根据“中学语文课程”的广义性概念,中学语文课程建设至少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中学语文新课标精神理念的贯穿渗透、中学语文教材的二维乃至多维开发(针对于出版社的教材而言,所进行的课本延伸开发与使用、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的开发等)、各类语文学习资源的课程性聚合及结构化、各种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及教学活动的开展等。教师应基于“生活即课程”“经验即课程”“活动即课程”“体验即课程”等大课程观和大语文观,引导学生从走进社会、生活、实践、经验、活动、体验到走进课堂、走进语文、走进学习等诸方面转变教师自己的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
能从中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目的、规律、功能、目标、途径与策略出发,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能够得心应手地着眼于课程建设,拓宽中学语文教学的视野和渠道,丰富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思想,创生中学语文教学的模式与策略。而不是拘泥于千人一面的课本教材、千生一形的课堂教学样式、千部一腔的课堂教学生态。最后教师要有课程建设的敏锐目光。面对林林总总、丰富多彩的中学语文教学资源、教学领域、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教师要能够敏锐地捕捉其中的语文信息、挖掘其中的语文要素、汲取其中的语文精髓,充分发挥其语文教学作用。
3.要具备较强的课程资源开发与聚合能力
要求教师能够依据语文新课标精神,紧紧围绕学生对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三个层面的言语知识的习得与言语能力的培养、文学知识的习得与文学素养的形成,文化遗产知识的习得与人类新文化生产能力的提升等课程价值目标与功能目标,遵循“言语――语言――言语”即“感性――理性――实践”的语文学习之道,从学生已有语文知识基础与能力基础、已有语文学习经验与语文学习实践出发,以敏锐而深刻的专业目光,能够对三类语文课程资源进行开发。
3.1 对校内语文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聚合。在校园文化资源、各种节日庆典、各种文艺演出、艺术体育节、黑板报、手抄报、文化长廊、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文学社、读书会、文学沙龙、校报、校园杂志、演讲、辩论、研讨会、诗歌比赛、主题征文活动、主题读书活动等,能够充分挖掘其中的语文教学及语文学习元素,能够有效整理、聚合、提升、建构这些校内语文课程资源的语文元素,并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实践、体验、感悟、习得,而使言语知识、文学审美、文化精粹等在学生的心理图式中被结构化,从而融入学生的智能结构、情感结构、心理结构及价值观念结构之中,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人生发展、幸福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3.2 对社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聚合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地域风貌,造就了每个地区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和地域文化,学生浸染其中,其性格会得到良好塑造、人格将得到有力的完善。发掘社区文化,学生通过文笔将社会文化一一展现出来,在真实的情景体验中,感受浓浓的乡土气息,走近社区文化,追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因此,开发社区语文课程资源,重视对学生语言文字的熏陶与教育,其意义是深远的。
在课程观上,要扩充课程概念,突破教科书的限制,重视教育情境、社区环境和师生互动的过程与结果,课程资源的开发促使语文教师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联系起来,增强语文教师的合作意识,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3.3 对媒体网络等课程资源的开聚合能力。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越来越迅捷和密集,网络比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所提供的信息量更大、更快,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适应信息社会。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各种感官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时只有眼、耳、口、手等多种器官协调运用,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网络资源集文字、图片、声音等多种要素于一体,学生在搜集、筛选、整理、存储的过程中就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听觉、视觉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材实行国家、地方、校本三级管理和开发。国家教材承载国家的主流意志、思想、精神文化、价值观念、功能目标及教育追求,教材编写者及出版者根据一定的编辑思想及编辑体例所编写、出版的国家教材,有着涵盖极广也极宽泛的教育指向,其普遍的使用性及功能性决定了它也有着极为自由的二级、三级乃至多极建设和开发的可能和空间。又尤其是中学语文教材,其相对自由和宽广的选材文本,其灵活调度和可资挖掘的多向选择,给每个语文教师进行多极建设和开发中学语文教材提供了可能条件,教师可从主题思、作品题材、文体特征、艺术风格、表达特点、创作思想等方面,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心及学生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对国家教材大胆加以取舍、改造、重组、补充。由教材向生活延伸,从社会激活教材,将教材内容与社会生活内容紧密结合,将阅读、背诵、积累、口头言说、书面表达、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等融为一体,紧扣识记、理解、分析、概括、提炼、归纳、鉴赏、体验、感悟等语文学习素养目标,紧扣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语言表达及运用等语文能力目标,构建国家教材、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互为补充、相互衔接、相互融合的教材体系。
收稿日期: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