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枪械发明的里程碑
1882年,美国工程师海勒姆·马克沁赴英国考察时发现,士兵的肩膀时常因老式步枪的后坐力,被撞得青一块紫一块。马克沁决定对此进行改装。
1884年,马克沁在研制出自动步枪后,又成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支机枪。 这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机枪。它的自动动作是利用火药气体能量完成的。在子弹发射的瞬间,枪机与枪管叩合,共同后坐旧毫米后枪管停止,通过肘节机构进行开锁、抽壳抛壳、供弹、击发、蓄弹、闭锁,再击发,一气呵成。如此反复,每秒10余次,每分钟可发射600余发子弹。
机枪制造完成后,马克沁市想秘密地进行射击试验,却不料走漏了风声。英国剑桥公爵闻风赶到小作坊参观,而皇室一动,举市跟随,大批要人接踵而至。马克沁机枪飓风般的扫射,让所有参观者目瞪口呆。从此,马克沁和他的机枪名扬世界,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现在,由马克沁首创的火药气体能量自动射击三原理——枪管后坐式、枪机后坐式和导气式,仍被现在的枪械设计人员沿用。
横行疆场
马克沁机枪一诞生,立即在战场上显示出卓越的性能。在1893年,罗得西亚50名步兵使用4挺马克沁机枪,击退了5000名祖鲁人的猛烈进攻。
但直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双方激烈的机枪对射才使机枪受到主流战场的重视。那次战争中,俄军使用马克沁机枪,而日军使用另一种著名的机枪——哈齐开斯机枪。前者威力和可靠性均优于后者,特别是俄国人首次使用带防盾的低轮架机枪,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机枪的强大威力使当时许多著名的枪械设计师都投入到机枪的研制之中。手枪设计的泰斗、美国人勃朗宁也不甘人后,先后推出了多型机枪(题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马克沁机枪被武装到坦克、装甲车、飞机、军舰,甚至“齐柏林”飞艇上,灵活机动。这显示出机械化部队发展的趋势。但无论哪种机枪,都是士兵沉重的负担。
早期机枪普遍需要4人来完成操纵与射击。一个瞄准,一人供弹,一人观察了望,一人协调指挥。
从重到轻
当时,美国人麦克兰设计了能单人携带、用弹盘供弹、有两脚支架的轻机枪。后亲,他将设计方案转让给军官兼发明家路易斯。1911年,路易斯机枪在美国诞生。
但这种机枪并没有得到美国军方的青睐,于是路易斯转赴欧洲,在比利时找到了知音,得以批量生产。这种机枪质量适中,枪托抵肩,可以较方便地供单人携带和使用,弹盘里有97发子弹。路易斯机枪最显著的特征是又粗又圆的枪管,其中充满金属薄片。这种散热方式是比水冷更方便的空气冷却,成为水冷式的终结者。因为射击声音独特,被称为“比利时的响尾蛇”。它也是公认的世界第一挺航空机枪。1912年6月,美国上尉钱德勒将它装到一架飞机上,向敌方目标进行空袭。这一消息迅速成为当时颇为轰动的新闻。
真正认识到机枪重要性的是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陆军装备了12500挺马克沁机枪。索姆河战役是机枪史上最令人惊心动魂的战例。1916年7月,德国人以平均每百米一挺马克沁机枪的火力密度,向40千带进攻面上的14个英国师疯狂扫射。一天之内就使6万名英军士兵伤亡。机枪的杀伤力和血腥气在这一天达到了顶点。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机枪真正变成了战场上的主流,直到今天。
马克沁(1840-1916):世界上第一种自动机枪的发明人,人称自动武器之父。他与卡拉什尼科夫及毛瑟一并被称作世界三大枪械设计师。马克沁机枪的出现标志着自动武器时代的到来。马克沁晚年致力于无烟火药生产工艺和航空问题研究。
1882年,美国工程师海勒姆·马克沁赴英国考察时发现,士兵的肩膀时常因老式步枪的后坐力,被撞得青一块紫一块。马克沁决定对此进行改装。
1884年,马克沁在研制出自动步枪后,又成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支机枪。 这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机枪。它的自动动作是利用火药气体能量完成的。在子弹发射的瞬间,枪机与枪管叩合,共同后坐旧毫米后枪管停止,通过肘节机构进行开锁、抽壳抛壳、供弹、击发、蓄弹、闭锁,再击发,一气呵成。如此反复,每秒10余次,每分钟可发射600余发子弹。
机枪制造完成后,马克沁市想秘密地进行射击试验,却不料走漏了风声。英国剑桥公爵闻风赶到小作坊参观,而皇室一动,举市跟随,大批要人接踵而至。马克沁机枪飓风般的扫射,让所有参观者目瞪口呆。从此,马克沁和他的机枪名扬世界,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现在,由马克沁首创的火药气体能量自动射击三原理——枪管后坐式、枪机后坐式和导气式,仍被现在的枪械设计人员沿用。
横行疆场
马克沁机枪一诞生,立即在战场上显示出卓越的性能。在1893年,罗得西亚50名步兵使用4挺马克沁机枪,击退了5000名祖鲁人的猛烈进攻。
但直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双方激烈的机枪对射才使机枪受到主流战场的重视。那次战争中,俄军使用马克沁机枪,而日军使用另一种著名的机枪——哈齐开斯机枪。前者威力和可靠性均优于后者,特别是俄国人首次使用带防盾的低轮架机枪,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机枪的强大威力使当时许多著名的枪械设计师都投入到机枪的研制之中。手枪设计的泰斗、美国人勃朗宁也不甘人后,先后推出了多型机枪(题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马克沁机枪被武装到坦克、装甲车、飞机、军舰,甚至“齐柏林”飞艇上,灵活机动。这显示出机械化部队发展的趋势。但无论哪种机枪,都是士兵沉重的负担。
早期机枪普遍需要4人来完成操纵与射击。一个瞄准,一人供弹,一人观察了望,一人协调指挥。
从重到轻
当时,美国人麦克兰设计了能单人携带、用弹盘供弹、有两脚支架的轻机枪。后亲,他将设计方案转让给军官兼发明家路易斯。1911年,路易斯机枪在美国诞生。
但这种机枪并没有得到美国军方的青睐,于是路易斯转赴欧洲,在比利时找到了知音,得以批量生产。这种机枪质量适中,枪托抵肩,可以较方便地供单人携带和使用,弹盘里有97发子弹。路易斯机枪最显著的特征是又粗又圆的枪管,其中充满金属薄片。这种散热方式是比水冷更方便的空气冷却,成为水冷式的终结者。因为射击声音独特,被称为“比利时的响尾蛇”。它也是公认的世界第一挺航空机枪。1912年6月,美国上尉钱德勒将它装到一架飞机上,向敌方目标进行空袭。这一消息迅速成为当时颇为轰动的新闻。
真正认识到机枪重要性的是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陆军装备了12500挺马克沁机枪。索姆河战役是机枪史上最令人惊心动魂的战例。1916年7月,德国人以平均每百米一挺马克沁机枪的火力密度,向40千带进攻面上的14个英国师疯狂扫射。一天之内就使6万名英军士兵伤亡。机枪的杀伤力和血腥气在这一天达到了顶点。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机枪真正变成了战场上的主流,直到今天。
马克沁(1840-1916):世界上第一种自动机枪的发明人,人称自动武器之父。他与卡拉什尼科夫及毛瑟一并被称作世界三大枪械设计师。马克沁机枪的出现标志着自动武器时代的到来。马克沁晚年致力于无烟火药生产工艺和航空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