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通过观察氟达拉滨对人肾乳头状细胞癌(RPCC)标本和细胞系STAT1表达的影响,探讨氟达拉滨成为新类型放射增敏剂--基因型放射增敏剂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微点阵基因芯片技术对137例人RPCC标本和15例正常肾组织标本进行STAT1表达检测,利用基因芯片操作系统(GCOS 1.4,Affymetfix)以靶信号500作为总体标定值进行质量检验,并利用变性凝胶电泳进行质量评价.用Western印
【机 构】
:
100021,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放疗科,77054休斯顿,美国贝勒医学院放射及放疗科,77054休斯顿,美国贝勒医学院放射及放疗科,49503GrandRapids,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观察氟达拉滨对人肾乳头状细胞癌(RPCC)标本和细胞系STAT1表达的影响,探讨氟达拉滨成为新类型放射增敏剂--基因型放射增敏剂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微点阵基因芯片技术对137例人RPCC标本和15例正常肾组织标本进行STAT1表达检测,利用基因芯片操作系统(GCOS 1.4,Affymetfix)以靶信号500作为总体标定值进行质量检验,并利用变性凝胶电泳进行质量评价.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人RPCC细胞(SKRC-39)、纤维母细胞(CCL-116)和威尔姆瘤细胞(CRL-1441)株STAT1表达,以及氟达拉滨对SKRC-39细胞±照射后和转染siRNA后的STAT1表达.并用SKRC-39细胞进行成克降法和台盼监染色计数法的氟达拉滨放射增敏实验.结果 人RPCC标本和正常肾组织标本的STAT1表达强度分别为821±66和240±35,人RPCC标本STAT1表达显著增高(t=44.38,P=0.000).Western印迹法枪测结果显示SKRC-39细胞表达STAT1比CRL-1441、CCL-116细胞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氟达拉滨能显著抑制磷酸化STAT1的表达,照射对磷酸化STAT1几乎无影响,而氟达拉滨和照射共同作用时磷酸化STAT1的表达被显著抑制;经STAT1 siRNA处理后SKRC-39细胞总sTAT1和磷酸化STAT1的表达均被有效抑制.SKRC-39细胞成克隆法放射增敏实验结果显爪经氟达拉滨处理后SKRC-39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显著增加,放射增敏程度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5、10ìmol/L的增敏比分别为1.22、1.39).结论 氟达拉滨通过抑制STAT1表达增加了SKRC-39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因此属于基因型放射增敏剂。
其他文献
由于医用直线加速器(包括60Co机等放疗设备)在出束时高能射线的电离作用,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或使空气活化,故保持放疗机房即时有效地通风换气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机房都是采用连续性通风,实践证明这种通风方式不尽合理.因此,设计了放疗机房通风自控系统,针对加速器机房,只有在出束时开始通风,而当加速器停止出束时,通风延时几分钟后自动停止.这样就减少了能耗,保护了设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射线对肿瘤微血管系统的损伤作用,是其发挥抗肿瘤效应的重要方面[1,2].实验观察了鼠移植肿瘤γ线照射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动态增强CT扫描肿瘤组织强化值(peffusion index,PI)的关系,旨在将动态增强CT扫描用于评价肿瘤微循环的变化是否符合照射对肿瘤血管的影响。
调强放疗(IMRT)与普通放疗和适形放疗相比,靶区剂量分布有明显优势,同时降低了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受量.鼻咽癌IMRT已取得满意的局部控制和生存率,并降低了放疗并发症.鼻咽癌IMRT对靶区勾画的精确性要求很高,同时需要尽可能减少系统和随机误差以保证治疗质量.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鼻咽癌IMRT过程中腮腺和靶区体积、轮廓横径出现变化[1-3]。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同步奥沙利铂+希罗达化疗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或盆腔转移的局部控制率、生存期和毒副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2年收治的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或盆腔转移患者47例,应用3DCRT 1.8~2.0 Gy/次,DT55~65 cy,同步行奥沙利铂+希罗达化疗,奥沙利铂1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希罗达1500 mg/m2,分2次口服第1~14天,21 d为1个周期.放疗
目的 通过Eclipse与Pinnacle3 V 7.4f两种TPS对仿真体模、患者及均匀组织体模的CT图像进行剂量计算,比较两种TPS进行非均匀组织计算的结果差异,并与均匀体模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对患者、仿真体模以及均匀体模的CT图像利用两种TPS作相同计划,比较临床常用指标(肺V20和V30计划靶区的D95以及等中心点和等中心层面内8个兴趣点的剂量)的结果差异.结果 对患者及仿真体模而言,虽
唾液中的表皮生长凶子(epidemal growth factor,EGF)在保持黏膜上皮屏障的完整性及促进黏膜损伤的愈合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观察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唾液中EGF浓度变化及其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调强放射治疗(IMRT)理念最初由Bjarngard与Kijewski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1982年Anders及其同事在旋转治疗中通过调整射束实现剂量均匀环面被视为现代IMRT的开始.IMRT技术至今已发展了20余年,在实现方式上发生了极大变化[1]。
近日,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朱广迎教授主编、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罗京伟教授副主编、殷蔚伯教授主审、全国众多著名放疗专家参与编写的《放射肿瘤学》(第二版)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