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章太炎是近代文学的一颗闪耀的明珠,一生著作等身的他,作为文坛巨擘,对中国语言文字学的发展和丰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留下的相关理论可以被奉为研究语言文字学的精神瑰宝和永恒的经典。本文试图从他的语言文字学理论的特殊性质着手,分析该理论体系创设时的背景,挖掘理论所蕴含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追思致敬大师的同时从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的知识仓库,丰富本专业的研究。
关键词:章太炎;语言文字学;历史根源;时代背景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1
引言:
章太炎在世67个春秋,生活的年代更迭跨越很大。中国在这大半个世纪风起云涌,波澜壮阔。作为清末民初的学者,先生可以说经历了甲午战争、戊戌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抗日救亡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亲眼目睹了政党之间的斗争,国家之间的碰撞,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章太炎文学上取得的巨大的成就,追根溯源离不开他的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造诣,同时复杂的社会形势和时代背景也为他文字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契机。
一、章太炎和他的语言文字学理论成就概述
章太炎,原名叫做章炳麟。浙江人氏。是一位在多个艺术领域都深谙其道,学有所成的大儒。包括历史、文学、哲学、宗教等领域。章太炎学说理论非常丰厚,受家庭熏陶,师出朴学。他的主要作品被整理收录在了《章氏丛书》和《章氏丛书三编》这两本书里,随着后世研究的不断推进,他对于中国语言文字的贡献引起了人们格外的关注和仰望。汉朝以后,我国学术的鼎盛时期,集中在了近代的三百多年里。而古音韵的学术盛世又集中到了清代。作为清朝古文古音的大家和现代文字学的开宗之祖,他的很多著作传承到至今被誉为奠基之作。他不拘一格,广征博引,在继承训诂学鸿儒段玉裁的音韵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究汉字古音的起源和演变。气象恢弘,在文字的很多分支研究上都有独到的见解和主张,真正做到了前无古人。大处来分有小学方向的,有经学方向的、还有史学、哲学方向的。其中《二十三部音准》、《古音娘日二母归泥说》等是他古音研究的代表作。还有《文始》、《国故论衡》等这些都体现了他在汉语言文字学方面的卓绝才华[1]。在这些作品里面,蕴含了诸多对后人有影响力的前瞻理念。例如当代古代汉语的著名研究学者王力在章太炎通过《诗经》脂部分离队部入声还能用的研究基础上,发现出了“微部”,创新了自己的韵部学说。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先生还是上古声系统的构建第一人。他把原本混杂无章的古音有序的区分成了“五类二十一纽”。并且,章太炎创造性地把传统意义上的“小学”改了名称,及用“语言文字学”来代替。这也成了我国近代现代语言文字学概念的滥觞。
二、章太炎语言文字学理论的性质和理论基础
(一)革命性。如前面所介绍的那样,正因为恢弘的时代背景给了章氏文学研究的张力和蓬勃生机。他是在革命中发展文学,所以革命思想在他的著作中,特别是文字语言理论里随处可见。尤其体现在它的“小学”研究里。他十分注重破旧立新,改革前人的通弊,把学术当做“革命”来看待。这种创新首先表现他注重文史紧密结合,既要保存中华文化里的灿烂文化成果,又要推崇民族国粹的弘扬和继承。所以他对国学倾注的心血日月可鉴,至死方休。根据资料显示,章太炎曾在多地开办国学讲坛,“卒前数日,虽喘甚不食,勉为讲论”,可见他的不渝心志。其次,他把小学当做进一步钻研国学精华的根本,许慎的《说文解字》就是他用来打开文字学研究大门的钥匙。他说:“遍览清世大师著撰。以说解正文比较,疑义冰释。”(《自定年谱》)[2]。
(二)追根性。顾炎武是最早时期章太炎革命思想和学术观念的启发者,从他取名“太炎”可以看出来。他用毕生为汉学而努力的决心与行动诠释了他对顾炎武的推崇。从他在《清儒》中对自己学术继承的整理可以综合看出不论是“学术救国”的思想,还是“求是、立根、创获”的治学方法,都是在顾氏的继承基础上逐渐形成的[3]。此外,他最专注的语言文字方面常用的用语音来追溯考证现代汉语的源头方法则是受“乾嘉学派”的影响。所以,博采众长的章太炎把文学研究的根深深扎在了传统国学大师们的骨子里。
(三)理论基础。章先生的时代,一边是国内新旧裂变得厉害,另一边是西方文化思潮不断地叩击国门。特殊的环境和背景造就了一位炯炯独立的灵魂。尤其是他对革命的鼓吹,似乎这种对革命的情有独钟给了他激流勇进的力量。世人对章太炎的权威定位是民主革命家。这是一个重要准确的“名头”。然而翻开章太炎所有著作来看,这一定位似乎太过模糊了。纵观他的一生,几乎都活跃于革命浪潮之上,鲁迅撰写的章太炎往事回忆类文字里这样写道:“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但革命不是他的底色,在革命中进行文学的创作和传播是他最鲜明的笔调。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民族意识指引了他学术研究的前进方向。
结语: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总之,章先生是一个锐意进取的思想鸿儒,凭着不断地上下求索促进了语言文字学的发展兴盛。章太炎的伟大贡献是没办法用三言两语道的尽的。本文研究只是关乎理论皮毛的只言片语,私把它当做一块砖头,来引出同门杰出才俊以及后起之秀们的玉石之声和真知灼见。
参考文献:
[1]王风.章太炎语言文字论说体系中的历史民族[J].现代中国,2014(1).
[2]孟琢.章太炎的国学概念及其品格与精神[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6):147-153.
[3]辛亥革命,革命史.学者研讨章太炎——三十年接力的《章太炎全集》[J]. 机构设置, 2015.
关键词:章太炎;语言文字学;历史根源;时代背景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1
引言:
章太炎在世67个春秋,生活的年代更迭跨越很大。中国在这大半个世纪风起云涌,波澜壮阔。作为清末民初的学者,先生可以说经历了甲午战争、戊戌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抗日救亡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亲眼目睹了政党之间的斗争,国家之间的碰撞,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章太炎文学上取得的巨大的成就,追根溯源离不开他的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造诣,同时复杂的社会形势和时代背景也为他文字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契机。
一、章太炎和他的语言文字学理论成就概述
章太炎,原名叫做章炳麟。浙江人氏。是一位在多个艺术领域都深谙其道,学有所成的大儒。包括历史、文学、哲学、宗教等领域。章太炎学说理论非常丰厚,受家庭熏陶,师出朴学。他的主要作品被整理收录在了《章氏丛书》和《章氏丛书三编》这两本书里,随着后世研究的不断推进,他对于中国语言文字的贡献引起了人们格外的关注和仰望。汉朝以后,我国学术的鼎盛时期,集中在了近代的三百多年里。而古音韵的学术盛世又集中到了清代。作为清朝古文古音的大家和现代文字学的开宗之祖,他的很多著作传承到至今被誉为奠基之作。他不拘一格,广征博引,在继承训诂学鸿儒段玉裁的音韵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究汉字古音的起源和演变。气象恢弘,在文字的很多分支研究上都有独到的见解和主张,真正做到了前无古人。大处来分有小学方向的,有经学方向的、还有史学、哲学方向的。其中《二十三部音准》、《古音娘日二母归泥说》等是他古音研究的代表作。还有《文始》、《国故论衡》等这些都体现了他在汉语言文字学方面的卓绝才华[1]。在这些作品里面,蕴含了诸多对后人有影响力的前瞻理念。例如当代古代汉语的著名研究学者王力在章太炎通过《诗经》脂部分离队部入声还能用的研究基础上,发现出了“微部”,创新了自己的韵部学说。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先生还是上古声系统的构建第一人。他把原本混杂无章的古音有序的区分成了“五类二十一纽”。并且,章太炎创造性地把传统意义上的“小学”改了名称,及用“语言文字学”来代替。这也成了我国近代现代语言文字学概念的滥觞。
二、章太炎语言文字学理论的性质和理论基础
(一)革命性。如前面所介绍的那样,正因为恢弘的时代背景给了章氏文学研究的张力和蓬勃生机。他是在革命中发展文学,所以革命思想在他的著作中,特别是文字语言理论里随处可见。尤其体现在它的“小学”研究里。他十分注重破旧立新,改革前人的通弊,把学术当做“革命”来看待。这种创新首先表现他注重文史紧密结合,既要保存中华文化里的灿烂文化成果,又要推崇民族国粹的弘扬和继承。所以他对国学倾注的心血日月可鉴,至死方休。根据资料显示,章太炎曾在多地开办国学讲坛,“卒前数日,虽喘甚不食,勉为讲论”,可见他的不渝心志。其次,他把小学当做进一步钻研国学精华的根本,许慎的《说文解字》就是他用来打开文字学研究大门的钥匙。他说:“遍览清世大师著撰。以说解正文比较,疑义冰释。”(《自定年谱》)[2]。
(二)追根性。顾炎武是最早时期章太炎革命思想和学术观念的启发者,从他取名“太炎”可以看出来。他用毕生为汉学而努力的决心与行动诠释了他对顾炎武的推崇。从他在《清儒》中对自己学术继承的整理可以综合看出不论是“学术救国”的思想,还是“求是、立根、创获”的治学方法,都是在顾氏的继承基础上逐渐形成的[3]。此外,他最专注的语言文字方面常用的用语音来追溯考证现代汉语的源头方法则是受“乾嘉学派”的影响。所以,博采众长的章太炎把文学研究的根深深扎在了传统国学大师们的骨子里。
(三)理论基础。章先生的时代,一边是国内新旧裂变得厉害,另一边是西方文化思潮不断地叩击国门。特殊的环境和背景造就了一位炯炯独立的灵魂。尤其是他对革命的鼓吹,似乎这种对革命的情有独钟给了他激流勇进的力量。世人对章太炎的权威定位是民主革命家。这是一个重要准确的“名头”。然而翻开章太炎所有著作来看,这一定位似乎太过模糊了。纵观他的一生,几乎都活跃于革命浪潮之上,鲁迅撰写的章太炎往事回忆类文字里这样写道:“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但革命不是他的底色,在革命中进行文学的创作和传播是他最鲜明的笔调。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民族意识指引了他学术研究的前进方向。
结语: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总之,章先生是一个锐意进取的思想鸿儒,凭着不断地上下求索促进了语言文字学的发展兴盛。章太炎的伟大贡献是没办法用三言两语道的尽的。本文研究只是关乎理论皮毛的只言片语,私把它当做一块砖头,来引出同门杰出才俊以及后起之秀们的玉石之声和真知灼见。
参考文献:
[1]王风.章太炎语言文字论说体系中的历史民族[J].现代中国,2014(1).
[2]孟琢.章太炎的国学概念及其品格与精神[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6):147-153.
[3]辛亥革命,革命史.学者研讨章太炎——三十年接力的《章太炎全集》[J]. 机构设置,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