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的种子在爱中成长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buxiax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时的工作中,爱是基础,爱是本质,爱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爱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学生的一切;没有爱,教师的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职业的特有的道德准则,也就是说,我是一个教师,就必须真心诚意地关爱我的学生,应该像母亲爱自己的孩子那样无私的关爱自己的学生。爱生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因素,否则“教书育人”就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小学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是启蒙智力与能力、培养优良品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学段。小学教师的品德修养尤为重要,小学教师应从小事做起,牢记学校无大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教诲。小学教师的师德应有以下几方面的师德意识和修养。
  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教育根植于爱,爱心是打开小学生心扉,开启小学生道德和智慧,塑造小学生美好人格的金钥匙。在和蔼可亲、笑容可掬、民主宽容、公平无私的教师面前,小学生会觉得自由愉悦,与教师心灵相通,情感交融,小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面对升学竞争、面对分数第一的教育现实面前,老师一碗水端平,赏识好学生,喜欢“坏”学生。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倾注自己的全部情感,换回学生真心的拥护和爱戴。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要持宽容的态度,不厌弃,诲人不倦,期待进步。爱学生就不会发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情。
  二、理解是热爱学生的基础理解学生。
  要走进学生的心里,洞悉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理解学生就是不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学生,教师以孩子的心态看待孩子,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望;理解学生就是不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求全责备,而是对学生的一点点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学生的学习或者生活出现困难时及时送上精神和物质的援助。教师真正理解了学生,才能化解学生一时的焦虑和胆怯,学生也必定会把教师视为自己永远的朋友。
  三、尊重学生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前提。
  小学生是公民,他们有一定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蹲下来跟学生说话”,要少一点教育者的威严,多一点慈母般的温和;少一点公众场合的批评指责,多一点师生的情感交流。要满腔热情地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尊重学生还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彻底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使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要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给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自己安排学习时间的机会。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习的主体地位的交往,才是真正的平等交往。
  四、言谈举止的榜样示范是师德的具体表现。
  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形象”。模仿是小学生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教师的“偶像”示范作用影响学生的一生。无论是数学教师的加减乘除,语文教师的听说读写,美术教师的画画写写,音乐教师的唱唱笑笑等等,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当成为楷模。一是仪表示范,教师随时随地给学生留下端庄的仪表、朴素干净、整洁大方的形象。二是语言示范,脸上表情写满了一个人的情绪。我们面对的是有生命、会思想的孩子,教师应以饱满的情绪、高涨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 三、行为示范,教师的行为应充分表现其教育性,在讲课时应体现语言美,操作时表现出协调美,板书时表现出文字美,教态中展现气质美,运动、劳动和其他活动中的动态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五、人格示范,學生是教师的镜子,教师的人格时时处处影响着学生。
  教师要做到诚实守信,求真求直。要按照我校的教师行为准则的要求。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凡是学生能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凡是答应学生的事情一定保证做到、做好,决不失言。小学教师的事业就如同泰戈尔说的“: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综上所述,说明了教育的本质是爱。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只有懂得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有巨大的热情去爱事业,进而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德育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性又具有爱心的工作,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同时还要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才能教育好别人。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怀着一颗为学生无私奉献的心,带着对学生全部的爱走上讲台,让学生在师爱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这一信念不仅是促进我们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更是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时刻谨记不能丢弃的精神支柱。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本文探讨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伦理道德培养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国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明确强调了教育的本质功能和真正价值,开始从国家层面更加深入系统地考虑教“育要立什么得、树什么人?”或者说“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由此可见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伦理道德的培养,学生品格的形成是何
期刊
阅读是搜索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的角色中,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是新世纪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
期刊
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的语言直白、平淡,缺乏文采和张力,使人感到索然无味。于是,我们常常抱怨学生汉语文素养低,却很少去想有无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改变现状。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学生汉语文素质下降的关键,便是缺少语言这把"米"。作文教学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的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努力激励学生真实的展示经过心灵流程的自己的思想,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创新生活的人。让作文进入生活,让生活进入作文。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学习越来越普遍得到重视,这就使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师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和一定的资源,使学生可以掌握到更多的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 内容 方法  信息技术属于新兴的学科,信息更新速度比较快,课本上的知识远远落后于现在的信息发展。信息技术课的一些教学方法是课堂上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演示、然后学生上机操作
期刊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们深知,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提高教学效益将成为研究的核心。新课改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发表有创新和与众不同的见解, 使学生在质疑中学习, 提高认识, 获得知识.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藏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藏语文的积极
期刊
享受教育均衡,是一种权利,推进教育均衡,是一种义务。教育均衡与我们息息相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和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重要工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动力。无论是新课改培训、城乡互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校本教研,还是中心备课组活动、学校教学工作规范管理等都把均衡发展的理念渗透其中。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当前基础教育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现象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和强化"说"的训练,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同时,也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因此,"说"不是语文课的专利,在数学教学中"说"的训练也是不容忽视的。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呢?  一、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  在数学课上,平时发言积极,声音较响亮的总是那么几个同学,有的人即使会说
期刊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学的工作者,应把学生的利益放到第一位,也就是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际准确无误地传授给每一位学生“The best teachers teach from the heart and not from the book”。首先需要的是对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解,如对具所提出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等的理解,同时教师需要了解小学生心智发展特点、认知方式,小学英语教学与其他教学有许多明显的不
期刊
加强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要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首先要分析现状,主要问题是交际内容的粗糙性;交际载体的多元化;教师注重说的训练,忽略听的指导;教学评价机制的缺失,导致语文教师对学生该项能力培养的轻视。培养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样的,主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倾听;重视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化训练;以看引说;营造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表扬先进,鼓励落后,树立信心。  小学阶段是学
期刊
作为一名高中藏语文教师,在新课改的大力倡导下,我知道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那么,如何构建高中藏语文高效课堂呢?下面,本人以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建议:  一、转变教学理念  从传授-接受教学到问题-发现教学。传统的藏语文教学以学习书本知識为主易脱离生活实际,学生感到抽象、枯燥,教师讲的多而学生活动少,出现注入式教学,缺乏教学民主,启发诱导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