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措施

来源 :高考·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tt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地理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学生关于高中地理的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四个方面。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高中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高高中生地理认知能力和地理学素养的重要手段。为此,本文针对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展开分析,并就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措施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实践能力;培养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脚步的持续推进,“培养学生的九大核心素养”作为新课改的中心工作,被有关教育部门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而实践能力作为九大核心素养之一,做好高中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一方面,由于当下传统的教育观念仍然主导着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同时学校也缺乏相应的实验设备或实验场所可供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因此教师更多的还是通过简单手工地理模型以及宣传黑板报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另一方面,由于学校的教师资源有限,尤其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的時间精力非常有限,同时没有学校或者其他社团组织给予地理实践活动以经费支持,最终导致了学生关于高中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匮乏。因而,如何做好高中地理实践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做好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了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所面临的难题。
  一、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概述
  顾名思义,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过程,培养出来的一种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核心能力。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地理学科主要研究关于地理位置、地理特征、地理因果关系、地理发展过程、空间的联系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这六个个方面的问题。简化而言,地理学可以概括为主要用于解决六个基本问题:在哪?什么样子?为什么在那儿?是怎么形成的?和其他事物发生了什么作用?如何让其利于环境和人类的发展?
  因此,可以进一步把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概括为以下四个维度: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
  在这四个核心素养中,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研究和发展的核心关键,这种人地关系的研究是为了解决“地理对人类的影响”,“人类对地理的影响”以及“人类和地理的关系”这三个问题。区域认知是指在理解地理区域相关特质特征之后,懂得通过分析区域差异性来协调人与区域的发展问题。综合思维则是研究和实践地理学的一种方式方法,通过对时间、空间、环境等关键要素的综合考量,全面分析地质特点的成因,找寻人与地域协调发展的方法。地理作为一门实践科学,其研究和发展始终围绕实践展开,因此,地理实践力也是其核心素养之一,基于实践的地理科学才是有利于人类和环境发展的科学。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路径,也主要是围绕地理的四个核心素质展开,每个方面有所相似又各有不同。高中地理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以下五个途径:
  (一)应用地理工具的实践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地理学科研究的发展,地理学科的研究工具除了传统的地图、指南针、罗盘、手推式测距仪以及水平仪、激光或雷达测距仪等,还诞生了许许多多的软件地理辅助工具,诸如GPS全球经纬度坐标定位系统、谷歌电子地图、虚拟现实地质模拟系统以及遥测遥感系统等,熟练相关地理工具的应用是高中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前提和保障。
  其中,读图用图能力是所有地理工具应用的基础。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准确详实地描绘了相关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河流山川走向以及地表植被等信息,地图的读图用图能力不仅是近些年来高考地理试题的重要考核方向,更是学生高效完成高中地理知识点理解和掌握的重要前提。读图用图能力的提高同时是提升学生地理区域认知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通过对地图以及相关数据图表的分析和研判,可以了解不同地理区域间的的地质特征和差异,从而为不同地理区域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建设性意见和理论决策。要做到“理论从图表中来”,还需要遵循以下三个用图步骤:
  1、分析区域特征
  首先需要从地图中提取关键信息,如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地图方向、图例),以及图中各种分界线(等温线、等压线、区域界线、洋流界线等),通过提取的要素分析该地理区域的地质特征、气候环境等。例如区域地理中《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一图的研判可以确切识别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所覆盖的国家和地区。
  2、评估人地关系
  在分析完该区域的地质和气候特征之后,还需要评估适应于该地质和气候特征的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在上面例子中,以农业生产为例,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符合水稻的种植特性,所以可以初步判断适宜种植水稻的国家和地区,给出相应农业种养殖的决策,提高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3、人地关系发展问题的预测和解决
  最后,还需对当前区域人地关系发展问题进行预测和解决。需特别注意的是,应遵循从高维尺度向低维尺度的分析和研判。仍以上面例子说明,在全球气候这一高维尺度得出某些国家适宜种植水稻这一初步结论后,还需要从这些国家国内的特殊情况进一步判断这一结论是否成立,会不会造成后续的地域发展问题。例如发现在这片区域的某一个国家,国内没有吃大米的习惯,或者是该国土地土壤特性不适合水稻的生长,则可依此推倒上文中的“该国适宜种植水稻”这一结论。
  (二)地理考察的实践能力
  地理考察是地理学科中最直接、最有效的实践方式,而社会调查则是帮助了解人地关系最简单的途径。此外,地理考察和社会调查还是提高地理实践力这一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走出课堂,亲近自然,通过亲身观察和记录地质地理现象,分析其成因并得出结论的这一过程,不仅避免了传统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对于地理考察的一般实施步骤如下:   1、确定考察目标和内容
  包括考察地点的选择和地理考察类型的确认(地质地貌考察、水文考察、土壤岩石考察、社会调查等)。
  2、拟定考察计划
  拟定的考察计划通常包括落实考察目的地、考察时间、考察路线、考察目标的达成标准(例如:完成3种不同类型岩石样本的采集工作)以及考察的风险评估五个方面。其中应特别注意制定考察的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用以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此外,还应事先征求学生家长的同意方可开展室外考察活动。
  3、资料和工具的收集整理
  对于教师而言,出发前还需做好相关地理资料和工具的准备工作。例如关于考察地点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以及道路交通等资料,还有考察路线图、地质地貌或者岩石土壤照片。此外,还需准备用于考察的专业破碎和挖掘工具(铲子、小锤子)、测试测量工具(手推式测距仪、激光测距仪等)以及指南针等辅助装备。
  4、开展实地考察
  在教師的统一领导下,按计划开展实地考察并记录考察数据。
  5、考察结果的分析总结
  在完成场外的考察活动之后,学生回到课堂中要进行考察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工作,通过撰写调查报告或者举办主题黑板报的形式进行考察成果展示,并强调落实地理考察数据库的建立。
  (1)地理实验的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地理实验的实践能力有利于提升其综合思维这一地理核心素养。地理实验分为室内模拟地理实验和室外真实地理实验两种类型。例如在教学《河流地貌的发育》一文时,针对“水流对河床结构和形态的影响”这一课题开展课堂模拟实验,通过控制水流量的大小、水流的速度、河床的实验初始结构以及河床泥沙与碎石颗粒的比例等实验变量,记录并分析水流对河床结构和形体的具体影响。让学生在控制多种实验变量(对应影响地质地貌成因的多种地理因素)的过程中培养其综合思维的能力,提升全局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同时让学生在有趣的实验过程中巩固相关地理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
  (2)地理模型制作的实践能力
  对于高中生地理模型制作能力的提升,也关系到其地理实践力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把抽象的地理概念和事物用立体的模型呈现出来,不仅考验了学生关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考验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的耐心,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作能力。例如在教学《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一小节的课程时,可以安排学生使用大小不一的水果制作太阳系模型,在模型的制作过程中,让学生熟悉和理解“什么是地球的自转轴”、“什么是黄道面”等抽象的地理学概念。
  (3)地理观测的实践能力
  对于学生地理观测的实践能力培养,则是提升其人地协调观这一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例如在教学《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一节的内容时,可以安排学生有目的地去测量特定地理区域河流的走向和水位的大小,观察人类活动对地表植被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观察人类生产的排污举动对河流水质成分的改变等。通过观测数据的分析,深刻理解在人类的发展和地域环境保护两方面存在的矛盾与融合关系,进一步领悟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对于人类文明繁荣和延续的重要意义。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形式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以下两种典型的组织形式:
  (一)合作探究教学法
  合作探究教学法是指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老师提出的地理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洋流》这节课程时,老师提出如下课后问题:“洋流的形成与什么地理因素有关”,学生则可通过小组讨论、参阅相关资料以及请教专业人员的方式,把洋流的成因这一问题,按自己的理解转换为地理学科的知识点,经过合作探究和课后实践,得出相应结论。
  (二)情境案例教学法
  情境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被带入到高中地理课堂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教学,结合书本知识点,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吸收效果。例如在教学《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一章时,可使用所在市或县举例说明,如该市为“全国木材产销示范市”,则可引导学生通过铁路交通、道路交通、航路交通以及水上交通等地理因素,分析本市成为木材产销示范市的地理支撑条件,让学生在资料收集整理的实践过程中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升高中生对于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还是完善新课改核心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四个维度的地理核心素养,是加强我国地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此外,牢牢把握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路径和具体实施方法,是每一位地理教师做好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陈黄志勇.浅谈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措施[J].考试周刊,2020(40).
  [2]赵燕莉.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J].文渊(中学版),2019,000(001):505.
  [3]高文立.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C]//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4]江其燕.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东西南北:教育,2019(20):0183-0183.
  [5]李翠竹.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03):667.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改革的广泛推广使得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幅度提高。教育改革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步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中心,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语文在高中多门科目开展的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应当提高对学生文化底蕴塑造的重视程度,并针对学生在日常文学作品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題和不足之处进行弥补,从而确保学生的文化底蕴能够不断的丰富。本篇文章在开展的过程中对导致
期刊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现有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古诗词、经典名著、文言文等内容的讲解,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传统文化作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策略;文学素养  1.引言  高中語文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与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走进生活,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现有的课本教材内容涉及的中华
期刊
摘 要:农村高中学生正处在心理机制、人格品质以及思想观念快速发展与完善的重要阶段。不仅如此,他们还需要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有些学生还需要在接受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还是直接步入社会这几种情况当中做出抉择。在这种情况下,凸显出农村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此为,本文针对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进行了专项研究,并提出了些许措施建议,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农村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摘 要:史料实证素养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大组成部分之一,通常是指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社会实践而逐步形成的学习、思考、分析和解释历史的重要品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将结合相关理论,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史料实证素养进行研究,提出具体可行的培养策略,以期更好的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高
期刊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能够锻炼学生自主學习能力与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因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新课改形势下得到广泛应用,为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性支持。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进行阐述,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旨在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小组合作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英语教学也需要达到教育新标准,在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加入文化元素,让学生拥有极高的文化素养。在进行语言交流时具备科学的文化思想。尽管文化导入一直被教学所推崇,但效果并不理想,对于此,本文针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文化导入作出探析并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导入;探微  在语言教育中文化的倡导是十分必要的,文化在语言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学生展开语言教育的同
期刊
摘 要:在如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国高中开始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很多高中学校开始更注重体育教育,在核心素养培养导向下高中太极拳教学中开始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太极拳不仅可以让学生强身健体,还具有修身养性的功能,帮助高中生释放学习的压力。本文将会探究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太极拳教学有效性提升的措施,努力提升高中太极拳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太极拳教学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适应社会发
期刊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主要对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开展分析,明确其可提升教学效率,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重点基于”考辨””语境”和”设问”,探究了提升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期将史料作用最大化,实现理想的历史史料教学效果,发展学生历史思维,提高学生历史水平,早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满足现代教育发展需求,为关注此类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考辨;
期刊
摘 要:数学教学的难点在于其抽象性的概念、图形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用数与形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理解抽象概念,从而有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本文首先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利用价值进行阐述,然后对数形结合的渗透途径进行详细介绍。  关键词:数形结合;数学教学;数学思维  引言:高中数学知识不同于初中数学,其重点在于学生数形结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如果对其中某一项
期刊
摘 要:由于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教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专研,老师应当要由以前的传授解惑变为研究型的教学。主要以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堂为主要建立化学探究活动,启迪学生的化学探究思想,最终培养学生的研究思想、研究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模式;化学  一、背景  自从21世纪以来,世界彻底进入知识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新时代,很多人意识到这些与人类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