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早孕期合并重度绒毛膜下血肿(subchorionic hematoma,SCH)的先兆流产患者子宫动脉血流(uterine artery blood flow,UtA)变化、病因及具体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诊断为重度SCH的早孕期先兆流产患者30例为研究组,正常早孕期妇女30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UtA变化,并对研究组进行自身免疫指标、获得性血栓前状态、相关内分泌功能检测,探讨SCH患者的病因.针对研究组患者可能病因及有无活动性出血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肿大小、UtA值,观察早期妊娠结局和安全性指标.结果 ① 研究组双侧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ystolic peak velocity/end diastolic velocity,S/D)之和均高于对照组[(1.73±0.09)、(4.10±0.82)、(17.24±4.82)vs(1.48±0.12)、(3.03±0.44)、(9.34±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双侧RI、PI、S/D和较治疗前下降,SCH缩小[3.60(4.29)cm3 vs 0.00(0.74)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孕12周内SCH完全消退者20例(66.7%).③ 研究组治疗后早孕期保胎成功27例(90.0%);流产3例(10.0%).④ 研究组30例患者中自身免疫异常者9例(30.0%),获得性血栓前状态21例(70.0%),内分泌异常13例(43.3%).⑤ 研究组治疗后未发生血小板下降、凝血机制异常等不良反应;肝功能轻度异常4例,肝功能中度异常1例,肝功能损害发生率16.7%;过敏性皮疹1例,发生率3.3%;上述各种异常情况经处理后均消失.结论 重度SCH患者存在UtA异常,自身免疫异常、获得性血栓前状态、内分泌异常的发生率高于文献报道复发性流产相关病因的发生率.诊治SCH过程中应重视此类病因筛查.根据重度SCH患者病因及有无活动性出血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保胎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