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教材每个单元后面均有个“综合性学习”,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言语实践活动;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借助科学的思维和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探索性学习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由于涉及知识面广,培养能力多,传统教学中教师普遍感到棘手,敷衍了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多媒体进入学校,恰好为“综合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多维的、活动化的学习情景。
教师把来自投影片、录音带、录像带、教学光碟、网络资源的各种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信息和自己的教案有机整合在一起,制成一个思维紧凑、逻辑严密的课件,用多媒体计算机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电教化,适应了“综合性学习”追求课内与课外、文本知识与生活经验、多学科间的知识整合原则。课堂上不仅将学生视觉、听觉、感觉一起调动起来,而且学生不由得动脑、动手、动口、动情、动心,容易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综合性学习”围绕一个主题,牵一动百,资源丰富,而课堂容量有限,就得从中选用恰当的素材。
首先,所选素材必须遵循科学性、实用性、交互性原则。学生学习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这就要求课件内容不能有一点一滴的知识性错误,必须实事求是,从教学对象出发,根据其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选材,使课件具有实用价值。同时多媒体只是一个辅助教学手段,教师不仅要利用它“导”好,更要借它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因而课件内容既要检索方便,又要控制进度,分步提示。必要时还得自动批阅思考题答案,让学生及时得到信息反馈,增强自信心,为学生主动学习和因材施教提供条件。
其次,所选素材应能积极引导学生的写作及口语交际。新课标提出:“综合性学习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及口语交际能力。”由于学生知识面窄,因而使传统的教学出现了许多尴尬局面。多媒体的出现,打开了此局面,为教学注入了无限活力。如在制作“青春随想”课件时,我先选取了一些电影电视精彩片断,让学生感悟英雄的青春;接着选取诗词、歌曲、舞蹈片断,引领学生放声歌颂火热的青春;最后选取了一些青春期知识、格言警句、诗歌、散文等倡导学生动口、动笔来谱写壮丽的青春。这样,学生对“青春”经历了由感悟到动情,再到动心的过程,语言表达自然就喷涌而出。
再次,所选素材应有示范性,体现时代特色。多媒体是辅助教学,应充分起到“导”的作用。如在《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实践学习中,我从计算机软件中提取了各个国家从古至今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图片,学生一看就明白了此处“风流人物”的内涵;接着选取了我国几位杰出代表,引领大家评析;最后展示了我国当代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及青藏铁路建设者们的图片,引领大家畅所欲言,学生争相表达出了心中的感受,效果极好。
当然,多媒体为“综合性学习”注入了无限活力和情趣,教师使用热情高,但也不能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更不能忽视了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
首先,多媒体应用应坚持以生为本,增强交互与反馈。教学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多媒体只是学生认知的工具。因而使用多媒体时,教师不能一味演示图片,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注重听取学生主观感受,让学生表达。我在教学《雨的诉说》综合性学习时,选取了“春雨润田”“雨中抗洪救灾”“秋雨连绵”几幅图片,让学生欣赏评说,从而感知“雨的利弊”,学生马上想到了盛夏对雨的渴盼、秋季的危漏校舍等,表达流利,感情充沛。
其次,多媒体应用时还应适当辅以传统教学媒体。运用多媒体技术确实更新了教师口讲加板书的教学方式,给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但它难以替代教师的引导作用,因为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是以教师的引导组织、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为基础的。因而必要时教师还得有生动的演示、感情的讲解,进行情感渗透。在进行《微笑着面对生活》综合性学习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海伦·凯勒的一些片断,看学生感受并不深,就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自己的一段挫折经历,学生随即谈出了许多深刻感受经历。当然,交流中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答案,此时就得利用传统模式加以引导。
(作者单位 陕西省大荔县沙底初中)
教师把来自投影片、录音带、录像带、教学光碟、网络资源的各种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信息和自己的教案有机整合在一起,制成一个思维紧凑、逻辑严密的课件,用多媒体计算机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电教化,适应了“综合性学习”追求课内与课外、文本知识与生活经验、多学科间的知识整合原则。课堂上不仅将学生视觉、听觉、感觉一起调动起来,而且学生不由得动脑、动手、动口、动情、动心,容易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综合性学习”围绕一个主题,牵一动百,资源丰富,而课堂容量有限,就得从中选用恰当的素材。
首先,所选素材必须遵循科学性、实用性、交互性原则。学生学习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这就要求课件内容不能有一点一滴的知识性错误,必须实事求是,从教学对象出发,根据其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选材,使课件具有实用价值。同时多媒体只是一个辅助教学手段,教师不仅要利用它“导”好,更要借它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因而课件内容既要检索方便,又要控制进度,分步提示。必要时还得自动批阅思考题答案,让学生及时得到信息反馈,增强自信心,为学生主动学习和因材施教提供条件。
其次,所选素材应能积极引导学生的写作及口语交际。新课标提出:“综合性学习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及口语交际能力。”由于学生知识面窄,因而使传统的教学出现了许多尴尬局面。多媒体的出现,打开了此局面,为教学注入了无限活力。如在制作“青春随想”课件时,我先选取了一些电影电视精彩片断,让学生感悟英雄的青春;接着选取诗词、歌曲、舞蹈片断,引领学生放声歌颂火热的青春;最后选取了一些青春期知识、格言警句、诗歌、散文等倡导学生动口、动笔来谱写壮丽的青春。这样,学生对“青春”经历了由感悟到动情,再到动心的过程,语言表达自然就喷涌而出。
再次,所选素材应有示范性,体现时代特色。多媒体是辅助教学,应充分起到“导”的作用。如在《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实践学习中,我从计算机软件中提取了各个国家从古至今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图片,学生一看就明白了此处“风流人物”的内涵;接着选取了我国几位杰出代表,引领大家评析;最后展示了我国当代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及青藏铁路建设者们的图片,引领大家畅所欲言,学生争相表达出了心中的感受,效果极好。
当然,多媒体为“综合性学习”注入了无限活力和情趣,教师使用热情高,但也不能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更不能忽视了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
首先,多媒体应用应坚持以生为本,增强交互与反馈。教学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多媒体只是学生认知的工具。因而使用多媒体时,教师不能一味演示图片,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注重听取学生主观感受,让学生表达。我在教学《雨的诉说》综合性学习时,选取了“春雨润田”“雨中抗洪救灾”“秋雨连绵”几幅图片,让学生欣赏评说,从而感知“雨的利弊”,学生马上想到了盛夏对雨的渴盼、秋季的危漏校舍等,表达流利,感情充沛。
其次,多媒体应用时还应适当辅以传统教学媒体。运用多媒体技术确实更新了教师口讲加板书的教学方式,给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但它难以替代教师的引导作用,因为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是以教师的引导组织、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为基础的。因而必要时教师还得有生动的演示、感情的讲解,进行情感渗透。在进行《微笑着面对生活》综合性学习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海伦·凯勒的一些片断,看学生感受并不深,就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自己的一段挫折经历,学生随即谈出了许多深刻感受经历。当然,交流中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答案,此时就得利用传统模式加以引导。
(作者单位 陕西省大荔县沙底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