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匠打量一棵树,常常想的是能够锯出多少板材,可以做多少箱子,或者够不够做梁和柱;园艺家打量一棵树,可能想的是这棵树的适应能力、环境价值和审美价值。我们像木匠和园艺家,做“有心阅读”,不要忘了思考。——北董
1
怎么回事?妈妈怎么说话颠三倒四的?有什么事情瞒着我吧?
你听,她说啦:
“朋朋,去接桶水来,浇浇……无花果吧!”
无花果,无花果中午刚刚浇过嘛!“妈,你想把无花果涝死是不?”
“噢噢……”她压根没瞅我一眼,从墙上的钉子上摘下舀面的小瓢,“电影院对门墙上画小人呐!看看去吧……长胳膊,会飞,画完没有?”
说的是阿童木,钻出了电视机荧光屏,没什么好看的。
“去听听白纂婆讲古吧!杨六郎……”
说的是当居委会主任的乡下婆婆,整日在门口苦楝树下摇芭蕉扇。我不爱听。
可是,我忽然醒悟:妈妈老是往外“支”我,我何不假装去了,再悄悄回来侦察一番?
我嘻嘻地笑着,吆了一声“我最爱听讲古哟——”,就飞出院门。然后,猫悄猫悄地溜回来,做起秘密侦探来。
——妈妈用小瓢舀了一点面粉。
——加水,和哟和哟,和成一个面团团。
——哟,捏小人儿哩,脑瓜溜溜圆。
——脖颈溜溜细,短胳膊,长脚杆。
——剪些头发,插在小人儿嘴巴上,小人儿生胡子啦。
——嵌两颗米粒,哈,黄眼睛,黄眼睛。
……
我可从来不知道妈妈喜欢手工劳动。这小面人儿,好乖哩!
“妈妈,我要小面人儿!”
这是我在心里喊的。因为妈妈是背着我做手工,我不能惊动她,我要看她到底想做啥,就不能不牢牢地捂住嘴巴。
妈妈开开后屋门,把小面人儿晾到了院墙顶上。
这一切,妈妈既不告诉我,也不告诉弟弟妹妹,那么,她要把这样有趣的宝贝儿送给谁呢?
两天过去了。
那小面人儿一定风干了,变得结结实实,精精神神。我去抚摸过一回,却又原处放好。我要侦察出个水落石出来。
中午,妈妈悄悄地把那面人儿取来,竟用一根绱鞋的细麻绳无情地锁了脖颈。我的天!我觉得呼吸困难了,仿佛那细麻绳就套在我的脖颈上。
妈妈提溜着它,迅速地走进阴暗潮湿的小厢屋。小厢屋只一间,不住人,堆放着煤、劈柴和只有冬天才出世的棉鞋、棉手套之类的杂物。
难道要小面人儿住到里边去吗?
妈妈果然是空手出来,拍着巴掌上的灰尘。
趁妈妈不在的时候,我一下子就侦察明白了,墙上钉了一根钉子,小面人儿被吊在钉子上,两脚悬空,一动不动。两颗米粒眼珠,瞪着暗幽幽的狭小空间,它一定是怨恨这里蚊虫打团儿,老鼠成精,又闷又热。
小面人儿啊,小面人儿,你害怕吧?
我会救你出去的,小面人儿。弟弟一定会喜欢你,妹妹一定会抱着你玩儿,我会给你做一顶大草帽,外加一副眼镜儿,怎么样?
2
“妈,我要小面人儿。”那天,我突然说。
妈妈大吃一惊,“胡说!哪有小面人儿!是要糖人儿吧?等妈给你买来耍!”
哄谁哩!我颠儿颠儿地跑到小屋,把小面人从钉子上揪下来,提溜到妈妈跟前,“看!”
奇怪——小面人湿漉漉的,摸一摸,好粘手。
妈妈脸色灰白。
“妈妈,告诉我,小面人儿干吗放在小屋里?它咋出汗啦?”
妈妈不讲。就是不讲。
直到过了三天,妈妈推着平板双轮售货车从外面回来,才气昂昂地告诉我“水打面偶”的计谋。
原来,快一个月了,妈妈心里十分懊恼。
我家原是在乡下米花楼过庄稼日子的,爸爸落实了政策,我们回了城。爷爷奶奶依旧住在乡下老家,他们已是风烛残年,跟着做田的叔叔婶婶在一起。我们月月交生活费。爸爸调到遥远的贵州去了。妈妈推起平板车,在电影院门口支起一顶白篷,卖瓜子挣些钱,供我和弟弟妹妹读书,养活爷爷奶奶。一个月前,有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子冒出来,紧傍妈妈的摊子卖起了瓜子。他吵吵得凶,瓜子卖得贱,一下子把妈妈的生意顶垮了。过去妈妈一天半夜能挣三五十元,从他来了之后,妈妈每回只卖几块钱。
“我恨死他了,那个黑贼!”妈妈提溜着小面人儿的吊线绳儿,咬牙切齿,“他夺了咱家的饭碗,我非治治他不可!”
小面人儿滴溜滴溜地旋转着,“噗哒!”一条胳膊掉下来——面被浸湿,当然就脱散了。
“活该!”妈妈一脚,将小面人儿胳膊碾碎了,说,“夺人家饭碗,老天爷饶不过他!”
妈妈把断了胳膊的小面人儿重新挂到小屋,再用炊帚尖尖掸上了米泔水,回来时对我说,“这叫面偶。面偶就是那黑贼。”
“叫面偶?面偶怎么就是那黑贼呢?”
“替身么。天天拿泔水掸它,那黑贼就不会兴旺,慢慢掸垮它,那黑贼就会完蛋!”
我只觉得心被蜇了一下。 啊,面偶……
妈妈说,一九四八年,庄里胡大头霸去我家二亩地,奶奶就做了一个大头面偶,日日掸泔水,不出半年,胡大头就被政府镇压了……
我忽然觉得,小屋子怪可怕的,而那断了臂的面偶,实实在在有些可怜……
3
我上学路过电影院门口,暗暗地寻找那个“黑贼”。
昨天,面偶的右耳朵被泔水淋掉了。我要看看,黑贼的耳朵到底还有没有,胳膊是不是已经剩下了一条。
以前,我并没留心过什么黑贼夺了我们一家的饭碗。这回,我果然发现了一个脸色黧黑的高个子男人。他大约二十岁左右,浓眉大眼,脸盘上生了几颗红小豆般的粉刺疙瘩,架一副宽架茶色太阳镜。他坐着一只倒扣的空果篓,两条腿不住地悠打着玩。
1
怎么回事?妈妈怎么说话颠三倒四的?有什么事情瞒着我吧?
你听,她说啦:
“朋朋,去接桶水来,浇浇……无花果吧!”
无花果,无花果中午刚刚浇过嘛!“妈,你想把无花果涝死是不?”
“噢噢……”她压根没瞅我一眼,从墙上的钉子上摘下舀面的小瓢,“电影院对门墙上画小人呐!看看去吧……长胳膊,会飞,画完没有?”
说的是阿童木,钻出了电视机荧光屏,没什么好看的。
“去听听白纂婆讲古吧!杨六郎……”
说的是当居委会主任的乡下婆婆,整日在门口苦楝树下摇芭蕉扇。我不爱听。
可是,我忽然醒悟:妈妈老是往外“支”我,我何不假装去了,再悄悄回来侦察一番?
我嘻嘻地笑着,吆了一声“我最爱听讲古哟——”,就飞出院门。然后,猫悄猫悄地溜回来,做起秘密侦探来。
——妈妈用小瓢舀了一点面粉。
——加水,和哟和哟,和成一个面团团。
——哟,捏小人儿哩,脑瓜溜溜圆。
——脖颈溜溜细,短胳膊,长脚杆。
——剪些头发,插在小人儿嘴巴上,小人儿生胡子啦。
——嵌两颗米粒,哈,黄眼睛,黄眼睛。
……
我可从来不知道妈妈喜欢手工劳动。这小面人儿,好乖哩!
“妈妈,我要小面人儿!”
这是我在心里喊的。因为妈妈是背着我做手工,我不能惊动她,我要看她到底想做啥,就不能不牢牢地捂住嘴巴。
妈妈开开后屋门,把小面人儿晾到了院墙顶上。
这一切,妈妈既不告诉我,也不告诉弟弟妹妹,那么,她要把这样有趣的宝贝儿送给谁呢?
两天过去了。
那小面人儿一定风干了,变得结结实实,精精神神。我去抚摸过一回,却又原处放好。我要侦察出个水落石出来。
中午,妈妈悄悄地把那面人儿取来,竟用一根绱鞋的细麻绳无情地锁了脖颈。我的天!我觉得呼吸困难了,仿佛那细麻绳就套在我的脖颈上。
妈妈提溜着它,迅速地走进阴暗潮湿的小厢屋。小厢屋只一间,不住人,堆放着煤、劈柴和只有冬天才出世的棉鞋、棉手套之类的杂物。
难道要小面人儿住到里边去吗?
妈妈果然是空手出来,拍着巴掌上的灰尘。
趁妈妈不在的时候,我一下子就侦察明白了,墙上钉了一根钉子,小面人儿被吊在钉子上,两脚悬空,一动不动。两颗米粒眼珠,瞪着暗幽幽的狭小空间,它一定是怨恨这里蚊虫打团儿,老鼠成精,又闷又热。
小面人儿啊,小面人儿,你害怕吧?
我会救你出去的,小面人儿。弟弟一定会喜欢你,妹妹一定会抱着你玩儿,我会给你做一顶大草帽,外加一副眼镜儿,怎么样?
2
“妈,我要小面人儿。”那天,我突然说。
妈妈大吃一惊,“胡说!哪有小面人儿!是要糖人儿吧?等妈给你买来耍!”
哄谁哩!我颠儿颠儿地跑到小屋,把小面人从钉子上揪下来,提溜到妈妈跟前,“看!”
奇怪——小面人湿漉漉的,摸一摸,好粘手。
妈妈脸色灰白。
“妈妈,告诉我,小面人儿干吗放在小屋里?它咋出汗啦?”
妈妈不讲。就是不讲。
直到过了三天,妈妈推着平板双轮售货车从外面回来,才气昂昂地告诉我“水打面偶”的计谋。
原来,快一个月了,妈妈心里十分懊恼。
我家原是在乡下米花楼过庄稼日子的,爸爸落实了政策,我们回了城。爷爷奶奶依旧住在乡下老家,他们已是风烛残年,跟着做田的叔叔婶婶在一起。我们月月交生活费。爸爸调到遥远的贵州去了。妈妈推起平板车,在电影院门口支起一顶白篷,卖瓜子挣些钱,供我和弟弟妹妹读书,养活爷爷奶奶。一个月前,有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子冒出来,紧傍妈妈的摊子卖起了瓜子。他吵吵得凶,瓜子卖得贱,一下子把妈妈的生意顶垮了。过去妈妈一天半夜能挣三五十元,从他来了之后,妈妈每回只卖几块钱。
“我恨死他了,那个黑贼!”妈妈提溜着小面人儿的吊线绳儿,咬牙切齿,“他夺了咱家的饭碗,我非治治他不可!”
小面人儿滴溜滴溜地旋转着,“噗哒!”一条胳膊掉下来——面被浸湿,当然就脱散了。
“活该!”妈妈一脚,将小面人儿胳膊碾碎了,说,“夺人家饭碗,老天爷饶不过他!”
妈妈把断了胳膊的小面人儿重新挂到小屋,再用炊帚尖尖掸上了米泔水,回来时对我说,“这叫面偶。面偶就是那黑贼。”
“叫面偶?面偶怎么就是那黑贼呢?”
“替身么。天天拿泔水掸它,那黑贼就不会兴旺,慢慢掸垮它,那黑贼就会完蛋!”
我只觉得心被蜇了一下。 啊,面偶……
妈妈说,一九四八年,庄里胡大头霸去我家二亩地,奶奶就做了一个大头面偶,日日掸泔水,不出半年,胡大头就被政府镇压了……
我忽然觉得,小屋子怪可怕的,而那断了臂的面偶,实实在在有些可怜……
3
我上学路过电影院门口,暗暗地寻找那个“黑贼”。
昨天,面偶的右耳朵被泔水淋掉了。我要看看,黑贼的耳朵到底还有没有,胳膊是不是已经剩下了一条。
以前,我并没留心过什么黑贼夺了我们一家的饭碗。这回,我果然发现了一个脸色黧黑的高个子男人。他大约二十岁左右,浓眉大眼,脸盘上生了几颗红小豆般的粉刺疙瘩,架一副宽架茶色太阳镜。他坐着一只倒扣的空果篓,两条腿不住地悠打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