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芽

来源 :东方艺术·国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unsk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说椿树的嫩芽很好吃,是一道好菜,很多人都不会信,包括你,不信你问问你自己。为什么我这样自信,因为我清楚,我身边的人,还有我认识的所有人,他们都没有吃过椿芽,也没听他们提起过关于吃椿芽的只字片语。
  椿树在我的老家,那个半平原半山区的小村子—唐洞,不是一种稀罕的树种,几乎到处可见,但椿树的木材,既不能做房梁也不能做房檩。原因是它们的木质太脆,没有韧劲,太易折断。那时的房大多是土房,土房顶子是用高粱秸和荆条之类的枝条做铺垫,上面抹上泥,但这泥可不是一般的泥巴,要用搭炕换下来的土坯和质地无沙无石子的新黄土,再把山上割下来的黄白两种山草晒干,用铡刀切成三寸长的小段,和在泥中,为的是有了这些山草,抹泥后房顶永远不会裂口子,而且每年必须重新抹一次,不然下雨时会漏雨的。你想想看,每年抹一层泥,几十年加起来,那房顶上的土加起来会有多厚,最后可达五六十公分,很多家的老房子不堪重负,房檩都被压弯了。难怪他们不用椿木做房檩,用了房子会塌的。一说这些,你一定觉得椿树没用,也不是,听说椿木做家具是非常好的,它的木质洁白,木纹大而整齐,很有规则,也很耐看。市场上卖的木碗大多是椿木做的。还有一样不常见—庙里的木鱼也是用椿木做的,和尚们上早晚课都要敲,那声音在庙堂上清脆悦耳,十分响亮,用其他木头是没有这么好的效果的。
  早春时节,大地草木复苏,椿树和香椿树同时发出嫩芽,但椿树芽比香椿芽粗壮,个头大,颜色紫红,十几枝嫩叶弯曲着紧紧地抱成一团,真是好看,但是,它发出一种难闻的臭味,连小虫子都不愿意接近它,人们就更不会碰它了,所以才给它起了个外号—臭椿。从此,椿树被人们冷落了,似乎它是没用的,可有可无。
  小时候,一天早上,我看见奶奶采了许多椿树的嫩芽回来,我奇怪地问奶奶采它干什么,奶奶说吃,第一次听说椿芽能吃。我半信半疑。到了晚上,奶奶将椿芽收拾好,烧了半锅开水,将椿芽放进锅里焯上一会儿,然后用笊篱捞出来,放进瓦盆,准备出门,奶奶招手要我跟着,我和奶奶走进离家不远的南菜园,天很黑,她摸着黑将椿芽整齐地排码在土地上,椿芽的下面都放一些小土坷垃,为的是让水分渗下去。我不知奶奶做这些干什么,第二天早上起来,她牵着我的手去园子,我看见那些紫红色的椿芽变成了暗绿色。奶奶把它们重新捡回到瓦盆里,回到家用清水洗净,再放上清水浸泡半个时辰,捞出来把水攥干,再切成小段,放上黄酱、葱花、姜丝、花椒面,淋上少许麻油和老陈醋拌好,奶奶叫我尝尝,嗬!真是一道美味!“好吃吗?”奶奶微笑着说:“好吃就多吃些吧!过两天,椿芽长大了就吃不得了。再者,懂得吃这个东西的人很少,到了别处没人做给你吃。” 的确,从那次吃过椿芽后,几十年过去了,不但没有再吃过椿芽,就连听说也没有听说过了。当时我就想奶奶怎么会做这个菜呢?是谁教给她的呢?村里的人为什么不学着做呢?可是直到现在这些问题我也没弄明白,是个谜,奶奶走了这个谜就永远也没有了答案。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现代科技经济的发展, 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在全球多个国家的交流交往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交流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们对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能够畅快地表
期刊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也日趋频繁, 英语作为一门简单易学的语言正在被人们广泛学习,对于我们来讲,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已经出现在小学课堂中. 有权威数据显
期刊
“让学引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受到教师们的广泛关注. “让学引忠”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们拥有更多的独立学习时间以及空间 能够运用高中英语知识内容对问题进行分析
期刊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最终都需要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应用实践,并且要让学生能够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学习学习知识的意义. 让学引思背景下农村中学对于地理知
期刊
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广泛应用,特别是Web2.0的出现,令媒介的传播方式更加丰富,不再是单一的“旧媒体”,众多“新媒体”的产生,让产品的营销方式也更趋灵活。媒介融合已是一种趋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的班主任有意或无意地认为德育活动是处于从属、辅助、被支配的地位.学校层面布置下来的德育主题活动,绝大部分班主任都应付了事,或走过场,或上交一
期刊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胡锦涛5月10日在第四期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理论研讨班上强调,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并购作为企业成长的一种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全球范围内已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并购几乎波及世界经济统一体系中的所有国家,行业分布宽、区域广、规模大,跨过巨头间的并购也接连发生。但纵观全球,并购的成功率却不是很高,即使并购后当年的公司业绩有较为明显的上升,但到了并购后的第二年,业绩则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一些并购专家指出,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并购后的组织整合不力。鉴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