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杏花天,探秘藏在幽谷中的查济古村

来源 :旅游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330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侠V5,环球旅行家,签约摄影师,自由撰稿人。
  宏村、西递名声在外,查济倒成了皖南古村的一枚遗珍。有人说查济是一个典藏在深山幽谷中的璞玉,岁月的浸润使它变得灰白、雅致;四座大山像巨掌环绕着它,而它就是手掌中的一件修炼千年的珍宝。也有人把它看作是一位恬淡隐忍的老者,虚怀若谷,敦厚朴实,不与世俗争锋,怡然自得。在我看来,这座散发着古朴典雅气息的古村落,以其独特的魅力,区别于我所习惯的、熟知的江南水乡的魅力,一下子攫住了我的心,引我深入。
  图说:
  01. 夕阳下的建筑,愈发显得精致、古朴典雅
  02. 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这样巧妙的建筑,不禁令人感叹
  在千年古村闲庭信步,每一块石板都是记忆
  从生活的城市苏州乘坐长途大巴,约四个小时到达查济古村所在的泾县,然后在泾县汽车站换乘乡村巴士前往查济。
  查济的“查”念“zhā”,而不是“chá”,这是我到了当地后才知道的。相传唐朝之前,这里本无村庄可言,唐朝时兼任宣州、池州两州刺史的查文熙,由于往返两地必经查济,他看到此处深山合围,溪流奔涌,土地肥沃,甚为喜爱,所以就决计卸任以后在此定居。从查文熙定居后,查济逐渐由一个荒僻小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村落。根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依山傍水而建的徽派民居,绵延数十里,这里的查姓人氏最多的時候有7万多人,而且名人辈出,仅明清两朝,查济村就出了129个七品以上官宦士子。
  此时正值四月清明,查济村中百花盛开,清新的杏花、妖娆的桃花、淡雅的白玉兰以及满目的绿意,扑鼻而来的清香在无形之中让这个千年古村弥漫着无限的生气。“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汇流万户间。祠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这是明朝时,村人查绛所描绘的查济情景。如今在查济闲庭信步,依然能够感受到古村在全盛时期的那番景象。
  村中民居均为典型的徽式建筑——粉壁黛瓦马头墙。民居的分布格局巧妙地运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借景、对景等手法,形成“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的“天人合一”的格局。房屋间有街巷相通,岑河、许河、石河三水合一的查济河逶迤穿村而流,石渠绕每家每户而过。清澈的河水安静平缓地流淌,沿河错落有致地建有多道拱石桥、板石桥、洞石桥,将两岸民居相连。一座座饱经沧桑的石桥,藤萝缠绕,与两岸的建筑遥相呼应。穿行在村中,脚下清一色的石板路被踩磨得溜光锃亮,记录着村落古老的历史。
  走进徽派建筑,品味叹为观止的“三雕”
  对于古村的游览,我从来都不会朝来暮去,把行程安排得匆忙,我喜欢在古村住上几天,慢慢地感受古村古往今来的生活风貌和历史印记。我想,通过观察古建筑,了解特定的建筑艺术语言,应该是走近查济千年历史的方式。
  据记载,查济村最辉煌的时候,有钟秀、平岭、石门、巴山四门,有巴山、青山、如松三塔,有108座桥梁、108座庙宇、108座祠堂。中国人凡事图个吉利,“108”这个数字亦有讲究。
  后来太平天国的战火和当代的人为因素让村庄损毁严但人们“依山建屋、临水结村、推窗见重,如今的查济村虽历经百年风雨沧桑,不复有往日风采,河、开门走桥”的总体格局并没有改变。现存的140余幢明清古民居,红楼、天申、灵芝等15座桥和10余座祠堂、庙宇,以及唯一的元代建筑——德公厅,让这个中国乡村时代辉煌村落的架子还在,其中从规模较大的宝公祠、洪公祠、二甲祠中的镏金飞檐、雕梁画栋中不难想见查济村的昔日风貌。
  查济的老式民居是清一色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绝对是集徽派建筑风格之大成。古宅的门框大多为花岗石,屋内进深和开间都很大,屋内有“一”字形或“四”字形天井,窗子极少,多在高处,但采光通风都很好。
  在查济,素有“奇葩三雕,交相辉映”之说。三雕就是用在建筑上的木雕、砖雕和石雕。不仅仅是在德公厅,寻常百姓人家的门窗扇格的木雕、厅堂柱础的石雕、门楼上的砖雕,都有精美的雕饰,玲珑剔透、画面各异,或花草、或禽兽、或人物,无一不栩栩如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于生活物件的讲究、建造时的敬业精神,还有对于美的不懈追逐。
  当地民风淳朴,可到居民家中参观
  这是我第一次到访查济,这片静卧了1300多年的古村鲜有游客,从天申桥的桥头冲出来几个小孩,用诧异的眼光打量我这个外来者后便四散跑去。红楼桥下的姨婆们各自忙活着手上的活儿,洗菜、洗衣共用一池水。天气好时,村民都把各自家里腌制的食材拿出来风干,这种景致大概是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的童年记忆。在以前,一些地方的城市化还没那么充分的时候,也常见到溪边洗衣的妇人、窗口晾着咸鱼的景象。
  查济的步调仿佛比其他地方慢了几十年,让人感到久违的熟悉和亲切。不管外部格局如何变化,查济依然保持着静默、整洁的美感。
  相比西递和宏村,这里少了商业的嘈杂,多了几许安静闲适。村中民风古朴,家家门户大开,即使出门也只随手将门虚掩。游人可以迈过高高的门槛,到居民家中随意参观,夜不闭户的当地人已经习惯了好奇的游人,他们会给你一个善意的微笑。若是主动攀谈,他们会与你聊天。
  走在青石街道上,感觉村中一景一物无不透射出它的久远、古老,置身村中恍如隔世。在查济,除了有人居住的民居之外,现存的遗迹主要是祠堂和牌坊,它们都被深深地打上了氏族时代里彰显孝道和祖先崇拜的烙印。查姓人从一千三百余年前开始繁衍生息,支系丛生,一旦某一支系发达,后人就会建祠堂以光宗耀祖、鞭策后人,祠堂在当地族人心中地位崇高,所以保存也较为完好。
  查济的夜晚是最值得享受的,这里并不像有些古村落,到了晚间歌舞升平或者一片漆黑。这里的小桥流水旁都有昏黄的路灯,可以大胆散步,听水声、虫鸣和自己的脚步声一唱一和;如果想热闹,在村子入口处有新建的街道,可以与一帮好友就着古意,在烧烤摊喝酒到天亮。
  图说:
  06. 房间里堪称“古董”的摆件
  07. 俯瞰古村的屋舍
  08. 古巷中散落的画具
  09. 原汁原味的老桥、不加修葺的老屋,让这里充满原始的情调
  “艺术作坊”里,感受如画般的慢生活
  在查济,我住在村里的一间民宅中。每天晨起,推开窗,阳光照射进来,让人心生暖意。披上外套迫不及待地爬上民宅的三楼阳台,享受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晨光照射下的査济古村如同一幅画,泛着金黄。不远处的阁楼,逆着晨光,妇人在整理昨夜被风吹乱的珠帘,有一种如诗如画的美。
  这里可以俯瞰古村全貌,此时大多数村民已经在忙碌着,妇人们在小溪里洗着衣服,男人们在小道上挑着担子,拉着板车,真是一幅日出而作的画卷。白墙黑瓦的屋顶上,还有一群叽叽喳喳的麻雀,飞来飞去。再望去,炊烟袅袅,东边的太阳也渐渐地升起来了,整个场景甚是让人喜欢。从高处俯瞰査济民居群,更能感受它厚重的历史与人文底蕴。老式的民居鳞次栉比,黝黑的屋瓦、浅灰的马头墙连成一片,巷道纵横交错,而在巷道行走的人们仿佛是穿行在迷宫一般。当然,可能现在很少有人对此兴趣,所以即使在清明假期,这里也少有游人的拥挤与喧闹,保持其一贯古朴以及宁静。
  饭后在村里散步,雾气还未散尽,还能感受到空气中的潮气,叶子上的露水微微颤抖,忽然觉得,只有连绵的雾气才和古村相配,水汽氤氲中的查济有着更为沉静的美。走在路上,不时看到有许多拿着画本坐在地上的艺术生,他们或一个人,或二三结伴,散落在古村的各个角落,看着他们在画板上恣意泼墨,用另一种写实的手法诠释着这个隐世古村,竟有些让人如痴如醉。
  漫无目的地走在洒落着晨光的巷道,也许身不由己成为了画中人,情不自禁地生出许多浪漫的情怀。
其他文献
【摘要】湘桂古商道是南宋以来桂林也是广西一条十分重要的陆路黄金通道,影响着桂林与广西近千年的政治,军事,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与进程。她应该是一条与湘桂古运河具有同等意义与地位的桂林及广西的大通道,是曾经给桂林与广西带来文明与繁荣的道路。我们至今对这条古商道的考察与研究还不是很多也不是很深入。作为桂林市重要的一条户外运动与文化观光休闲旅游线路,在给我们带来历史厚重感的体验桂林文化的回归的同时,也会带给我
期刊
走在安顺街上,一个个包着头巾,穿着或淡蓝或明黄斜襟长衫,面相圆润饱满的妇女不时闯入眼帘。贵州本是个多民族地区,其世居民族达十六、七个,民族服装多姿多彩,看见着装奇特的妇女本不足为怪,但我要是告诉你,这些妇女是地地道道的汉族,你可能就会觉得奇怪了。上世纪初,一个叫鸟聚龙藏的日本人类学博士初初看见这个群体,也觉得十分新奇,以为发现了一个新的族群,经过详细的考证,他向外界报告了这个群体的来龙去脉。原来,
期刊
【摘要】古老的句町文化是西林县最具特色的优势旅游资源,奠定了西林特色旅游开发的基础。目前西林的旅游开发存在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旅游产品开发零散以及缺乏深度等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以句町文化为主体对西林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的构想,构建马蚌、八达、普驮、那佐四大句町文化特色旅游区,设计句町后裔探访游、句町文化考证游、句町文化荟萃游、句町文化体验游四大特色旅游精品,打造西林句町文化特色旅游强势品牌。  
期刊
【摘要】营造绿色饭店已成为酒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注重生态环境,着眼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平衡,追求优化的新型管理——环境管理(绿色管理),才能使酒店业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桂林市两家金叶级绿色酒店开展的环境项目与建设手段,在绿色饭店的能源、排放和污染等专题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证明绿色饭店前景极为广阔。  【关键词】绿色饭店;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绿色
期刊
【摘要】“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语历经数百年岁月广为流传,家喻户晓。本文通过研读旅游体验作为一种人类交流活动,尝试梳理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出处、流传和相关的影响,并从语言文本、文化内涵、审美感知等不同层面,解读这句名句背后的中国式审美情趣,进而,就其现有英语译本,提出认为值得商榷的一己之见。籍此例的探讨,笔者力图表达如下观点:旅游翻译实践中,名句的翻译不仅仅力求语言内容上的准确,必要时,融入跨文化
期刊
什么是古村落?  有悠久历史的、民风淳朴的、保留了传统文化和习俗的……  古村落在哪里?  偏远处、山林间,原生态、人迹罕至的地方……  古村落的美在于它的灰瓦土墙、青山环绕,以及拥有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都市人都憧憬着到这里与大自然彻底融合的生活。  古村落,正逐渐成为绿色生活方式的寄居地。古村落之旅,更应该有益身心、怡情养性,除了感官的享受,還有精神上的寄托。打开本期『中国最美古村落』的专题,就
期刊
现今存留下来的古村落,传承了自古以来中国传统聚落的基本特点,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我们筛选出六个最具代表性的古村落群,这些村落在漫长的朝代兴替和历史变迁中顽强生存下来,是中国历史的缩影。从它们身上,我们可以窥见历史和时代的印迹、古人的智慧以及丰富而深入的人文细节。  【皖南古村落】  地理位置:安徽、江西省境内(长江以南山区地域范围内)  特色:水乡风貌、徽派特色的民居建筑  值得一去的古村落:宏村
期刊
【摘要】当代大学生作为修学旅游活动的主体及潜在市场,其行为意向至关重要。本文以昆明市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三大高校为例,对当代中国大学生修学旅游的行为意向作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中国大学生修学旅游行为意向的特点,提出了开拓大学生修学旅游市场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修学旅游;行为意向    旅游业进入飞速发展时期,旅游市场进一步细分,修学旅游被认
期刊
风景秀丽的高山、波光粼粼的湖泊,再加上充满着古老韵味的古村,这正是都市人所憧憬的放逐尘嚣、回归恬静生活的目的地。当真正走进那些安静地停留在时光里的古村落,那里的烂漫田野、古屋旧祠、说不完的古老故事和遵循了千百年的传统习俗,以及各自所承载着的文化内涵,一定能吸引你去不断地探索。  古村落蕴含着丰富的鄉土文化和历史记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见证,古戏文化、客家文化、祠堂文化、侨乡文化、屯堡文化、邮
期刊
【摘要】西林土司文化源远流长,具有重要的旅游开发价值。本文在分析岑氏土司文化内涵和西林旅游开发现状基础上,提出西林特色旅游应遵循特色文化、游客参与、创新等原则,并结合民俗文化对土司文化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次进行开发,以增强游客的参与性。同时应加强对土司文化的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对外宣传和促销,创建品牌,促进西林旅游发展。  【关键词】土司文化;旅游开发;西林旅游    西林县位于广西壮族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