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肠综合征合并高位肠瘘患者施行亲属活体小肠移植一例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短肠综合征合并高位肠瘘患者施行亲属活体小肠移植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为1例因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而切除空肠、大部分回肠及右半结肠的患者施行亲属活体小肠移植,供者为患者之子,移植回肠长度为150 cm,供肠热缺血时间1 min,冷缺血时间65 min.受者切除肠瘘,供肠动、静脉分别与受者的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供肠的近端与受者的空肠残端行端端吻合,远端侧壁与结肠残端行侧端吻合,移植小肠末端造口,作为观查窗.术后使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和甲泼尼龙预防排斥反应,并给予抗感染、抗凝以及胃肠外为主、肠内营养为辅的支持治疗.结果 术后移植小肠功能接近正常,能胜任一般的体力劳动.术后110 d,患者因情绪变化突发心脏意外,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合并肠瘘的短肠综合征并非小肠移植禁忌证,术前充分准备和术后细致观察及管理是成功的关键。

其他文献
经过40余年的发展,肝移植已广泛应用于救治终末期肝病.目前肝移植受者1年存活率已超过90%,5年存活率也达到了70%,这得益于手术技术的改进、围手术期管理的完善以及有效的免疫抑制方案.尽管如此,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目前仍保持在24%~60%,在儿童甚至高达50%~80%.因此,如何预防排斥反应、出现排斥反应后如何早期鉴别诊断以及治疗,仍是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
期刊
目前,克隆氏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本院1例患者于肾移植术11年后并发克隆氏病,给予病变肠段切除治疗,但最终因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报道如下:
期刊
FK778是一种从抗风湿药来氟米特的活性代谢产物A771726衍生而来新合成的丙二腈酰胺,它具有与其母体化合物来氟米特同等甚至更高的免疫抑制效能.作为新一代免疫抑制剂的代表,其最重要的优点在于它对T、B淋巴细胞的高效作用,并且抑制动脉壁上平滑肌细胞(SMC:)的增殖和迁移.从而推迟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减轻慢性排斥反应.同时FK778还可以减少其他免疫抑制剂的剂量,改善长期治疗过程中的药物耐受状况.并
期刊
由于对移植免疫学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各种安全、高效免疫抑制剂的开发和临床上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心脏移植的前进步伐,提高了其临床效果,使之成为根治终末期心脏功能衰竭的首选治疗。
期刊
近年来研究表明,作为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指标,血清γ-痕迹蛋白(Cys C)优于血清肌酐.我们应用CysC对肾移植受者的GFR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
期刊
罗氏移植论坛于2006年9月27-29日在西班牙瓦伦西亚召开,论坛的主题为"关注患者的成功",全球约700位移植学专家与会,针对器官移植的前沿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主要议题简述如下:
期刊
目的 观察供者来源的耐受性树突状细胞(DC)在脾移植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以Wista大鼠为供者,SD大鼠为受者,建立同种颈部异位脾脏移植模型.(1)分离供者的骨髓细胞,分别采用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诱导培养出成熟的DC和耐受性DC,并在光镜下观察两者的细胞形态学差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者对共刺激分子CD86表达的差异,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比较其在体外
CD133是新近发现的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1],众多的实验表明,脐血CD133+细胞能在体外得以扩增[2,3],我们选用脐血单个核细胞(MNC)作为培养的起始细胞,应用实验室已经建立的胚胎骨髓基质细胞联合细胞因子的造血细胞体外培养体系[4],研究脐血MNC中CD133+细胞在此培养体系的扩增效果,并检测CD133+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44、CD62L的表达率,评估扩增后的脐血CD133+细胞的归巢
期刊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在白消安和环磷酰胺联用的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预处理方案中,白消安经静脉给药较口服用药更有优势,可使移植的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1],目前在国外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国内仅见零星个案报道。
期刊
患者为男性,55岁,因慢性肾功能衰竭于2004年9月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良好,采用环孢素A、霉酚酸酯及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术后10个月,患者的阴毛三角区及肛门周围出现片状赘生物,病理检查诊断为尖锐湿疣,经局部激光烧灼、涂抹氟尿嘧啶后治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