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主要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一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其中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会有体验、有发展.这些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体验学习”.所谓“体验学习”是指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从中获得亲身的感受和体验,并在此基础上领悟知识.也就是说要变原来的“听数学”、“学数学”为“做数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获得不断发展.怎样在做中发展呢?我认为其中一条很重要的途径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概念的形成让学生去概括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础.数学概念的学习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概念的深层理解和精确把握,对数学问题的解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概念理解是否透彻直接影响到其他数学知识的学习.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概念理解得比较透彻呢?我的做法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如在教“相似图形”时,我不是把“相似图形”的形状、特征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欣赏一组图片——分别是同一底片洗出的照片、不同大小的国旗、五角星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去发现“相似图形”的形状、特征,从而使学生对“相似图形”形成概念,就无需学生去死记硬背.
二、计算公式、变化规律尽可能让学生去发现
让学生参与计算公式的推导,不仅让学生理解计算公式的来龙去脉,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认识解决一类数学问题的规律. 例如:在教 “圆中的计算时”(苏科版九年级上),会涉及好多公式的推导,这时教者完全可以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自己去推导公式.例如在求圆柱体的全面积时,教者应让学生观察圆柱体的模型,先看整体,再分析圆柱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拿一张长方形的硬纸卷成筒,即为圆柱的侧面,再把侧面展开.这样反复两次,让学生在操作中观察、思考:展开图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什么?宽呢?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它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的高.”在学生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推理得: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 长 ×宽,所以,圆柱侧面积 = 底面圆周长 × 高.圆柱的全面积 = 圆柱的侧面积 + 2底面积.在这个过程中,每名学生都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和推理的数字活动,并最终通过相互合作交流得出了结论.人人都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使学生清晰认识了圆柱表面积的求法;而且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及数字情感都得到了和谐发展.有了这个方法,学生接着学习“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就不会有困难了.
再如在学习“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完全可以让学生与“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作比较,用两个圆形纸片操作,一个纸片固定不动,另一个纸片由远及近向这张纸片运动直至再远离这张纸片,在整个运动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能发现圆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
三、疑难问题让学生去争议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是常事,教师对此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呢?还是适当点拨,鼓励争议呢?我认为后者有利于素质的提高.“相似图形的应用”这一节有个重要内容是“测量不可到达物体的高度”,我尝试让学生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带着全体学生在操场上, “这根旗杆大约有多高?”于是,同学们就议论纷纷,有的提出用一根长绳送到顶端,从上而下量一量.绳子怎么送到顶端去呢?有的提议:干脆把旗杆放倒测量……这时,我不动声色地拿来一根2米长的竹竿笔直地立在操场上,地上顿时出现了竹竿的影子.有办法啦,学生们三人一群五人一伙地议论起来,我们不是已经教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吗?量一量竹竿的长度,再量一量它的影子的长度,不就知道了竹竿与影子的关系吗?再根据它们的关系,量出旗杆的影子长度,不就可以算出旗杆的高度了吗?这样问题解决了学生不知有多高兴.接着我又让学生观察学校围墙边的一棵大树,它的影子有一部分是落在围墙上,一部分落在地面上,这个问题又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在经过一番讨论后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样的活动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 唤起学生问题意识
良好的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基石,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为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课堂上我们不怕学生问题多,而是担心他们没问题,没有质疑的能力.当他们有了问题后,才会去积极寻求答案.因此在教学中,我随时注意让学生提问题,其他学生解决或者师生共同讨论,最后进行归纳.例如:在教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后,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来的,那么为什么把长方形拉长后,计算出来的结果跟长方形的面积不一样呢?问题提出后,我并没有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请学生讨论,依据平行四边形的公式所需要的条件,自己想办法.(有的去量,有的去剪、拼……)最后得出了正确的答案.这样,能让学生养成一种去思考、去自主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该越俎代庖,而应当尽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
一、概念的形成让学生去概括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础.数学概念的学习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概念的深层理解和精确把握,对数学问题的解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概念理解是否透彻直接影响到其他数学知识的学习.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概念理解得比较透彻呢?我的做法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如在教“相似图形”时,我不是把“相似图形”的形状、特征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欣赏一组图片——分别是同一底片洗出的照片、不同大小的国旗、五角星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去发现“相似图形”的形状、特征,从而使学生对“相似图形”形成概念,就无需学生去死记硬背.
二、计算公式、变化规律尽可能让学生去发现
让学生参与计算公式的推导,不仅让学生理解计算公式的来龙去脉,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认识解决一类数学问题的规律. 例如:在教 “圆中的计算时”(苏科版九年级上),会涉及好多公式的推导,这时教者完全可以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自己去推导公式.例如在求圆柱体的全面积时,教者应让学生观察圆柱体的模型,先看整体,再分析圆柱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拿一张长方形的硬纸卷成筒,即为圆柱的侧面,再把侧面展开.这样反复两次,让学生在操作中观察、思考:展开图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什么?宽呢?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它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的高.”在学生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推理得: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 长 ×宽,所以,圆柱侧面积 = 底面圆周长 × 高.圆柱的全面积 = 圆柱的侧面积 + 2底面积.在这个过程中,每名学生都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和推理的数字活动,并最终通过相互合作交流得出了结论.人人都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使学生清晰认识了圆柱表面积的求法;而且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及数字情感都得到了和谐发展.有了这个方法,学生接着学习“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就不会有困难了.
再如在学习“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完全可以让学生与“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作比较,用两个圆形纸片操作,一个纸片固定不动,另一个纸片由远及近向这张纸片运动直至再远离这张纸片,在整个运动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能发现圆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
三、疑难问题让学生去争议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是常事,教师对此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呢?还是适当点拨,鼓励争议呢?我认为后者有利于素质的提高.“相似图形的应用”这一节有个重要内容是“测量不可到达物体的高度”,我尝试让学生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带着全体学生在操场上, “这根旗杆大约有多高?”于是,同学们就议论纷纷,有的提出用一根长绳送到顶端,从上而下量一量.绳子怎么送到顶端去呢?有的提议:干脆把旗杆放倒测量……这时,我不动声色地拿来一根2米长的竹竿笔直地立在操场上,地上顿时出现了竹竿的影子.有办法啦,学生们三人一群五人一伙地议论起来,我们不是已经教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吗?量一量竹竿的长度,再量一量它的影子的长度,不就知道了竹竿与影子的关系吗?再根据它们的关系,量出旗杆的影子长度,不就可以算出旗杆的高度了吗?这样问题解决了学生不知有多高兴.接着我又让学生观察学校围墙边的一棵大树,它的影子有一部分是落在围墙上,一部分落在地面上,这个问题又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在经过一番讨论后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样的活动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 唤起学生问题意识
良好的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基石,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为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课堂上我们不怕学生问题多,而是担心他们没问题,没有质疑的能力.当他们有了问题后,才会去积极寻求答案.因此在教学中,我随时注意让学生提问题,其他学生解决或者师生共同讨论,最后进行归纳.例如:在教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后,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来的,那么为什么把长方形拉长后,计算出来的结果跟长方形的面积不一样呢?问题提出后,我并没有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请学生讨论,依据平行四边形的公式所需要的条件,自己想办法.(有的去量,有的去剪、拼……)最后得出了正确的答案.这样,能让学生养成一种去思考、去自主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该越俎代庖,而应当尽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