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艺术是教师熟练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科学的规律和美的规律而进行的一种独创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它具有形象性、情感性、灵活性、娱乐性、创造性、魅力性和个性化等特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就是一些艺术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利用艺术本身独有的魅力,感染教育者,吸引受教育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艺术有两个功能:第一个功能是使人激动,使人产生兴趣,使人兴奋;第二个功能是让人放松,使人思考,使人感悟。正是因为这两种功能,充分体现了教学艺术在小学低段数学课堂中的利用价值。
低段学生还处在六、七岁的年龄阶段,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他们还是非常天真和幼稚的,他们好玩、好动、爱模仿,喜欢小动物和动画形象,语言富有童趣,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记忆力强,但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作为一名低段数学教师,只有牢牢抓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积极运用教学艺术的手段,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主要是在以下三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新课导入的艺术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作为一门艺术,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让学生对一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无疑是这堂课成功的第一步。
1、创设有趣的情境导入。低段学生还是非常有幻想能力的,在教学的开始就给他们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他们的注意力马上就会被吸引过来,教师就能很好地导入新课,激发他们积极地思考。例如,我在教学《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这一课时,开始是以数学王国里的小客人要来参观我们的教室的情境引入的(请5个学生每人手拿一张数字卡片来到教室),这下孩子们马上就坐得很端正了,还做出一副很认真听的样子。接着,我又说了一句:“他们都是乱哄哄地进来的,谁能给这些数字朋友排排队呀?”话音刚落,就有很多小手高高地举起来了。以学生表演的形式,巧妙地引入课题,寓教学于情境之中,学生仿佛立即置身于情景交融的动画世界里,迅速地被教学内容所吸引,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了本节课的学习和思考之中。
2、猜谜语导入。低段学生平时很喜欢猜谜语、脑筋急转,还时不时地给我出题目,想要难倒我。在上《认识整时》这一课的开始时,我编了一个谜语:“一家三兄弟,高矮个不齐,嘀哒提醒你,时间要珍惜。”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东西,学生兴的趣就一下子上来了,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到:“钟。”以这样的形式导入新课,显得既新颖别致,又富于趣味性和吸引力,使我们非常顺利地进入了这节课的主题。
3、以动画人物的出现导入。低段儿童非常喜欢看动画片,蓝猫就是孩子们熟悉和喜欢的卡通形象。在《认识立体图形》的课堂教学中,我先出示了蓝猫的形象问学生:“谁来了?”(学生很兴奋,齐声答到:“蓝猫。”)我又紧接着说道:“蓝猫给我们带来了一篮子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在这样的引导中,学生的注意力早已经被“蓝猫”给吸引住了,蓝猫的话也成了像圣旨一样必听的东西了。学生们走进了老师早已设计好的“圈套”之中,老师就可以通过操纵蓝猫来调控这些爱玩、好动的孩子们了。
采用什么样的形式作为课的引入很重要,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的要求,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导入新课,使学生能很快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这堂课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上述这些方法,还有如歌曲导入、图片导入、悬念导入等等。做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去研究新课导入的艺术。
二、教学语言的艺术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监控之中,教师的这一切又时刻影响着学生。教师就要利用好这一契机,发挥课堂教学艺术,如一个身体姿势、一个眼神、一句话语,都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向他们传达你所要传达的信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那才是一个真正有本事的教师。
就拿教学的语言美来说吧,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整个课堂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手段,充分发挥语言的优势,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富有童趣的语言更适合低段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在《0的认识及有关的加减法》中,给1—5的数字按大小排序时,我说:“谁能给这些数字客人排排队?”学生立刻领会了我的要求,从大到小或是从小到大排列起来。之后我又问道:“0该排在队伍的什么位置呢?”学生就举起了小手抢着回答。还有在写出同数相减等于0的算式时,我又说:“小朋友,看看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马上七嘴八舌讨论起来,并说出了很多自己的发现。小结时我又说:“同学们可真棒!把藏在算式后面的小秘密全都发现了。原来一个数减去它自己就等于0,也就是说,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
在《认识立体图形》一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是通过蓝猫的形象提出教师的要求的。如让学生分不同的实物时,我说:“蓝猫想考考我们,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礼物放在一起吗?六个小朋友一起试试看。”在结束课的时候,我说:“小朋友,请你回家当个小小侦察兵好吗?去侦察一下自己家中的物体形状是什么样的。”
这些富有童趣的语言学生很爱听,听了也感觉很亲切。从这一点上来说,教师已经能亲近学生,学生也能接受教师。这不是我们一直想要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吗?
三、教学设计的艺术
设计符合低段学生年龄特点的环节,特别是一些小小的游戏能起到调控课堂气氛的和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它能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巩固知识,更能寓教于乐。
在教学0表示没有时,我安排的游戏是这样的:送气球。我拿出3个气球,送给一个学生一个气球,问:我手里还有几个气球,可以用几来表示?我又送出一个气球,问:“我手里还有几个气球,用数字几来表示?送出第三个气球后,问:现在用数字几来表示呢?”这样一来,学生都坐地好好的,等着我送给他们气球。同时他们也明白了数字3一次次减1最后到0的过程,也很好的理解了0表示什么也没有的含义。为了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我紧接着又做了一个猜硬币的游戏:我手拿装有一个硬币的盒子,摇动发出响声,让学生猜有几个硬币,用哪个数字表示?第二次一个也不装,用哪个数字表示?学生很乐意猜,同时也在猜的过程中加深了对0的含义的理解。在巩固练习0的有关加减法时,做开火车的游戏。我把算式贴在黑板上,又在算式的前面贴上了一个火车头就成了一列漂亮的小火车。让学生手拿有得数的卡片“乘”上火车。这个小小的游戏使整堂课的结束部分气氛高涨。在游戏中,学生要先算出这些算式的得数,才能找到相应的那个车厢,这样学生又经历了一次练习巩固的机会。
还如《认识整时》的最后,我用身体(主要是手臂的不同姿势)摆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猜是几时了。这时学生看到的是两个手臂组成的两根针的位置,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我右手伸长(表示分针)举过头顶,左手缩短(表示时针)指向左侧,学生非常兴奋地猜出是3时。我又用右臂直举过头顶,左臂缩短朝正下方,学生会说是6时了。这时我又说:“谁也会像老师这样做个动作让大家来猜?”马上有很多学生站起来表示要自己来做。其中一个学生这样做一个姿势:两个手臂交叉举过头顶。……一堂课就在这样的游戏中结束了。相信没有上台的小朋友还会在下课之后再来做这个游戏的。这样,无形之中学生又对课的内容进行了一次复习。
在上《认识立体图形》中,我做了一个猜物体的游戏:我把准备好的实物用一块布盖上,学生说要老师摸长方体我就去摸。我摸了一会儿假装没有摸到,学生急着告诉我,说长方体是长长的、方方的、有边还有角的……。我摸对了,他们就高兴的不得了。我又趋势让一个学生上来摸……,学生不仅仅是玩了一个游戏,看得出来学生还学生学到了本堂课的内容,会用自己的话来表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了。那不正是我们想要得到的教学效果吗?
诸如此类的课堂教学艺术还有很多很多,本人也只是谈到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有些课堂教学的艺术我们还没有去发现它,或是没有去很好的运用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探索,灵活运用,做到寓教于乐,以趣激学,使教与学真正成为“愉快的艺术”,让学生真正喜欢数学。低段教学有着低段的特点。只有孩子们喜欢的、接受、高兴的学习,才会发挥它最大的效果。相信,在经后的教学中我还会发现其它教学中的艺术,努力成为是一个行动着的研究者。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就是一些艺术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利用艺术本身独有的魅力,感染教育者,吸引受教育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艺术有两个功能:第一个功能是使人激动,使人产生兴趣,使人兴奋;第二个功能是让人放松,使人思考,使人感悟。正是因为这两种功能,充分体现了教学艺术在小学低段数学课堂中的利用价值。
低段学生还处在六、七岁的年龄阶段,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他们还是非常天真和幼稚的,他们好玩、好动、爱模仿,喜欢小动物和动画形象,语言富有童趣,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记忆力强,但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作为一名低段数学教师,只有牢牢抓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积极运用教学艺术的手段,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主要是在以下三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新课导入的艺术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作为一门艺术,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让学生对一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无疑是这堂课成功的第一步。
1、创设有趣的情境导入。低段学生还是非常有幻想能力的,在教学的开始就给他们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他们的注意力马上就会被吸引过来,教师就能很好地导入新课,激发他们积极地思考。例如,我在教学《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这一课时,开始是以数学王国里的小客人要来参观我们的教室的情境引入的(请5个学生每人手拿一张数字卡片来到教室),这下孩子们马上就坐得很端正了,还做出一副很认真听的样子。接着,我又说了一句:“他们都是乱哄哄地进来的,谁能给这些数字朋友排排队呀?”话音刚落,就有很多小手高高地举起来了。以学生表演的形式,巧妙地引入课题,寓教学于情境之中,学生仿佛立即置身于情景交融的动画世界里,迅速地被教学内容所吸引,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了本节课的学习和思考之中。
2、猜谜语导入。低段学生平时很喜欢猜谜语、脑筋急转,还时不时地给我出题目,想要难倒我。在上《认识整时》这一课的开始时,我编了一个谜语:“一家三兄弟,高矮个不齐,嘀哒提醒你,时间要珍惜。”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东西,学生兴的趣就一下子上来了,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到:“钟。”以这样的形式导入新课,显得既新颖别致,又富于趣味性和吸引力,使我们非常顺利地进入了这节课的主题。
3、以动画人物的出现导入。低段儿童非常喜欢看动画片,蓝猫就是孩子们熟悉和喜欢的卡通形象。在《认识立体图形》的课堂教学中,我先出示了蓝猫的形象问学生:“谁来了?”(学生很兴奋,齐声答到:“蓝猫。”)我又紧接着说道:“蓝猫给我们带来了一篮子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在这样的引导中,学生的注意力早已经被“蓝猫”给吸引住了,蓝猫的话也成了像圣旨一样必听的东西了。学生们走进了老师早已设计好的“圈套”之中,老师就可以通过操纵蓝猫来调控这些爱玩、好动的孩子们了。
采用什么样的形式作为课的引入很重要,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的要求,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导入新课,使学生能很快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这堂课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上述这些方法,还有如歌曲导入、图片导入、悬念导入等等。做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去研究新课导入的艺术。
二、教学语言的艺术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监控之中,教师的这一切又时刻影响着学生。教师就要利用好这一契机,发挥课堂教学艺术,如一个身体姿势、一个眼神、一句话语,都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向他们传达你所要传达的信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那才是一个真正有本事的教师。
就拿教学的语言美来说吧,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整个课堂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手段,充分发挥语言的优势,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富有童趣的语言更适合低段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在《0的认识及有关的加减法》中,给1—5的数字按大小排序时,我说:“谁能给这些数字客人排排队?”学生立刻领会了我的要求,从大到小或是从小到大排列起来。之后我又问道:“0该排在队伍的什么位置呢?”学生就举起了小手抢着回答。还有在写出同数相减等于0的算式时,我又说:“小朋友,看看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马上七嘴八舌讨论起来,并说出了很多自己的发现。小结时我又说:“同学们可真棒!把藏在算式后面的小秘密全都发现了。原来一个数减去它自己就等于0,也就是说,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
在《认识立体图形》一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是通过蓝猫的形象提出教师的要求的。如让学生分不同的实物时,我说:“蓝猫想考考我们,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礼物放在一起吗?六个小朋友一起试试看。”在结束课的时候,我说:“小朋友,请你回家当个小小侦察兵好吗?去侦察一下自己家中的物体形状是什么样的。”
这些富有童趣的语言学生很爱听,听了也感觉很亲切。从这一点上来说,教师已经能亲近学生,学生也能接受教师。这不是我们一直想要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吗?
三、教学设计的艺术
设计符合低段学生年龄特点的环节,特别是一些小小的游戏能起到调控课堂气氛的和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它能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巩固知识,更能寓教于乐。
在教学0表示没有时,我安排的游戏是这样的:送气球。我拿出3个气球,送给一个学生一个气球,问:我手里还有几个气球,可以用几来表示?我又送出一个气球,问:“我手里还有几个气球,用数字几来表示?送出第三个气球后,问:现在用数字几来表示呢?”这样一来,学生都坐地好好的,等着我送给他们气球。同时他们也明白了数字3一次次减1最后到0的过程,也很好的理解了0表示什么也没有的含义。为了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我紧接着又做了一个猜硬币的游戏:我手拿装有一个硬币的盒子,摇动发出响声,让学生猜有几个硬币,用哪个数字表示?第二次一个也不装,用哪个数字表示?学生很乐意猜,同时也在猜的过程中加深了对0的含义的理解。在巩固练习0的有关加减法时,做开火车的游戏。我把算式贴在黑板上,又在算式的前面贴上了一个火车头就成了一列漂亮的小火车。让学生手拿有得数的卡片“乘”上火车。这个小小的游戏使整堂课的结束部分气氛高涨。在游戏中,学生要先算出这些算式的得数,才能找到相应的那个车厢,这样学生又经历了一次练习巩固的机会。
还如《认识整时》的最后,我用身体(主要是手臂的不同姿势)摆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猜是几时了。这时学生看到的是两个手臂组成的两根针的位置,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我右手伸长(表示分针)举过头顶,左手缩短(表示时针)指向左侧,学生非常兴奋地猜出是3时。我又用右臂直举过头顶,左臂缩短朝正下方,学生会说是6时了。这时我又说:“谁也会像老师这样做个动作让大家来猜?”马上有很多学生站起来表示要自己来做。其中一个学生这样做一个姿势:两个手臂交叉举过头顶。……一堂课就在这样的游戏中结束了。相信没有上台的小朋友还会在下课之后再来做这个游戏的。这样,无形之中学生又对课的内容进行了一次复习。
在上《认识立体图形》中,我做了一个猜物体的游戏:我把准备好的实物用一块布盖上,学生说要老师摸长方体我就去摸。我摸了一会儿假装没有摸到,学生急着告诉我,说长方体是长长的、方方的、有边还有角的……。我摸对了,他们就高兴的不得了。我又趋势让一个学生上来摸……,学生不仅仅是玩了一个游戏,看得出来学生还学生学到了本堂课的内容,会用自己的话来表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了。那不正是我们想要得到的教学效果吗?
诸如此类的课堂教学艺术还有很多很多,本人也只是谈到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有些课堂教学的艺术我们还没有去发现它,或是没有去很好的运用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探索,灵活运用,做到寓教于乐,以趣激学,使教与学真正成为“愉快的艺术”,让学生真正喜欢数学。低段教学有着低段的特点。只有孩子们喜欢的、接受、高兴的学习,才会发挥它最大的效果。相信,在经后的教学中我还会发现其它教学中的艺术,努力成为是一个行动着的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