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日不是读书天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t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窗高卧闲读书,是我能想象到的最惬意的事情。信马由缰地读些忙时没时间读的书,没有通告要赶,没有计划要拟,没有杂务等着处理,“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顺其自然,无拘无束,真是优哉游哉,堪比羲皇上人。而不读书,往往不仅仅是让人觉得面目可憎,还有可能闲来生事,搞得身心不宁。康熙年间的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聪训斋语》中说的:“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闲适无事之人,镇日不观书,则起居出入,身心无所栖泊,耳目无所安顿,势必心意颠倒,妄想生嗔。处逆境不乐,处顺境亦不乐。”可能正是因为有这样重读书的家训,他才培养出张廷玉这样身兼三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和首席军机大臣的儿子。
  当然,这说的是新兴视听大众文化没有兴起之前的时代。如今人们在闲暇的时候可能更多的不是读书,而是玩手机。手机有手机的好玩之处,因为连接了网络,它就连接了几乎无穷无尽的信息源头,那些不同的信息既有文字,也有图画,更有音影字图融合在一起的视频文本,还有各种你能够想象得到的APP交互娱乐和游戏。它们带来了多种选择可能性和看上去自由的空间。但这一切可能只是表象,恰恰因为如此,它成了一个注意力的黑洞,以其难以抗拒而又自然而然的诱惑力将时间、精力、专注和耐心都吸附进去,消解无形,而人们还浑然不觉。
  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临睡前习惯性地刷一刷微信或者微博,不经意间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就过去了,在最终决定关灯睡觉的时候会痛恨自己又消耗了很长一段时间。那些时间原本可以用来读书或者做一些放空自己的遐想,但在网上瞎逛,尽管也会获得一些信息,长些见识,甚至偶遇某些绝妙精彩的见解,但这些信息是碎片化的,难以构筑出一个完整的认知图谱,很多时候还会被某个八卦所搅扰。而在无事的早晨起来,这个过程很可能又重复一遍,让懊恼再次降临在洗漱的瞬间。这是一种由于信息爆炸被动强加给我们的“病”,进而造成我们时代的阅读匮乏和焦虑症。这形成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悖论:我们原本追求排遣,最终却走向了不经意的疲惫。
  当然,我们需要放松的时刻以纾解生活的紧张,但即便是这样的时刻,我依然会觉得选择阅读一本书,哪怕是在手机上阅读,也是比随意浏览网页更好的选择。这倒并不意味着我是一个保守主义者,排斥新兴技术所带来的便利,我只是意识到信息与叙事之间的区别。事实上,所有书籍都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叙事,政治的、科技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学的,它们通过叙述构成某种具有贯穿性结构的叙事,蕴含着知识、思辨、道德、情感或者娱乐。任何一本书,只要结撰在一起,它必然有着某种一以贯之的系统思路。相形之下,信息则很难具备这种整体性的结构逻辑,它们是泥沙俱下、扑面而来的,受众在信息的潮水中有种即时性沉浸的快感,然而潮水过后,最深刻的印记也不过是它留下的湿漉漉的痕迹,那些痕迹从四面八方随机而来,很容易同样随机散去,或者很快被同样四面八方而来的其他信息冲刷殆尽,无法形成特定的认识和价值。
  任何知识和思想都不是轻松易得的碎片化信息,碎片化只会产生焦虑。焦虑并不会被新的焦虑所治愈,只会被替代和强化。而治疗焦虑的方法最方便的法门无疑是读书,通过书籍所隐含的整体性思维来建构一种对抗破碎、零散和杂乱无章的日常生活的主体性。
  当然,这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人人都貌似很忙的当下生活环境之中。生活时间本身被切割成了无数的散碎条块,在生理时间之上笼罩着被社会时间规划了的工作日程,即便在闲暇时刻也被无孔不入的消费逻辑所抢夺和塑造的娱乐休闲所充斥和占有。在那些休闲方式之中,读书无疑是最不轻松的一类。较之于更多感官刺激的全媒体视听体验,阅读这种古老的娱情遣兴方式要投注更多的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运作,显然没有那么欢愉和舒适。
  我有一个外地亲戚的孩子本科毕业的时候考研失利,在家长的鼓励下没有找工作,留在北京继续备考。我每次去看他的时候,他都在拿着本英语词汇书在那儿背单词。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告诫他这种方式不行,学习一门语言不是靠背词汇表,而要进行综合训练,比如加大阅读量、针对考试做一些真题之类。这些劝说似乎并没有起到实际的效果,这个孩子总是做出认真学习的模样,却并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改变。背单词是一种最轻便的阅读途径,很容易给他自己一种在勤奋学习的心理暗示。但我知道他的忙碌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假象,可能为了平衡父母的殷殷期盼所带来的压力和内疚。果然,他又考了两年还是没有考上,最后回家找了份工作。
  放逐真正的阅读而沉溺于更便捷的信息汲取手段,一方面是认知谬误———他们误以为信息就是知识或者思想;另一方面则是拒绝努力的表现。事实上,生活时间的高频切换加剧了这种状况并且给懒惰的人以逃遁的借口。于是,忙碌和嘈杂悖反性地造成了浮躁和轻佻。法国哲学家吉勒·利波维茨基说,如今的文明是一种“轻文明”,“我们从未经历过一个如此轻盈、流动、多变的物质世界”,人们乐于及时行乐和安逸轻浮,而放逐了沉重精神和艰苦的努力。放任自流的结果是我们智慧上的肤浅和美德上的退化。
  在这样的时候,正是要呼唤勤奋、自律和承受痛苦的勇气,它在于用严格的要求来自我约束。因为在智识与心性的砥砺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知识和思想作为心灵与精神的财富,不是可以继承和赠予的物质财产。进行必要而刻苦的阅读是必要的自我训练。
  曾经有首口耳相传的打油诗:“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有雪,不如留待下一年。”这首诗有不同的变文,意思大致相似。一般人可能都听过,但人们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本来是讥讽懒惰士子的,如今反倒成很多人自嘲和逃避的遁词。宋末元初,曾在家乡浙江仙居创办安洲书院的翁森有几首《四时读书乐》诗,跟前面那个打油诗意思正好相反,却不太为人所知。这几首诗写的是四时皆宜读书,而读书皆得其乐,值得摘抄于此。在这个老夫子看来,春天是“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夏天则“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秋天是“近床赖有短檠在,及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天则“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诗本身意象并不太高明,写得有些迂阔呆板的夫子气,但也正是这点倒显得有些理想主义的可爱。
  其实,对于过早封闭心灵的愚夫懒汉而言,什么时候都不想读书,但心胸开放而有意进取之人,则在厕上、马上、枕上也不会懈怠。在很难有正襟危坐于书桌前埋头的环境中,碎片化的时间同样也可以进行整全式的阅读,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终究會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如果有节假闲暇可以沉浸醲郁、含英咀华,当然是妙不可言,但平日里地铁上、等人时、会议间也都是可以拾起书本或者打开电子书的时刻。时间的有效规划和自我的严格节制是读书的要义,也是不断充实自我的途径。
  我认识一个作家叫做阿乙,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几乎无时无刻手里不是拿着本书。开会的时候,旅行大巴上,吃早餐的餐桌上……很少见他闲谈扯淡,似乎他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入到阅读状态之中。这个人原先是江西一个乡里的民警,后来一路辗转到北京,成为“70后”一代声名卓著的作家。我想,是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改变了自己人生的走向。也许,对于他那样的人而言,阅读成为一种真正的日常状态,无日不是读书天。
其他文献
人在这世上活一辈子,或多或少,总讲过一些违心话。其中有些话,就是奉承的话。  奉承是什么?讲文雅点就是恭维讨好,讲好听点就是讲别人爱听的话、讲好话,讲难听点就是拍马屁。礼节性的奉承,是人情世故的一种常态。到亲朋好友那里去喝喜酒贺新婚,不管那对新人颜值如何,总要说几句“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之类的贺词。别人带孩子来自己家玩,看到是胖乎乎的女孩,就会说长得好可爱,一脸的福相;看到是又瘦又黑的男孩,眼睛
期刊
一  有一种相熟,其实令人难堪。彼此也交往多年,互相也给过面子、帮过忙,就认为非常熟络了。熟络并不是不好,关键是他对你真不见外地直抒胸臆,大大咧咧、毫不顾忌、出语恶俗、吃相丑恶,他呈现的是他的原生态,不经加工、没有挑拣,他觉得跟你用不着,是拿你不当外人儿。  这样,你就看到了一个人最原始的欲求,按说这是好事,你可以从中挑选需要的,摒弃无用的。可还是感觉不爽,人与人之间还是需要遮掩的,特别是对方拿着
期刊
那年,游览阿尔山天池时,碰到了这件事。刚登山不久,两位小姑娘就站在山路旁,对我低声吆呼:“老大爷,这蘑菇是我们刚刚从林子里采来的,带回家去吃,保您满屋飘香。”  其实,在通往天池的山路两旁,有许多林区老乡推销山中的土产。不知为什么,这两个卖蘑菇的小姑娘,唤起了我十分遥远的记忆,陡然想起张洁的处女作《从森林里来的孩子》。我停下了攀登的脚步,坐在她倆身旁的一块山石上,不再走了。  “您老是哪里人?” 
期刊
捉鬼者与小鬼,本势如水火,忽而亲密无间了。究其缘由,说大不大,說小不小。说不大,小事一桩,背上瘙痒了。说不小,是苏东坡的话,忍痛易,忍痒难。  于是“哥俩好”了,看那钟馗陶陶然之状,想是搔到了痒处。却又未必尽然,絮絮叨叨,哼哼唧唧:“不在下偏搔下,不在上偏搔上。”  《搔背图》痒在钟馗的背上,掻在世人的心上,弄得世人始而笑,继而思,复而慨。真真个“张三吃了李四饱,撑得王五沿街跑”。钟馗小鬼,何其神
期刊
成名之前,路遥生活困顿,饱经磨难,曾受到无数人接济、帮助、保护。  成名之后,一些曾经帮助过路遥的人求他办事,路遥却很少相助。更有甚者,有人想和他聊聊天、唠唠嗑,路遥也不能一一满足。  对此,很多人对路遙颇为不满,认为他不光要感恩,更应该报恩,利用自己的名声和社会影响力,为那些帮助过他的人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岂料,路遥却说:“正因为应该报恩,才不能帮他们。”  人们不解。  路遥解释说:“我
期刊
据说废话就是可以作废的话,就是多余的话,就是说了也白说的话……其实,不然。  有个挺神秘的国企副总悄悄说了一个秘密:“我每次作报告都是废话连篇,一定要叫听报告的人一句都记不住。但是,语气要抑扬顿挫,手势要激情四溢!你以为我很失败,不,我成功了。如果我作报告发挥深刻,见解独到,对上对下都鞭辟入里,我这个领导是当不长的……”  我打断说:“别闹着玩,报告质量差怎么让人信服?废话多了,听者不烦?你说个例
期刊
蔡元培先生以“兼容并包”的思想造就了北大的辉煌,而且,在北大师生和朋友的眼里,他是个非常谦和的人,连疾言厉色的时候都很少见。但是,蔡元培先生处事也自有他的原则,绝对不是凡事和稀泥的“老好人”。  北京大学在蔡元培未当校长以前,开校务会议多半讲英语,特别是预科的校务会议,全部讲英语。不懂英语的教授,只好像聋子一样坐在那里,痛苦万分。蔡元培接任校长以后,特别提议校务会议一律改用中文,这引起了外国教授的
期刊
中学时代,对林庚先生的名字就不陌生。作家出版社编辑出版的《1956年诗选》,其中《马路之歌》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对“汽车的喇叭唱着牧歌”的比喻,感到无比新奇。而《诗刊》1961年第2期发表的另一首写春天的诗《迎春曲》,我一直能背诵下来:  冬天的树林像野鹿的角/太阳的四周春天又来了/刚化了的河水透着多么蓝/泥土里的气息带微微的潮。  进了北大之后,这首诗竟是我和林先生第一次对话的媒介。记得入学
期刊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针对《红楼梦》写的文学评论,《红楼梦魇》通篇的感觉很像读书笔记,没有结构章法,更像针对《红楼梦》做的考据工作集锦。既然她散漫着,我也且仅从她的几句话来谈一谈。  她在《红楼梦未完》的第一段这样写着: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鲫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地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鉴香,品鱼,读书,多么优雅的“三恨”!此三恨,将文艺女
期刊
我在纽约生活,并没发现美国人比中国人更环保。商店里面的蔬菜无端端地都包上了塑料薄膜。到了收银处,收银员会殷勤地帮你装袋,毫不吝惜超市的塑料袋。牛奶怕洒,需要单独的口袋;生肉怕脏,也要单独的口袋。去一趟超市至少要拎回家五六个塑料袋,還不包括装蔬果的那些小塑料袋。开车去大型超市,那么费劲套上的塑料袋,只是为了从购物车把东西放到车子后备厢的一瞬间和从后备厢拿到家里的那一点路。  不过有一点纽约可能走在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