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理念,在老师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就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使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更具吸引力,让学生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开放教学内容”、 “ 开放师生关系”、 “开放教学预设”、 “开放教学评价”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数学教学更有实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样性;教学实效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适时调整,使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更具吸引力,让学生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让学生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多样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开放教学内容,牵手儿童生活
数学学习中,学习数学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数学思维训练则是更重要的事情。数学思维训练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大脑,学生通过思维训练,思维更加敏捷、灵活,解决问题时能够采用多种方式,更懂得变通,思维深度也能够深入,思维能力能够得到一个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思维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进一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应用知识《测量》的教学时,我们经常采用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将学生带到室外进行实地测量,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在教学《千米、米的认识》时,也在课堂上采用动态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突出知识的价值,这样让学生在动态的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再如:当遇到有争议的题目时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通过辩论的方式来解决知识中的交叉。数学课上时而进行活动,时而进行辩论,时而又进行说唱,将一节数学课上得栩栩如生,学生没有不喜欢的道理。
二、开放师生关系,实现和谐互动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标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数学教材进行对话的过程。师生间、生生间可以进行动态的对话,这种对话的内容包括知识信息,也包括情感、态度、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教学448-297和448-303的计算时,笔者模拟了超市购物的情景: “钟老师今天带了4张100元、2张20元和8张1元的钱去龙州超市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共计花了297元,请同学们帮老师想想办法,我该怎么付钱?还剩多少钱?如果你是收银员,你该怎么找钱?”生讨论,师参与其中并从中筛选出最佳方案:拿出3张100元给收银员,找回3元,还剩151元。通过模拟演示得出计算方法:448-297=448-300+3=151。然后我又问: “如果买的生活用品共花303元,你又会怎么付钱呢?”同样通过模拟演示得出最佳计算方法:448-303=448-300-3=145。在这一活动中,老师以顾客的身份与学生扮演的收银员进行对话、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会了三位数减接近于整百数的简便算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相互交流、彼此沟通、互相影响、互为补充,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
三、开放教学预设,把握目标导向
新课标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与教师的教学设计,即预设有关;另一方面,与实际教学过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即生成有关。预设与生成这两个看似对立的概念,在很多教师看来,它们难以共处,往往是主观预设越多,动态生成就越少。然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按照预设学习场景进行教学,课堂中如果遇到学生提出一些不可预测的问题时要坦然应对,合理回应,以促成教学目标的完成。例如,在学到长方形面积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比较两个相似图形的大小时,突然有学生站起来说: “老师,我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么算,就是长×宽。”听到这位同学的回答,一方面笔者有些欣慰,因为这位同学一定提前预习过;另一方面,笔者又有些沮丧,因为课前精心准备了很多问题,这下全都泡汤了,怎么办呢?这时,笔者只能跟着他的思路,顺水推舟问他们,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宽来计算,谁可以用手中的学具向我们证明一下呢?这时学生们兴趣盎然,有的开始自己独立研究,有的开始小组讨论。在这样的讨论活动中,学生们所表现出来的聪明与才智远远超出了笔者的预想。通过让学生们自主讨论学习,他们可以得到更多证明自己的机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了。
四、开放教学评价,促进主动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元空间,是在一个连续的时间内进行的,要想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必然要采取各种各样的评价形式,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自信心和展示自我个性,我们积极创新评价机制,采取过程评价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逐步推行以学业水平测试和基础性发展目标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素质评价,实行学生成长档案制度,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档案,组织开展了“多元之星”评选等活动;积极推进学生日常考核无分数评价和等级评价,健全和完善了对话式评语、鼓励性评价,形成了“学生自我评价”、 “同学(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家长参与”的科学评价体系,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切实发挥了评价的正确导向功能和教育引导意义。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很多的教法,关键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方法,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样性;教学实效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适时调整,使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更具吸引力,让学生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让学生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多样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开放教学内容,牵手儿童生活
数学学习中,学习数学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数学思维训练则是更重要的事情。数学思维训练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大脑,学生通过思维训练,思维更加敏捷、灵活,解决问题时能够采用多种方式,更懂得变通,思维深度也能够深入,思维能力能够得到一个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思维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进一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应用知识《测量》的教学时,我们经常采用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将学生带到室外进行实地测量,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在教学《千米、米的认识》时,也在课堂上采用动态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突出知识的价值,这样让学生在动态的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再如:当遇到有争议的题目时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通过辩论的方式来解决知识中的交叉。数学课上时而进行活动,时而进行辩论,时而又进行说唱,将一节数学课上得栩栩如生,学生没有不喜欢的道理。
二、开放师生关系,实现和谐互动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标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数学教材进行对话的过程。师生间、生生间可以进行动态的对话,这种对话的内容包括知识信息,也包括情感、态度、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教学448-297和448-303的计算时,笔者模拟了超市购物的情景: “钟老师今天带了4张100元、2张20元和8张1元的钱去龙州超市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共计花了297元,请同学们帮老师想想办法,我该怎么付钱?还剩多少钱?如果你是收银员,你该怎么找钱?”生讨论,师参与其中并从中筛选出最佳方案:拿出3张100元给收银员,找回3元,还剩151元。通过模拟演示得出计算方法:448-297=448-300+3=151。然后我又问: “如果买的生活用品共花303元,你又会怎么付钱呢?”同样通过模拟演示得出最佳计算方法:448-303=448-300-3=145。在这一活动中,老师以顾客的身份与学生扮演的收银员进行对话、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会了三位数减接近于整百数的简便算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相互交流、彼此沟通、互相影响、互为补充,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
三、开放教学预设,把握目标导向
新课标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与教师的教学设计,即预设有关;另一方面,与实际教学过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即生成有关。预设与生成这两个看似对立的概念,在很多教师看来,它们难以共处,往往是主观预设越多,动态生成就越少。然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按照预设学习场景进行教学,课堂中如果遇到学生提出一些不可预测的问题时要坦然应对,合理回应,以促成教学目标的完成。例如,在学到长方形面积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比较两个相似图形的大小时,突然有学生站起来说: “老师,我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么算,就是长×宽。”听到这位同学的回答,一方面笔者有些欣慰,因为这位同学一定提前预习过;另一方面,笔者又有些沮丧,因为课前精心准备了很多问题,这下全都泡汤了,怎么办呢?这时,笔者只能跟着他的思路,顺水推舟问他们,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宽来计算,谁可以用手中的学具向我们证明一下呢?这时学生们兴趣盎然,有的开始自己独立研究,有的开始小组讨论。在这样的讨论活动中,学生们所表现出来的聪明与才智远远超出了笔者的预想。通过让学生们自主讨论学习,他们可以得到更多证明自己的机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了。
四、开放教学评价,促进主动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元空间,是在一个连续的时间内进行的,要想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必然要采取各种各样的评价形式,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自信心和展示自我个性,我们积极创新评价机制,采取过程评价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逐步推行以学业水平测试和基础性发展目标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素质评价,实行学生成长档案制度,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档案,组织开展了“多元之星”评选等活动;积极推进学生日常考核无分数评价和等级评价,健全和完善了对话式评语、鼓励性评价,形成了“学生自我评价”、 “同学(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家长参与”的科学评价体系,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切实发挥了评价的正确导向功能和教育引导意义。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很多的教法,关键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方法,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