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新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指导学生突破体裁,突破学科界限;指导学生把握文章主旨;指导学生学会变换角度。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学生;问题意识
一、问题的提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阅读阶段性目标中指出“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新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问题意识的含义与作用
“问题意识”是指一个人提出怀疑、反思、批评的思维方式。人们在认知活动中,对实际问题或现有理论产生的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人们积极思考,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人类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心理机制。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中一味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就是要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就是要突显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一)指导学生实行“两个突破”
1、突破体裁
高中语文课程有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文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对于不同的体裁,从教到学往往有一定的操作方式,常常易使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和“问题模式”。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体裁的樊篱,开放性地思考和探究问题。当然,在突破体裁,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时须注意对体裁的区别,不同类型的课文之间存在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有的重在实际操作,有的重在发挥联想和想象,有的重在思辨和推理,要注意寻求适应的引导方法。对体裁的相通性,要竭力去挖掘,甚至也可以突破体裁的固定思维而寻求逆向的思考,对比性思考,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以激起学生的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欲望。
2、突破学科界限
高中语文课程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切忌“学科本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更不能把问题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否则,划定了“势力范围”的问题,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求知欲,进取心,更无法使学生成为自主选择、自我规划、主动学习的独立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 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沟通。在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时,应拓展思维,引导学生跨学科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挖掘问题,把语文学科变成“普遍联系”之一环和一个引领问题的起始,与其它学科互补互动为学生学习刨设开放的问题空间,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潜能。
(二)指导学生把握文章主旨
这种提问,直接指向阅读目标和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且阅读着力点集中在文本的重难点,具有很强的集中性,在阅读中起到导向作用。因为人们阅读文章时,不可能对文章中每一词语、每项内容都进行同等深度的信息加工,而是选择对文章某些部分作精细加工,对另外一些部分作粗略加工,甚至忽略不作加工。在阅读中,围绕文章的主旨内容进行质疑提问,正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为完成阅读目标而需要深人加工的信息之上,使信息加工更有效。如阅读教学《<呐喊>自序》文章篇幅较长,理解难度较大,再加上学生对学习鲁迅的文章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教师很有必要把学生的阅读关注力聚焦到对文章的主旨性段落的品读上来。教学中,笔者通过图表迅速整理了鲁迅在少年和青年时期的“追梦行动”,随后花大力气和学生一起研讨了文章的7、8、9、10四段,就作者在文学救国的梦想破灭之后的心态、情感以及反思重点进行了质疑提问。通过对这几个揭示文章主旨的段落的交流研讨,学生能有效突破本文的难点,从而很好的理解鲁迅这一次次痛苦的选择,是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一路的艰辛充分展示了一个伟大灵魂的高尚品格,展现了他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三)指导学生学会变换角度
人往往会困于思维定势,习惯于沿着常规的方向思考问题。在引导学生质疑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独辟蹊径,获取独到的见解。如《项链》的阅读教学,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一直被视作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典型,是否能摈弃阶级分析的种种偏见,发现人物性格的另一闪光面——格守信誉,自尊自强,吃苦耐劳?教师就是要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释疑,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推进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实践。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学生;问题意识
一、问题的提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阅读阶段性目标中指出“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新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问题意识的含义与作用
“问题意识”是指一个人提出怀疑、反思、批评的思维方式。人们在认知活动中,对实际问题或现有理论产生的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人们积极思考,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人类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心理机制。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中一味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就是要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就是要突显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一)指导学生实行“两个突破”
1、突破体裁
高中语文课程有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文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对于不同的体裁,从教到学往往有一定的操作方式,常常易使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和“问题模式”。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体裁的樊篱,开放性地思考和探究问题。当然,在突破体裁,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时须注意对体裁的区别,不同类型的课文之间存在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有的重在实际操作,有的重在发挥联想和想象,有的重在思辨和推理,要注意寻求适应的引导方法。对体裁的相通性,要竭力去挖掘,甚至也可以突破体裁的固定思维而寻求逆向的思考,对比性思考,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以激起学生的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欲望。
2、突破学科界限
高中语文课程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切忌“学科本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更不能把问题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否则,划定了“势力范围”的问题,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求知欲,进取心,更无法使学生成为自主选择、自我规划、主动学习的独立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 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沟通。在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时,应拓展思维,引导学生跨学科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挖掘问题,把语文学科变成“普遍联系”之一环和一个引领问题的起始,与其它学科互补互动为学生学习刨设开放的问题空间,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潜能。
(二)指导学生把握文章主旨
这种提问,直接指向阅读目标和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且阅读着力点集中在文本的重难点,具有很强的集中性,在阅读中起到导向作用。因为人们阅读文章时,不可能对文章中每一词语、每项内容都进行同等深度的信息加工,而是选择对文章某些部分作精细加工,对另外一些部分作粗略加工,甚至忽略不作加工。在阅读中,围绕文章的主旨内容进行质疑提问,正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为完成阅读目标而需要深人加工的信息之上,使信息加工更有效。如阅读教学《<呐喊>自序》文章篇幅较长,理解难度较大,再加上学生对学习鲁迅的文章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教师很有必要把学生的阅读关注力聚焦到对文章的主旨性段落的品读上来。教学中,笔者通过图表迅速整理了鲁迅在少年和青年时期的“追梦行动”,随后花大力气和学生一起研讨了文章的7、8、9、10四段,就作者在文学救国的梦想破灭之后的心态、情感以及反思重点进行了质疑提问。通过对这几个揭示文章主旨的段落的交流研讨,学生能有效突破本文的难点,从而很好的理解鲁迅这一次次痛苦的选择,是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一路的艰辛充分展示了一个伟大灵魂的高尚品格,展现了他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三)指导学生学会变换角度
人往往会困于思维定势,习惯于沿着常规的方向思考问题。在引导学生质疑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独辟蹊径,获取独到的见解。如《项链》的阅读教学,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一直被视作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典型,是否能摈弃阶级分析的种种偏见,发现人物性格的另一闪光面——格守信誉,自尊自强,吃苦耐劳?教师就是要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释疑,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推进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