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会计”时代,以会计信息化应用为基础的财务一体化进程不断提速,推动财务共享服务时代到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近年来出现并流行起来的会计和报告业务管理方式。它将不同国家、地点的实体的会计业务拿到一个共享服务中心来记账和报告。目前,众多《财富》500强公司都已引入、建立“共享服务”运作模式。根据埃森哲公司(Accenture)在欧洲的调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跨国公司平均降低了30%的财务运作成本。国内企业如中兴公司、海尔集团、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公司也都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财务管理转型与升级的桥头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接触到海量的一手数据,是企业经营发展不可或缺的智囊大脑。在这一趋势下,会计人员在企业内部的价值更加凸显,这对会计人员而言是巨大的机遇。
2016年《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发布,会计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会计的服务对象、服务领域、工作职能、工作手段、工作体制和工作机制都面临着重大转型升级。
以上这些都表明会计转型是大势所趋,会计转型对会计人员而言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应当为迎接这一趋势做好准备。作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培养基地,高职院校也面临着新的刻不容缓的任务和挑战--如何培养合格的学生使學生更适应这一趋势。
一、会计转型对会计人员的新要求
(一)会计人员角色从核算会计转为管理会计
调查显示:发达国家中,90%以上的财务人员在从事着管理会计职位,他们70%以上的时间用于决策性工作。而我国目前拥有约2000万财务工作者,是国内最为庞大的职业人群之一。超过85%的财务人员担当的是财务会计(核算会计)的角色,他们80%的时间都花在记录和核算企业的经济业务上。以前都说“做会计和审计越老越吃香”,但如今这话或许不再广泛适用于所有人了。随着时代发展,会计信息化普及,德勤的财务机器人、毕马威的审计机器人出现,国内首个高校财务智能服务机器人“财宝” 在电子科技大学出现,我们可以看到,记账、审核、核算这些传统财务会计手工完成的大部分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大量传统财务人员面临向管理会计转型,管理会计的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日益凸显。《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在十三五期间大力发展中、高级人才数量,完善会计人才结构。加快推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力争到2020年培养3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
(二)会计人员知识结构要更新,综合素质要提高
我国多数会计从业人员只掌握了会计核算的知识,对于管理会计要求的预算决策、成本控制、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知识极为欠缺。如果会计人员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工作,不同国家、地点的实体的会计业务拿到一个共享服务中心来记账和报告,那么不可避免的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并对这些国家的财务法律法规有相应的了解。除此之外,会计人员应当具有相当的服务意识,因为财务共享中心作为业务的接包方,责任就是为发包方提供良好的服务,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并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专业服务,在各个方面让客户感受到良好的服务。
二、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之处
(一)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多是重视会计核算知识,较少涉及管理会计知识和财务分析的知识,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开设管理会计课程。企业财务会计以工业企业的业务核算为主,极少介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工作时真正要面对的中小型服务的基本业务;成本会计主要是讲授传统成本方法。这些都表明这些高职院校还需要在顺应会计转型趋势方面做比较大的改进才能跟得上形势变化。
(二)外语水平不高
众所周知,大部分进入高职院校的都是高考分数低、学习基础较弱、学习能力较弱、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学生,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也不例外。这些学生普遍的外语水平也都比较差,基础薄弱。而高职院校普遍对外语的要求不高,只要求学生通过英语A级考试即可毕业,而英语A级也就是相当于中学的英语水平。高职院校开设的英语课程一般课时较少,且多数不会开设会计专业英语。这就导致学生英文水平薄弱,会计英语更是不懂,这样的外语水平,学生毕业后将很难胜任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
(三)实践能力不强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都是在大三最后一学期让学生出去企业实践,在校上课的期间无法给学生提供去企业实践的机会。因为企业财务工作涉及企业的商业机密,而且也不是短时间就能上手的,所以几乎没有企业愿意接受去几天就走的学生参与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这就导致大部分课程都是纸上谈兵,只有理论没有实践,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理解也不深刻。学生最后一学期去企业实践的时候,学过的专业知识大部分都忘得差不多了。而校内实践则内容单一且多以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为例,不符合经济业务多元化的需要。互联网企业的经济业务或企业中的互联网业务几乎都未包含在校内实训的范围内。校内模拟实训也无法体现企业各部门间的相互配合与牵制,无法模拟互联网环境下本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数据的传输与信息资源共享。以上种种造成的结果就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毕业后与企业的融合度低。
三、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进措施
面对社会对会计人才转型的需求和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高职会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可以遵循“弱化核算职能、强化管理职能、弱化手工技能、强化现代技能”的原则来进行。
(一)重构会计专业课程内容,以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管理会计知识:拓展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和管理会计基本方法。使学生不再是只懂核算、不懂管理的核算会计,为学生将来成长为管理会计打下基础。企业财务会计应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工作时真正要面对的中小型服务及其基本业务为主;成本会计应弱化传统成本方法,更多介绍作业成本法、责任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
(二)加强外语教育,以提高学生外语水平
由于学生外语水平本来就比较差,为了让学生能够在会计转型的浪潮中适应时代需求,高职院校应提高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的要求,应加大外语教学力度,增加外语课的课时,除了英语之外增加德日韩等小语种教学。除此之外,还应当开设会计专业英语课程,这样学生会读会写会说外语,还对会计专业英语比较熟悉,毕业后可以更好地胜任将来的工作,在外企、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工作就不至于束手无措,可以迅速适应工作岗位需求。
(三)加强校企合作及网络仿真实践平台建设,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针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学校应该加强校企合作。合作形式可以多样化:1.可以在大一大二的暑假安排学生去企业连续实习5-6周,让学生通过实践中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知道企业需要什么,自己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2.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间穿插一些课时去企业实践,也可以经常请企业高层人员来讲课,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企业管理者的思维。这些合作方式都可以让学生知道企业财务工作实践的过程,明白企业对会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从而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现在也有不少信息公司根据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和场景,仿真财务工作的内部外部场景,在网络上开发了仿真实践平台。对于当前互联网企业的经济业务或企业中的互联网业务,以及互联网经济下出现的新商业模式和智能制造等都可以纳入实践教学体系。网上仿真实践可以体现企业各部门间的相互配合与牵制,模拟互联网环境下本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数据的传输与信息资源共享。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预算,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个网络仿真实践平台,让学生模拟实践,体验企业财务实践。
四、结语
综上,为了应对会计转型的需求,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从课程内容重构、加强外语教育及校内校外培养等方面着手,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使其能够顺利迎接新趋势的到来。(作者单位为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2016年《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发布,会计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会计的服务对象、服务领域、工作职能、工作手段、工作体制和工作机制都面临着重大转型升级。
以上这些都表明会计转型是大势所趋,会计转型对会计人员而言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应当为迎接这一趋势做好准备。作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培养基地,高职院校也面临着新的刻不容缓的任务和挑战--如何培养合格的学生使學生更适应这一趋势。
一、会计转型对会计人员的新要求
(一)会计人员角色从核算会计转为管理会计
调查显示:发达国家中,90%以上的财务人员在从事着管理会计职位,他们70%以上的时间用于决策性工作。而我国目前拥有约2000万财务工作者,是国内最为庞大的职业人群之一。超过85%的财务人员担当的是财务会计(核算会计)的角色,他们80%的时间都花在记录和核算企业的经济业务上。以前都说“做会计和审计越老越吃香”,但如今这话或许不再广泛适用于所有人了。随着时代发展,会计信息化普及,德勤的财务机器人、毕马威的审计机器人出现,国内首个高校财务智能服务机器人“财宝” 在电子科技大学出现,我们可以看到,记账、审核、核算这些传统财务会计手工完成的大部分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大量传统财务人员面临向管理会计转型,管理会计的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日益凸显。《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在十三五期间大力发展中、高级人才数量,完善会计人才结构。加快推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力争到2020年培养3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
(二)会计人员知识结构要更新,综合素质要提高
我国多数会计从业人员只掌握了会计核算的知识,对于管理会计要求的预算决策、成本控制、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知识极为欠缺。如果会计人员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工作,不同国家、地点的实体的会计业务拿到一个共享服务中心来记账和报告,那么不可避免的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并对这些国家的财务法律法规有相应的了解。除此之外,会计人员应当具有相当的服务意识,因为财务共享中心作为业务的接包方,责任就是为发包方提供良好的服务,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并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专业服务,在各个方面让客户感受到良好的服务。
二、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之处
(一)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多是重视会计核算知识,较少涉及管理会计知识和财务分析的知识,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开设管理会计课程。企业财务会计以工业企业的业务核算为主,极少介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工作时真正要面对的中小型服务的基本业务;成本会计主要是讲授传统成本方法。这些都表明这些高职院校还需要在顺应会计转型趋势方面做比较大的改进才能跟得上形势变化。
(二)外语水平不高
众所周知,大部分进入高职院校的都是高考分数低、学习基础较弱、学习能力较弱、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学生,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也不例外。这些学生普遍的外语水平也都比较差,基础薄弱。而高职院校普遍对外语的要求不高,只要求学生通过英语A级考试即可毕业,而英语A级也就是相当于中学的英语水平。高职院校开设的英语课程一般课时较少,且多数不会开设会计专业英语。这就导致学生英文水平薄弱,会计英语更是不懂,这样的外语水平,学生毕业后将很难胜任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
(三)实践能力不强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都是在大三最后一学期让学生出去企业实践,在校上课的期间无法给学生提供去企业实践的机会。因为企业财务工作涉及企业的商业机密,而且也不是短时间就能上手的,所以几乎没有企业愿意接受去几天就走的学生参与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这就导致大部分课程都是纸上谈兵,只有理论没有实践,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理解也不深刻。学生最后一学期去企业实践的时候,学过的专业知识大部分都忘得差不多了。而校内实践则内容单一且多以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为例,不符合经济业务多元化的需要。互联网企业的经济业务或企业中的互联网业务几乎都未包含在校内实训的范围内。校内模拟实训也无法体现企业各部门间的相互配合与牵制,无法模拟互联网环境下本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数据的传输与信息资源共享。以上种种造成的结果就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毕业后与企业的融合度低。
三、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进措施
面对社会对会计人才转型的需求和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高职会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可以遵循“弱化核算职能、强化管理职能、弱化手工技能、强化现代技能”的原则来进行。
(一)重构会计专业课程内容,以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管理会计知识:拓展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和管理会计基本方法。使学生不再是只懂核算、不懂管理的核算会计,为学生将来成长为管理会计打下基础。企业财务会计应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工作时真正要面对的中小型服务及其基本业务为主;成本会计应弱化传统成本方法,更多介绍作业成本法、责任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
(二)加强外语教育,以提高学生外语水平
由于学生外语水平本来就比较差,为了让学生能够在会计转型的浪潮中适应时代需求,高职院校应提高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的要求,应加大外语教学力度,增加外语课的课时,除了英语之外增加德日韩等小语种教学。除此之外,还应当开设会计专业英语课程,这样学生会读会写会说外语,还对会计专业英语比较熟悉,毕业后可以更好地胜任将来的工作,在外企、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工作就不至于束手无措,可以迅速适应工作岗位需求。
(三)加强校企合作及网络仿真实践平台建设,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针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学校应该加强校企合作。合作形式可以多样化:1.可以在大一大二的暑假安排学生去企业连续实习5-6周,让学生通过实践中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知道企业需要什么,自己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2.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间穿插一些课时去企业实践,也可以经常请企业高层人员来讲课,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企业管理者的思维。这些合作方式都可以让学生知道企业财务工作实践的过程,明白企业对会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从而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现在也有不少信息公司根据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和场景,仿真财务工作的内部外部场景,在网络上开发了仿真实践平台。对于当前互联网企业的经济业务或企业中的互联网业务,以及互联网经济下出现的新商业模式和智能制造等都可以纳入实践教学体系。网上仿真实践可以体现企业各部门间的相互配合与牵制,模拟互联网环境下本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数据的传输与信息资源共享。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预算,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个网络仿真实践平台,让学生模拟实践,体验企业财务实践。
四、结语
综上,为了应对会计转型的需求,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从课程内容重构、加强外语教育及校内校外培养等方面着手,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使其能够顺利迎接新趋势的到来。(作者单位为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