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不能只限于把学生"教会",更重要的是要会教,引导学生不仅能把数学知识"学会",而且"会学"。这样教师单纯要求学生学习知识,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应该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探究知识的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需要老师长期的精心培育。如何巧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一) 引导学生会看数学书
数学课本是学习数学的依托。因此,教师应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学会看书,让学生掌握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借以提高自学能力。
如"循环小数"一课,概念较多,又容易混淆。如何才能让学生正确的理解和区分每一个概念,同时又发展独立学习的能力呢?我设计了一组教学提纲,让学生看书,自己获得知识。(1)什么叫循环小数?举例说明。(2)什么叫循环节?举例说明。(3)什么叫纯循环小数?什么叫混循环小数?举例说明。这三个问题都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目的在于检测学生自学的深度。这样学生看书目的明确,针对性较强,而且由于专心、仔细,一句一句地看懂意思,边读边思考,有利于克服盲目看书,一目十行,只看结果而不看过程的不良倾向。在学生读的基础上,我又指导学生在学习内容里批画出重点、难点、关键及注意点,从而使学生准确的理解并掌握概念,同时有利于养成阅读课本的好习惯。
辅导学生自学,还要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学生心理,为学好新知识做好铺垫。如在教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我先出示了如下一组口答题(补充条件或问题)。
(1)有660套衣服, ,剩下多少套?
(2)平均每天做服装75套,已经做了5天, 。
(3) ,5天做完,平均每天做多少套?
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白要解决的问题必须具备的条件及所给条件能求的问题。然后又将这三个题缩并成例1。这样做,技能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又能为自学例题创造条件。最后让学生试解例题1。再让他们带着验证答案的心情去看书,学生边看书,边对照,做对的同学,将品味独立进取获胜的乐趣;做错的同学,也必定会探究错误的原因,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对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二) 引导学生会思考
要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方法,教师还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生活环境、经验、知识范围和智力水平去指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如等量、假设、恒等转化、对应思想等等)和思考方法(如概括、归纳、推理等等)进行思考,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如在学完分数乘法以后,我设计了这样三组题让学生计算:
(1)3/7×2=6/7
3/7×1/2=3/14
3/7×1=3/7
(2)16×4=64
16×1/4=4
16×1=16
(3) 1.5×10=15
1.5×0.2=0.3
1.5×1=1.5
然后讓学生将各组所得的积与被乘数作大小比较,并要求他们把这三组联合作纵横观察,诱导学生发现积的大小都与因数有关,从而做出"一个因数大于1,积就大于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小于1,积就小于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等于一,积就等于另一个因数"的概括这样教学,可使学生逐步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
在教圆的面积时,我没有满足于只让学生会用公式计算就行了。由于认识知识的发生过程,包括了知识本身又包括了思考方法,所以,应该让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学到一些数学思想和思考方法。为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公式推导过程上,并设计了一组自学提纲:
(1)怎样才能把圆形转化为已知图形?
(2)转化后,圆形发生了什么变化?
(3)怎样计算它的面积?
让学生以提纲为思考主线,通过自己看书、相互议论、实践验证等几个环节,细细品味由未知到已知的转化过程。这样教学,学生不仅概念清晰,印象深刻,同时又将"转化"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及思考方法及时渗透给学生,为以后研究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等知识创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会在认识过程中受到启发,逐步提高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会联系生活用数学
课堂教学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教材中的知识虽然来源与生活,但它毕竟是狭隘的、片面的、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超越意识,在教学中敢于超越教材,大胆改革,让生活丰富教材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掌握适应终身发展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有这样一道题目,有一圆锥形沙堆,它的底面直径是6米,高2米,每立方米沙重1.6吨。现用载重5吨的汽车运输,几次可以运完?(得数保留整数)计算结果是6.03次,大多数学生的答案是7吨。只有一个同学写的是6次,当我问起原因时,他理直气壮的说:"我家有一辆汽车,每次有人让我爸爸去拉货,他总是先核算一下成本,看看划算不划算。像这道题,我爸肯定会每次多装一点,6次拉完,是不会再去一次的,那样多浪费呀!"马上就有人反对说:"要是用轮船装,你敢多装吗?"经过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汽车运可以运6次,轮船运可以运7次。
这里,就需要老师地作出两种处理结果:可以是6次,可以是7次,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两个结论的同时出现,不仅符合数学来源与生活运用与生活的本质特征,而且拓宽了教材知识,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层次发展。因为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已有的生活经验不同、情感体验不同、价值观不同,理解的角度不同,思维的方向也就不同。让他们亮出自己的想法,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在碰撞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以及对同学的认识的理解。这不仅是对数学问题本身的思考,更是要对人性、社会公德、环境等进行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提升,心智就会获得开发,潜力就会得到挖掘。
(一) 引导学生会看数学书
数学课本是学习数学的依托。因此,教师应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学会看书,让学生掌握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借以提高自学能力。
如"循环小数"一课,概念较多,又容易混淆。如何才能让学生正确的理解和区分每一个概念,同时又发展独立学习的能力呢?我设计了一组教学提纲,让学生看书,自己获得知识。(1)什么叫循环小数?举例说明。(2)什么叫循环节?举例说明。(3)什么叫纯循环小数?什么叫混循环小数?举例说明。这三个问题都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目的在于检测学生自学的深度。这样学生看书目的明确,针对性较强,而且由于专心、仔细,一句一句地看懂意思,边读边思考,有利于克服盲目看书,一目十行,只看结果而不看过程的不良倾向。在学生读的基础上,我又指导学生在学习内容里批画出重点、难点、关键及注意点,从而使学生准确的理解并掌握概念,同时有利于养成阅读课本的好习惯。
辅导学生自学,还要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学生心理,为学好新知识做好铺垫。如在教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我先出示了如下一组口答题(补充条件或问题)。
(1)有660套衣服, ,剩下多少套?
(2)平均每天做服装75套,已经做了5天, 。
(3) ,5天做完,平均每天做多少套?
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白要解决的问题必须具备的条件及所给条件能求的问题。然后又将这三个题缩并成例1。这样做,技能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又能为自学例题创造条件。最后让学生试解例题1。再让他们带着验证答案的心情去看书,学生边看书,边对照,做对的同学,将品味独立进取获胜的乐趣;做错的同学,也必定会探究错误的原因,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对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二) 引导学生会思考
要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方法,教师还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生活环境、经验、知识范围和智力水平去指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如等量、假设、恒等转化、对应思想等等)和思考方法(如概括、归纳、推理等等)进行思考,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如在学完分数乘法以后,我设计了这样三组题让学生计算:
(1)3/7×2=6/7
3/7×1/2=3/14
3/7×1=3/7
(2)16×4=64
16×1/4=4
16×1=16
(3) 1.5×10=15
1.5×0.2=0.3
1.5×1=1.5
然后讓学生将各组所得的积与被乘数作大小比较,并要求他们把这三组联合作纵横观察,诱导学生发现积的大小都与因数有关,从而做出"一个因数大于1,积就大于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小于1,积就小于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等于一,积就等于另一个因数"的概括这样教学,可使学生逐步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
在教圆的面积时,我没有满足于只让学生会用公式计算就行了。由于认识知识的发生过程,包括了知识本身又包括了思考方法,所以,应该让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学到一些数学思想和思考方法。为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公式推导过程上,并设计了一组自学提纲:
(1)怎样才能把圆形转化为已知图形?
(2)转化后,圆形发生了什么变化?
(3)怎样计算它的面积?
让学生以提纲为思考主线,通过自己看书、相互议论、实践验证等几个环节,细细品味由未知到已知的转化过程。这样教学,学生不仅概念清晰,印象深刻,同时又将"转化"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及思考方法及时渗透给学生,为以后研究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等知识创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会在认识过程中受到启发,逐步提高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会联系生活用数学
课堂教学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教材中的知识虽然来源与生活,但它毕竟是狭隘的、片面的、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超越意识,在教学中敢于超越教材,大胆改革,让生活丰富教材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掌握适应终身发展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有这样一道题目,有一圆锥形沙堆,它的底面直径是6米,高2米,每立方米沙重1.6吨。现用载重5吨的汽车运输,几次可以运完?(得数保留整数)计算结果是6.03次,大多数学生的答案是7吨。只有一个同学写的是6次,当我问起原因时,他理直气壮的说:"我家有一辆汽车,每次有人让我爸爸去拉货,他总是先核算一下成本,看看划算不划算。像这道题,我爸肯定会每次多装一点,6次拉完,是不会再去一次的,那样多浪费呀!"马上就有人反对说:"要是用轮船装,你敢多装吗?"经过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汽车运可以运6次,轮船运可以运7次。
这里,就需要老师地作出两种处理结果:可以是6次,可以是7次,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两个结论的同时出现,不仅符合数学来源与生活运用与生活的本质特征,而且拓宽了教材知识,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层次发展。因为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已有的生活经验不同、情感体验不同、价值观不同,理解的角度不同,思维的方向也就不同。让他们亮出自己的想法,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在碰撞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以及对同学的认识的理解。这不仅是对数学问题本身的思考,更是要对人性、社会公德、环境等进行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提升,心智就会获得开发,潜力就会得到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