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大纲指出:“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教学的特点。”观察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由观察科学事物的表面现象、特征以及客观规律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它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训练学生其能力的重要活动之一。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观察条件,指导学生观察方法。必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观察材料,充分利用农村大自然这个“天然实验室”,让学生去观察,感知活生生的自然事物,从而激发兴趣、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在专题研究实践中我认为,利用农村条件上好科学观察课 ,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要做好观察前的准备,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观察材料。
在农村小学实验设备缺乏的条件下,教师联系农村自然环境特点,充分发挥当地自然的优越条件,尽量给学生准备足够的观材料 ,达到人人备有观察对象。
例如,教学“果实的共同特征”一课内容时,农村的植物种类繁多,学生家家几乎都有十几种、几十种。课前教师应布置学生有计划地收集一部分,每个学生收集几种,放在一起就有几十种。又如:“认识岩石(一)”这一课,课前教师应布置学生有计划地收集不同的石子。
教师布置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共同收集或采集观察材料,不但为上好科学课提供了充足的观察材料,而且大大超越了课本内的知识范围,增添了学生的客观现实感受。掌握知识就会牢固,记忆更深刻。同时,也是学生了解了当地丰厚的物产资源,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科学的自然观念。学生也在与自然的接触中了解科学的奥秘,增强了学习兴趣。
在让学生收集材料时,教师应根据当地实际和观察的需要,注意准备一些估计学生收集不到的,又具有代表性的特殊材料,以达到观察的目的和要求,为完成观察的任务而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 要做好观察过程中的扶和放,给学生以足够的观察时间。
观察的过程,是学生自行获得感性认识的活动过程,教师应给学生以充分地观察时间,做到扶放结合。
首先,教师要给学生讲清观察的目的、方法和要求。为什么要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注意一些什么特殊事項等,以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避免学生由于好奇心理而引起的无目的、无秩序地玩耍,偏离观察要求。如观察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观察水的物理性质、机械的作用等。
其次是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按照要求自己去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伴入思维、想象、比较、归纳概括,对事物的现象、规律特点进行。分析辨别和总结,做好观察记录。
如教学《沉和浮》时,由于物体在水中沉浮是司空见惯的,往往会产生“我早知道”的错觉,很难激起学生求知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加强“浮”与“沉”的变换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产生疑问并思考。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发现、思考,最后解决问题,总结出规律。这样处理,不仅使学生感到新奇,而且学到了科学知识,观察能力得到更好地提高。
再次,教师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要不断巡视指导,发现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不规范做法或错误要及时纠正。特别是以那些能力较低,学习落后的学生,教师要给以辅助,帮助他们按正确的方法去观察,以达到基本的观察任务。
农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能见度高,为星辰、天体的观察提供了很好的环境,通过实际观察,使星空、天体等天文方面教学变得 生动有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要做好观察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个优秀的小学科学教师,除了具有专精和广博的知识能力之外,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样能有力的引导学生观察,交给学生观察思路,提高观察质量,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例如在教学《金鱼》和《青蛙》课文时,不仅要使学生观察金鱼、青蛙的生活环境,外部形态、运动方式,为今后学习鱼类、两栖类动物打下基础,还要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方法。我在教《毛细现象》中通过哪些物体会产生毛细现象,哪些物体不容易产生毛细现象的观察,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后进行观察,找出产生毛细现象完整的认识,培养学生进行对比的观察方法。
四、要做好观察后的总结,给学生观察的结果以客观的评价。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努力观察、认真分析比较,各自得出了不统一的结果和表述的方法,正处于兴趣和激情浓厚的状态。这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有利时机鼓励学生发言,表述自己的观察成果和见解。
对学生的发言,教师不要急于肯定,要让学生共同分析、共同辩论,多给学生鼓励,以激励学生的观察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观察固体的热胀冷缩的实验,有的学生发言说:“把铜球加热一小会,铜圈还能套过去再加热一会,铜圈就套不过去了。”还有的学生发言说:“加热的铜球放在冷水中冷却一会儿,手感不很热了,铜圈就套过去了。”这就说明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是认真的、细心的,教师应客观实在的、辩证的对待学生分析、观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学生的发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能力不同,学习的水平不齐,教师应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无论学生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还是在分析总结结果的过程中,教师都要积极为学生创造有利的环境,让学生学的愉快,对学习有信心。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维、积极表述见解、虚心学习、努力进步、刻苦锻炼学科学能力的学习品质,以达到真确掌握学习方法,自觉获取科学知识的目的。
实践证明,农村小学上好科学观察课,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教师只有认真备课,努力发挥当地自然环境优势,发挥“天然实验室”的作用,积极收集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上好科学观察课。
一、 要做好观察前的准备,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观察材料。
在农村小学实验设备缺乏的条件下,教师联系农村自然环境特点,充分发挥当地自然的优越条件,尽量给学生准备足够的观材料 ,达到人人备有观察对象。
例如,教学“果实的共同特征”一课内容时,农村的植物种类繁多,学生家家几乎都有十几种、几十种。课前教师应布置学生有计划地收集一部分,每个学生收集几种,放在一起就有几十种。又如:“认识岩石(一)”这一课,课前教师应布置学生有计划地收集不同的石子。
教师布置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共同收集或采集观察材料,不但为上好科学课提供了充足的观察材料,而且大大超越了课本内的知识范围,增添了学生的客观现实感受。掌握知识就会牢固,记忆更深刻。同时,也是学生了解了当地丰厚的物产资源,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科学的自然观念。学生也在与自然的接触中了解科学的奥秘,增强了学习兴趣。
在让学生收集材料时,教师应根据当地实际和观察的需要,注意准备一些估计学生收集不到的,又具有代表性的特殊材料,以达到观察的目的和要求,为完成观察的任务而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 要做好观察过程中的扶和放,给学生以足够的观察时间。
观察的过程,是学生自行获得感性认识的活动过程,教师应给学生以充分地观察时间,做到扶放结合。
首先,教师要给学生讲清观察的目的、方法和要求。为什么要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注意一些什么特殊事項等,以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避免学生由于好奇心理而引起的无目的、无秩序地玩耍,偏离观察要求。如观察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观察水的物理性质、机械的作用等。
其次是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按照要求自己去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伴入思维、想象、比较、归纳概括,对事物的现象、规律特点进行。分析辨别和总结,做好观察记录。
如教学《沉和浮》时,由于物体在水中沉浮是司空见惯的,往往会产生“我早知道”的错觉,很难激起学生求知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加强“浮”与“沉”的变换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产生疑问并思考。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发现、思考,最后解决问题,总结出规律。这样处理,不仅使学生感到新奇,而且学到了科学知识,观察能力得到更好地提高。
再次,教师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要不断巡视指导,发现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不规范做法或错误要及时纠正。特别是以那些能力较低,学习落后的学生,教师要给以辅助,帮助他们按正确的方法去观察,以达到基本的观察任务。
农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能见度高,为星辰、天体的观察提供了很好的环境,通过实际观察,使星空、天体等天文方面教学变得 生动有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要做好观察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个优秀的小学科学教师,除了具有专精和广博的知识能力之外,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样能有力的引导学生观察,交给学生观察思路,提高观察质量,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例如在教学《金鱼》和《青蛙》课文时,不仅要使学生观察金鱼、青蛙的生活环境,外部形态、运动方式,为今后学习鱼类、两栖类动物打下基础,还要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方法。我在教《毛细现象》中通过哪些物体会产生毛细现象,哪些物体不容易产生毛细现象的观察,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后进行观察,找出产生毛细现象完整的认识,培养学生进行对比的观察方法。
四、要做好观察后的总结,给学生观察的结果以客观的评价。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努力观察、认真分析比较,各自得出了不统一的结果和表述的方法,正处于兴趣和激情浓厚的状态。这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有利时机鼓励学生发言,表述自己的观察成果和见解。
对学生的发言,教师不要急于肯定,要让学生共同分析、共同辩论,多给学生鼓励,以激励学生的观察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观察固体的热胀冷缩的实验,有的学生发言说:“把铜球加热一小会,铜圈还能套过去再加热一会,铜圈就套不过去了。”还有的学生发言说:“加热的铜球放在冷水中冷却一会儿,手感不很热了,铜圈就套过去了。”这就说明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是认真的、细心的,教师应客观实在的、辩证的对待学生分析、观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学生的发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能力不同,学习的水平不齐,教师应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无论学生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还是在分析总结结果的过程中,教师都要积极为学生创造有利的环境,让学生学的愉快,对学习有信心。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维、积极表述见解、虚心学习、努力进步、刻苦锻炼学科学能力的学习品质,以达到真确掌握学习方法,自觉获取科学知识的目的。
实践证明,农村小学上好科学观察课,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教师只有认真备课,努力发挥当地自然环境优势,发挥“天然实验室”的作用,积极收集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上好科学观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