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理解是一种范畴化过程

来源 :美中教育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i3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理论认为,隐喻理解始于辨认其中的比较,然後按本义比较方式理解。Glucksberg和Keysar(1990)提出,隐喻是范畴包容性断言,本体被归于一个用喻体命名的临时范畴。本文举证支持了这一模型。另一问题涉及Lakoff和Johnson(1980)提出的概念隐喻。Gibbs(1992)坚持认为,隐喻是长时记忆中的概念映射的实现,隐喻理解利用概念隐喻。范畴包容模型认为,隐喻理解无需调用概念隐喻。本文论证,概念隐喻是在隐喻理解後被认识的,其作用是解释隐喻的系统性。结论:比较过程和概念隐喻在隐喻理解申没有被
其他文献
针对羊草种子萌发率低的问题,对43份不同种质的羊草种子,在两种变温条件下的萌发率进行了研究,并对恒温、变温、变温时长、变温时段对羊草种子萌发率的影响进行了测试。结果
中国英语不是“洋泾浜”,不是“中国式英语”,而是在符合英语语言规范的基础上表达中国人思想的英语。从历史学角度来看,这种英语是必然,不能被忽视,有了这种历史观,再看教学申从母
针对西北地区藜麦栽培土壤限制问题,研究盐碱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及抗性相关酶特性的影响,探讨藜麦对盐碱土壤的适应机制,为藜麦在盐碱地的栽培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将中性盐(Na
“语次传递”(transitivity)表示句子里的一种动性趋势的传递,它是通过句子里的三个主要因素,即事态、参与者和事态环境表示出来。研究某作家作品的特点时,既可以从故事情节、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