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从幼儿年龄特点、能力水平、兴趣点等入手,通过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探索,指导幼儿开展歌唱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用心聆听,融情歌唱,使幼儿在幼儿园的歌唱活动中能喜欢歌唱、快乐歌唱、创造性地歌唱,促进幼儿情感、知识、技能等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 用心 聆听 融情 歌唱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将强调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歌唱活动就是幼儿易于接受、最自然、最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类表达、交流的一种方式,是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怎样充分发挥歌唱活动所特有的教育功能,使幼儿在幼儿园的歌唱活动中能喜欢歌唱、快乐歌唱、创造性地歌唱,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创新的。
一、用心聆听,感悟歌曲的意境
音乐是“听觉”艺术,必须立足于听。幼儿园的孩子年纪小,他们天生好奇、爱模仿,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在歌唱活动中我们为他们创造一个美好的歌唱氛围,让幼儿聆听感受歌曲的魅力,体验风格、旋律、节奏、速度等音乐元素的表现力,用心体验歌曲传达的美好意境。
首先,聆听什么内容。歌曲的选择是歌唱活动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技能发展和个性特点来选择内容,考虑歌曲对幼儿的可感性和可接纳性,选择符合贴近幼儿生活,有趣味性的歌曲幼儿会比较喜欢,积极表现。如孩子刚入园时,可播放一些适合小年龄特点的歌曲,可稳定幼儿的情绪,还能培养幼儿聆听音乐的能力,等师生熟悉后,当听到欢乐、跳跃或者有趣的歌曲,(如:放《小兔乖乖》、《开火车》)时,情绪往往会表现的很强烈,甚至有些幼儿会跟着手舞足蹈起来,听到舒缓的音乐时,也会跟着放下心情。幼儿学会聆听的同时,能帮助体验到音乐中表达的情感,激发幼儿歌唱兴趣,有利于歌唱活动的顺利进行。
其次,聆听什么样的。歌曲是由歌词和曲调两方面组成,在歌词方面,要选择的应是有趣的,能为幼儿所理解和熟悉的,这样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幼儿聆听的感觉基础上进行分析歌曲的内容、结构、性质。每次我们在教学之前,都仔细研读教材,熟练掌握欣赏曲目的表现内容和特点,精心设计活动内容,使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如歌曲《大猫小猫》,歌曲会简短些,音乐、歌词、声音的大小变化、难度等变化相对较小,相对来说小班的幼儿能用心投入聆听歌曲。同样,中大班的歌曲内容相对会丰富难一些,多元的风格和音乐元素会更加抓住他们的心,红歌、民族歌曲、外国歌曲、现代说唱等,都能使幼儿对歌唱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地进入到歌曲的意境中,拓宽幼儿的眼界,并带来不同的音乐感受。
再有,怎么样聆听。幼儿良好的倾听态度、能力直接影响活动开展的效果,所以我们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如:播放音乐时能耐心的倾听,不交头接耳,同伴歌唱表达时能用心倾听,感受理解音乐,并能向同伴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教师要根据歌曲的内容,动脑思考设计导入环节,引入生动有趣、形象逼真的情节吸引幼儿,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可运用创设情境、讲故事或设疑激趣等方法进行导入,并配以清唱、故事、图片、多媒体课件等,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用心聆听歌曲,激发幼儿对歌曲所表达意境的感悟。
二、用心体验,融入歌唱的氛围
以往在学习歌唱中经常会忽视幼儿的感受,为了一句歌词反复念唱,机械式的练习消磨了幼儿的兴趣,幼儿在活动中只是被动的参与者,根本谈不上享受音乐, 也会失去主动感受歌词内容、体验意境氛围的审美感动与愉悦。因此教师应引导幼儿将情感体验融入到学习歌唱中,帮助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正确理解其歌词内容、音乐特征、歌曲意境等,然后再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情去表现歌曲的情感。
首先,目标定位要准确。我们把目标按两个基本要点来制定:第一认知,第二情感态度或能力。教师活动前分析歌曲的歌词、旋律及曲式结构,掌握歌曲重点、难点和突破点,根据需要在作品与幼儿生活经验之间寻找到契合的切入点,让幼儿的感受具体、形象。我们歌词变化为孩子爱听的小故事,或者以故事情节贯穿整堂课,用生动的语言向他们讲解,关注幼儿对歌曲意境氛围、情绪情感的体验和源自生活的感悟与表达,梳理提升形成歌词,这样幼儿更容易学会。我们也关注个别差异,考虑幼儿是如何以自己的速度方式前进的,并在音准、节奏、感情处理、速度和力度等方面对幼儿提出恰当的要求。同时还以个人、小组、集体相结合,既可以预防孩子歌唱疲劳,又可以使孩子养成注意倾听他人习惯,同时满足了幼儿独立表现的愿望,又体验到分工合作快乐。
其次,教师需要时时提醒自己,是否真正给予了幼儿与音乐互动的时间和空间,是否真正让幼儿自主探索、表达以及反思、调整,从而体验到能够表达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的成功感。我们可以运用这些启发式提问,来让幼儿主动自我的表现和表达。如“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你来唱唱看”、“怎样才能把它唱得美美的、开心点?你有什么好办法? ”、“有没有什么地方觉得还不够好?大家互相提提建议”。教师要善于用语言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创设适宜的情境环境,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积极表现、快乐体验,使歌唱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快乐有趣。
再有,教师要重视音乐教育的潜在效应,为幼儿提供体验美、创造美、表现美的空间。通过幼儿自主学唱歌曲到创造、表现歌曲的过程,愉悦幼儿的身心,彰显幼儿个性,给予他们美的享受,培养他们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力,最终达到掌握学习音乐的方法,从而增强幼儿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信心。
《纲要》中指出:“注重活动的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教师如果只会遵循歌唱教学规范的表面,按规定的环节机械地把各个环节硬凑在一起,的确会让活动失去一些生动的气息,这就需要我们去发挥教师的创新意识去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优化情景、注重游戏性、实现活动整体环节上的创新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如我组织的教学活动《小汽车》,从小司机学开车的情景着手,通过汽车接龙——看信号灯开汽车——看方向指示牌开汽车三种游戏形式,层层递进,在游戏情境中引导幼儿学习演唱并表演歌曲,幼儿对活动的参与度非常高,确切地达到了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水平。我们还新增音乐区游戏,如我班配合《妙妙蛋》主题创设的“音乐孵蛋场”,幼儿可在区域内自选歌曲曲目、乐器,边表演边孵蛋。能通过活动了解不同乐器的演奏方法,能力差的幼儿可以根据乐器演奏示意图来学习演奏方法,同时转变投入到歌唱活动中。再如大班歌唱活动《勤劳人和懒惰人》活动中,在幼儿初步理解掌握歌词的基础上,我们启发幼儿将生活中的快乐体验融入到歌曲的演唱中,根据音乐风格特点加入律动或打击乐伴奏。幼儿纷纷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乐趣迁移到了活动中,利用盆、筷子、瓶子等生活用品,根据歌曲的歌词、节奏变化、角色变化,敲打出优美整齐的节奏乐,配合歌曲的演唱,将人物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快乐的用自己的表情和动作表现音乐,亲自体验到音乐表现的美,幼儿在歌声中、演奏中创造欢乐,将歌唱教学推向了高潮。 三、用心歌唱,升华情感的表达
歌唱活动的价值:不仅是为了让孩子学会唱歌,而是让孩子体验享受歌唱的快乐。幼儿园歌唱活动绝不是为了仅仅教幼儿学唱几首歌,而是为了幼儿从此喜欢唱歌,学习用歌声表达心声,会自我享用或与他人共享歌唱的快乐。
首先,帮助幼儿掌握歌唱的方法,如果不正确的发音方法会伤害到孩子发音器官,给幼儿的童年生活投下阴影,使幼儿失去对歌唱的兴趣。因此学会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尤为重要。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有的歌曲优美、舒缓,有的歌曲活泼、欢快,有的歌曲朝气蓬勃,有的歌曲雄壮、有力……而且在不少歌曲中,段与段、句与句、甚至上句与下句之间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所以作为一个好的教师,应该认真细致地体验每一首歌曲的感情性质,准确分析歌曲的结构,力争为幼儿的歌曲学唱提供更富有感染力的演唱榜样,从轻声入手进行教学。
其次,教师要结合歌曲内容激发幼儿情感,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用心歌唱,做到入情入境,情乐交融,最终为学唱歌曲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它是音乐学习的内动力。在歌唱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掌握和揭示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幼儿身临其境地体验歌唱的意境,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可做“伴唱”,幼儿做“领唱”,或与幼儿共同演唱歌曲,从中获得情感共鸣。在歌唱活动中教师还应通过表情、动作等,让幼儿更近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从而使幼儿更有感情、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在歌曲《袋鼠妈妈》教学活动中,我们根据音乐所表达的情节让幼儿学习演唱,前段歌曲演唱时表现出了欢快、跳跃的情绪,出现了许多跳音,后段各需演唱时表现的比较柔美舒服,相对舒缓一些,但体现出了袋鼠妈妈和孩子相亲相爱的情感表达,幼儿两两结合,扮演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用心歌唱,情感表达相互交融、升华。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幼儿的模仿力非常强,因此在演唱歌曲时,教师除了要有丰富的表情和声音的传递外,还必须要有夸张的动作,或可根据音乐的情感起伏变化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这样能在歌唱活动中很好地调动幼儿地积极性,对于班上性格内向的幼儿,尤其需要教师运用肢体语言来传递关爱。
歌唱活动的教学手法没有固定模式,没有固定形态,它会随着幼儿的音乐素养水平而改变。我们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幼儿能唱出多少首歌曲,而是真正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用心倾听,融情歌唱,幼儿的歌声永远是最美妙的!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冯晓霞编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 杨晓辉编著.学前儿童音乐[M].教育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
[3] 许卓娅编著.歌唱活动[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 用心 聆听 融情 歌唱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将强调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歌唱活动就是幼儿易于接受、最自然、最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类表达、交流的一种方式,是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怎样充分发挥歌唱活动所特有的教育功能,使幼儿在幼儿园的歌唱活动中能喜欢歌唱、快乐歌唱、创造性地歌唱,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创新的。
一、用心聆听,感悟歌曲的意境
音乐是“听觉”艺术,必须立足于听。幼儿园的孩子年纪小,他们天生好奇、爱模仿,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在歌唱活动中我们为他们创造一个美好的歌唱氛围,让幼儿聆听感受歌曲的魅力,体验风格、旋律、节奏、速度等音乐元素的表现力,用心体验歌曲传达的美好意境。
首先,聆听什么内容。歌曲的选择是歌唱活动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技能发展和个性特点来选择内容,考虑歌曲对幼儿的可感性和可接纳性,选择符合贴近幼儿生活,有趣味性的歌曲幼儿会比较喜欢,积极表现。如孩子刚入园时,可播放一些适合小年龄特点的歌曲,可稳定幼儿的情绪,还能培养幼儿聆听音乐的能力,等师生熟悉后,当听到欢乐、跳跃或者有趣的歌曲,(如:放《小兔乖乖》、《开火车》)时,情绪往往会表现的很强烈,甚至有些幼儿会跟着手舞足蹈起来,听到舒缓的音乐时,也会跟着放下心情。幼儿学会聆听的同时,能帮助体验到音乐中表达的情感,激发幼儿歌唱兴趣,有利于歌唱活动的顺利进行。
其次,聆听什么样的。歌曲是由歌词和曲调两方面组成,在歌词方面,要选择的应是有趣的,能为幼儿所理解和熟悉的,这样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幼儿聆听的感觉基础上进行分析歌曲的内容、结构、性质。每次我们在教学之前,都仔细研读教材,熟练掌握欣赏曲目的表现内容和特点,精心设计活动内容,使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如歌曲《大猫小猫》,歌曲会简短些,音乐、歌词、声音的大小变化、难度等变化相对较小,相对来说小班的幼儿能用心投入聆听歌曲。同样,中大班的歌曲内容相对会丰富难一些,多元的风格和音乐元素会更加抓住他们的心,红歌、民族歌曲、外国歌曲、现代说唱等,都能使幼儿对歌唱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地进入到歌曲的意境中,拓宽幼儿的眼界,并带来不同的音乐感受。
再有,怎么样聆听。幼儿良好的倾听态度、能力直接影响活动开展的效果,所以我们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如:播放音乐时能耐心的倾听,不交头接耳,同伴歌唱表达时能用心倾听,感受理解音乐,并能向同伴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教师要根据歌曲的内容,动脑思考设计导入环节,引入生动有趣、形象逼真的情节吸引幼儿,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可运用创设情境、讲故事或设疑激趣等方法进行导入,并配以清唱、故事、图片、多媒体课件等,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用心聆听歌曲,激发幼儿对歌曲所表达意境的感悟。
二、用心体验,融入歌唱的氛围
以往在学习歌唱中经常会忽视幼儿的感受,为了一句歌词反复念唱,机械式的练习消磨了幼儿的兴趣,幼儿在活动中只是被动的参与者,根本谈不上享受音乐, 也会失去主动感受歌词内容、体验意境氛围的审美感动与愉悦。因此教师应引导幼儿将情感体验融入到学习歌唱中,帮助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正确理解其歌词内容、音乐特征、歌曲意境等,然后再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情去表现歌曲的情感。
首先,目标定位要准确。我们把目标按两个基本要点来制定:第一认知,第二情感态度或能力。教师活动前分析歌曲的歌词、旋律及曲式结构,掌握歌曲重点、难点和突破点,根据需要在作品与幼儿生活经验之间寻找到契合的切入点,让幼儿的感受具体、形象。我们歌词变化为孩子爱听的小故事,或者以故事情节贯穿整堂课,用生动的语言向他们讲解,关注幼儿对歌曲意境氛围、情绪情感的体验和源自生活的感悟与表达,梳理提升形成歌词,这样幼儿更容易学会。我们也关注个别差异,考虑幼儿是如何以自己的速度方式前进的,并在音准、节奏、感情处理、速度和力度等方面对幼儿提出恰当的要求。同时还以个人、小组、集体相结合,既可以预防孩子歌唱疲劳,又可以使孩子养成注意倾听他人习惯,同时满足了幼儿独立表现的愿望,又体验到分工合作快乐。
其次,教师需要时时提醒自己,是否真正给予了幼儿与音乐互动的时间和空间,是否真正让幼儿自主探索、表达以及反思、调整,从而体验到能够表达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的成功感。我们可以运用这些启发式提问,来让幼儿主动自我的表现和表达。如“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你来唱唱看”、“怎样才能把它唱得美美的、开心点?你有什么好办法? ”、“有没有什么地方觉得还不够好?大家互相提提建议”。教师要善于用语言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创设适宜的情境环境,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积极表现、快乐体验,使歌唱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快乐有趣。
再有,教师要重视音乐教育的潜在效应,为幼儿提供体验美、创造美、表现美的空间。通过幼儿自主学唱歌曲到创造、表现歌曲的过程,愉悦幼儿的身心,彰显幼儿个性,给予他们美的享受,培养他们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力,最终达到掌握学习音乐的方法,从而增强幼儿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信心。
《纲要》中指出:“注重活动的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教师如果只会遵循歌唱教学规范的表面,按规定的环节机械地把各个环节硬凑在一起,的确会让活动失去一些生动的气息,这就需要我们去发挥教师的创新意识去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优化情景、注重游戏性、实现活动整体环节上的创新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如我组织的教学活动《小汽车》,从小司机学开车的情景着手,通过汽车接龙——看信号灯开汽车——看方向指示牌开汽车三种游戏形式,层层递进,在游戏情境中引导幼儿学习演唱并表演歌曲,幼儿对活动的参与度非常高,确切地达到了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水平。我们还新增音乐区游戏,如我班配合《妙妙蛋》主题创设的“音乐孵蛋场”,幼儿可在区域内自选歌曲曲目、乐器,边表演边孵蛋。能通过活动了解不同乐器的演奏方法,能力差的幼儿可以根据乐器演奏示意图来学习演奏方法,同时转变投入到歌唱活动中。再如大班歌唱活动《勤劳人和懒惰人》活动中,在幼儿初步理解掌握歌词的基础上,我们启发幼儿将生活中的快乐体验融入到歌曲的演唱中,根据音乐风格特点加入律动或打击乐伴奏。幼儿纷纷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乐趣迁移到了活动中,利用盆、筷子、瓶子等生活用品,根据歌曲的歌词、节奏变化、角色变化,敲打出优美整齐的节奏乐,配合歌曲的演唱,将人物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快乐的用自己的表情和动作表现音乐,亲自体验到音乐表现的美,幼儿在歌声中、演奏中创造欢乐,将歌唱教学推向了高潮。 三、用心歌唱,升华情感的表达
歌唱活动的价值:不仅是为了让孩子学会唱歌,而是让孩子体验享受歌唱的快乐。幼儿园歌唱活动绝不是为了仅仅教幼儿学唱几首歌,而是为了幼儿从此喜欢唱歌,学习用歌声表达心声,会自我享用或与他人共享歌唱的快乐。
首先,帮助幼儿掌握歌唱的方法,如果不正确的发音方法会伤害到孩子发音器官,给幼儿的童年生活投下阴影,使幼儿失去对歌唱的兴趣。因此学会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尤为重要。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有的歌曲优美、舒缓,有的歌曲活泼、欢快,有的歌曲朝气蓬勃,有的歌曲雄壮、有力……而且在不少歌曲中,段与段、句与句、甚至上句与下句之间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所以作为一个好的教师,应该认真细致地体验每一首歌曲的感情性质,准确分析歌曲的结构,力争为幼儿的歌曲学唱提供更富有感染力的演唱榜样,从轻声入手进行教学。
其次,教师要结合歌曲内容激发幼儿情感,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用心歌唱,做到入情入境,情乐交融,最终为学唱歌曲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它是音乐学习的内动力。在歌唱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掌握和揭示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幼儿身临其境地体验歌唱的意境,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可做“伴唱”,幼儿做“领唱”,或与幼儿共同演唱歌曲,从中获得情感共鸣。在歌唱活动中教师还应通过表情、动作等,让幼儿更近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从而使幼儿更有感情、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在歌曲《袋鼠妈妈》教学活动中,我们根据音乐所表达的情节让幼儿学习演唱,前段歌曲演唱时表现出了欢快、跳跃的情绪,出现了许多跳音,后段各需演唱时表现的比较柔美舒服,相对舒缓一些,但体现出了袋鼠妈妈和孩子相亲相爱的情感表达,幼儿两两结合,扮演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用心歌唱,情感表达相互交融、升华。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幼儿的模仿力非常强,因此在演唱歌曲时,教师除了要有丰富的表情和声音的传递外,还必须要有夸张的动作,或可根据音乐的情感起伏变化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这样能在歌唱活动中很好地调动幼儿地积极性,对于班上性格内向的幼儿,尤其需要教师运用肢体语言来传递关爱。
歌唱活动的教学手法没有固定模式,没有固定形态,它会随着幼儿的音乐素养水平而改变。我们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幼儿能唱出多少首歌曲,而是真正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用心倾听,融情歌唱,幼儿的歌声永远是最美妙的!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冯晓霞编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 杨晓辉编著.学前儿童音乐[M].教育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
[3] 许卓娅编著.歌唱活动[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