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电翻译,指的是对相关机电技术资料、合作协议以及商业文件等的翻译,涉及机电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的各种翻译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机电产品或设备(以下统称机电产品),可以说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小型家用器具如钟表、熨斗和吸尘器;有大型家用器具如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电风扇;信息技术和远程通讯设备电脑、复印机、打印机;有建筑设备如挖掘机、粉碎机、切割机、搅拌机;运载设备如电梯、升降机、机车;甚至于用于生产各种产品的生产线,等等。
近年来,我国机电产品(设备)进出口业务不断扩展,改变了以进口为主的局面,国内涌现出了许多机电制造企业,他们在经营国内市场的同时,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并占据了一席之地,因而大大地刺激了相关企业对机电翻译人才的需求。然而作为科技翻译中日趋重要的组成部分,机电翻译似乎并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相关译论如凤毛麟角。
1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德国翻译界的几位著名学者,其研究重点是文本/译文功能、翻译行为及其目的、翻译策略。功能翻译学派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莱思的功能主义批评理论,即文本类型理论,弗米尔的目的论,贾斯特•霍斯—曼特瑞的翻译行为理论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
卡塔琳娜•莱思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翻译家和翻译教师,弗米尔和诺德是她的学生。按她的观点,语言文本类型理论可以帮助译者确定翻译目的所需的合适的对等程度,她把文本类型分为三种:信息型、表情型、操作型。莱思认为原文的主要功能决定了翻译的方法,即翻译的方法因文本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根据她的理论,操作指南倾向于信息型。
弗米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目的论—Skopostheorie。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目的论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
贾斯特•霍斯—曼特瑞,是德国籍芬兰专业翻译家、翻译学者以及培训专业译者的翻译教师。他提出了翻译行为理论的模式。在她这个模式中,语际翻译被描述为“源于原文的翻译行为,是一种涉及一系列角色和参与者的交际过程”。
翻译行为理论把视野拓宽到译者以外的许许多多人甚至机构,而且视翻译为一种目的明确、重视结果的人类交际行为,认为翻译过程主要是传递信息以进行跨文化交际。
根据以上功能翻译的相关理论,机电翻译的对象特别是相关机电技术材料以及机电产品说明书、导购书等倾向于信息型文本;机电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准确无误的传达信息,机电翻译人员应通过各种办法增加译文的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机电翻译人员除了必须根据译文功能进行翻译之外还要协调好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和翻译发起人之间的关系,尽量做到功能加忠诚的原则。
2机电专业词汇及其翻译
首先请看以下一些机电方面的专业词汇:
AirBreakSwitch空断开关AudibleCabIndicator驾驶室音响示警器AutomaticGate自动闸门BackContact后(背)触点BogieWasher转向架清洗设备Cab驾驶室CabHeater驾驶室加温器CabSignal驾驶室号志DC/ACconverter直流电/交流电转换器
I/Ochannel输入输出出通道
2.1译义精确单一性
由于汉语词汇与英语词汇构词法的不同,会造成汉语词汇不能与英语词汇所表达的信息完全吻合,使两者之间存在细微的区别,甚至会造成理解的困难。
仔细分析,英文的这三个词分别是由sense,transmit,detect这三个动词通过词缀法加后缀而构成,它们的词典解释依次分别是:感知、感应;传导;探测。基于这些动词内涵的差异,分别改译为感应传感器,传导传感器和探测传感器。从而保持了译义的精确与单一,减少了误解和歧义的产生。
2.2译名专业易懂性
机电专业词汇大多是一些技术词汇,在翻译表达时要保持其译名的专业性,这是情理中的事,然而在做到译名专业规范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尽可能地使其简明易懂。
2.3词典的局限性
也许有的译者认为,翻译机电术语不难,只要有一本专业的机电词典就行。然而,虽然市面上有专业的“机械词典”和“电子(电气)词典”,却很难找到两者统一的“机电词典”,即使是业内人士,在进行相关翻译时,也是手握两种词典。更值得一提的是,专业词典并不总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2.4避免缩略随意性
科技英语词语的缩写大多是约定俗成的,机电专业词汇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如果技术资料或说明书的编写者们过高地估计了读者的理解力,想当然、随意地对相關机电专业词汇进行缩写,则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最终增加相关机电产品使用者的误解和困扰。这种随意缩写的现象在其他行业或场合也同样存在,如某市领导在做工作汇报时就说到:“我们要全面启动铁公机”,乍一听使人误以为是“铁公鸡”。为了方便读者对机电技术资料或说明书的阅读理解,机电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应避免这种随意缩写的情况发生并进行适当更正。
3结论
本文之所以要讨论机电专业词汇的翻译问题,是因为在机电翻译,特别是机电技术资料以及机电产品使用说明书、导购书的翻译过程中,最首要、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机电专业词汇的翻译问题。翻译机电专业词汇时,要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出发,做到译名准确单一没有歧义;保持译名专业性的同时尽量还要做到简明易懂;在翻译机电设备或部件的名称时,翻译人员不能过于依赖相关专业词典,而要多与专业技术人员商讨,根据设备或部件的具体功能进行翻译;译者还必须注意的是,要避免和纠正对机电专业词汇的随意缩写行为,从而方便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近年来,我国机电产品(设备)进出口业务不断扩展,改变了以进口为主的局面,国内涌现出了许多机电制造企业,他们在经营国内市场的同时,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并占据了一席之地,因而大大地刺激了相关企业对机电翻译人才的需求。然而作为科技翻译中日趋重要的组成部分,机电翻译似乎并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相关译论如凤毛麟角。
1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德国翻译界的几位著名学者,其研究重点是文本/译文功能、翻译行为及其目的、翻译策略。功能翻译学派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莱思的功能主义批评理论,即文本类型理论,弗米尔的目的论,贾斯特•霍斯—曼特瑞的翻译行为理论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
卡塔琳娜•莱思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翻译家和翻译教师,弗米尔和诺德是她的学生。按她的观点,语言文本类型理论可以帮助译者确定翻译目的所需的合适的对等程度,她把文本类型分为三种:信息型、表情型、操作型。莱思认为原文的主要功能决定了翻译的方法,即翻译的方法因文本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根据她的理论,操作指南倾向于信息型。
弗米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目的论—Skopostheorie。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目的论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
贾斯特•霍斯—曼特瑞,是德国籍芬兰专业翻译家、翻译学者以及培训专业译者的翻译教师。他提出了翻译行为理论的模式。在她这个模式中,语际翻译被描述为“源于原文的翻译行为,是一种涉及一系列角色和参与者的交际过程”。
翻译行为理论把视野拓宽到译者以外的许许多多人甚至机构,而且视翻译为一种目的明确、重视结果的人类交际行为,认为翻译过程主要是传递信息以进行跨文化交际。
根据以上功能翻译的相关理论,机电翻译的对象特别是相关机电技术材料以及机电产品说明书、导购书等倾向于信息型文本;机电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准确无误的传达信息,机电翻译人员应通过各种办法增加译文的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机电翻译人员除了必须根据译文功能进行翻译之外还要协调好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和翻译发起人之间的关系,尽量做到功能加忠诚的原则。
2机电专业词汇及其翻译
首先请看以下一些机电方面的专业词汇:
AirBreakSwitch空断开关AudibleCabIndicator驾驶室音响示警器AutomaticGate自动闸门BackContact后(背)触点BogieWasher转向架清洗设备Cab驾驶室CabHeater驾驶室加温器CabSignal驾驶室号志DC/ACconverter直流电/交流电转换器
I/Ochannel输入输出出通道
2.1译义精确单一性
由于汉语词汇与英语词汇构词法的不同,会造成汉语词汇不能与英语词汇所表达的信息完全吻合,使两者之间存在细微的区别,甚至会造成理解的困难。
仔细分析,英文的这三个词分别是由sense,transmit,detect这三个动词通过词缀法加后缀而构成,它们的词典解释依次分别是:感知、感应;传导;探测。基于这些动词内涵的差异,分别改译为感应传感器,传导传感器和探测传感器。从而保持了译义的精确与单一,减少了误解和歧义的产生。
2.2译名专业易懂性
机电专业词汇大多是一些技术词汇,在翻译表达时要保持其译名的专业性,这是情理中的事,然而在做到译名专业规范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尽可能地使其简明易懂。
2.3词典的局限性
也许有的译者认为,翻译机电术语不难,只要有一本专业的机电词典就行。然而,虽然市面上有专业的“机械词典”和“电子(电气)词典”,却很难找到两者统一的“机电词典”,即使是业内人士,在进行相关翻译时,也是手握两种词典。更值得一提的是,专业词典并不总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2.4避免缩略随意性
科技英语词语的缩写大多是约定俗成的,机电专业词汇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如果技术资料或说明书的编写者们过高地估计了读者的理解力,想当然、随意地对相關机电专业词汇进行缩写,则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最终增加相关机电产品使用者的误解和困扰。这种随意缩写的现象在其他行业或场合也同样存在,如某市领导在做工作汇报时就说到:“我们要全面启动铁公机”,乍一听使人误以为是“铁公鸡”。为了方便读者对机电技术资料或说明书的阅读理解,机电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应避免这种随意缩写的情况发生并进行适当更正。
3结论
本文之所以要讨论机电专业词汇的翻译问题,是因为在机电翻译,特别是机电技术资料以及机电产品使用说明书、导购书的翻译过程中,最首要、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机电专业词汇的翻译问题。翻译机电专业词汇时,要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出发,做到译名准确单一没有歧义;保持译名专业性的同时尽量还要做到简明易懂;在翻译机电设备或部件的名称时,翻译人员不能过于依赖相关专业词典,而要多与专业技术人员商讨,根据设备或部件的具体功能进行翻译;译者还必须注意的是,要避免和纠正对机电专业词汇的随意缩写行为,从而方便读者的阅读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