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一直都是农村语文教育的难题,而造成农村中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作文水平欠佳的原因是多个层面的。笔者认为,新视野下的农村写作教育,一方面要做到望闻问切,找出“写作难”和“写作差”的深层原因,另一方面要做到对症下药,探寻写作模式的创新出路。
关键词:农村教育; 初中语文; 写作模式
写作实际上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考验。但是从农村初中语文的教学实情来看,由于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再加上思维模式单一,不仅语文学习效果不理想,写出的作文也空洞无物、索然无味。因此新视野下探索农村语文写作教学新模式,必须认清当前农村初中生写作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与创新策略。
一.望闻问切——农村初中生写作现状分析
想要优化农村初中生写作模式,自然要清楚当前初中生的写作现状,明确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方案。首先,农村孩子普遍对写作文有“畏惧感”,尤其稍有审题难度的作文,他们经常找不准作文的着眼点,甚至出现跑题现象。其次,农村孩子的语文基础薄弱、生活体验不足,这也造成他们的作文素材积累有限,而且平时缺少课外阅读习惯,写作文时陷入苦思冥想,不知从何落笔,最终随意拼凑一篇作文,敷衍了事。再有,以往批改学生作文时发现,他们在语言表达上的问题也有很多,包括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语病以及单一的语言、混乱模糊的层次,还有的文章缺少中心主旨,甚至结构残缺、头尾不全。事实上,想要写出一篇完整且优秀的作文,需要学生的反复构思与揣摩,包括文章要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对症下药——农村初中生写作模式创新
(一) 立足生活,激活写作灵感
想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先要让他们有写作兴趣,由此激活写作灵感,才能在习作中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因此设计作文命题时,我们要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立足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先从他们熟悉的身边的人、事、物和景为切入点,简单地描写所见所闻所想,当有了兴趣的支撑,再来细致表达和深入写作。例如命题作文《风景这边独好》、《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半命題作文《走近______ 》、《 阅读______ 》等等,这些都符合农村孩子的认知水平,降低了写作难度,才能让他们保持写作的乐趣,再由浅入深地强化写作能力。除了从作文“命题”着手以外,考虑中学生天性好玩,在作文课上不妨组织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大家一边玩一边观察,观察身边的事物,观察其他同学的动作、表情,做完游戏再让大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玩游戏”的过程,通过寓教于乐积累写作素材,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激活写作灵感。
(二) 读写结合,拓展写作思路
阅读和写作不分家,所以强化初中生的写作能力,也不能忽略教学环节。虽然农村地区的阅读环境欠佳,但是语文教材也是学生开阔视野、积累素材的重要载体,教学中我们应创新性地整合单元内容,整理内容、题材或者写作特征类似的文章,开展主题阅读活动,通过读写结合练习,引导学生模仿写作方法,拓展写作思路。例如以“建筑园林”为主题,阅读课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以“家国情怀”为主题,阅读课文《黄河颂》、《最后一课》;以“生活哲理”为主题,阅读课文《紫藤萝瀑布》、《一颗小桃树》等等,结合不同主题内容,学生可以创造性地仿写、续写或改写,总结相应文章的写作特色,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写作训练,既能提高写作水平,也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正是以读促写、以写带读。
(三)巧妙构思,熟用写作方法
有了写作灵感,理清了写作思路,还要学会巧妙构思文章,熟用写作方法,这才是写作的灵魂所在。写作训练中,教会学生归纳总结、分类对比,针对不同文体的文章,把握其写作要点。例如写人记事的文章应如何安排框架结构,有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需要表明哪些写作要素等等;除此以外,写作中还要用到一些修辞手法来美化文章,透过文章表达写作中的真情实感、凸显语言文字的魅力。例如学完课文《乡愁》后,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设计课后仿写活动,以《幸福》或者《温暖的家》为话题仿写一篇文章,揣摩作者余光中在散文中的修辞手法,抒发内心对幸福的向往、对家的热爱。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经过精心筛选,每一篇文章都独具特色与审美内涵,因此仿写训练很有必要,只要长期坚持,学生的写作水平必能更上一层楼。
(四)勤读多想,积累写作素材
很多农村学生拿到作文题目之后,不知道写什么,更不知道怎样写,所以写出的文章往往平淡无奇,缺乏新意与情感。实际上,一篇优秀的作文既要有完整的构思,也要有优美的措辞,更要融入细腻的感情,那么农村初中生如何强化写作积累?笔者认为“勤读多想”最为关键。除了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有力补充,更是学生开阔视野、积累写作素材的最佳途径。例如学完朱自清的散文《春》,再给学生推荐更多描写“春天”的文章;学完鲁迅的小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鼓励他们课下自主阅读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总结鲁迅作品的写作特色,为今后写作方法与写作情感的迁移做好准备,通过阅读“量”的积累促进写作“质”的变化。
总之,高品质的作文离不开孩子的日常积累与情感体验,再加上教师耐心指导写作技巧与方法,坚持不懈地练习与强化,才能逐渐让农村孩子爱上写作,循序渐进地提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初发.新课改下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高效教学模式创建探究[J].语文课内外,2017,(35):206.
[2]潘超.化整为零,重点突破——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模式初探[J].教师,2019,(19):38.
关键词:农村教育; 初中语文; 写作模式
写作实际上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考验。但是从农村初中语文的教学实情来看,由于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再加上思维模式单一,不仅语文学习效果不理想,写出的作文也空洞无物、索然无味。因此新视野下探索农村语文写作教学新模式,必须认清当前农村初中生写作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与创新策略。
一.望闻问切——农村初中生写作现状分析
想要优化农村初中生写作模式,自然要清楚当前初中生的写作现状,明确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方案。首先,农村孩子普遍对写作文有“畏惧感”,尤其稍有审题难度的作文,他们经常找不准作文的着眼点,甚至出现跑题现象。其次,农村孩子的语文基础薄弱、生活体验不足,这也造成他们的作文素材积累有限,而且平时缺少课外阅读习惯,写作文时陷入苦思冥想,不知从何落笔,最终随意拼凑一篇作文,敷衍了事。再有,以往批改学生作文时发现,他们在语言表达上的问题也有很多,包括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语病以及单一的语言、混乱模糊的层次,还有的文章缺少中心主旨,甚至结构残缺、头尾不全。事实上,想要写出一篇完整且优秀的作文,需要学生的反复构思与揣摩,包括文章要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对症下药——农村初中生写作模式创新
(一) 立足生活,激活写作灵感
想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先要让他们有写作兴趣,由此激活写作灵感,才能在习作中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因此设计作文命题时,我们要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立足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先从他们熟悉的身边的人、事、物和景为切入点,简单地描写所见所闻所想,当有了兴趣的支撑,再来细致表达和深入写作。例如命题作文《风景这边独好》、《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半命題作文《走近______ 》、《 阅读______ 》等等,这些都符合农村孩子的认知水平,降低了写作难度,才能让他们保持写作的乐趣,再由浅入深地强化写作能力。除了从作文“命题”着手以外,考虑中学生天性好玩,在作文课上不妨组织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大家一边玩一边观察,观察身边的事物,观察其他同学的动作、表情,做完游戏再让大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玩游戏”的过程,通过寓教于乐积累写作素材,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激活写作灵感。
(二) 读写结合,拓展写作思路
阅读和写作不分家,所以强化初中生的写作能力,也不能忽略教学环节。虽然农村地区的阅读环境欠佳,但是语文教材也是学生开阔视野、积累素材的重要载体,教学中我们应创新性地整合单元内容,整理内容、题材或者写作特征类似的文章,开展主题阅读活动,通过读写结合练习,引导学生模仿写作方法,拓展写作思路。例如以“建筑园林”为主题,阅读课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以“家国情怀”为主题,阅读课文《黄河颂》、《最后一课》;以“生活哲理”为主题,阅读课文《紫藤萝瀑布》、《一颗小桃树》等等,结合不同主题内容,学生可以创造性地仿写、续写或改写,总结相应文章的写作特色,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写作训练,既能提高写作水平,也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正是以读促写、以写带读。
(三)巧妙构思,熟用写作方法
有了写作灵感,理清了写作思路,还要学会巧妙构思文章,熟用写作方法,这才是写作的灵魂所在。写作训练中,教会学生归纳总结、分类对比,针对不同文体的文章,把握其写作要点。例如写人记事的文章应如何安排框架结构,有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需要表明哪些写作要素等等;除此以外,写作中还要用到一些修辞手法来美化文章,透过文章表达写作中的真情实感、凸显语言文字的魅力。例如学完课文《乡愁》后,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设计课后仿写活动,以《幸福》或者《温暖的家》为话题仿写一篇文章,揣摩作者余光中在散文中的修辞手法,抒发内心对幸福的向往、对家的热爱。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经过精心筛选,每一篇文章都独具特色与审美内涵,因此仿写训练很有必要,只要长期坚持,学生的写作水平必能更上一层楼。
(四)勤读多想,积累写作素材
很多农村学生拿到作文题目之后,不知道写什么,更不知道怎样写,所以写出的文章往往平淡无奇,缺乏新意与情感。实际上,一篇优秀的作文既要有完整的构思,也要有优美的措辞,更要融入细腻的感情,那么农村初中生如何强化写作积累?笔者认为“勤读多想”最为关键。除了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有力补充,更是学生开阔视野、积累写作素材的最佳途径。例如学完朱自清的散文《春》,再给学生推荐更多描写“春天”的文章;学完鲁迅的小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鼓励他们课下自主阅读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总结鲁迅作品的写作特色,为今后写作方法与写作情感的迁移做好准备,通过阅读“量”的积累促进写作“质”的变化。
总之,高品质的作文离不开孩子的日常积累与情感体验,再加上教师耐心指导写作技巧与方法,坚持不懈地练习与强化,才能逐渐让农村孩子爱上写作,循序渐进地提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初发.新课改下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高效教学模式创建探究[J].语文课内外,2017,(35):206.
[2]潘超.化整为零,重点突破——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模式初探[J].教师,2019,(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