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雪”之美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41593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哦,香雪》是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的代表作,创作于1982年夏,发表于当年《青年文学》第9期,并于同年获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和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铁凝的作品生活气息浓郁,文字中饱含对生活的深爱、坦诚以及悲悯,在让人感受生活的温暖与美好的同时,又巧妙地撕开生活中丑陋狭隘的一面,引人深思。
  原文阅读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从春到夏,從秋到冬,默默地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然而,两根纤细、闪亮的铁轨延伸过来了。它勇敢地盘旋在山腰,又悄悄地试探着前进,弯弯曲曲,曲曲弯弯,终于绕到台儿沟脚下,然后钻进幽暗的隧道,冲向又一道山梁,朝着神秘的远方奔去。
  不久,这条线正式营运,人们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它走得那样急忙,连车轮碾轧钢轨时发出的声音好像都在说:不停不停,不停不停!是啊,它有什么理由在台儿沟站脚呢?台儿沟有人要出远门吗?山外有人来台儿沟探亲访友吗?还是这里有石油储存,有金矿埋藏?台儿沟,无论从哪方面讲,都不具备挽住火车在它身边留步的力量。
  凤娇照例跑到第三节车厢去找她的“北京话”,香雪紧紧头上的紫红色线围巾,把臂弯里的篮子换了换手,也顺着车身不停地跑着。她尽量高高地踮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车上一直没有人发现她,她却在一张堆满食品的小桌上,发现了渴望已久的东西。它的出现,使她再也不想往前走了,她放下篮子,心跳着,双手紧紧扒住窗框,认清了那真是一只铅笔盒,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它和她离得那样近,她一伸手就可以摸到。
  一位中年女乘务员走过来拉开了香雪。香雪跨起篮子站在远处继续观察。
  当她断定它属于靠窗的那位女学生模样的姑娘时,就果断地跑过去敲起了玻璃。女学生转过脸来,看见香雪臂弯里的篮子,抱歉地冲她摆了摆手,并没有打开车窗的意思,不知怎么的她朝车门跑去,当她在门口站定时,还一把扒住了扶手。如果说跑的时候她还有点犹豫,那么从车厢里送出来的一阵阵温馨的、火车特有的气息却坚定了她的信心,她学着“北京话”的样子,轻巧地跃上了踏板。她打算以最快的速度跑进车厢,以最快的速度用鸡蛋换回铅笔盒。也许,她所以能够在几秒钟内就决定上车,正是因为她拥有那么多鸡蛋吧,那是四十个。
  香雪终于站在火车上了。她挽紧篮子,小心地朝车厢迈出了第一步。这时,车身忽然颤动了一下,接着,车门被人关上了。当她意识到眼前发生了什么事时,列车已经缓缓地向台儿沟告别了。香雪扑在车门上,看见凤娇的脸在车下一晃。看来这不是梦,一切都是真的,她确实离开姐妹们,站在这既熟悉又陌生的火车上了。她拍打着玻璃,冲凤娇叫喊:“凤娇!我怎么办呀,我可怎么办呀!”
  列车无情地载着香雪一路飞奔,台儿沟刹那间就被抛在后面了。下一站叫西山口,西山口离台儿沟三十里。三十里,对于火车,汽车真的不算什么,西山口在旅客们闲聊之中就到了。这里上车的人不少,下车的只有一位旅客,那就是香雪,她胳膊上少了那只篮子,她把它塞到那个女学生座位下面了。
  在车上,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和她换铅笔盒时,女学生不知怎么的也红了脸。她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还说她住在学校吃食堂,鸡蛋带回去也没法吃。她怕香雪不信,又指了指胸前的校征,上面果真有“矿冶学院”几个字。香雪却觉着她在哄她,难道除了学校她就没家吗?香雪一面摆弄着铅笔盒,一面想着主意。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就在火车停顿前发出的几秒钟的震颤里,香雪还是猛然把篮子塞到女学生的座位下面迅速离开了。
  列车很快就从西山口车站消失了,留给她的又是一片空日广一阵寒风扑来,吸吮着她单薄的身体。她把滑到肩上的围巾紧裹在头上摘起身子在铁轨上坐了下来。香雪感受过各种各样的害怕,小时候她怕头发,身上沾着一根头发择不下来,她会急得哭起来;长大了她怕晚上一个人到院子里去,怕毛毛虫,怕被人胳肢(凤娇最爱和她来这一手)。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惊肉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声音。三十里,一路走回去,该路过多少大大小小的林子啊!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目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满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它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竞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它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_哒”的一声,它便舍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它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长大成人的山谷。台儿沟呢?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有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
  香雪越走越热了,她解下围巾,把它搭在脖子上。她走出了多少里?不知道。尽管草丛里的“纺织娘…‘油葫芦”总在呜叫着提醒她。台儿沟在哪儿?她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人,是迎着她走过来的人群。第一个是凤娇,凤娇身后是台儿沟的姐妹们。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那些曾经深入我们国人骨髓的文化内涵,似乎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渐行渐远。好在亡羊补牢,為时未晚,为了使那些远去的、似乎枯燥无味的声音再次深入人心,我们可以使其与现代相融合,更好地留在人们心中。  为什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记住它呢?首先,传统文化常是晦涩难懂的,有漫长的时空距离,大众难以接受,如果将其与一些简单、轻松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会引发大家的兴趣;
“星星之火真的可以燎原吗?”  “会的。”  “那谁又去做这星星之火呢?”  硝烟漫,山河碎,七尺之躯赴国难  街上人群涌动,无数学生在悲愤地高呼着,大步踏过骚动的街头。街边一间屋子里,几个青年学生激动地讨论着,一名学生干部悲愤道:“就写‘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另一名学生立刻铺开横幅,提笔书写。  放下笔,他反复看了几遍留给妻子的遗书。片刻沉默后,他整理了满是灰尘的军服与钢盔,登上城墙,脚下是颤
尽管陶渊明这个名字或许与科学幻想从来无缘,但他确实在某个方面为后世的无数科幻创作者们开辟了先河——成文于一千六百余年前的《桃花源记》是人类历史上最初可以确定具体作者、明确提出了“避难所”概念的文学作品。而“世外桃源”这一意象也在随后的数百年中随着中华文明圈的文化传播而扩散到了整个东亚,并以不同的寓意无数次出现,在整个东亚文明的演化史中添上了不可忽视的浓重一笔。  可是,如果单纯论起“避难”这个概念
个性,在文学范畴里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面貌。正是因为有了个性,人物形象才是独特的,而不会千人一面。人物个性鲜明的作文,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符合高考作文“内容充实”的要求,更容易获得阅卷者的青睐。  范文例举  才子  天津一考生  每天坐地铁上学,经常碰到“才子”。  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因为他读的书多,谈吐不凡,所以我就叫他“才子”。他也不反驳,默认了。  看校服,
经典再现  汽车顶上的机枪持续不断地扫射着,汽车轮子转动着,爬上了坚固的大石桥。枪弹压住了爷爷和爷爷的队伍。有几个不慎把脑袋露出堤面的队员已经死在了堤下。爷爷怒火填胸。汽车全部上了桥,机枪子弹已飞得很高。爷爷说:“弟兄们,打吧!”爷爷啪啪啪连放三枪,两个日本兵趴到了汽车顶棚上,黑血涂在了车头上。随着爷爷的枪声,道路东西两边的河堤后,响起了几十响的枪声,又有七八个日本兵倒下了。有两个日本兵栽到车外,
如今,科幻文学已逐渐走入中国大众的视野。此次在上海书展期间举办的上海国际文学周,就选择了以“科幻文学的秘境”为主题,并邀请了著名的英国科幻作家理查德·摩根。科幻世界出版过理查德的“武·科瓦奇系列三部曲”:《副本》《坠落天使》《怒火重燃》。所以,借着上海书展和国际文学周的东风,科幻世界特意为喜欢理查德的幻迷朋友们在上海书城准备了一场签售会。  签售会定于8月18日下午1点,科幻世界一行人一早就来到了
老师,想不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选取了我创作的一幅漫画。漫画上有这么两句话:你们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我的高考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当年漫不经心的两句话却成了现在的今日头条,然后被选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真是荣幸之至。  老师,在您看来,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您曾经谆谆教诲,因材施教,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但是,请原谅学生的愚钝,我在高考即将到来的时候,依旧心灰意懒。
天黑了,但总有人执盏而行,在铺天盖地的暗夜中,举起生命的火种。  时至如今,那一件件白色防护衣仍在病房间穿梭,清明双眸中是疲惫的血丝,纵防护衣满是褶皱、闷人异常却惜材不忍脱下,让电视前的我们透过屏幕也可看清藏在其中的人形是何等憔悴。  但那一个个坚定的步子仍是不减毫速,短促有力,在凄凉彷徨、无助绝望的病人身旁格外安人心神。他们与时间赛跑,与病魔争斗,与死神拉扯,为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的存活拼尽全力,
新课标背诵篇目——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赏析  也许是打翻了酒瓶子,看那酒水在地上四面流淌得来的灵感;也许是偶遇下雨天,看见那街头泻水;还可能是家人洗衣服泼出的水……心里有叹息和愁苦的人,总会被生活中某个细节触动,就算不是“泻水置平地”,也会有别的什么来感慨
锲子  自从小区开始实行封闭管理后,我连扔垃圾都不需要下楼了,每日都有穿着厚厚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将蔬菜放到门口,再将门口的垃圾带走。  于是每日的活动场所变得简单:卧室——餐厅——卧室。但当我看到气温的示数一天比一天高时,还是会有出门的欲望,我想知道春天是否到来,门前的水是否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堤上的柳是否是“拂堤杨柳醉春烟”,蹊上的花是否是“自在飞花轻似梦”……可是毕竟不能出去,我那栋单元楼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