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8年底到1959年初,当时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谢冕、孙绍振、孙玉石、殷晋培、刘登翰、洪子诚,在《诗刊》社和徐迟先生的建议、组织下,利用寒假半个多月的时间,编写了《新诗发展概况》。《概况》具有新诗简史的性质,全文约十余万字,分为七章:一,女神再生的时代;二,无产阶级革命诗歌的高潮;三,暴风雨的前奏;四,民族抗战的号角;五,唱向新中国;六,百花争艳的春晨;七,唱得长江水倒流。前四章分别刊登于《诗刊》1959年6、7、10、12月号。由于不明究竟,但可以推测的原因,后三章没能在《诗刊》继续刊载,仅存手稿。事情已过去近50年。当初这些20左右岁的年轻编写者,如今都垂垂老矣(殷晋培在1992年因病不幸辞世)。他们明白,这些特定时代催生的文字,现在看来并没有什么学术价值;事实上,他们的诗歌观念和对新诗史的看法,80年代以来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不过他们又认为,在其生活经历中,这仍是不应轻易忘却、需要反思的事情。这既涉及整体性的政治、文化气候,也与个体的生活经验、思想情绪相关。因此,他们拟定了一些问题,由各人分别独立作答。由于之前和之后他们对此并未有过沟通,回答时也没有看到其他人的文字,因此,记忆中的细节和对事情的评价既有相近的部分,也不可避免会有差异。其实,他们倒是相当重视讲述的差异方面。这些回忆文字汇总之后,由洪子诚加以编排整理,并由他加上一些必要的注释,由原来的五万多字,整理出目前此篇回忆录,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