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63条生命,化作永恒铺就的亘古奇迹

来源 :旅游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c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2月25日,我对面的西藏国际大酒店正在举行圣诞狂欢夜派对。可有几人能想到,这一天还是川青藏公路通车53周年的纪念日?53年前的这天,在青藏高原,人类公路建设史上最伟大的工程——川青藏公路胜利通车。
  那一天,从两条公路上开来的350多辆汽车,满载着筑路功臣、模范和战士、民工、工人,汇集在布达拉宫广场,掌声和欢呼声如暴风雨般响起。我相信将生命留在这两条公路上的4963位修筑者一样听到了送给他们的掌声。
  那一天,三万藏汉各族同胞在布达拉宫前,争相把一条条洁白的哈达挂在彩车上,挂在筑路的勇士们身上。庆祝大会开始时,全体起立,向在修筑两路中光荣牺牲的烈士表示哀悼。
  那一天。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戛然而止,西藏人背畜驮的原始运输方式逐渐消散。毛主席欣然命笔,题写了“庆贺康藏青藏两公路的通车,巩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的贺词。
  
  


  碑文上有他们的青春印痕
  
  繁华路口甚是喧嚣,我心中却一片静默。一笔一画,我将《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碑文》抄录了下来,读了很多遍。最让我感动的是这16字:跨怒江,攀横断,渡通天,越昆仑,餐风卧雪……
  高达20米的白色纪念碑体是198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时树立的。在自治区档案馆我找到了当时的资料:纪念碑型的方案征集到28个,3个建筑模型,后来选用了自治区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林树义设计的三角形碑体方案,因为三角造型适合于它所处的丁字路口。碑身三个平面,正面是碑名,镌刻的“川藏、青藏公路通车纪念碑”由胡耀邦题写:另外两个侧面,分别镌刻着藏汉文的纪念碑文。碑身顶部有醒目的公路路徽。工程由曾承担过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江西南昌八一纪念塔等著名工程地材的福建省惠安县石料公司承担,工期4个月。
  可是碑后的路,却修了整整三年。要知道,旧西藏没有一寸公路,普通百姓也没有见过公路,修筑公路到北京更是遥远的天方夜谭。但就是这个天方夜谭,后来竟然变成现实。
  
  碑是延伸的路,路是矗立的碑
  
  历史上清政府曾多次帮助西藏平定内乱和打退廓尔喀人的武装入侵,但由于解决不了交通和补给的困难,驻军甚少,修筑进藏道路每每以失败告终。特殊的地理、特殊的人文,没有公路,交通靠人背畜驮,到内地往返甚至需要一年……为了改变西藏这个面貌,筑路战士和民工背着铺盖卷,风餐露宿,完全靠奉献精神修成了这两条路。那时候有谁听说过向上级索取自己应得的呢?
  对于刚从解放战争的硝烟中走过来的人民解放军来说,二郎山是他们遇到的第一道坎。在这里,官兵们创作了“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古树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冈,羊肠小道难行走,康藏交通被它挡。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歌唱二郎山》由此唱响大江南北。翻阅资料,我还查找到当年藏族民工为筑路所唱的一首民歌“大鹰要高翔,山崖快闪开吧;大鹰要低飞,江水快闪开吧……”
  作家马丽华在1985年9月的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一句话:因为修建了川藏青藏公路,西藏的整个那一时代,都该被追认为筑路时代了。谁从这两条路上走过,谁就该铭记那个时代。
  
  口述历史再现修路的艰难
  
  山东退休干部王应霞手中有一张发黄的照片让我震惊:在一个垂直的悬崖绝壁上,中间横挂着一个木头做成的梯子,上面站着三四个修路的战士,正在用铁锤开山筑路。下面几十米深的地方,是奔腾咆哮的河水。老人说这是当年的然乌沟,是她们部队施工时的情景。
  她记得,早已返回内地的连队老教导员临终前含糊地说着:“二,二,二……”王应霞俯下身去,马上说:“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然乌沟……这都是咱们当年修路的地方。”老教导员微笑着点头,已经说不出话,满足地闭上眼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想的仍然是西藏的路。
  在二郎山,隧道工地是人类的“生命禁区”,洞口空气含氧量不足平原的40%,日温差高达20℃,大量有毒气体密布,粉尘弥漫;在海子山,目前国内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海子山隧道每到雨季塌方、泥石流不断……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不仅人会缺氧,机械也会因缺氧而带来功能性障碍。很多架桥机和挖掘机、装载机等内燃机车在青藏高原上功率会下降近一半,原因就是缺氧。
  如此严酷的环境下,活着尚且艰难,何况还要从事高负荷的劳动,如果心中没有理想的支撑,怎么完成?是什么让他们如此这般?怎样才能做到他们这样?每听到这样的故事我都在想,面对他们,今天的我们似乎缺少了某种元素。
  川藏线有终点,军人的使命没有终点。除了川藏线,进藏的道路还有青藏线、新藏线、滇藏线,这些路上依然写满故事。有数据统计:53年来,仅川藏线这一条线汽车部队的运量,就相当于为每个西藏同胞送去了3吨多物资。
  我并没有逐一走过,但现在只是伫立碑前,胸膛间已经涌起无言的感动。
其他文献
磨盘山关帝庙位于布达拉宫以西约1000米的一个名叫巴玛日的小山岗上。1792年,统率大军战胜廓尔喀(今尼泊尔)入侵者的大将军福康安等清朝驻西藏官兵修建。当时信奉的主体是满、汉官兵。在官兵的心目中,关帝不但是所向披靡的“战神”,更是驱邪降魔、招财进宝、呼风唤雨的“万能神”。    巴玛日关帝庙两大史证    庙宇建成后大将军曾修碑铸钟,因此关帝庙两大重要文物一是铜钟,一是磨盘山关帝庙碑。  2007
期刊
丹吉林寺(汉名“广法寺”)曾是拉萨市内大昭寺西南侧一座古木环绕的寺院,西藏历史上著名的第穆活佛就驻锡(佛教用语,相当于常住处)在此。历史风云变幻,丹吉林寺人的命运在大时代的背景下飘零又飘落。    酒香正在巷子深处    去丹吉林寺没有明确的路标,我只有一边打听一边找寻。当我终于找到一个小巷后,我突然闻到一股白酒的味道。指路者说循着味道就能找到寺院。我不知何意,直到走进大殿,才恍然大悟。  丹吉林
期刊
5月1日,看了央视的大桥通车典礼直播后,我就蠢蠢欲动了。这条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将从当天晚上23时58分起正式对社会车辆放行。我脑海里浮现了一幅幅桥上美妙绝伦风景的画面。终于,我兴致勃勃地鼓动了全家老少第二天浩浩荡荡开拔杭州湾大桥,一起去尝“头啖汤”,亲密接触亲身体会这个建桥史上的奇迹。    史上最愉快的堵车长龙没人烦躁    刚过奉浦大桥,还没进入杭浦高速87公里处的海盐枢纽,眼前就出现了望
期刊
两经迁移,再回原地。两座汉式琉璃建筑记载了康熙和乾隆两帝武略文功。走过布达拉宫,老拉萨们会告诉你碑就在今天的宫门马路正中央,乾隆年间才加盖了琉璃瓦碑亭。1965年。由于拉萨城市建设的需要,将碑及碑亭迁移到布达拉宫背后的龙王潭公园里。城市改造完成后,再次迁回安置到今天的位置。    天朝使命:立碑记述藏内大改革    透过碑亭,我看到康熙所立这通黑色的碑保存完好,碑的形状和内地的清代碑完全相同。整个
期刊
新华社记者尕玛多吉和崔峰曾在新华社播发的电文中写道:“300年来,朗孜厦是八廓街阳光下的‘寒极’,它像一名孤独的幽灵极力掩藏着自己昔日的‘罪行’,躲避着八廓街炽热的阳光。”    曾经的人间地狱    寻找这个监狱没费什么周折,仍然是次旺仁钦和韦素芬亲自陪我参观,仍然是他们向我讲述这段故事。  走在有50度的陡石楼梯准备进门时,我在想:有多少藏族同胞有进无出?有多少藏族同胞在这被……不敢往下想。 
期刊
深人腾格里沙漠腹地60公里  千万年未变的原生态湖泊  国家AAAA级景区(即将升为AAAAA级)  国家沙漠地质公园  2007年度中国酒店金枕头奖中国最佳原生态旅游酒店     腾格里”蒙语意为“天”,“达来”则代表“大海”。腾格里达来——是一个有着天一样广阔、海一样浩瀚的神秘地域,犹如传奇般走进你灵魂的视野。  史玉柱(巨人集团董事长):巨人倒下之后,我在这里疗伤,再从这里出发!    刘伟
期刊
西藏过去曾对大自然中出现的闪电、打雷现象有记载:天空中闪电打雷非龙所致,而是带阴阳电的两块云相撞闪光。佛教典籍中也有关于磁场能力的记载。据此判断。西藏人并非对电学知识一无所知,在文化、科学上更非一张白纸。  这也许不难解释,全中国第二座水电站居然是在拉萨建成了。  2007年12月1日,在天天天蓝的一个日子里,我来到了位于拉萨市北郊的夺底沟——当年西藏历史上第一座水电站建成的地方。    十三世达
期刊
进了新木如寺,却进不了印经院    经常路过新木如寺,它就在吉日旅馆对面。看起来感觉很沧桑,平日很少有游客进去,周围却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一派忙碌嘈杂。  这里有很多书中提到的两件文物:一件是中间佛像前的“冈巴拉碗”,也就是用人的头顶骨做的祭祀用具:另一件是在右边佛像玻璃里面的大脚印,史书记载这是藏王的脚印。这里还曾经有豫剧院——曾在1972年担任西藏自治区豫剧团副团长的杨世君说:“驻藏的18军
期刊
833名烈士安葬在这里,其中有330名是无名烈士。牺牲的原因:为西藏和平解放,为修筑川藏、青藏公路,为平叛改革,为中印自卫反击战,为平息拉萨骚乱,为西藏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  如果你能花一点时间穿行在其中,你就会对这半个世纪以来的拉萨风云变幻有大概的轮廓。    为有牺牲多壮志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编者注:毛泽东主席的原诗为“敢教日月换新天”)。”拉萨烈士陵园大门旁立的大幅
期刊
《中国回民大辞典》载:据传公元十一世纪左右即有穆斯林入藏。随着各民族交往,居住在陕、甘、青、川等地和克什米尔以经商传教为主的穆斯林,跨越山川河流到雪域高原,与当地藏族通婚,形成西藏回族,故近80%的回族具有藏族血统。西藏目前有3000多穆斯林信众,主要生活在拉萨,少量分布在日喀则、山南、昌都地区,除了宗教信仰与当地藏族不同外,其生活习惯、语言以及家庭设施几乎完全相同。    一把弓箭决定的“圈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