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常来讲,十七年及文革时期的以城市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并不被纳入到“城市文学”这一极有标出性的讨论之中。但是这些文本的确又带有题材上的一致性,在“农村”、“革命历史”等鲜明的题材分类之下,显得无所依附。笔者试图借鉴张鸿生教授将1949—1976年纳入城市文学的说法,选取了《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当代文学史》三个较为特殊的叙述表现,来探讨这一特殊年代下特殊题材的文学史书写,以及由此反映出的文学史视角与立场。
【关键词】:文学史叙述;十七年及文革时期城市文学;阶级性;现代性;历史情境
一、阶级视角下对城市资本主义性质的警惕
《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作为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部颁教材,显示出了新时期过渡階段的复杂状态,而涉及到城市文学的叙述时,则表明了鲜明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和阶级分析视角。
例如涉及到《我们夫妇之间》这一作品时,《初稿》的评价显现出了与五十年代批评视角的亲近。它虽然肯定“力图探索从多方面来表现工农兵、反映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创作方式,但是却以“往往流露出一些小资产阶级的情趣”[1]作结。
新时期对为工农兵服务的准则进行了重新定义:“在今天,为工农兵服务,就是包括科学技术人员、知识分子和干部在内的一切体力和脑力劳动者服务,为全体人民服务。”[2]这一泛化的概念最先出自周扬1962年为纪念“讲话”的《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社论,在1980年人民日报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中也得以延续。因此,在回顾《我们夫妇之间》这篇作品时,论者将其看作对以往长期被忽略的知识分子表现的补充,是对工农兵书写多面性的尝试,却对城市书写的“小资产阶级情趣”持有否定态度。这说明,城市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及对抗革命叙事的日常化书写,在《初稿》看来仍然是需要批判的对象。
《初稿》对《百炼成钢》的推崇主要在于其对工业建设表现的成功,以及对于工人阶级正面形象的叙述。而对《上海的早晨》,则立足于阶级分析立场,对其题材及作者世界观合法性进行了追认,这种阶级分析的视角,在对《霓虹灯下的哨兵》等话剧的论述中更加明显。
在《初稿》看来,对待城市的不同态度,其实反映了作者不同的阶级思想。靠拢城市的一方,带有小资产阶级趣味而受到批评;改造城市的一方,因表现出了正确的阶级对立而受到推崇。作为一部和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有着高度一致的部颁教材,这实际上反映出,在新时期的转折之时,城市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依然受到警惕,如何书写城市,避免被城市改造而坚持自身的无产阶级的纯洁性,依然是一个充满疑虑的问题。
二、现代性视角下城市文学的缺失
当阶级分析立场瓦解,城市文学丧失了体现无产阶级优势地位的合法性,他们不能被当作“反衬革命力量的强大”或教育下一代如何延续革命传统的例子,又因其文学价值、创作数量以及影响力处于整个文学史之中的薄弱地位,因此也无法获得与农村、革命历史题材相当的关注。
许多文学史书写都提出了这样一个现象:十七年及文革时期,对于城市经验的表达基本处于断裂状态。
例如2005年董建等“再起炉灶”,重新编订的《初稿》,起名为《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他们希望抛除历史(主要是政治)所带来的阴影,以理性批判的精神去分析,与《初稿》与政治的亲近态度显然不同。在论及《我们夫妇之间》时,《新稿》进入历史语境,它提出了当代文学中城市文学缺失的原因:
城市已被改造得不再具有城市的功能、品格,在精神上甚至更有农耕文化的色彩。此为大陆当代文学反现代性的特征之一。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当然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文学。直到80年代初,城市开始恢复生机,城市文学才开始重现。[3]
《新稿》将城市与现代性相联结,实际上是立足于城市现代性角度进行审视的结果。而此处的现代性,也就是所谓“城市的功能、品格”,所谓不同于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的“农耕文化色彩”,最为突出的当是城市的物质、消费、娱乐、日常性等特征。被农村改造过的城市,丧失了城市的“资本增值为目的”的生产属性、日常生活属性,而被纳入到了消除城乡差别的国家统一体进程中,自此,“城市被排除掉了它的多重功能,而被简约为国家大工业的引领和政治领导的功用”[4]。
因此,除了《我们夫妇之间》涉及到城市文学之外,《新稿》在80年代前的文学中,没有再提及与城市相关的作品。它以现代性立场排除了改造后城市的现代性,而宣告了这一时期城市文学的终结。
三、靠近历史情境:对城市文学的整合与梳理
对这一段时间的城市文学的表述并非都处于缺席状态,但大多数都被肢解在了“工业题材文学”“文革文学”“文学批判运动”之中。在现行的文学史中,洪子诚的《当代文学史》一书,将都市小说与工业题材小说列为一节,则是看到了它们共同拥有的城市背景。
他在这一短小章节,梳理了新感觉派、张爱玲、苏青等都市经验表达的脉络,进而通过五六十年代对《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对《霓虹灯下的哨兵》中抵制城市经验的分析,以及对新感觉派张爱玲的清除,提出了城市文学在五十年代之后丧失合法性的原因。
同时,他将城市的书写作为一种分类,作为“被压抑小说”的一类归纳起来。这一分类实际上体现出了洪子诚文学史叙述的这一观念:文学作品在一体化进程中,受到社会环境、文学体制的影响而得以构建。在洪本的文学史叙述中,“当代文学是特定的时期概念,指的是毛泽东的文学规范全面确立到它的离散、解体的过程。”[5]对城市日常经验的文学史书写,同样是在这一语境之下完成的,不过其被当成“被压抑”的一方,成为主流一体化之外的存在。
总地来说,洪本将这一时期的城市文学归类,并在分析中突出对城市本身生活经验、图景的描写,弥补了《初稿》对城市文学阶级视角与分裂叙述的局限性,也填上了现代性视角下城市文学的空白,从而展现出了文学史叙述进入历史语境后的中肯。事实上,无论是对于文学现实,还是对于文学史现象的评价与判断,他常常都是“进入历史而勾勒出某种问题脉络而展开的”[6],以历史的情境,冲淡史观的中心化的焦点叙事,从而展现出了某种融合与宽容。
注释:
[1]郭志刚等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第118页。
[2]郭志刚等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第9页。
[3]董健、西帆、王彬彬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08月第1版,第88页。
[4]张鸿声:《文化的缺失——中国当代都市文学论略》,《理论与创作》,2005年第4期。
[5]王万森、刘新锁编:《文学历史的跟踪:198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史料辑》,人民出版社:2014年7月,第274页。
[6]贺桂梅著:《思想中国:批判的当代视野》,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第224页。
【关键词】:文学史叙述;十七年及文革时期城市文学;阶级性;现代性;历史情境
一、阶级视角下对城市资本主义性质的警惕
《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作为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部颁教材,显示出了新时期过渡階段的复杂状态,而涉及到城市文学的叙述时,则表明了鲜明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和阶级分析视角。
例如涉及到《我们夫妇之间》这一作品时,《初稿》的评价显现出了与五十年代批评视角的亲近。它虽然肯定“力图探索从多方面来表现工农兵、反映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创作方式,但是却以“往往流露出一些小资产阶级的情趣”[1]作结。
新时期对为工农兵服务的准则进行了重新定义:“在今天,为工农兵服务,就是包括科学技术人员、知识分子和干部在内的一切体力和脑力劳动者服务,为全体人民服务。”[2]这一泛化的概念最先出自周扬1962年为纪念“讲话”的《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社论,在1980年人民日报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中也得以延续。因此,在回顾《我们夫妇之间》这篇作品时,论者将其看作对以往长期被忽略的知识分子表现的补充,是对工农兵书写多面性的尝试,却对城市书写的“小资产阶级情趣”持有否定态度。这说明,城市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及对抗革命叙事的日常化书写,在《初稿》看来仍然是需要批判的对象。
《初稿》对《百炼成钢》的推崇主要在于其对工业建设表现的成功,以及对于工人阶级正面形象的叙述。而对《上海的早晨》,则立足于阶级分析立场,对其题材及作者世界观合法性进行了追认,这种阶级分析的视角,在对《霓虹灯下的哨兵》等话剧的论述中更加明显。
在《初稿》看来,对待城市的不同态度,其实反映了作者不同的阶级思想。靠拢城市的一方,带有小资产阶级趣味而受到批评;改造城市的一方,因表现出了正确的阶级对立而受到推崇。作为一部和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有着高度一致的部颁教材,这实际上反映出,在新时期的转折之时,城市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依然受到警惕,如何书写城市,避免被城市改造而坚持自身的无产阶级的纯洁性,依然是一个充满疑虑的问题。
二、现代性视角下城市文学的缺失
当阶级分析立场瓦解,城市文学丧失了体现无产阶级优势地位的合法性,他们不能被当作“反衬革命力量的强大”或教育下一代如何延续革命传统的例子,又因其文学价值、创作数量以及影响力处于整个文学史之中的薄弱地位,因此也无法获得与农村、革命历史题材相当的关注。
许多文学史书写都提出了这样一个现象:十七年及文革时期,对于城市经验的表达基本处于断裂状态。
例如2005年董建等“再起炉灶”,重新编订的《初稿》,起名为《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他们希望抛除历史(主要是政治)所带来的阴影,以理性批判的精神去分析,与《初稿》与政治的亲近态度显然不同。在论及《我们夫妇之间》时,《新稿》进入历史语境,它提出了当代文学中城市文学缺失的原因:
城市已被改造得不再具有城市的功能、品格,在精神上甚至更有农耕文化的色彩。此为大陆当代文学反现代性的特征之一。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当然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文学。直到80年代初,城市开始恢复生机,城市文学才开始重现。[3]
《新稿》将城市与现代性相联结,实际上是立足于城市现代性角度进行审视的结果。而此处的现代性,也就是所谓“城市的功能、品格”,所谓不同于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的“农耕文化色彩”,最为突出的当是城市的物质、消费、娱乐、日常性等特征。被农村改造过的城市,丧失了城市的“资本增值为目的”的生产属性、日常生活属性,而被纳入到了消除城乡差别的国家统一体进程中,自此,“城市被排除掉了它的多重功能,而被简约为国家大工业的引领和政治领导的功用”[4]。
因此,除了《我们夫妇之间》涉及到城市文学之外,《新稿》在80年代前的文学中,没有再提及与城市相关的作品。它以现代性立场排除了改造后城市的现代性,而宣告了这一时期城市文学的终结。
三、靠近历史情境:对城市文学的整合与梳理
对这一段时间的城市文学的表述并非都处于缺席状态,但大多数都被肢解在了“工业题材文学”“文革文学”“文学批判运动”之中。在现行的文学史中,洪子诚的《当代文学史》一书,将都市小说与工业题材小说列为一节,则是看到了它们共同拥有的城市背景。
他在这一短小章节,梳理了新感觉派、张爱玲、苏青等都市经验表达的脉络,进而通过五六十年代对《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对《霓虹灯下的哨兵》中抵制城市经验的分析,以及对新感觉派张爱玲的清除,提出了城市文学在五十年代之后丧失合法性的原因。
同时,他将城市的书写作为一种分类,作为“被压抑小说”的一类归纳起来。这一分类实际上体现出了洪子诚文学史叙述的这一观念:文学作品在一体化进程中,受到社会环境、文学体制的影响而得以构建。在洪本的文学史叙述中,“当代文学是特定的时期概念,指的是毛泽东的文学规范全面确立到它的离散、解体的过程。”[5]对城市日常经验的文学史书写,同样是在这一语境之下完成的,不过其被当成“被压抑”的一方,成为主流一体化之外的存在。
总地来说,洪本将这一时期的城市文学归类,并在分析中突出对城市本身生活经验、图景的描写,弥补了《初稿》对城市文学阶级视角与分裂叙述的局限性,也填上了现代性视角下城市文学的空白,从而展现出了文学史叙述进入历史语境后的中肯。事实上,无论是对于文学现实,还是对于文学史现象的评价与判断,他常常都是“进入历史而勾勒出某种问题脉络而展开的”[6],以历史的情境,冲淡史观的中心化的焦点叙事,从而展现出了某种融合与宽容。
注释:
[1]郭志刚等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第118页。
[2]郭志刚等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第9页。
[3]董健、西帆、王彬彬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08月第1版,第88页。
[4]张鸿声:《文化的缺失——中国当代都市文学论略》,《理论与创作》,2005年第4期。
[5]王万森、刘新锁编:《文学历史的跟踪:198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史料辑》,人民出版社:2014年7月,第274页。
[6]贺桂梅著:《思想中国:批判的当代视野》,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第2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