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古诗文,培养中学生审美能力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eorwei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统编教材选取的古诗文都是流传久远、脍炙人口、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为美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语文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对语文学科中审美教育的倡导与实践由来已久.《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就是审美鉴赏与创造,其内涵表现为体验与感悟、欣赏与评价、表现与创新.《新课标》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审美教育必然地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我们常常说读与写是一体的,应在读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2020最新修订版的课程标准对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是这样阐释的:“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积累言语经验,把握语文运用的规律,学会语文运用的方法,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
期刊
自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投入使用以来,“学习任务群”走进了广大师生的视野.其中,必修教材一共安排了7个学习任务群,选择性必修教材则设置了6个任务群,还有单独设置了2个整本书阅读和4个活动单元.在这其中,教材将“2017年版新课标”的18个任务群有效覆盖.18个学习任务群注重以单元为主线,注重设置人文主题,实行结构化的知识和任务设计,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同时,每一个单元有效地将写作融合学习任务之中,充分地让阅读与写作有效转化,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需要将专项写作训练与语文学
期刊
叙事诗作为我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类型,常常被人们提起并应用到日常教学中,但是对于叙事诗的教学仅仅停留在“知人论世”“言语积累”以及“艺术内涵”探析等层面,缺乏从专业角度进行探索.与抒情诗不同的是,叙事诗秉承了诗歌“诗言事”的优良传统,注重生活事件的提炼和现实的描摹,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叙事诗往往是对生活事件的详细记录,有着完整的故事剧情和发展脉络,因此就会有不同的叙事视角出现,教学过程中,利用叙事诗不同的视角对文本进行解析,可以增加学生的理解力,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感悟和对历史的了解,有利于语文教学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