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antuan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世纪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历史赋予学校教育的重任。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宽松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的发展,实现21世纪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数学姓“数”,它的核心是思维。数学教学说到底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和学。数学课堂通过学生的探索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了“再创造”、“再加工”,使学生弄清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获得了成功的情感体验。
  一、创设问题情境,开启创新思维意识
  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欲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过程的快乐,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设计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3、30、300后添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感到很新奇,议论纷纷。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后,就是3米=30分米=300厘米,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后,就是3元=30角=300分。为进一步调动学生深入思考,教师提出能否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经学生激烈争论后得出:3元=3.0元=3.00元、3米=3.0米=3.00米。此时,教师点明对于这几个数之间是否相等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学习研究的小数的性质。这样创设情境,形成悬念,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知识的欲望。
  二、探索新知,培养创新思维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教师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让学生成为新知探索的主体,使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展。
  我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预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动手拼一拼,看看都能拼成什么样子的图形。学生经过动手拼摆,很快就发现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行的高就是原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于是推导出了公式: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是否还有别的方法?我的话音刚落,一个学生便讲出自己独特的推导方法,即用一个梯形沿高(中位线)剪开,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后,也可以推导出梯形面積的计算公式。还有一个学生说可以沿对角线剪开,分成两个三角形后,同样可以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我对学生的推导给予了充分肯定。学生们在我一次次的肯定和鼓励中,发现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彰显,学生的探索新知的兴趣得到进一步激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从各种角度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开启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潜能,不断产生创造性见解。
  三、质疑问难,开发创新思维潜能
  作为教师不仅要善于设置问题,而且还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把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提出来并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使学生们在交流讨论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新思维,让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从而达到创新思维的目的。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不仅能让课堂充满情趣和活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和创新思维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请看这样一个例子:在学习圆的认识后,教师启发学生:“同学们还有什么疑惑?”一个学生就提出问题:“老师,请问汽车上的里程表记载行驶的千米数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呢?”。这位学生显然是受教师在引入新课时设疑“车的轮子为什么是圆的?”这个问题得到启发后而想到的。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把里程表、车轮与圆的周长联系起来,找出圆的周长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通过质疑问难,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质疑问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高。
  四、教给探索方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受人一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益”。因此, 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给学生有效的探索方法和思维技巧,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和创新思维奠定基础。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可以自主去探索,多思维、多角度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理性感知水平,从而体验获取新知识的快乐。学习中不断取得的成就将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热情,学生感到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检验自己的方法和思维是否合理的一个过程。学习不再是老师的事,而是自己的事,这样才能让学生快乐地进行自主探索活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教学“圆的面积”,我是这样做的:我启发学生提出了两个探索性的问题,一个是“以前怎样求图形的面积?”,另一个是“今天又会怎样求圆的面积?”。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探索,教师必须做好“引导”,使学生明确:第一个问题的探索方向是怎样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第二个问题的方向是怎样推导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在学生探索圆的面积公式的来源时,教给他们探究、思维的方法:1、猜想圆接近学过的什么图形;2、动手操作,将圆切拼成学过的图形。学生如果能够学会“转化”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应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进一步提高;3、寻找发现拼成的图形与圆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内在联系,推导出公式。4、总结实践探索的学习方法。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在探索新知和质疑问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给学生思维探索的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其他文献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棉区棉铃虫大暴发,仅1992年,因虫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00多亿元。这一年,美国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此后,美棉迅速打入中国市场。我国的转
田园诗和山水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史册中最值得咀嚼回味的一页,陶渊明和谢灵运分别为两派的先驱人物.二人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但二人的归隐和诗风各异.本论文着重从出身背景,写
每年高考语文科考试结束后,都能听到考生相互交流后或与老师交流后那痛心的呼喊:“我的作文跑题了,我的作文考砸了!”作文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为他们惋惜。但更多的是自责和自省。如果说我应该总结他们失败的教训以为备考学子的前车之鉴,那么,我想对备考的学生说,一定要过好审题关。  为文必缘题。文题,是文之眼,文之魂、文之限也。唯有审之无物,正确理解文题的丰富内涵,才能在作文点而破之,扣而收之。我常对我的学生
期刊
语感是语言文字刺激源作用人的视听感官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的捕捉到的深层意义。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语感呢?  首先,积累生活,领悟语感。  生活是学生的最大课堂,潜移默化中每個人都形成
期刊
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但是现在的招投标管理中还存在很多影响招投标结果的因素,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能够促使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更具有效性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我国不断地加快了能源改革步伐,着力提高能源利用率,以此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企业在新的发展阶段应该呈现占崭新的发展面貌,积极地构建完善的基建工程
期刊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许多中学生不明确学英语的宗旨和目的,好象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甚至把课外阅读看成是浪费时间,得不偿失,不
期刊
论述了光谱烧孔技术的动力学理论模型 ;介绍了单光子烧孔和多光子烧孔所取得的实验结果 ;讨论了光谱烧孔的发展趋势 :提高烧孔度 ,实现室温烧孔和提高探测及读出时的信噪比。
机械设备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将会解放生产力,并且规范生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设备的发展趋势是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机械化的发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