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曾经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这是历史赋予人民教师神圣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师者何以不辱使命?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因为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使人受益终身。倘若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那便是授之以鱼;若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便是授之以渔。教学实践表明,关于方法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而且,“21世纪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际经济势力的竞争,究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时代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在学习中探索,在开拓中前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立足于社会,立足于民族之林。为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呢?我曾在教学中做了如下探讨。
一、激情入趣
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利用学科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教材的人文性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帮助学生首先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识,引导他们以屈原、岳飞、文天祥、毛泽东、周恩来等历史巨人为榜样,胸怀凌云志,读书为人民,并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把“要我学习”变成“我要学习”“学会学习”。诚然,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只是理解为要升学,要应付考试,不学不行,出于无奈,于是便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甚至有的学生厌恶学习,觉得学习没意思,没用处,又太费力,何必自讨苦吃。试想,学生进行缺乏兴趣、目的不明的学习,怎能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呢?于是,我在教学中便因势利导,采用讲故事、读小说、唱戏曲、诵诗歌、办壁报、搞演说等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自主读书,自主学习,是学生成才的道路。有人说:“好的习惯能成就一个人,坏的习惯可以毁掉一个人。”由此看见,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眼下我市正在推广的“大语文教学”就十分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生活语文一体化,真真切切地道出了学好语文的真谛。语文改革家魏书生的成功经验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让学生联系生活学语文,真可谓既导源又接流,能够学以致用。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学之,不亦乐乎”的美感,也就不会把每天的“书法、摘抄、积累、日记”等看成是学习的负担。长此以往,学生必能养成“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
三、指导学法
教师应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技巧,掌握适合自身特点的科学方法。法国心理学家贝尔纳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妨碍才能的发挥。”学习方法得当,会使学生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徒劳无益,事倍功半,效率极低。如我班有一学生,学习很用功,时间也抓得很紧,每堂课把教师的板书内容几乎完全抄录下来,考试前时常开夜车,反复地读,反复地写,有时干脆把表搂在怀里,可谓惜时如金,废寝忘食,但还是学习不好。症结何在?这就是不求方法。正在这名学生困惑之际,我告诉他,学习应该使“巧”劲,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有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劳逸结合。就拿学习语文来说,首先要搞好课文的预习。在预习时先粗读课文,解决生难字词,标出疑难句子,结合上下文推断词语的含义,反复揣摩重点句子的意思;再读课文时注意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文章可分几个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意思;然后再从整体上看哪几个语段最精彩,作者是用了那几种表现手法写出来的,哪些句子最优美,自己能和作者产生共鸣的地方有哪些。若有不解,查阅资料或请教教师或同学。其次,上课时专心听讲,听清教师讲课的思路,记好教师强调的重点、难点。同时,学生一定要做到眼、耳、手、脑并用,绝不能因记笔记而耽误了听课,而要努力做到听、思、记三不误。课下及时复习,按知识结构系统整理好自己的课堂笔记,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注重迁移训练,培养能力,将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纳入自己的知识库。久而久之,将会收到明显的效果。这名学生依据我的点拨,重新制定了学习计划,掌握了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中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重点高中。
四、创新教法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发展不竭的动力。有一位科学家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我认为这个支点就是方法。教学中,我们应当帮助学生找准这个支点,然后再处理好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这样,学生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实践表明,学习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技巧,一种科学的程序。比如,我们学习一种知识,要经过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四个阶段。通俗地说,第一阶段就是通过感官(眼、耳、鼻、舌)获得印象;第二阶段就是通过思考把它搞明白;第三阶段就是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东西;第四阶段就是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这个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经过上述四步,就算对这种知识掌握了。
显而易见,方法仅是一种途径,一种手段,但是,我们应当明白“殊途同归”的道理。无论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我们都要找到最恰当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自学能力得到发展。比如,我在教读《宋定伯捉鬼》一文是从题目突破的。上课时,我先在黑板上板书《宋定伯捉鱼》(学生大笑,指出错误,教时订正)。接着,我提问:“鱼可以捉,比如用网之类的工具,宋定伯是凭什么捉鬼的?”学生兴趣顿生,积极思考后回答:“用智慧捉鬼。”然后,我追问:“那么,宋定伯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如此这般,一篇文言文竟然学得比现代文还轻松。
总之,教法、学法不能一概而论。而且,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施教之功,贵在引导”的观念,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观点,都强调了教法、学法的指导。所以,中学语文教师应特别注重授“渔”,而不是授“鱼”,使得我们的学生能“捉鱼”,会“捉鱼”,善“捉鱼”。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永远吃不完的“鱼”。
(责编 张翼翔)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因为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使人受益终身。倘若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那便是授之以鱼;若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便是授之以渔。教学实践表明,关于方法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而且,“21世纪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际经济势力的竞争,究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时代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在学习中探索,在开拓中前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立足于社会,立足于民族之林。为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呢?我曾在教学中做了如下探讨。
一、激情入趣
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利用学科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教材的人文性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帮助学生首先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识,引导他们以屈原、岳飞、文天祥、毛泽东、周恩来等历史巨人为榜样,胸怀凌云志,读书为人民,并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把“要我学习”变成“我要学习”“学会学习”。诚然,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只是理解为要升学,要应付考试,不学不行,出于无奈,于是便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甚至有的学生厌恶学习,觉得学习没意思,没用处,又太费力,何必自讨苦吃。试想,学生进行缺乏兴趣、目的不明的学习,怎能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呢?于是,我在教学中便因势利导,采用讲故事、读小说、唱戏曲、诵诗歌、办壁报、搞演说等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自主读书,自主学习,是学生成才的道路。有人说:“好的习惯能成就一个人,坏的习惯可以毁掉一个人。”由此看见,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眼下我市正在推广的“大语文教学”就十分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生活语文一体化,真真切切地道出了学好语文的真谛。语文改革家魏书生的成功经验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让学生联系生活学语文,真可谓既导源又接流,能够学以致用。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学之,不亦乐乎”的美感,也就不会把每天的“书法、摘抄、积累、日记”等看成是学习的负担。长此以往,学生必能养成“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
三、指导学法
教师应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技巧,掌握适合自身特点的科学方法。法国心理学家贝尔纳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妨碍才能的发挥。”学习方法得当,会使学生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徒劳无益,事倍功半,效率极低。如我班有一学生,学习很用功,时间也抓得很紧,每堂课把教师的板书内容几乎完全抄录下来,考试前时常开夜车,反复地读,反复地写,有时干脆把表搂在怀里,可谓惜时如金,废寝忘食,但还是学习不好。症结何在?这就是不求方法。正在这名学生困惑之际,我告诉他,学习应该使“巧”劲,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有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劳逸结合。就拿学习语文来说,首先要搞好课文的预习。在预习时先粗读课文,解决生难字词,标出疑难句子,结合上下文推断词语的含义,反复揣摩重点句子的意思;再读课文时注意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文章可分几个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意思;然后再从整体上看哪几个语段最精彩,作者是用了那几种表现手法写出来的,哪些句子最优美,自己能和作者产生共鸣的地方有哪些。若有不解,查阅资料或请教教师或同学。其次,上课时专心听讲,听清教师讲课的思路,记好教师强调的重点、难点。同时,学生一定要做到眼、耳、手、脑并用,绝不能因记笔记而耽误了听课,而要努力做到听、思、记三不误。课下及时复习,按知识结构系统整理好自己的课堂笔记,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注重迁移训练,培养能力,将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纳入自己的知识库。久而久之,将会收到明显的效果。这名学生依据我的点拨,重新制定了学习计划,掌握了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中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重点高中。
四、创新教法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发展不竭的动力。有一位科学家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我认为这个支点就是方法。教学中,我们应当帮助学生找准这个支点,然后再处理好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这样,学生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实践表明,学习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技巧,一种科学的程序。比如,我们学习一种知识,要经过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四个阶段。通俗地说,第一阶段就是通过感官(眼、耳、鼻、舌)获得印象;第二阶段就是通过思考把它搞明白;第三阶段就是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东西;第四阶段就是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这个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经过上述四步,就算对这种知识掌握了。
显而易见,方法仅是一种途径,一种手段,但是,我们应当明白“殊途同归”的道理。无论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我们都要找到最恰当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自学能力得到发展。比如,我在教读《宋定伯捉鬼》一文是从题目突破的。上课时,我先在黑板上板书《宋定伯捉鱼》(学生大笑,指出错误,教时订正)。接着,我提问:“鱼可以捉,比如用网之类的工具,宋定伯是凭什么捉鬼的?”学生兴趣顿生,积极思考后回答:“用智慧捉鬼。”然后,我追问:“那么,宋定伯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如此这般,一篇文言文竟然学得比现代文还轻松。
总之,教法、学法不能一概而论。而且,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施教之功,贵在引导”的观念,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观点,都强调了教法、学法的指导。所以,中学语文教师应特别注重授“渔”,而不是授“鱼”,使得我们的学生能“捉鱼”,会“捉鱼”,善“捉鱼”。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永远吃不完的“鱼”。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