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手机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一种以手机为传播载体的新媒体。本文对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并提出手机媒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手机媒体 新媒体 信息传播
一、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
根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已发展到5.46亿户,稳居全球第一。这就意味着,每三位中国人中,至少有一位拥有一部手机,如此庞大的受众群体,为手机媒体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①
二、手机媒体的存在形式及特征
(一)手机媒体的存在形式
1、手机报。所谓手机报,就是把手机当作一个载体来刊登报纸上的新闻内容。2004年7月18日,北京好易时空公司和中国妇女报社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掀开了手机与报纸联合发展的序幕。之后,《中国青年报》《京华时报》等各大报纸,浙江、广东、深圳、重庆等地区陆续开通了手机报。
2、手机小说。2004年,小说家千夫长将手机小说《城内》以18万元的价格卖给了SP。手机小说如今已风靡全国,手机文学已逐渐形成声势,开始走向繁荣。②
3、手机电视。2004年上海文广新闻集团、上海移动和江苏移动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共同开发移动流媒体及相关增值业务内容服务。据推测,到2007年底,中国手机电视业务的用户数已达到505万左右,到2008年底,中国的手机电视用户将达到2356万户,手机电视业务收入将达到92亿元。③
4、手机电影。2005年,由北京圣一门影视策划有限公司发布了一部由手机拍摄并在手机上播放的短片《苹果》。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手机电影诞生。
5、手机搜索。手机的搜索功能是近几年随着手机报、手机小说,手机电视等功能的开发而出现的。2004年,百度推出手机搜索,同时带有贴吧功能,Yahoo也同期推出手机搜索。推出有图片、铃声、本地搜索功能的手机搜索引擎,随后Google、新浪也跟进。此项技术使手机更趋向于向多媒体的发展。
(二)手机媒体的特征
1、手机媒体的保有量大,受众具有广泛性。目前在我国国内,手机数量接近6亿部,为目前数量最大的终端媒体。值得关注的一个事实是:手机市场的发展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几年,而与发展几十年的电视行业和电脑行业相比,手机保有量的发展速度则是增加最为迅猛的。这是手机媒体形成的基础,也是手机媒体发展的希望。
2、手机媒体的移动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由于手机具有随身携带的便携性,因此,无论是点对点的传播,还是点对面的传播都可以在动态中完成。同时,手机媒体也打破了前四大媒体固有的信息采集的限制,只要你有信息,你愿意传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从而,手机媒体传播的信息也就更加多元、全面和迅速。无线移动的无限双向交流潜力,使手机成为信息传播最方便的载体。
3、手机媒体的交互性和主动性强。交互性强是手机媒体的最大优势。它不同于传统媒体只能被动接受信息的信息单向传播,而是信息互动传播的过程。它可充分调动用户的参与意识,在传者和受者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的通道,一方面用户可以获取他们认为有用的信息,同时,厂商也可以得到宝贵的用户反馈信息。使受众积极发挥主动性,加强互动过程。这种优势也使得手机广告可以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马上完成一个交易的过程。
4、手机媒体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手机媒体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使得受众的主动性增强,调动受众的参与意识,受众可以自由定制需要的信息服务,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受众的主动参与和个性化满足的过程,使传播效果不断加强。与此同时,手机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可以通过手机用户定制内容,来区分不同的受众群体,定向地向受众推介信息。手机媒体所拥有的信息平台可以提供包括信息定制、信息分类、用户反馈等系统在内的分类信息服务,为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作保障。
三、手机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手机媒体的负面信息横行,垃圾信息泛滥。由于社会控制机制还不健全,短信传播“把关人”的缺失,使得各种有害信息在手机上大肆传播,因此也使手机媒体成为各种社会不良信息传播的渠道。例如目前手机短信上充斥着各种垃圾信息,包括低级广告、色情信息、骚扰信息、谣言等。
您的手机是否收到过这些信息
(图表来自人民网手机短信问题调查结果2004.04.07)④
2、技术限制阻碍手机媒体的发展。首先,手机的屏幕小,容量有限,是手机作为信息接受终端最大的局限。能够收发多媒体短信的手机一般一个屏幕只能显示100个左右的汉字,而手机报的内容也只能有7000到10000字的图文信息,同时这种屏幕和容量的限制还影响到了手机广告的多样化,使手机上网、手机电视、手机电影的效果大打折扣。其次,手机上网的技术还不成熟,手机上网的下载速度远远低于所预期的速率,还出现信号中断等问题,容易使受众产生烦闷的情绪,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手机都支持上网功能。⑤
3、缺乏符合手机媒体要求的特定传播内容。目前无论是手机报、手机杂志,还是手机电视、手机电影,原创内容都很少,无非是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上的内容复制到手机上,而新闻、生活、财经类的资讯较少,面对知识水平、消费水平、社会地位都较高的手机媒体受众,复制传播的内容显然很难吸引受众。新闻信息传播还没有真正成为手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手机也还没有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
4、手机媒体的发展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手机媒体的健康发展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保障,由于新媒体在国内还尚无相关立法,所以作为新媒体重要成员的手机媒体的发展就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仅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控制手机“污染”的相关条例,但是相对于目前手机媒体发展的现状,仅有这两部条例的规范还是明显不够的。⑥
5、广告相对缺乏是制约手机媒体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相对缺乏的广告是制约手机媒体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手机媒体自身的缺陷——显示屏固定、偏小并且容量有限。这不符合广告商运用大版面,有冲击性的图片、镜头以及有穿透性的语言来打动受众的需求。其次,手机媒体在发展中出现的信息传播不规范现象已经在受众心目中产生了阴影,影响了受众公信力,这些负面影响让用户觉得广告信息难辨真伪,由此产生抵触心理。
6、手机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环境问题。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但目前在国内专业回收处理废旧手机的市场却还几乎是一片空白。一块手机的电池就能严重污染6万升水,因此,废旧手机何去何从的问题确实令人担忧。
四、促进手机媒体健康发展的策略
1、利用法律手段,加快规范手机媒体健康发展的法规建设。法律是调节社会发展的有效武器,手机媒体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作保障。现阶段手机媒体的迅速发展已经迫切要求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和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对手机媒体的立法过程,明确传者、受者的权利和责任,规范合法和违法的信息,通过建立起一套成熟的“把关人”管理机制,积聚足够的受众公信力,为手机媒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2、建立专业化的手机媒体采编队伍,创造自主内容。手机媒体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必须建立起自己独立的采编队伍,采编体系,找到适合发挥手机媒体传递信息迅速,表现内容丰富等优势,同时又能回避手机媒体篇幅有限等劣势的个性化、差异化内容,致力于在内容上不断创新,从受众出发,与其他媒体相抗衡。将新闻、娱乐、互联网与手机快速、简洁、直接的特点相结合,提高内容的吸引力,彰显手机媒体的个性化和独特性魅力。
3、吸纳其他媒体的优势,在融合中发展。美国学者罗杰·菲德勒认为:“媒介形态变化来源于三个概念——共同演进、汇聚和复杂性”,“新媒介并不是自发地独立地产生的——他们从旧媒介的形态中逐渐产生。当比较新的媒介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通常不会死亡——它们会继续演进和适应。”⑦媒介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任何后来的媒体都无法取代先行者。手机媒体的超强融合性使之可以与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任意一种媒体进行合作,取长补短,所以较以往媒体,它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融合特性。从手机报的发展来看,传统媒体与手机媒体的融合是大势所趋。手机媒体,尤其是手机的电视,3G时代的主要应用之一,能够给广电企业获得新的内容发布渠道,实现新的盈利模式,电信企业也可获得更多的流量费和信息分成费,同时有吸引力的传播内容,能够有效发挥手机终端特有的普及、便捷、及时、互动的个性化特点,使手机媒体的传播价值得到最大发挥。
4、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打造手机媒体品牌。目前手机媒体本身并没有真正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选择,除了手机屏幕的限制外,主要还是因为受众的消费习惯还没养成。手机媒体必须充分利用手机的便携性和普及性优势,积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打造手机媒体品牌,培养受众用手机看电视、听广播、上网,凭借其特有的优势,使手机逐渐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5、加强对手机媒体信息的监控,增加受众公信力。手机媒体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受众的支持。垃圾信息有损手机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受众公信力。因此,政府应加强对手机媒体信息的监控,培养相关技术人才,构建手机媒体信息监控网络,对违法和有害信息进行控制和过滤,从源头上堵截不良信息,加强对手机媒体的“把关”机制建设。
注释
①②张友芝:《现代传媒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7页
③⑤胡忠青,邹华华:手机媒体前景展望,《新闻界》,2006.5
④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111页
⑥侯迎忠,陶杜鹃:手机媒体传播信息状况分析,《当代传播》,2008年1月
⑦罗杰·费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7级研究生)
【关键词】手机媒体 新媒体 信息传播
一、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
根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已发展到5.46亿户,稳居全球第一。这就意味着,每三位中国人中,至少有一位拥有一部手机,如此庞大的受众群体,为手机媒体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①
二、手机媒体的存在形式及特征
(一)手机媒体的存在形式
1、手机报。所谓手机报,就是把手机当作一个载体来刊登报纸上的新闻内容。2004年7月18日,北京好易时空公司和中国妇女报社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掀开了手机与报纸联合发展的序幕。之后,《中国青年报》《京华时报》等各大报纸,浙江、广东、深圳、重庆等地区陆续开通了手机报。
2、手机小说。2004年,小说家千夫长将手机小说《城内》以18万元的价格卖给了SP。手机小说如今已风靡全国,手机文学已逐渐形成声势,开始走向繁荣。②
3、手机电视。2004年上海文广新闻集团、上海移动和江苏移动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共同开发移动流媒体及相关增值业务内容服务。据推测,到2007年底,中国手机电视业务的用户数已达到505万左右,到2008年底,中国的手机电视用户将达到2356万户,手机电视业务收入将达到92亿元。③
4、手机电影。2005年,由北京圣一门影视策划有限公司发布了一部由手机拍摄并在手机上播放的短片《苹果》。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手机电影诞生。
5、手机搜索。手机的搜索功能是近几年随着手机报、手机小说,手机电视等功能的开发而出现的。2004年,百度推出手机搜索,同时带有贴吧功能,Yahoo也同期推出手机搜索。推出有图片、铃声、本地搜索功能的手机搜索引擎,随后Google、新浪也跟进。此项技术使手机更趋向于向多媒体的发展。
(二)手机媒体的特征
1、手机媒体的保有量大,受众具有广泛性。目前在我国国内,手机数量接近6亿部,为目前数量最大的终端媒体。值得关注的一个事实是:手机市场的发展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几年,而与发展几十年的电视行业和电脑行业相比,手机保有量的发展速度则是增加最为迅猛的。这是手机媒体形成的基础,也是手机媒体发展的希望。
2、手机媒体的移动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由于手机具有随身携带的便携性,因此,无论是点对点的传播,还是点对面的传播都可以在动态中完成。同时,手机媒体也打破了前四大媒体固有的信息采集的限制,只要你有信息,你愿意传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从而,手机媒体传播的信息也就更加多元、全面和迅速。无线移动的无限双向交流潜力,使手机成为信息传播最方便的载体。
3、手机媒体的交互性和主动性强。交互性强是手机媒体的最大优势。它不同于传统媒体只能被动接受信息的信息单向传播,而是信息互动传播的过程。它可充分调动用户的参与意识,在传者和受者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的通道,一方面用户可以获取他们认为有用的信息,同时,厂商也可以得到宝贵的用户反馈信息。使受众积极发挥主动性,加强互动过程。这种优势也使得手机广告可以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马上完成一个交易的过程。
4、手机媒体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手机媒体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使得受众的主动性增强,调动受众的参与意识,受众可以自由定制需要的信息服务,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受众的主动参与和个性化满足的过程,使传播效果不断加强。与此同时,手机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可以通过手机用户定制内容,来区分不同的受众群体,定向地向受众推介信息。手机媒体所拥有的信息平台可以提供包括信息定制、信息分类、用户反馈等系统在内的分类信息服务,为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作保障。
三、手机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手机媒体的负面信息横行,垃圾信息泛滥。由于社会控制机制还不健全,短信传播“把关人”的缺失,使得各种有害信息在手机上大肆传播,因此也使手机媒体成为各种社会不良信息传播的渠道。例如目前手机短信上充斥着各种垃圾信息,包括低级广告、色情信息、骚扰信息、谣言等。
您的手机是否收到过这些信息
(图表来自人民网手机短信问题调查结果2004.04.07)④
2、技术限制阻碍手机媒体的发展。首先,手机的屏幕小,容量有限,是手机作为信息接受终端最大的局限。能够收发多媒体短信的手机一般一个屏幕只能显示100个左右的汉字,而手机报的内容也只能有7000到10000字的图文信息,同时这种屏幕和容量的限制还影响到了手机广告的多样化,使手机上网、手机电视、手机电影的效果大打折扣。其次,手机上网的技术还不成熟,手机上网的下载速度远远低于所预期的速率,还出现信号中断等问题,容易使受众产生烦闷的情绪,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手机都支持上网功能。⑤
3、缺乏符合手机媒体要求的特定传播内容。目前无论是手机报、手机杂志,还是手机电视、手机电影,原创内容都很少,无非是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上的内容复制到手机上,而新闻、生活、财经类的资讯较少,面对知识水平、消费水平、社会地位都较高的手机媒体受众,复制传播的内容显然很难吸引受众。新闻信息传播还没有真正成为手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手机也还没有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
4、手机媒体的发展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手机媒体的健康发展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保障,由于新媒体在国内还尚无相关立法,所以作为新媒体重要成员的手机媒体的发展就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仅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控制手机“污染”的相关条例,但是相对于目前手机媒体发展的现状,仅有这两部条例的规范还是明显不够的。⑥
5、广告相对缺乏是制约手机媒体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相对缺乏的广告是制约手机媒体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手机媒体自身的缺陷——显示屏固定、偏小并且容量有限。这不符合广告商运用大版面,有冲击性的图片、镜头以及有穿透性的语言来打动受众的需求。其次,手机媒体在发展中出现的信息传播不规范现象已经在受众心目中产生了阴影,影响了受众公信力,这些负面影响让用户觉得广告信息难辨真伪,由此产生抵触心理。
6、手机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环境问题。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但目前在国内专业回收处理废旧手机的市场却还几乎是一片空白。一块手机的电池就能严重污染6万升水,因此,废旧手机何去何从的问题确实令人担忧。
四、促进手机媒体健康发展的策略
1、利用法律手段,加快规范手机媒体健康发展的法规建设。法律是调节社会发展的有效武器,手机媒体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作保障。现阶段手机媒体的迅速发展已经迫切要求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和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对手机媒体的立法过程,明确传者、受者的权利和责任,规范合法和违法的信息,通过建立起一套成熟的“把关人”管理机制,积聚足够的受众公信力,为手机媒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2、建立专业化的手机媒体采编队伍,创造自主内容。手机媒体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必须建立起自己独立的采编队伍,采编体系,找到适合发挥手机媒体传递信息迅速,表现内容丰富等优势,同时又能回避手机媒体篇幅有限等劣势的个性化、差异化内容,致力于在内容上不断创新,从受众出发,与其他媒体相抗衡。将新闻、娱乐、互联网与手机快速、简洁、直接的特点相结合,提高内容的吸引力,彰显手机媒体的个性化和独特性魅力。
3、吸纳其他媒体的优势,在融合中发展。美国学者罗杰·菲德勒认为:“媒介形态变化来源于三个概念——共同演进、汇聚和复杂性”,“新媒介并不是自发地独立地产生的——他们从旧媒介的形态中逐渐产生。当比较新的媒介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通常不会死亡——它们会继续演进和适应。”⑦媒介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任何后来的媒体都无法取代先行者。手机媒体的超强融合性使之可以与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任意一种媒体进行合作,取长补短,所以较以往媒体,它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融合特性。从手机报的发展来看,传统媒体与手机媒体的融合是大势所趋。手机媒体,尤其是手机的电视,3G时代的主要应用之一,能够给广电企业获得新的内容发布渠道,实现新的盈利模式,电信企业也可获得更多的流量费和信息分成费,同时有吸引力的传播内容,能够有效发挥手机终端特有的普及、便捷、及时、互动的个性化特点,使手机媒体的传播价值得到最大发挥。
4、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打造手机媒体品牌。目前手机媒体本身并没有真正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选择,除了手机屏幕的限制外,主要还是因为受众的消费习惯还没养成。手机媒体必须充分利用手机的便携性和普及性优势,积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打造手机媒体品牌,培养受众用手机看电视、听广播、上网,凭借其特有的优势,使手机逐渐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5、加强对手机媒体信息的监控,增加受众公信力。手机媒体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受众的支持。垃圾信息有损手机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受众公信力。因此,政府应加强对手机媒体信息的监控,培养相关技术人才,构建手机媒体信息监控网络,对违法和有害信息进行控制和过滤,从源头上堵截不良信息,加强对手机媒体的“把关”机制建设。
注释
①②张友芝:《现代传媒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7页
③⑤胡忠青,邹华华:手机媒体前景展望,《新闻界》,2006.5
④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111页
⑥侯迎忠,陶杜鹃:手机媒体传播信息状况分析,《当代传播》,2008年1月
⑦罗杰·费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7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