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这些年来,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各大建筑工程项目增多,规模增大,以满足市场日益增大的房产需求。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如混凝土裂缝的控制等。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研究實践,探讨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工程总量日益增加,不断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人们对建筑质量要求的提升,建筑施工过程暴露出来的越来越多问题也逐渐凸显,必须引起相关施工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施工现场混凝土裂缝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案予以控制,才能确保质量。
1.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1.1混凝土材质原因
常见的导致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原因包括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不合格,不满足施工要求,比如水泥品质、水泥型号和施工现场环境湿度不一致,水灰比例的调节没有进行严格把控,导致配置出来的混凝土不具备良好的热涨冷缩效益,无论过热或过冷都会使得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问题[1]。还有就是施工人员没能把好混凝土材料质量关,在水、沙、石料的配置上不符合施工要求,导致混凝土质量大大下降。
1.2设计方面的因素
混凝土出现裂缝还与其设计相关,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要计算地基地面的承受力值,确保混凝土与钢筋配比的误差、受力与实际受力相符,否则就会导致楼板面拉裂或浇板之间拉裂。还有就是设计人员忽略了板在正常使用阶段承受的压力和所在温度下产生的应力问题,这是导致混凝土裂缝很重要的因素[2]。
1.3施工方面的因素
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振捣、搅拌和浇筑,如果搅拌干燥,地基杂质太多,混凝土细碎石料含油量增加且浮出表面,那么表面的光滑程度就会大大下降,并且出现大量含水层,进而引起地面的龟裂,所以施工工艺对预防裂缝的发生非常重要。另外,施工人员完成施工工作后,拆模过早,或是在混凝土还没有完全凝固的情况下就使其出现负载,这也会影响混凝土楼板弹性变形的情况,还有就是水管电路铺设、厚度的保护等,都要引起重视,否则会导致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
2.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2.1合理设置配料系统和混凝土原材料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工作开展前,施工人员需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的工期、日常混凝土用量、需求量等情况作全面分析,从而确保准备工作的深入彻底,以满足后续混凝土施工应用需求。通常情况下可结合实际生产规模确定生产线,明确混凝土的具体用量,再建立搅拌站。施工过程中,结合建筑施工标准制定混凝土原材料堆放区域,确保各种材料都有指定的堆放区,避免混淆或混入杂质的问题。施工人员还要以设计图纸的要求为准,设置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配比,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加入掺入剂,预防出现强烈水化热的情况。
首先是水泥材料。施工人员在选择水泥时,要尽可能应用硅酸盐水泥或粉煤灰硅酸盐,不能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这是因为该水泥通常用量非常大,还容易导致泌水问题的发生,影响建筑质量。水泥的强度通常要求超过32.5°,确保与实际操作的需求相符,工作人员选购材料时,还要注意选择适合的合作商,确保有诚信和质量保证,避免出现施工应用的质量问题。另外,使用水泥前还要对其质量做好检测工作,只有结果显示合格才能投入使用。其次是砂石材料。建筑施工应用的混凝土选砂通常确保细度模数在2.4~2.8范围,为中砂,同时还要注意其具体的含水量与含泥量等指标,如果建筑现场位于沿海地区,可因地制宜选择淡化海砂,但还要保证结构中钢筋不被锈蚀,所以必须严格对砂中氯离子含量加以控制,绝不能超出标准要求[3]。如果是粗骨料,则要选择级配碎石或是级配卵碎石,通常以级配碎石来生产混凝土,其强度才能达到一定标准。如果混凝土强度等级高,还要确保不要选择级配卵碎石。粗骨料粒径则要以混凝土实际的运输条件、浇捣条件来决定,确保输送条件和浇捣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大粒径的粗骨料,从而达到减少收缩反应和水化热反应的问题。再者是水、粉煤灰、外加剂材料。由于泵送混凝土需要消耗大量水泥,所以施工人员要认真对待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问题,将一些优质粉煤灰掺入其中,不但能减少水泥的总用量,还能发挥一定的润滑效果,从而改善搅拌过程的保水性、粘聚性与易性。如果混凝土的应用有抗渗、抗膨胀、抗裂等性能上的要求,那么还要结合混凝土配合比添加其他外加剂,但要确保所有的添加剂都要满足标准,并与JGJ63-2016《混凝土用水标准》的条件相符。此外还要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施工人员还要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将其作为混凝土技术控制的重要指标,才能提高混凝土工程的建设质量以及最大程度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综合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性能、施工现场的气候条件、运输条件、施工环境、工艺技术等进行参考,确保浇筑后的混凝土与预设的要求相符。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调整时,还要结合搅拌原材料的相关特点与标准及时调整,确保其满足施工要求[4]。
2.2把控好钢筋的配比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好钢筋配置工作,遵循设计图纸和具体的用材需求量进行采购,避免出现偷工减料,影响施工质量和效果的情况出现。此外还要尽可能选择性能好的钢筋,结合施工设计图纸及性能构造对分配的情况进行评估,预防钢筋错位的问题,从而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的情况,保证施工质量。
2.3把控好模板的施工
进行浇筑混凝土以前,施工人员需结合施工需求,确保模板、基层保持足够湿润,从而更好接触混凝土。此外,模板结构的稳定性也能有效预防混凝土在浇筑后出现变形、移动的问题。施工人员还要把我好拆模的具体时间,确保混凝土达到硬度标准时开展拆模的工作,进行拆模时还要根据规定按照顺序拆卸。
2.4把控好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要以具体的要求为准,控制好搅拌振捣的时间,确保搅拌均匀,混凝土不会出现漏振的问题,待其表面初步凝结以后,再进行第二次振捣,将空隙充分填补后进行抹面操作,进一步排除空气与水分,确保石料与水泥完全融合,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硬度。针对水泥需求量较多的混凝土,进行施工工作特别是浇筑时,就要充分考虑水热化的情况,积极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度,保持一定的温差,必要情况下安放散热孔,做好排热降温的准备,减少因温度的原因而导致的混凝土裂缝问题。
2.5做好完工后养护工作
混凝土施工工作完成以后,施工人员还要做好后续的养护工作,比如在其完全凝固前,确保表面的湿润度,在其还没有完全干燥前覆盖一层薄膜,进行洒水,保持8d时间。如果混凝土振捣时添加有化学剂,就要在混凝土覆盖洒水措施并维持12d,期间注意混凝土内外的温差情况,预防因此而产生裂缝的问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快速,混凝土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于混凝土容易出现的裂缝问题,施工人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充分了解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从原因根本上进行质量把控,注重细节的研究和控制,来提高质量,确保建筑结构整体上达到质量标准,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大幅度提升,才能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才维奇.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方法探讨[J].施工技术,2018,11(7):38.
[2]王林林.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混凝土裂缝特征检测与计算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7.
[3]任高杰.大型复杂桥梁施工过程动态控制与管理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7.
[4]孙鹏.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方法探讨[J].建筑工程,2018,1(172):187.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工程总量日益增加,不断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人们对建筑质量要求的提升,建筑施工过程暴露出来的越来越多问题也逐渐凸显,必须引起相关施工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施工现场混凝土裂缝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案予以控制,才能确保质量。
1.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1.1混凝土材质原因
常见的导致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原因包括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不合格,不满足施工要求,比如水泥品质、水泥型号和施工现场环境湿度不一致,水灰比例的调节没有进行严格把控,导致配置出来的混凝土不具备良好的热涨冷缩效益,无论过热或过冷都会使得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问题[1]。还有就是施工人员没能把好混凝土材料质量关,在水、沙、石料的配置上不符合施工要求,导致混凝土质量大大下降。
1.2设计方面的因素
混凝土出现裂缝还与其设计相关,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要计算地基地面的承受力值,确保混凝土与钢筋配比的误差、受力与实际受力相符,否则就会导致楼板面拉裂或浇板之间拉裂。还有就是设计人员忽略了板在正常使用阶段承受的压力和所在温度下产生的应力问题,这是导致混凝土裂缝很重要的因素[2]。
1.3施工方面的因素
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振捣、搅拌和浇筑,如果搅拌干燥,地基杂质太多,混凝土细碎石料含油量增加且浮出表面,那么表面的光滑程度就会大大下降,并且出现大量含水层,进而引起地面的龟裂,所以施工工艺对预防裂缝的发生非常重要。另外,施工人员完成施工工作后,拆模过早,或是在混凝土还没有完全凝固的情况下就使其出现负载,这也会影响混凝土楼板弹性变形的情况,还有就是水管电路铺设、厚度的保护等,都要引起重视,否则会导致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
2.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2.1合理设置配料系统和混凝土原材料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工作开展前,施工人员需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的工期、日常混凝土用量、需求量等情况作全面分析,从而确保准备工作的深入彻底,以满足后续混凝土施工应用需求。通常情况下可结合实际生产规模确定生产线,明确混凝土的具体用量,再建立搅拌站。施工过程中,结合建筑施工标准制定混凝土原材料堆放区域,确保各种材料都有指定的堆放区,避免混淆或混入杂质的问题。施工人员还要以设计图纸的要求为准,设置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配比,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加入掺入剂,预防出现强烈水化热的情况。
首先是水泥材料。施工人员在选择水泥时,要尽可能应用硅酸盐水泥或粉煤灰硅酸盐,不能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这是因为该水泥通常用量非常大,还容易导致泌水问题的发生,影响建筑质量。水泥的强度通常要求超过32.5°,确保与实际操作的需求相符,工作人员选购材料时,还要注意选择适合的合作商,确保有诚信和质量保证,避免出现施工应用的质量问题。另外,使用水泥前还要对其质量做好检测工作,只有结果显示合格才能投入使用。其次是砂石材料。建筑施工应用的混凝土选砂通常确保细度模数在2.4~2.8范围,为中砂,同时还要注意其具体的含水量与含泥量等指标,如果建筑现场位于沿海地区,可因地制宜选择淡化海砂,但还要保证结构中钢筋不被锈蚀,所以必须严格对砂中氯离子含量加以控制,绝不能超出标准要求[3]。如果是粗骨料,则要选择级配碎石或是级配卵碎石,通常以级配碎石来生产混凝土,其强度才能达到一定标准。如果混凝土强度等级高,还要确保不要选择级配卵碎石。粗骨料粒径则要以混凝土实际的运输条件、浇捣条件来决定,确保输送条件和浇捣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大粒径的粗骨料,从而达到减少收缩反应和水化热反应的问题。再者是水、粉煤灰、外加剂材料。由于泵送混凝土需要消耗大量水泥,所以施工人员要认真对待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问题,将一些优质粉煤灰掺入其中,不但能减少水泥的总用量,还能发挥一定的润滑效果,从而改善搅拌过程的保水性、粘聚性与易性。如果混凝土的应用有抗渗、抗膨胀、抗裂等性能上的要求,那么还要结合混凝土配合比添加其他外加剂,但要确保所有的添加剂都要满足标准,并与JGJ63-2016《混凝土用水标准》的条件相符。此外还要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施工人员还要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将其作为混凝土技术控制的重要指标,才能提高混凝土工程的建设质量以及最大程度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综合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性能、施工现场的气候条件、运输条件、施工环境、工艺技术等进行参考,确保浇筑后的混凝土与预设的要求相符。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调整时,还要结合搅拌原材料的相关特点与标准及时调整,确保其满足施工要求[4]。
2.2把控好钢筋的配比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好钢筋配置工作,遵循设计图纸和具体的用材需求量进行采购,避免出现偷工减料,影响施工质量和效果的情况出现。此外还要尽可能选择性能好的钢筋,结合施工设计图纸及性能构造对分配的情况进行评估,预防钢筋错位的问题,从而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的情况,保证施工质量。
2.3把控好模板的施工
进行浇筑混凝土以前,施工人员需结合施工需求,确保模板、基层保持足够湿润,从而更好接触混凝土。此外,模板结构的稳定性也能有效预防混凝土在浇筑后出现变形、移动的问题。施工人员还要把我好拆模的具体时间,确保混凝土达到硬度标准时开展拆模的工作,进行拆模时还要根据规定按照顺序拆卸。
2.4把控好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要以具体的要求为准,控制好搅拌振捣的时间,确保搅拌均匀,混凝土不会出现漏振的问题,待其表面初步凝结以后,再进行第二次振捣,将空隙充分填补后进行抹面操作,进一步排除空气与水分,确保石料与水泥完全融合,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硬度。针对水泥需求量较多的混凝土,进行施工工作特别是浇筑时,就要充分考虑水热化的情况,积极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度,保持一定的温差,必要情况下安放散热孔,做好排热降温的准备,减少因温度的原因而导致的混凝土裂缝问题。
2.5做好完工后养护工作
混凝土施工工作完成以后,施工人员还要做好后续的养护工作,比如在其完全凝固前,确保表面的湿润度,在其还没有完全干燥前覆盖一层薄膜,进行洒水,保持8d时间。如果混凝土振捣时添加有化学剂,就要在混凝土覆盖洒水措施并维持12d,期间注意混凝土内外的温差情况,预防因此而产生裂缝的问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快速,混凝土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于混凝土容易出现的裂缝问题,施工人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充分了解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从原因根本上进行质量把控,注重细节的研究和控制,来提高质量,确保建筑结构整体上达到质量标准,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大幅度提升,才能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才维奇.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方法探讨[J].施工技术,2018,11(7):38.
[2]王林林.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混凝土裂缝特征检测与计算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7.
[3]任高杰.大型复杂桥梁施工过程动态控制与管理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7.
[4]孙鹏.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方法探讨[J].建筑工程,2018,1(172):187.